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
资兴 (市、区)六 年级 品德 (科目)试卷抽样
分析评价报告
定量分析
1. 样本数据
样本类型 样本总量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选择题得分率 非选择题得分率 合格率 优秀率 评卷规范率 评卷差错率 全样本 县城样本 农村样本 备注 100% 0 抽样方法:全部
(一)学生农村样本(B) 样本名称(学校):团结学校
题号 满分 平均分 得分率 未答人数 作答零分人 题号 满分 平均分 得分率 未答人数 作答零分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30 30 10 10 10 5 26.8 27 7.8 9.78 8.86 50% .3% 90% 78% 98% 88.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5
30
(二)学生答卷情况 样本类型 县城样本 智力因素(各项能力得分率) 识记 理解 86% 分析 85.5% 计算 应用 93% 实验 探究 作文 非智力因素 书写情况 92% 答题规范程度 96% 认真程度 92% 农村样本A 农村样本B 92%
(三)教师评卷情况 样本类型 县城样本 农村样本A 农村样本B
定性分析
评卷差错份数 0 评卷差错率 0 漏评试卷份数 0 误评试卷份数 0 错评试卷份数 0 评卷不规范份数 0 评卷不规范率 0 综合评价等级 优 学生答卷评价(特点和问题)
本次考试试题是由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问答题组成。题目以本学期所有内容为主,既有世界文明、古代文化、世界地理、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题目,也有社会常识、历史人文常识方面的题目。从总体看,填空题、判断题、问答题不是很难,学生掌握的较好,但是连线题较难,特别是考查的知识点都是有关于国外的,学生丢分严重。 1、填空题:共有10分5个小题。学生在做填空题第1题时,英文写错的特别多,失分比较严重。第2题填写“万国之国”和“旅游王国”分别是什么国家,还有不少同学无从下笔。 2、选择题:共有30分,10个小题。学生对世界人种分布、中国古代文化名人和古代文化掌握较好,对我们现代化的东西相关知识都掌握的很好,尤其是有关于网络方面。 3、判断题:共有30分,10个小题。这一题学生对自然资源、古代文化、环境保护、地理知识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得分情况较好。 4、连线题:共有10,5个小题.是世界各地的国家和他们的别称或者有名的建筑进行连线。这一章节学习得不够好,所以学生的得分情况并不是很乐观。 5、最后的设计题与创新题,学生倒是能够根据平常的上课内容和生活实际所学解决得很好。
1、教师评卷评价(特点和问题)
1、从部分试题来看,教师关注较少的方面,失分还是比较严重的。主要体现在:第四题,学生对世界各国的别称以及有名的景点、建筑等记不住,对本科目的人文、艺术、建筑、建筑等等理解不透彻,导致失分过多。主要原因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太注意强调重点知识,而没有做到真正的有效课堂、开放课堂,对重点知识强调的太多、太死,没有有效的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能力。 2、对实际问题的解决练习的较少,教师仍然强调死记硬背,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探究,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课程设置意义,为应试而教学。 3、由于教学时间不够而教材内容又极其广泛,包含太多,所以无法在有限的时间里对学生进行很好的素质教育,更没有复习的时间,甚至新课都没有上完。 4、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懒散成性,对作业做不做无所谓,布置的课外作业常常很多人交上来是白卷,除了在上课时在老师要求下学习课文,课外时间很少有学生主动去复习巩固知识,这是导致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1、教学建议
针对这次试卷和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以下改进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记牢,字写会,容易混淆的知识归类。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改变学生懒散的习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平时认真听课,认真完成作业,考试时认真审题、认真做题、仔细检查的好习惯,使其发挥应有的水平,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2、消除思想顾虑,坚定新课改的信心和决心。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深入,必然带来课程评价制度包括考试制度的深刻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必须消除各种思想顾虑特别是对升学考试制度改革的顾虑,坚定课改的信心和决心,真正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学习方式。 3、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 要在教学过程中将书本外、课堂外鲜活的生活引入课堂,也要主动走出课堂,从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生活实际中寻找教育源泉,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思想和道德观。如选取社会生活中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件或人物与学生共同讨论,并按照学生的特点进行加工改造,使之能够与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心理发展特点相符合。对于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现实问题和学生自我成长中的问题,通过活动教学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扩展自己的经验,丰富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思想道德价值要求,提升和完善道德品质。 1、 分析报告执笔人: 李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