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作者:孙佳璐 张斌
来源:《时代金融》2019年第06期
摘要:本文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指标分析(TC指标)对中澳两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并通过实证分析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中澳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对中国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 国际竞争力 指标分析 影响因素 一、中澳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一)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1.总量。从总量上看,在2005-2016年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有显著的增长。特殊情况是:2009年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出现了负增长,年增长率数值为-11%,其中出口的年增长率为-15.67%,进口的年增长率为-6.66%,出口的年增长率下滑幅度明显。总体上看,中国在2005-2016年期间,服务贸易进出口整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进出口年增长率自然也为正数。
2结构。从结构上看,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这三个服务贸易行业出口占比列居前三。在2013年度里,三者占比总和达到70.79%,在2016年三者占比总和下降为65.36%,在观测的12个年度里运输服务在2008年所占比例达到巅峰,数值为26.43%,在2008年后从2009年开始逐年下降,直至2016年所占份额达到16.24%。从2005-2016年,建筑服务行业几
乎翻了一番,电信、计算机服务扩张了4倍多,这说明除了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增加外,出口结构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二)澳大利亚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1.总量。从总量上看,2005-2016年间澳大利亚服务贸易增长较平稳。2009年澳大利亚服务贸易进出口波动与中国相当,也体现为负增长,数值表现为-10.88%,其中出口年增长率为-7.57%,进口年增长率-13.79%。总体上看,2010年和2011年澳大利亚进出口年增长率呈现出巅峰,随后进出口总额稳定在1100亿美元上下。
2.结构。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这三个服务贸易行业占比位居前三,三者占比之和较为平稳亦无大的波动,均值达到了85.96%。在澳大利亚的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旅游服务,其份额超过了50%,稳定在58%上下。此外,澳大利亚的金融和电信计算机服务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其中电信计算机服务平稳维持在3.84%左右。 二、中澳服务贸易指标分析
整體TC指数分析。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是指一国进出口贸易顺差除以进出口贸易总额。计算公式:TC指数=(出口-进口)/(出口+进口)。TC指数的取值范围为(-1,1)。2005-2016年,中国TC最大值是-0.01,最小值是-0.37;澳大利亚TC最大值是-0.01,最小值是-0.12。中澳服务贸易TC值在2005-2016年始终维持在负值水平。根据TC<0,则意味着两国服务贸易总体国际竞争力较弱。得出结论:虽然中国经济整体发展趋势良好,但服务贸易是中国的薄弱环节,具有发展起步晚、发展速度慢的特点,导致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仍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横向比较分析,在旅游、保险养老、金融、知识产权中,澳大利亚TC值比中国高。中国旅游业2009年起出现TC值<0,并有下降趋势,从中可以看出澳大利亚旅游TC值始终稳定在0.1上下,表明在旅游业澳大利亚国际竞争力强于中国;中国保险养老业的TC值偏小主要是由于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时间较短,再加上相关的人力物力资源和意识不够全面完善,故中国养老保险在国际市场中处于竞争劣势地位;中国在2005-2009年这5个年度中金融TC指数<-0.2,从2010年TC值呈递增态势并稳定在-0.05上下浮动,达到0.22,可见中国金融服务具有较大的上升潜力。而澳大利亚12年间金融服务TC值始终处于正值,保持在0.25左右,可见澳大利亚与中国相比拥有较完善的金融和监管机构。 三、影响中澳两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根据五要素分析模型得出影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如下所示,X1:服务业人数占比(%);X2:女性服务业人数占女性就业人数比例(%);X3:外商流入流出投资总额依存度百分比(%);X4:人均GDP(现价美元);X5:服务等附加值占GDP比值(%);X6:货物进
出口贸易开放度占GDP比值(%);X7:贷款利率(%);X8:居民申请专利数(件);X9:商品贸易占GDP比值(%);X10:收支平衡指数。
根据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采用横截面时间序列面板数据分析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检验,面板数据的基本形式为:
Y(it)=X(it)β(it)+α(it)+μ(it)(i=1,2,3,...,N;t=1,2,3,...,T) 其中,α(it)是模型常数项;β(it)是K*1维参数向量,K是模型中解释变量的个数;X(it)是外生变量向量;μ(it)是同分布的随机误差项,且其均值为0;N是截面样本 总数,T是各截面样本下的时期数。
表1 中澳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回归分析及显著性检验
通过表1对中澳两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结果如下:
中国回归方程:Y=-2.7047*X5+0.4417*X9-5.6161*X3+1.0244,澳大利亚回归方程:Y=2.0328X1-3.99E-06X4+0.6085X9-1.6032
影响两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显著性因素和影响力度均不同。在中国回归方程中,对TC值的影响力度排序:(1)外商流入流出投资总额依存度百分比(X3)>(2)服务附加值占GDP比值(X5)>(3)商品贸易占GDP比值(X9);而在澳大利亚回归方程中,对TC值的影响力度排序:(1)服务业人数占比(X1)>(2)商品贸易占GDP比值(X9)>(3)人均GDP(X4)。 四、对策与建议
(一)发挥商品贸易的带动作用
中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格局仍然是以制造业为主,从而导致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存在“非齐头并进的现象”。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商品贸易的发展能够给服务贸易带来新的机遇,服务贸易能否实现突破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赖于商品贸易,例如:运输服务依赖于货物贸易,同时为了保证国际货物运输的安全性以及资金收付顺畅还会涉及保险服务和金融服务,可知商品贸易的繁荣会带动运输服务、保险服务和金融服务的繁荣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在最大程度上将商品贸易的带动作用发挥出来,促进中国服务贸易向世界水平前进。 (二)优化改善服务贸易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和发达国家澳大利亚服务贸易结构分布相比,中国服务贸易结构分布过于集中化,存在不合理不均衡的现象,直到21世纪的今天,中国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服务为导向,占据中国服务贸易半壁江山,而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整体看来发展力度不夠、长期处于国际竞争劣势的局面,这是与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布的核心不同之处。目前中国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转型期,我们要创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技术创新为路径的服务贸易发展机制,逐渐满足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的国际需求,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保险养老服务、计算机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贸易,通过创新改革进一步发展在大数据时代下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带动中国服务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Feketekuty,G.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J]. An Overview and Blueprint for Negotiations,Cambridge Mass,Ballinger,1988.
[2]Sapir,A. Trade in Service:policy issues for the eighties. Columbia:Columbia Journey of World Business,2005.
[3]姚艳飞.中印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及对策分析(博士论文),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1.
[4]姚海棠,方晓丽.金砖五国服务部门竞争力及形象因素[J].国际贸易问题,2013(2):100-110.
[5]丁嘉伦.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J].中国物价,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