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南宁市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南宁市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来源:保捱科技网
南宁市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作者:梁志华

来源:《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8年第8期

摘要:对于一个地区来讲,科技创新是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是增强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结合南宁市实际情况,对南宁市科技创新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南宁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南宁市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创新发展:科技创新:南宁市

中图分类号:F12 4.3

文献标志码:A

D O I.10.3 969/j issn.1674- 9146.2 018.08.004

1 南宁市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近年来,南宁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产业创新创业平台培育,加快重大项目招引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和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1通过项目实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南宁市以科技项目实施为抓手,紧密围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以及各种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在科技创新上进行更多的投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7年三大重点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 563.31亿元,同比增长17.2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9.18%:高技术产业产值达774.4亿元,同比增长17.0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9.41%盯。

1.2 以企业创新为主体

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等一系列扶持,打造由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组成的创新梯队,不断推进“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南宁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南宁市66家企业已经获得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451家:拥有广西创新型企业31家,广西创新型试点企业25家。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超350亿元,营业总收入超940亿元,出口创汇约8.5亿美元,税收超30亿元。其中,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有80余家,超10亿元的企业15家,超50亿元的企业4家盯。

1.3加强企业研发和服务平台建设

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平台的培育力度,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建立起了以企业为核心,依托于高校和科研院所,产学研融合于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截至2018年3月,南宁市共建成6个国家级研发平台.43家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00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6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国家认可实验室.14个自治区级院士工作站,7个市级院士工作站,12个博士后工作站。

1.4推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以发明专利双倍增为主要抓手,加大知识产权扶持投入力度。2017年专利申请资助奖励数量为5 252件,投入经费达319.26万元。2017年全市专利申请量16 320件,同比增长2.45%:有效发明专利5 835件,占全自治区的31.93%: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8.35件,比上年增长24.32%。

1.5开展产业协同创新

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获得了相当突出的成效,其中行业重点企业入驻达到了33家、入孵企业37家,产值达2.35亿元,并且已经初步形成了智能制造、信息技术产业等4个产业微集群,打造成为区域协同创新的一个重要展示窗口。以南宁·中关村作为核心的南宁高新区双创示范基地也正式获批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同时还是广西首个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

2 南宁市科技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工业经济总量不大

2017年,南宁市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

3 9.8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 159.08亿元,与大部分省会城市相比,经济总量仍存在较大差距。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仍处于较低水平,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实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偏少,市场竞争力弱,产业布局分散,没有形成一定影响力的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对经济发展应有的巨大带动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2.2 自主创新大型企业不多

近几年来,南宁市通过招商引资等方法引入了较多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但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处于产业链高端的,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经济效益以及污染比较少的项目,同时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项目相当缺乏。全市总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只有15家,占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3.3%。

2.3研发投入不足

2016年,全市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

1.02%.低于同类城市平均水平。主要原因:一是财政投入不足,使用效率不高。2016年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2.40亿元,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1.18%。二是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多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自身资金和抗风险能力较弱,企业科研投入不足。

2.4 企业创新发展基础不牢

一是企业原始性创新能力不强,无法为产业发展提供相应的引领和支撑。二是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复合型领军人才短缺,企业面临人才引进难、流失严重的问题。

3 南宁市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3.1 加大科技投入及相关的落实

在确保基础性研究的同时,大力促进科研机构与企业的联合,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体系。增加科技投入,一是加强财政科技投入与企业研发资金、银行信贷等多种其他社会资金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扩大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二是进一步减速科技创

新和金融信贷之间的结合,快速推进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科技型企业融资。三是落实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有关财税优惠。

3.2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一是通过科技计划立项、研发项目后补助等多种方式,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大力支持创新型企业,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二是积极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鼓励支持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开展技术创新,实现从一般产品应用开发走向自主创新。三是围绕重点优势产业,推动企业开展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产学研重大成果产业化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3.3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启动实施发明专利双倍增计划,引导企业增加研发和知识产权投入,推动企业成为发明专利产出主体,并有效利用专利信息资源,系统分析相关领域技术发展态势,在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领域完成一批发明创造,培育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高价值专利产品。

3.4加大人才培育和队伍建设

进一步培养高层次人才队伍,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产业基地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加强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高级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围绕市重点产业发展,将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相结合,重点引进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资本运作、科技管理等方面的人才,鼓励和支持国内外科技人才(团队)通过技术开发、成果转化、领办协办企业等方式来南宁市创新创业。完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科技创新人才的奖励力度。

4结束语

从南宁市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来看,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有效地推动了南宁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但也需要看到所存在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可以更好地推动南宁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