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1俸 囊! 五. 工作研究 .r 帮}-, 倨遒 2010年l2月,山西省被国家发改 鳋蒜黢 醴翳骥 隳 口张晓丽陈青祥 我们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拓 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委批准为全国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 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全国第一 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支持为 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 遇。抓住机遇,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瓶 颈,深化机制改革障碍,创优内 部外部经济环境,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一、山西省的“能源之痛” 山西省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和原材 料生产供应基地。以煤为例,新中国 成立以来,累计生产原煤130亿吨, 外调90亿吨。长期以来山西省在国家 能源战略中从属性、被支配性的地 位,造成了全省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严重,资源损耗高达万亿以上。一是 能耗居高,利用率低;据统计,万元 GDP能耗平均2.74吨历元(2005—2010 年,国家1.16),人均碳排放量12.96 吨/年・人(2005—2010年,国家4.13)。 二是污染严重,减排困难;二氧化硫 排放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氮氧 化物排放量居全国第七,烟尘排放量 居全国第一,工业粉尘排放量居全国 前列。汾河流域71%断面超过五类水质 标准。三是生态脆弱,隐患巨大;因资 源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和地表沉陷区面积 大、范围广、程度深,各类尾矿及“末 端废弃物”和裸露开采作业面随处可 见。据统计,地质隐患点有11425个。 防患任务艰巨。全省人均年供水量仅为 全国人均供水量一半,并且每年有十多 亿立方米水资源因采煤而受到影响和破 坏。同时,我省地处黄土高原,水土流 失严重,降雨量少,生态自我修复系 统脆弱。随着环境恶化地加剧,环境 的承载力将日趋薄弱,这些都倒逼着 山西财税2013年第3期 展我省生态发展空间。 二、财税是生态经济发展的 “倍增器” 财税作为进行宏观, 合理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可以引导、 调节和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 府行政行为最直接的体现。“十一五” 期间,山西省先后出台《关于加强环境 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山西 省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 案》、《关于我省排污权交易基准价及有 关事项的通知》等多项措施,助力 生态保护和推进污染治理。建立和完善 资源开采和生态恢复补偿机制。完善城 市污水、垃圾等排污费以及多元化 环保投融资和措施。在“十二五” 期间,全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深入实 施蓝天碧水、绿色生态、造林绿化和 “2+10”生态环境治理修复等大项目大 T程。全省的生态环境全面改观,呈现 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但是,因长期以来我省产业结构 “一煤独大”的格局,财政收入受煤炭 形势影响明显,经济增长波动明显, 是典型的资源型财政。2012年6月以 来,受经济低迷影响,煤炭销售不 旺、价格下滑、库存增加、货款回收 不畅。自2012年7月份开始全省原煤 产量连续出现同比、环比双双下降现 象,全省煤炭行业连续3个月 大幅下滑,降幅分别达到25.53%、 31.61%和28.13%。对山西来说,转型 的关键是摆脱对煤炭资源的过度依 赖。通过推动,市场机制运作, 完善财税支持等配套措施,逐渐形成 经济主体多元发展、市场要素互动的 产业结构和布局。要运用高新技术和 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资源 循环利用率。利用财税杠杆引导 企业在环保设施投入和产出,鼓励更 多资本向环保产业的聚积和发展,从 而在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博弈中, 夯实山西生态转型的空间。 三、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的财税对策 (一)编制生态环境保护发展规划, 找准切入点,对接财政支持项目和重点 1.拓宽省级专项生态基金的领域 和规模,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资金管 理体系。目前,我省用于矿山生态环 境恢复的专项基金有煤炭可持续发展 基金(基金征收额:适用煤种征收标 准×矿井核定产能规模调节系数×原 煤产量)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 证金(煤矿依据矿井设计服务年限或 剩余服务年限,按吨煤10元标准,列入 企业成本)。基金总体规模偏小,作用 不明显,而且在区域流域治理、功能 区建设、循环产业、科技创新和转化 等领域还未设立专项基金。我省的转 型发展涉及产业转型、生态修复、城 乡统筹、民生改善等多个范畴,任务 繁重,需配套的财力、物力、人力巨 大。因而做大做强专项基金项目,提 高资金集中度和使用效率,强化预 算、监督,专款专用,是财税推 进生态建设领域要努力的方向。 2.创新金融,调动多元化的 社会资金聚力我省生态建设。目前我 省正在探索和扩大环保投融资渠道,鼓 励社会投资者以B0T等模式参与环保投 资,并建立中/J、企业污染防治扶持性融 资机制。随着生态领域建设的扩展,可 以适当通过发行地方债务的方式吸引民 间资本加入,同时拓宽融资、担保、保 蠛 滓 工作研究 扣 颤}熙 的推出与风险管理 口段书文 国债期货是利率期货的一种,起 市场上进行与现货市场相反的交易来 价,显然不符合金融改革的历史 源于20世纪7O年代,是国际金融市场 达到保值的目的,避免因利率波动而 趋势。而利率市场化的核心条件便是 上历史悠久、运作成熟的基础性金融 造成资产损失。 形成有效的市场基准收益率曲线,国 衍生品,在各国债券市场发展和金 同时,国债期货的发展有利于吸 债期货作为目前世界上最为成熟的利 融体系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 引更多投资者参与现货市场交易,促 率期货品种,能够通过其风险管理功 要作用。 进国债现货市场发展。一是国债期货 能,为货币当局顺利放开目前仍处于 一、我国现阶段发展国债期货的 的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功能,将增强 管制中的利率品种创造条件,如本外币 意义 其对现货市场的指导性,促进更多交 存款利率,进而促进市场基准利率体系 (一)提供利率风险管理手段。促 易机会;二是国债期货为二级市场的 (即基准收益率曲线)的有效形成。 进国债现货市场发展 债券投资者提供了避险机制,将反过 (三)促进债券市场发展,提高直 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带来利率风 来促进债券一级市场,即发行市场的 接融资比例 险不断加大,而国债期货是最有效的 发展;三是品种完备的国债期货能够 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 利率风险管理工具之一。利率市场化 有效地满足不同需求者规避利率风险 “继续鼓励金融创新、显著提高直接融 意味着围债、企业债等债券价格波动 的投资需求,吸引更多投资者进入债 资比重、发展债券市场、推进期货和 幅度和波动频率进一步加大,这对投 券市场,从而优化投资者结构,增强 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大力发展债券 资者如何实现债权价格保值提出挑 债券市场流动性。 市场,成为我国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 战。同债期货可以利用其套期保值功 (二)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促进 体系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举措,而在此 能来规避利率风险。利用国债期货进 基准利率体系形成 过程中,国债期货市场的发展将发挥 行套期保值的基本原理是:由于国债 尽管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国债期货市场 期货价格与其标的资产现货价格的变 不断加快,然而利率体系中最为关键 的建立,将满足债券现货市场对利率 动趋势具有同向性,当现货价格趋于 的存贷款利率却始终未实现市场化, 风险管理的迫切需要,促进债券市场 上涨时,其期货价格也趋于上涨,反 特别是存款利率仍由国家直接制定。 的融合,加快完整债券市场体系的构 之亦然。因此,人们可以通过在期货 用管制的基准利率去指导金融产品定 建。二是国债期货市场的建立,将促 险等金融机构项目支持力度。探索扩大 此,我省可以试点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 水加价制度。合理调整污水处理收费 省际国际间招商引资力度和方式,在项 围。考虑到目前的税收征管水平及税收 标准,确定中水再利用价格,鼓励中 目招标、股权设立、区域开发上有突 的可操作性问题,应先将水资源、 水循环利用。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 破。也可借鉴TOT、PFI等国外先进的 森林资源等严重短缺和受破坏、浪费严 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 融资方式,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推进 重的资源列入资源税的征收范围。 价格机制。对非再生性、非替代性、 我省生态经济发展。 2.定位要从调节级差收益转向节 稀缺性的资源要加大税率。将资源税 (二)在现有财税结构的基础上, 约资源保护环境,逐步扩大从价计征 的计税依据南按销售量或自用数量计 合理配置现行税种和收缴比例。进一 范围,从价与从量相结合。对污染程 税改为按产量计税。企业开采后没有 步增强其对生态保护建设的作用 度不同的资源可实行差别税率。以煤 m售而积压或自用的资源也成为应税 1.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目前, 炭资源的为例,开采过程带来生态破 资源,负担税收。增加企业这部分产品 世界上许多国家资源税的征收范围都涵 坏,运输造成污染,使用会产生碳排 的成本,引导企业保持合理扩张规模, 盖了矿藏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动 放。这些都是治理成本,需要开采、 节约国家资源,避免过度开采。■ 植物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海洋 运输、使用各个环节的企业承担相应 作者单位:山西国强天然气输配 资源以及地热资源等。而我国的资源税 的税收成本。另外在不同行业和领域 有限公司 征税范围基本上只涵盖了矿藏资源。因 实行阶梯式水价和超计划、超定额用 责编:王建国 36 山西财税201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