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遗传学第三版刘祖洞第二章练习题

遗传学第三版刘祖洞第二章练习题

来源:保捱科技网
名词解释5个,选择题10个,解答题5个,问答题2个 一.名词解释

1.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生长发育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2. 细胞生物:以细胞为基本单位的生物;根据细胞核和遗传物质的存在方式不同又可以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3. 染色质:染色质是在间期细胞核内有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组成的,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一种无定形物质

4. 着丝粒:着丝粒是细胞时纺锤丝附着(attachment)的区域,又称为着丝点。 5. 姊妹染色单体:一条染色体的两个染色单体互称为姊妹染色单体。

6. 次缢痕:某些染色体的一个或两个臂上往往还具有另一个染色较淡的缢缩部位,称为次缢痕,通常在染色体短臂上。

7. 同源染色体:体细胞中形态结构相同、遗传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

二.选择题

1.在洋葱根尖分生区有丝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和DNA数加倍分别发生在( C ) A.间期、间期 B.间期、后期 C.后期、间期 D.前期、间期 2.一个动物细胞周期中,DNA数加倍、染色体数加倍、中心粒复制的时期依次为( C ) ①间期 ②前期 ③中期 ④后期 ⑤末期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④① D.②④⑤

3. 保证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母细胞完全相同的机制是( B ) A.染色体的复制 B.着丝点的 C.纺锤丝的牵引 D.以上三项均起作用

4.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复制过程中的解旋发生在( A ) A.两条DNA母链之间 B.DNA子链与其互补的母链之间 C.两条DNA子链之间 D.DNA子链与其非互补母链之间 5.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期的细胞不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B.免疫系统中的记忆细胞既有分化潜能又有自我更新能力 C.凋亡细胞内的基因表达都下降,酶活性减弱

D.原癌基因突变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抑制细胞癌变 6. 1.人类l号染色体长臂分为4个区,靠近着丝粒的为( B )。 A.O区 B.1区 C.2区 D.3区

7. 真核细胞中的RNA来源于( D )。 A.DNA复制 B.DNA裂解 C.DNA转化 D.DNA转录 E .DNA翻译

8. 染色体不分离( D )

A只是指姊妹染色单体不分离 B.只是指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C只发生在有丝过程中

D.可以是姊妹染色单体不分离或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9. 有关动物细胞有丝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末期形成 B.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前期

C.在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D.在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10. 列有关正常动物体细胞有丝间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间期发生DNA复制 B、间期有蛋白质合成 C.间期有RNA合成 D、间期有逆转录发生 三.解答题

1. 请简要说明细胞在机能方面的共同特点:

答: 在机能方面(1)细胞能够利用能量和转变能量。(2)细胞具有生物合成的能力。(3)细胞还具有自我复制和繁殖的能力。

2. 一个细胞周期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又分为哪些时期?

答:一个细胞周期可以分为间期和期两个阶段。间期细胞核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此期DNA进行了复制,数量加倍,组蛋白等的含量也有相应的增加,从而为子细胞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间期根据DNA复制的情况分为三个时期,即G1期或称复制前期;S期或称复制期;G2期或称复制后期。细胞一旦完成了前的准备,便进入有丝期,有丝的遗传学意义在于,把S期加倍了的DNA形成染色体,然后再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每个子细胞得到一套和母细胞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 3. 简述细胞有丝和减数各自的遗传学意义? 答:细胞有丝的遗传学意义:(1)每个染色体准确复制为二,为形成两个子细胞在遗传组成上与母细胞完全一样提供了基础。(2)复制的各对染色体有规则而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两个细胞与母细胞具有同样质量和数量的染色体,保持了遗传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 何谓细胞周期?

答:包括细胞有丝过程和两次之间的间期。其中有丝过程分为:①.DNA合成前期(G1期);②.DNA合成期(S期);③. DNA合成后期(G2期);④.有丝期(M期)。 5. 一般染色体的外部形态包括哪些部分? 染色体形态有哪些类型?

答:一般染色体的外部形态包括:着丝粒、染色体两个臂、主溢痕、次溢痕、随体。一般染色体的类型有:V型、L型、棒型、颗粒型。 四.问答题

1.遗传三大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以其中一个定律为例来分析其细胞学基础。

答:遗传学三大定律包括分离律、自由组合律、连锁与互换律。分离定律是生物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去。减数时,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是分离律的遗传学基础。自由组合律的内容是生物在形成生殖细胞时,不同对遗传因子。减数中,非同源染色体随机组合于生殖细胞是自由组合律的细胞学基础。连锁与互换律的内容是生物在形成生殖细胞时,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相伴随而联合传递称连锁;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之间可发生交换称互换,减数中,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作为一个单位联合传递是连锁律的细胞学基础,而

同源染色体联会和交换是互换律的细胞学基础。

2. 从配子发生和受精过程说明减数在遗传学上的意义。

答:减数时核内染色体严格按照一定规律变化,最后成四个子细胞,各具半数的染色体(n),这样经过受精结合,再恢复成全数染色体(2n)。这就保证了子代和亲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为后代的性状发育和性状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而且由于同源染色体在中期I排列在赤道面上,然后分向两极,各对染色体中两个成员向两极移动是随机的,这样不同对染色体的组合是自由的。同时,在前期I的粗线期,同源染色体之间可以发生片段的互换,为生物变异提供了物质基础,有利于生物的适应与进化,并为人工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