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水的电离与溶液的酸碱性》学法指导

《水的电离与溶液的酸碱性》学法指导

来源:保捱科技网
考试周刊2011年第16期 《水的电离与溶液的酸碱性》学法指导 纪耀清 (晋州市第二中学,河北晋州052260) 摘 要:水的电离的本质是水分子内的氢氧键断裂,生成 0H是溶液中0H的唯一来源,认为} c(H’)H xc(OH) =10 。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类似的还有氨分子的极其微弱电离。无论 是纯水,还是酸、碱、盐等溶液,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乘积均为 3.0.1mol/LNaOH溶液中,Kw=C(H')xc(OH)=c(S。) x[c(OH) 一个定值.离子来源不一定来自于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只与 +c(OH)NaOH]=10一。因为c(OH) 《c(0H)NaoH,一般忽 温度有关。最后本文提出了计算pH/JY的计算一般方法和规律。 关键词:水 电离 本质 离子积常数 略c(0H) ,其中水提供的H。是溶液中H’的唯一来源,认为Kw==c(H ) xc(OH)N oH=10。 一、水的电离本质 水分子中的氢氧共价键断裂.形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4.O.1mol/LNa. ̄S溶液中。由于水电离的H。被 结合生成HS, 氢离子和水分子结合为水合氢离子,其过程表示为: 溶液q ̄c(H。)减小,促进了水的电离,引起c(OH)增大,但是仍有 H 0≠H。+0H 或者H,O ̄--H,0+OH K=c(H) xc(OH)m=10。 其中cfH’)=cf0H)在25。C时二者均为10 mol/L。 说明:物质的量浓度为状态参数,与质量、体积、压强等相 类似研究:液氨中也存在极其微弱的电离,一般来讲NH 同,为该状态下溶液中含有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不可累积。 为非电解质,不考虑其电离,事实上确实也存在电离:2NH ≠ 对于2、3两种情况都有c(H。)水l=c(OH) ,酸溶液中忽略c ’) , i — NH4+NH2 碱溶液中忽略c(OH) 是有条件的,以下情况溶液接近中性必 二、水的离子积常数 须考虑水的电离。 25oC时lmL pH=6的盐酸加水稀释至溶液体积为100ml。若 在纯水中存在c(H )×c(0H_):10…,加入各种电解质可以引 不考虑水的电离溶液的pH=8。事实上c(I{。)H 1-c(C1)=10 mo儿 起平衡移动,影响水的电离状态,但是溶液中的c(H。)×cf0H) 保持不变,只是离子的来源有所不同。 K =[c(H) +c(H)Hc1]c(OH) =10。,c(U) =c(OH) 1.纯水中,K =c(H’) xc(OH) =10一。 计算可得c(H。) =O.9x10 mol/L 2.0.1mol/LHCl溶液中, ’ H [ )水+c(H。) ]c(OH) : 此时c(H’) /c(H’)Hc =9,所以必须考虑水的电离。 5.温度对水的电离的影响。 10- 。因为c +)水《c(|{+)H ,所以一般忽略c(H十)水,其中水提供的 因为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 学生在轻松、愉快、自主探究的情况下获取知识。当学生沉浸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情境,让 在自我获取知识的喜悦中时,继续提问: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学生体验到化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并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吗?为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一组探究 在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化学的价值 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新的问题情景中来,充分调动学 和化学的作用。如:在讲《乙醇》时,提问诸如“很多家庭在烧 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四朵紫色石蕊试液染色的小花,第一 鱼时都喜欢加些酒去腥提香,你知道原因吗?”的问题,这样 朵喷醋酸后变红,第二朵喷水不变色,第三朵放人二氧化碳气 的提问让学生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生在这种生活化的 体中也不变色,第四朵喷水后放人二氧化碳气体变红,而把变 问题刺激下。参与意识更加浓厚。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回 红的小花取出加热后又变紫。学生对实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答,学生会觉得化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到化学知识在生 在兴趣的驱使下,探究意识增强,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使教学 活中的应用价值。 有效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通过 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注 小组讨论与交流,最终得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 意和学习兴趣.且这种注意或学习兴趣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 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而碳酸不稳定,常温或受热易分解 到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带着问题学习”、“边学边思”,有助于 的化学性质。接着提问:如何检验二氧化碳?学生立即在脑海 培养和提高分析、判断、综合、运用和创新的能力.从而使化学 中搜索已有的知识.明确利用澄清的石灰水,看澄清的石灰水 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是否变浑浊的方法来检验,从而得出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发 生反应的结论。就在这样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提问中,以问 参考文献: 题引导学生有步骤有层次地自主学习,并进行不断思考,完成 [1]金传宝.美国关于教师提问的技巧研究[J].课程・教 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材・教法,1997,(2):54—57. 4.提问要取自生活 [2]黄爱华.课堂教学艺术.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5. 《课程标准》强调:“教学中不仅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 『3]王祖浩等著.上海市化学课程标准解读.上海教育出版 的情景,而且要充分挖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使 社,2006,2,(1):7. 学生能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感受化学知识的应用,启迪学生 [4]吴德芳,夏玉兰.教师提问的技巧[J].教学与管 的科学思维能力。”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生在生 理,2002,(7):50—51. 活中.每时每刻都在与自然界、社会发生联系,许多问题的背 [5]王俊著.课堂提问的“肥”与“瘦”.上海教育出版社, 后都隐藏着使学生心存疑惑、充满好奇的化学问题。教师应 2002,9. 185 2o11年第16期 试周刊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多元评价 汜 万 土 颡 籽还洪 范 芳 王 颖 蒋达洪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广东茂名 525000) 摘 要: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具有重大意义.多元评价 贯穿于实验教学中,不仅能提高实验教学效率,而且能提高学 生的实验积极性和实验能力。评价内容、主体、方式是突破实 验教学瓶颈问题的有效策略之一.多元化评价能改变传统的 学生被动实验的状况,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 实验教学 多元评价 1.引言 行多角度、多样化的评价。内容多元化,包括知识、过程、方法,情 感、态度、价值观,技能和能力,以及身心素质等内容的评价。 3.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多元评价的应用 3.1评价方式的多元性 直以来,高校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的评价方式都比 较单一,大部分都是以实验报告打分的书面方式对学生的实 验进行评价.而学生的实验报告大多数就是复制实验教程上 一细胞生物学实验不仅能够训练学生技能,培养动手能力, 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理论知识的联想和理解.增 强学生对细胞结构、功能及生命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和思维 的自觉性,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_l_。目前大多数学校细胞 生物学实验开展的效果不算理想,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充 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多元评价可以改变学生被动实验的 现状,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 2.多元评价的基本理论 所谓“多元化评价”是指不仅仅采用标准化纸笔答题测 试,而是使用多种手段和多种途径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 质、艺术素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专业技能和个性特长等方 面.在非结构化的情境中,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评价,其目的 是促进评价对象全面发展。 总体来讲多元化评价的涵义有很多方面:评价主体多元 化、方式多元化、内容多元化和目标多元化等,选择哪方面可 的内容.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使得学生只重视实验报告的撰 写,从而出现评价不公的结果:实验做得好的,也许会因为字 写得不够漂亮,而得到低分;不做实验的,实验报告写得好,能 得高分,这样就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 为了避免这种消极作用,教师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 合的方式。在实验教学中,可采用口头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实验 进行评价。口头评价语言可以多种多样,比如:你对显微镜的 操作比较熟练,你还需要熟悉一下显微镜的操作规范,观察时 必须两眼同时睁开.等等。在进行口头评价时,语言一定要具 体,否则会适得其反。 除了书面与口头评价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将学生的实验 结果与过程相结合评价的方式,例如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中 的实验28: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这个实验的特点 是:实验过程长。实验结果不一定理想。类似这样的实验,教师 若只注重实验结果的评价,学生会很有挫败感,尤其是那些实 验认真但结果不理想的学生。因此,教师对这样的实验,一定 以依据评价的目的和内容而定。主体多元化,是指将自我评 价、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家长和社会有关人员评价等结合起 来;方式多元化,是指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书面与口头相结合,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结果与过程相结合,等等,对学生学习进 要将结果与过程相结合进行评价,对学生的操作步骤进行肯 定,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引导学生总结成败原因,必要时 要求学生依据这些原因进行二次实验。这样,不仅学生的实验 积极性会得到提高,而且实验技能与分析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对于溶液的pH计算,其关键是分清酸碱性,若为酸性溶 度促进电离,仍有c(H。) =c(OH) ,但同等程度的增大,K 也相 应增大,所以非常温下的有关计算要十分重视温度对K 作用。 例题1.已知t。C时K  .=lxl0 ,则t。C 25。C。(填大于,小 液,直接求其c(H。),再得出溶液的pH。包括强酸,弱酸,酸和酸 混合,酸的稀释,酸和碱混合时酸过量。 于或等于) 在t。C时pH=l1I ̄NaOH溶液aL与pH=l的硫酸bL混合(忽略 混合过程体积的变化),若所得溶液pH=2, ̄lJa:b= 。 分析:因为K…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应该高于25。C。 若为碱性溶液,则应该先求c(OH),再借助Kw求其c(H’),包 括强碱,弱碱,碱和碱混合,碱的稀释,酸和碱混合时碱过量。 因为此类溶液中c(U’1由水的电离提供,而水的电离由于受抑 制已经是极弱的程度,在这些过程中还有水的电离平衡的移 动,所以要抓住物质的量比较稳定的OH。 ‘ 例题2.(石家庄市2011质检一,16)25。C,5mL0.1mol/L硫 酸溶液和15mL 0.1mol几Na0H相混合并稀释至500mL所得溶 液的pH为()。 A 12-3 B l1 C 3 D1.7 混合溶液呈酸性,即为酸过量,硫酸中n(U。)=10 b tool ’ NaOH@n(OH)=10‘a tool l 一, 一, f10 b一10 a)/(a+b)=10 解得a:b=9:2。 误解:对于Na0H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当作10 mol/1去处 理,会得出错误的结果。 三、溶液酸碱性和pH值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cfH’)和cf0H)相对大小,不单由本身 大小确定。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原理就是c(H’)和c(0H) 相对大小引起的色变。 95oC的纯水,pH= ,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试纸 分析:n(H,S0 )=5x10。otol,n(NaOH)=1.5x10 mol 可以看出中和过程NaOH过量,先求c(OH)=(1.5x10 ̄-SxlO.。) /05=1X10 3 一. ̄¥c(I-I’1=KJIx10 =10‘。 所以pH=ll。 颜色为 ,c(n’) c(OH o(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分析:由温度对水的电离的促进作用,可知pH=6,可是c(H。) 和cOH)是相等的,溶液仍为中性,所以不会变色,仍为淡黄色。 186 参考文献: [1]杜志建.高考复习讲义2011.青少年出版社,2010. [2]曹杨.三维设计2011.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3]王后雄.高考全案2004.中国青少年出版社,20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