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电四局第七分局伊犁项目部
危险源的防范和解决办法
水电四局第七分局伊犁项目部
二零一三年七月
危险源的防范和解 1本项目的危险源
1、机械伤害。机械伤害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常见伤害之一,主要指机械设备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施工现场在钢筋下料处理、混凝土浇灌、各类切割和焊接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机械设备。易造成机械伤害的机械和设备主要有:运输机械,钢筋弯曲处理机械、装载机械,钻探机械,破碎设备,混凝土泵送设备、通风及排水设备、其他转动或传动设备等。
2、物体打击。物体打击指由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一般都比较紧张,这就使得施工现场的劳动力、机械和材料投入较多,并且需要交叉作业。在这种情况下就极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3、触电伤害。触电伤害一般可以分为电伤和电击两种。电伤一般是由于电流的热、化学和机械效应引起人体外表伤害,电伤在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一般不会造成施工人员的生命危险;电击是指电流流过人体内部造成人体内部器官的伤害,这种触电伤害的后果比较严重,甚至经常会危及生命。
4、坍塌事故。坍塌事故在地下工程中较为常见,尤其是边坡支护工程中。在施工前的地质勘测中,地下的情况只能是分区域的大致了解,这就对未知的地下情况造成坍塌事故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另外在不具备放坡条件的情况下,强行放坡,坑边布置重物或停放各类运输车辆都会大大提高坍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在雨雪季之后更要注意避免由于土壤物理力学性能发生变化而导致发生的事故,如冻融现象导致的坍塌。 5、危险品。在工程项目中的焊接、切割等,如果对这些不按严格操作规程使用,那么就会在各个环节有危险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2、本项目现场施工危险源的防范对策 2.1技术控制措施
主要运用的技术控制措施包括:距离防护、时间防护、屏蔽危险源、坚固防护设施、消除薄弱环节、避免靠近危险源、控制危险源触发因素、取代操作、警告警示、冗余技
术、个人防护等。在施工系统中,要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存在状态、触发条件等方面的特征,以及施工企业能够采用的技术、人力、物力,有选择地采用上述技术措施,以达到消除、控制、防护、转移危险源的目的。危险源控制的技术措施包括施工作业中的危险源控制技术和安全设施2个方面的内容:
1、危险源控制技术是根据现有的工艺技术的安全要求和标准,一方面对施工过程中的第一类危险源,如机械设备、物质材料等的危险属性如温度、压力、强度等加以控制,避免在触发因素的影响下,一旦约束失效引发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加强紧急情况下的控制装置执行能力,如紧急过电保护装置、机械突发事件紧急停车系统等。2、安全设施是指一些施工现场预防危险源引发事故的设备和手段。如工地消防设施(消防水、消防车、灭火器、其它灭火装置、消防通道等)、危险源监控系统、检测报警系统和防静电设施等。技术层面的措施在开展危险源控制的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当我们充分发挥技术措施的效用时,才可能有效地避免管理失误导致的第一类危险源能量意外释放,避免事故的发生。 2.2管理控制措施
做好应急准备要从容地应付紧急情况,需要周密的应急计划、严密的应急组织、精干的应急队伍、灵敏的报警系统和完备的应急救援设施。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应建立各种不脱产的专业救援队伍,包括:抢险抢修队、医疗救护队、义务消防队、通讯保障队、治安队等,救援队伍是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担负单位各类重大事故的处置任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管理控制程序:
1、建立健全危险源控制管理的规章制度。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的基础上,有针
对性地建立健全各项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危险源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重大危险源控制实施细则、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制度、交制度、检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紧急措施和安全考核奖惩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2、明确安全责任,定期安全检查。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危险源管理工作确定各级负责人,并明确他们各自应负的具体责任,做到安全责任到人。特别要明确各级单位对归属区域的危险源定期检查的责任,包括施工人员的每天自查、职能部门的定期检查、企业领导的不定期督查等。3、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控制。搞好安全值班工作、日常安全检查工作和按操作规程进行正确作业。所有活动均应认真做好记录,使危险源控制工作时时刻刻处在有序进行之中,保证对危险源及其触发因素的有效控制。4、建立信息反馈制度。抓好信息反馈工作,及时处理所发现的问题,建立健全信息反馈系统,制定信息反馈制度。对检查所发现的问题,应根据其性质和严重程度,按规定实行各级信息反馈和整改,并作好整改记录,发现重大危险隐患,及时报告主管领导,组织紧急处置。5、搞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考核评价和奖惩工作对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各方面工作应当制定相关的考核标准,定期进行严格的考核评价,给予奖励或处罚,并逐年提高要求,促使企业和项目部在危险源管理水平上实现不断的提高。 2.3人的行为控制措施
1、加强教育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各个流程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熟练操作技能,对涉及危险源管理的相关领导和人员进行定期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危险源管理的意义;施工项目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危险源触发条件及控制措施;危险源管理的日常工作和事故应急处理等。2、岗位操作标准化。根据各个工种和各个施工阶段所涉及的危险源及其特征,制定合理
的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通过专门的培训教育,使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真正落到实处。施工企业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要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