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3期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党员要增强党员意识、宗旨意识
和意识
肖
顺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党员是党的肌体上的细胞。细胞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党的生机和活力。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党员都必须自觉增强党员意识和宗旨意识,做到知党、忧党、爱党,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力、为民谋利。
党员要知党。知之愈深,爱之愈切。作为一名真正的党员,一是要知党史,深入学习、全面了解中国党年来的奋斗历史,充分认识到中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来之不易,永远铭记中国党的丰功伟绩,从而增强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首先要认识到,中国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够作为这支队伍中的一员,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其次还要认识到,中国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外,没有自己的任何私利,任何一名党员要肩负起作为一名党员的历史责任,在工作中要有争先恐后的工作姿态,要吃苦在前,处处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二是要知党性,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党的性质的理解,自觉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党的宗旨,也应该成为每一个党员的座右铭,宗旨意识淡溥,必然会疏远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国党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只有
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稳,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行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服务要“全心全意”,不是三一L,--意。这是因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我们对群众的感情有多深,群众对我们的感情就有多深。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要知党章。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行为准则。必须熟悉和掌握党章的基本内容,严格按照党章规定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应尽的义务。必须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群众工作纪律和保密纪律等。纪律不允许的事,坚决不做。
党员要忧党。居安思危,是中国古代至理名言。党员能居安思危,有忧患意识,才能保证我们党健康发展。总强调指出,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新形势下。我们党确有堪忧之处。两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图谋。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由于
收稿日期:2010一08—30
作者简介:肖顺,女,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一53—
2010年第3期
党长期执政,党内一些人产生了脱离群众、固步自封等倾向。一些党员放松世界观改造,经受不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党员领导干部中,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滋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独断专行、软弱涣散问题突出,以权谋私、贪图享乐现象蔓延。如果对这些问题不重视、不警惕、不解决,党就可能走向垮台。每个党员都必须站在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为党分忧、为国尽力、为民谋利。
党员要爱党。党员爱党,是义务,是职责,是要求。衡量党员是不是爱党,要看政治立场,看实际行动。要坚定政治立场,如何对待党的路线方针,是检验党员政治立场是否坚定的重要标准,每一个党员必须始终不渝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坚决与一切背离党的路线方针的言行作斗争。要争做表率,表率的力量在于行动,表率的作用在于带动,党员争当表率就要做到:牢记宗旨,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思想、勇于开拓,坚定地站在改革的前列;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努力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要维护党的形象。党的形象不是抽象的,具体体现在每一个党员身上,党员一言一行,都关系到党的形象,每个党员都要认真思考并努力解决入党究竟为什么、现在应该干什么、将来身后留什么等问题,进一步增强党性,遵守党纪,转变作风,自觉维护党的威信,坚定不移地为党的事业而奋斗。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过程中,绝大多数党员及党员领导干部是好的,经受住了各种考验,涌现出了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宋鱼水等一大批优秀典型。他们无私奉献,服务人民,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彰显了党人的英雄本色和崇高精神,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员及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随着党执政时间的增加和党的队伍的变化,一些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党性不强、作风不正的问题仍很突出,损害了我们党的形象。追根寻源,少数党员及党员干部作风不正、作风不严、作风不良以及作风不实等问题,都与缺乏党员意识和宗旨意识有关。党员意识和宗
.-——54.-——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旨意识淡化是党员思想上的“水土流失”,任其发展,它所导致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一旦党员的党员意识和宗旨意识出现淡化或者丧失,他所在的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受到影响,就很难抵御敌对势力的进攻和重大社会事件的考验。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前,从表面看,各国党都非常强大,但实质上党员的意识和宗旨意识已普遍淡化甚至丧失。有的虽然名义上还是党员,但实际上已与党离心离德,有的甚至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早已蜕化变质。这必然导致党在组织上的涣散,以致在敌对势力的进攻面前毫无战斗力,顷刻之间瓦解。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强化党员意识和宗旨意识,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才能更好地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夺取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胜利而奋斗。
强化党员意识和宗旨意识,一要抓好理想信念教育,使广大党员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主义的信心。特别是教育党员经受住改革开放的考验,改革开放给广大党员的时代性和先进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员就要站在改革开放的前列,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要教育党员经受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大党员既要经受住利益格局调整的考验,抵御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又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构筑党人的“义利观”。党员在生活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看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但又要比一般群众有更高的觉悟和素质,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努力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要健全组织生活,强化制度约束,不允许有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三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旨在强化党员意识和宗旨意识的活动。四要建立健全党员队伍自我纯洁机制。严把“入口”,疏通“出口”,对不合格党员及时进行处置和清理。五要继续加大反工作力度,唤起广大党员对党的信任和信心!
此外,党员还要自觉增强意识,自觉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团结共事,不断推进我们事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方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