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省级优秀幼儿园教案-小班艺术《元音颂》

省级优秀幼儿园教案-小班艺术《元音颂》

来源:保捱科技网


全国幼儿教师专业风采大赛--优秀教案

参赛作品名称

名画欣赏《元音颂》

艺术领域

年龄段/班

小班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中散点式构图方式,感受画面带来的均衡美感。

2、运用不同的点和线尝试表现构图均衡的作品。

活动准备

活动区小组教学环境,桌面上摆放米罗的绘画作品《元音颂》;刮画纸、竹笔、纸、塑料指套、丙烯颜料、彩色卡纸(剪成大小不同的椭圆形)、蓝色卡纸纸条、胶棒。

活动过程实录

一、欣赏作品

(1)小朋友们在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

(引导: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观察到的内容)

①画面中你看到的是什么?(好多小点点;我看见气球;很多漂亮的颜色;有蚯蚓。)

②作品中都有什么形状?(圆形;长方形;椭圆形;三角形;蝌蚪形)

③看看哪种形状最多?(圆形最多;有大的还有好多小的圆形)

④有线条吗?在什么地方我们找找看?(有一根长长的直线;有很多细细的条条。)

提示:这是画家米罗的作品《元音颂》

(2)它们都在哪里,请你指出来。

(引导:鼓励幼儿发掘组成画面的基本元素,发掘作品中图形、线条的对比变化)

① 面中都有什么图形?大小一样吗?(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有的个子高;有的长的胖。)

②画面中都有哪些线条?(弯弯的线;直线;曲线;淡淡的线。)

③画面中的线条长短一样吗?粗细一样吗?请你指指看。(不一样;有的长长的;有的特别短;粗细不一样、长线都在中间。)

提示:每次的提问后教师都要追问一句:“它们在哪里?请你指一指?”可以让幼儿注意力集中,并有时间再次思考教师的问题,防止幼儿碰到什么就看什么,顺序紊乱,前后反复,使教学活动完整流畅的进行下去。

④画面中这样大小粗细的变化起来好看么?是集中在一起的的还是分散开的?

(好看,能让我看见很多长的不一样的图形;分散开的;有在一起的圆点点。)

(有一位幼儿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还给我讲了一个小故事:这是一个大森林里,黑黑的什么都看不见,好多的小宝宝【红色的小点点】迷路了,找不到爸爸妈妈,满处的乱走,大家都离得远远的。老师们【大一些的椭圆形】都出来找小朋友,找到以后就用条长长的线让小朋友们领着,这样就不会再走丢了。)

提示:鼓励幼儿自由在教室里走动,模拟故事中的情景,而后讨论“分散”一词。幼儿有了自己的亲身体会,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了画面的内涵,对画面也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充分感受了画面散点式构图的运用。

(3)这样的构图方式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重点:鼓励幼儿说出自己对散点式构图的感受。)

①画面中的图形线条像我们小朋友站队做操还是分散自由活动的样子?

(自由活动;老师最大;站在中间了;他们做游戏要离的远远的。)

②看到这幅画给你带来什么感受?(站的像我们上英语课跳舞一样;你爱站哪站哪;

真舒服;大家都不会碰在一起;)

二、创作

(1)创作引导:

①看看谁能用大小不同的圆圈,长短不同的线画一幅它们在自由活动的画面

②我们看看这些颜色漂亮吗?记得要换颜色试一试?说说你们想用什么材料画?

提示:询问个别孩子,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帮助幼儿建立其自己的想法

(2)幼儿创作,教师个别指导

教师提示:注意用大小不一样的图形(椭圆形)活动,引导幼儿轮换使用色彩。

三、作品评价

(1)我们大家看一看这些作品有什么不同?请你来谈谈感受?

(2)谁的作品用的是散点式构图,画的是自由活动的小图形?

(3)你最喜欢那幅作品,说说你的感受?

四、展示幼儿作品

活动小结

小班的幼儿,有过撕纸粘贴的经验,为了更好的提高幼儿的结构感知和布局能力,我利用课堂提问引发的故事情境带领幼儿游戏,以夸张的语言提示、兴奋的肢体动作带领幼儿感知散点式构图的效果,这样的感知欣赏环节比枯燥的欣赏更能调动幼儿的兴趣。

幼儿的创作环节是比较顺利的,因为我提供的操作工具、材料都比较适宜小班幼儿的操作:剪好的大小不同的圆形、彩条;粗细不同的刮画棍;方面卫生的塑料手指套,色彩鲜艳的水粉颜料,让幼儿在自由选择的方式下活动,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作力。作品展示环节,我请孩子们围成几个小圈互相欣赏、介绍自己的作品。几个圆圈的围坐形式形似于散点式构图的效果,也让幼儿增强对色彩的感受力,易于幼儿将图形与色彩联系起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