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实验技能的训练
摘要:实验技能重在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试心理,这种操作技能的训练必须落实到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时时处处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实验技能训练培养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素质。 关键词:实验技能 训练 考察
不久前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为了准备实验技能考试,有很多学生家长向新华书店咨询,有没有专门指导学生实验的书籍资料。看了这则让人啼笑皆非的报导不能不引起我们这些从事实验教学的老师们的深深思考。
以上事实恰恰反映了我们在实验教学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纵观当前初中物理的教学现状,很不容乐观,由于应试教育的深远影响,“说”实验、“讲实验”的现象在有些学校还普遍存在,加上班额过大,演示实验走马观花,学生实验流于形式,小实验、小制作无人问津的现状比比皆是,致使许多学生面对实验技能测试产生了临时抱佛脚的想法。孰不知,实验技能重在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试的心理,这种操作技能的训练必须落实到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时时处处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下面结合我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体会谈一下自己的拙见: 一、思想上重视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不仅作为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而且更是物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是学生获得感性经验的基本途径,观察和实验也是突破学习难点、深入理解物理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这一切都要求要重视实验教学。搞好实验教学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促进学生用脑用手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推广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是新课程标准下进行探究式教学的主要手段。同时也对我们广大的物理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我们本身的素质得到了发展。
二、在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1.转变师生角色,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
让学生参与到演示实验中,对物理规律的理解深度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解决实验仪器短缺、班额又较大的矛盾,我们开放了实验室,成立了物理兴趣小组,开展各种物理课外活动。对有些现象存在时间短、可见度低的演示实验,由兴趣小组在课余演示给其他同学看,让每个学生都能观察到现象并且理解说明道理。对一些带有探索性的重要演示实验,我们都改成了探索性的实验,视学生为实验的研究者,和学生一起做实验,一起观察实验,一起分析实验,共同总结分析得出结论。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探索研究中,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素质,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
2.深化学生实验改革
我校由于班额大,分组实验时每组5-6人,这样的现状势必造成每组只有一两个人动手其他人则只能袖手旁观的现象。虽然我一再要求学生人人参与,但收效甚微。为此我校在学生实验上采取了宽松而有效的制度,即:每班学生分成两大组,利用实验课和活动课两节课的时间轮流到实验室完成,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有些学生使用和操作不熟练的测量仪器,可以留在教室继续研究直到弄会为止(仪器要求专人保管),有些简单的实验也可以留在教室让学生自己探究。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培养了学
生运用实验解决物理问题的习惯。
三、将实验考查从物理考试中分离出来
我自2000年开始在所任教的班级中做了物理考试的改革,将实验考试从以往的考试中分离出来单独进行。具体做法是:对于常规实验的考察方法是: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几个实验的器材分组准备好,由学生抽签决定做哪个实验,教师根据学生操作的情况和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给予合理的评分。对于创新实验的考查方式是:准备好能完成某实验的多种仪器,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自选器材完成实验,考察的重点是学生创新的意识、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例如测定一正方体铁块的密度试验中,我给学生准备了天平、量筒、刻度尺、弹簧测力计,让学生们至少用两种方法完成实验。还有在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让学生在实验室自选器材,制定实验方案独自完成。在这些创意实验中学生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尽管有些做法有欠缺,但是学生们敢想敢做还是值得鼓励的。
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改进,这一改革获得了较大的成功,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探究实验能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创意实验比赛和小发明、小制作比赛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也促进了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