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农林科技,Ningxia Journal of Agri.and Fores.Sci.&Tech.2014,55(07):1-2,6 ・农艺・园艺・ 玉米杂交种忻玉6002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安伟,樊智翔,马海林,米小红,王计虎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山西忻州摘034000 要:忻玉6002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t14-3b为母本,自选系忻9101—1为父本,于2004年选育而成。 在2006年山西省预备试验中,以10 984.5 kg/hm2的单产水平排第12位,比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19.0%。2007--2008年 山西省区域试验(2年)中,平均产量为10 825.5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6.7%,位于参试品种的第8位。在2008年的玉米中 晚熟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0 831.5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6.9%,位于参试品种的第11位。该品种高产、优 质、多抗,淀粉含量74.49%,属于高淀粉品种;抗玉米穗腐病(病级3)、粗缩病(病株率2.9%~4.4%),中抗玉米大斑病(病级 5)、茎腐病(病株率13.8%一29.O%),感玉米丝黑穗病(病株率3.6%~17.8%)、矮花叶病(病情指数15.4 59.1);适应性广、综 合农艺性状优良,平均产量可达10 880.5 kg/hm2,开发应用前景乐观。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忻玉6002;选育 中图分类号:¥513.0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4X(2014)07—0001—02 Breeding and Application of Hybrid Maize Variety Xinyu 6002 AN Wei et a1.fMaize Institute of 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Xinzhou.Shanxi 034000) Abstract Hybrid maize variety Xinyu 6002 was bred with tl¨b as female parent and Xin 9101—1 as male parent by the Maize Institute of 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the 2004.The results of the preliminary test in Shanxi province in 2006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yield was 10 984.5 kg/hm2,increasing by 19.0%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Nongda 108 and ranking No.12 among all the tested varieties.In the extending tirals in 2007— 0o8.the average yield was 10 825.5 kg/hm .increasing by 6.7%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and ranking No.8 among all the tested varieties.In the growing trials of the middle or late mature corn variety group in 2008,the average yield was 1 083 1.5 kg/hmz,increasing bv 6.9%compared with Zhengdan958 and ranking No.11 among all the tested varieties.This variety had the characteristics nf high yield.high quality and multiple resistances and 74.49%of the starch contents.It had a strong resistance to maize ear rot fdisease grade 31,rough dwarf disease(incidence 2.9%一4.4%);middle resistnce tao exserohilum turcicum fdisease grade 5)and stem rot disease(incidence 13.8%一29.0%);sense of maize head smut fincidence 3.6%一17.8%)and dwarf me— saic virus(the disease index of 15.4—59.11.It could adapt to various soil environment and had broad agronomic traits.Gen— erally the yield was 10 880.5 kg/hm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Xinyu 6002 was good. Key words Maize;Hybrid variety;Xinyu 6002;Breeding 玉米不仅是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同时还带动了食 品工业、饲料加工业及畜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玉米杂交 2结果与分析 2.1 品种主要特征特性 种忻玉6002是为满足本地区生产需要选育出的集高产、优 2.1.1 主要形态特征质于一体的玉米新品种,玉米产量水平和抗逆性显著提高。 该品种的选育和推广转化将推动山西省玉米大面积增产 。 忻玉6002株高280 em,穗位高 104 cm。全株叶21片,叶片半上冲,株型半紧凑。雄穗一级 侧枝12~15个,花药淡黄色,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 20~24 cm,穗粗5.7 cm,穗行数20~22行,行粒数47粒,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亲本 百粒重33.4 g。籽粒淡黄色,半马齿型,出籽率87.3%。茎 秆柔韧,抗逆性强。 2.1.2生物学特性 1.1.1母本自交系t, b母本自交系tl4-3b为自育系,是山 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2003年利用美国P78599选系 与国内黄C选系杂交,经7代自交育成了母本自交系 t14-3b,属于P群。 1.1.2父本自交系忻9101—1父本自交系忻9101—1是 (1)全生育期长。忻玉6002种子顶土力强,易出全苗, 在山西省忻州市需≥10℃活动积温2 800 oC。忻玉6002 在中晚熟区试中平均全生育期为129 d,属于中晚熟品种。 采用兰卡斯特综合种与热带综合种杂交选系,并以热带综 合种为轮回亲本,经3次回交、5代自交选育而成。 1.2组合的选配及选育经过 基金项目: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玉米优异种质扩增及在品质育种上 的创新利用与研究”(20O9—90)。 2004年以自育系t 3b为母本,自选系忻9101—1为父 本组配而成中晚熟玉米单交种。忻玉6002于2009年4月 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晋审玉2009014)。 作者简介:安伟(1975一),男,山西代县人,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 玉米遗传育种工作。 收稿日期:2014-06—25 2 安伟,等 玉米杂交种忻玉6002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55卷O7期 (2)抗逆性强。2007--2008年经过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植保所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所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 明:忻玉6002抗玉米穗腐病(病级3)、粗缩病(病株率2.9% ~表2 忻玉6002参加山西省玉米 区域试验中晚熟B组复试结果(2008年) 4.4%);中抗玉米大斑病(病级5)、茎腐病(病株率13.8% 29.0%);感玉米丝黑穗病(病株率3.6%~17.8%)、矮花叶 一病(病情指数15.4~59.1)。连续3年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 10.9%。由此可见,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等特点。 (3)商品品质好。忻玉6002玉米杂交种经农业部谷物 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含淀粉74.49%,粗 蛋白9.8%,粗脂肪4.43%,容重804 g/L,品质中上等。 2-2产量结果 忻玉6002在山西省玉米中晚熟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 比对照品种增产6.7%;在2008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比对 照品种增产6.9%。 2-2.1 山西省玉米杂交种中晚熟组预备试验产量表现 2006年参加山西省预备试验共6个点次忻玉6002全部增 产,平均产量为10 984.5 kg/hm ,平均比对照农大108增产 19.0%,位于参试品种的第12位。其中,主要性状表现:全生 育期平均为131.8 d,株高290.9 em,穗长20.6 em,穗行数 18行,行粒数40行,百粒重33.4 g,出籽率88.4%。 2.2-2 山西省玉米杂交种中晚熟组区域试验产量表现 2007年参加山西省区域试验共13个点次,忻玉6002平 均产量为10 416.0 kg/hm ,比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 6.0%,位于参试品种的第11位(表1)。 表1 忻玉6002参加山西省玉米 区域试验中晚熟C组产量结果(2007年) 2.2.3 山西省玉米杂交种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复试)产量 表现2008年参加山西省区域试验(复试)共12个点次, 其中1O个点增产,平均产量为11 233.5 kg/hmz,平均比对 照郑单958增产7.3%,位于参试品种的第7位(表2)。 2.2.4山西省玉米杂交种中晚熟组生产试验2008年同 时参加山西省生产试验,共12个点次,其中11个点增产, 平均产量为l0 831.5 kg/hm ,平均比对照郑单958增产 6.9%,位于参试品种的第11位(表3)。 表3 忻玉6002参加山西省玉米 中晚熟组生产试验结果(2008年) 2.3栽培技术要点 2.3.1 大田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属于中高秆、中长穗型 品种,高产、稳产性好,抗性强,适应性广,应选中等以上肥 力的地块种植。施农家肥4.5万~5.0万kg/hm 、玉米专用 肥750 kg/hm 做底肥(注意种肥隔离),不追肥 ;种植密 度45 000—52 500株/hm ;生产中应提高播种质量,及时间 苗、定苗,拔节后注意除去弱株,有效地提高群体整齐度,增 加穗数、群体总粒数和千粒重,获得高产;采用种子包衣技术 和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丝黑穗病…31。玉米播种后及时 喷施玉米专用除草剂防治杂草。苗期应注意防治蚜虫、地老 虎等虫害,大喇叭口期用高效低残留农药灌心防治玉米螟。 2.3-2亲本繁殖及制种技术要点 忻玉6002制种田以选 择条件较好的中等以上的地块为宜。父母本行比1:5,母 本与父本1/3浸种结合未浸种的2/3同期播种最佳,母本留苗 55 000~60 000株/hm ,父本留苗45 000~50 000株/hm2,父 本与母本行距适当放宽。严格去杂去劣去雄,及时收获、晾晒。 2.4开发、推广前景 忻玉6002是山西省农科院玉米所继晋单33号之后, (下转第6页) 6 郭凤萍,等食用向日葵高产栽培技术 55卷07期 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应注意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 选择适宜播种期等。化学防治,采用种子包衣和喷洒杀虫剂 及杀菌剂,可起到良好的作用。 40 em;小麦、向日葵间距20 em,株距30 em,留苗37 035 株Pamz左右。 2-2施肥 1.8.1病害向日葵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造成叶片早期 枯死。发生严重时叶片自下而上迅速焦枯,植株提早成熟, 籽实空秕粒增多,产量下降20%~30%,重病田块达50%以 在麦田施肥的基础上,播种前开沟施磷酸二铵 113.0 kg/hm 作底肥。 2.3播种 上。因此,播前必须处理种子。用50%福美霜可湿粉剂按种 子重量的0.5%拌种,防治效果显著。向日葵菌核病用菌核 适宜播期以小麦出苗后到小麦头水前为宜,播种量 15 kg/hm 。 净、乙烯菌核利和速克灵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多菌灵 2.4中耕除草 1:1混合剂500倍液防治。防治时期一般在向日葵开花 10 d和开花结束时防治。 1_8_2虫害向日葵苗期地下害虫主要是地老虎、蛴螬、 蝼蛄、金针虫等。防治方法:用种衣剂拌种进行防治,也可采 播种后5~7 d出苗,一般正值小麦灌水后。因此要及 时中耕除草破除板结,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及时 补苗,保证全苗。 2.5灌水、追肥 用毒土、毒饵进行防治,如用辛硫磷制成的毒土、毒饵防治 效果好。苗期害虫主要是金龟子、象甲、潜叶蝇、草地螟等, 用广谱杀虫剂进行防治。后期主要是向Et葵螟虫危害籽粒。 1.9适时收获 与小麦共生期间,灌水、施肥主要以小麦为主。麦收后 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50~225 kg/hm。、复合肥225~300 kg/hmz。灌水前中耕除草并进行培土,防治倒伏。以后根据 降雨情况适时灌水,有缺肥现象可进行叶面喷肥,并做到适 时收获。 在向日葵花盘背部变黄,花盘边缘呈褐色,茎秆上部叶 片变黄时即可收获。 田间管理参考1.6,病虫害防治参考1.8。 参考文献: 【1】丁明.宁夏小杂粮【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2小麦套种向日葵栽培技术 2.1 种植模式 采用12行小麦套种2行向日葵,总带宽180 em。小 麦带宽110 em,小麦行距10 em;向日葵带宽70 em,行距 【2]王永宏,吕国锋,陈智君.扁豆套种向日葵栽培技术Ⅱ】.宁夏农林 科技,1995(2):39. 责任编辑:达海莉 (上接第2页) 培育的又一个高产、耐密大穗型品种。从血缘关系分析,该 品种保持了晋单33号的高产特性和对不同生态条件的广 [2宋殿珍,张文忠,刘案秀,等.中晚熟玉米单交种潞玉13的选育报 2]告Ⅱ】.玉米科学,2005,13(¥1):79—81 泛适应性,同时克服了晋单33号果穗苞叶短、秃尖长的缺 点。尤其对子粒的品质性状有显著改善,淀粉含量74.49%, 接近于玉米淀粉含量国家一级标准,子粒商品性状优于晋 单33号。目前,该品种的生产销售权已转让给辽宁富友种 业有限公司,转让费30万元。总体评价:突出的高产特性和 优异的品质性状奠定了该品种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市场 [3]肖菊芬,庹洪章,王致云.突破性玉米杂交种鄂玉1o的选育报告 田.玉米科学,2003,11(4):42—44. 【4]张学舜,周联东,刘经纬,等.高产优质大穗型玉米杂交种新单22 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玉米科学,2004,12(1):54—55. [5]袁建华,陈建萍,张跃中,等玉米新品种苏玉20选育技术报告卟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5,21(1):58—6O. 【6]蔡志飞,薛林,黄小兰,等.苏玉9号的选育和应用Ⅱ].南京农专学 报,2001,17(2):25-30 应用前景较好。开发该品种对促进粮食生产、提高玉米生产 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7】成贵明,陆卫平,范袁斌,等.苏玉9号玉米高产吸肥特性的研究 [J】.江苏农业研究,1999,20(2):49—55. [8】赵久然.超级玉米育种目标及实现途径D].作物杂志,20o5(3):1—3 3结论与讨论 忻玉6002与对照品种农大108和郑单958熟期相仿, 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6.7%以上,是一个高产、耐密、大穗型 [9】柯永培,袁继超,石海春,等.高淀粉、高产、多抗玉米杂交种正红 115的选育研究卟玉米科学,2005,13(2):49—51. [1O]苏俊,李春霞,龚士琛,等.早熟春玉米新品种龙单13的选育及利 用Ⅱ].玉米科学,2000,8(4):15—17. 【11]樊智翔,安伟,马海林,等.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晋单80号的选育 品种。主栽培区是山西省的玉米中晚熟区域。该品种高产、 稳产,抗逆性强,品质优良,有较好的推广转化前景。 父本自育系忻9101—1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可继续 进行广泛的测配,以期能尽早育出产量更高、抗逆性更强、 品质更好的品种。 参考文献: …樊智翔,智建奇,安伟,等.商业化育种新形势下玉米品质育种动 态与走向盯1.山西农业科学,2007,35(4):28—30. 卟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2):1249—1251. [12】安伟,樊智翔,马海林,等.玉米杂交种“晋单54”的选育及应用研 究Ⅱ】.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10):21—25. [13]樊智翔,安伟,马海林,等.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晋单66的选育及 综合栽培技术研究[】】.玉米科学,2007,15(S1):12-13 责任编辑:李晓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