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 生物技术 专业《 动物学 》试卷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A)卷
注意事项:
1、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填写清楚
2、所有答案请直接答在试卷上(或答题纸上) 3、考试形式:闭卷
4、本试卷共 6 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5、评分一律加分,不写减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核分人 复查人 得 分 得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评卷人 1、对血液组织的结构特点正确的解释是( )。
A 由各种血细胞和大量的血清组成 B由各种血细胞和大量的血浆组成 C 由大量的血细胞和少量的血浆组成 D由大量的血细胞和少量的血清组成 2、能形成赤潮的原生动物是( )。
A 草履虫 B 绿眼虫 C 痢疾内变形虫 D 腰鞭毛虫 3、疟原虫在蚊体内进行的生殖方式是( )。 A 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 B 孢子生殖和裂体生殖 C 裂体生殖和配子生殖 D 配子生殖和生殖 4、影响卵裂方式的主要因素是( )。
A 卵的大小 B 卵黄多少 C 卵黄多少及分布 D 有无卵壳 5、水螅纲区别于钵水母纲的特征是( )。 A 生活史有世代交替 B 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 C 具有水螅型和水母型 D 具有刺细胞
6、猪带绦虫的卵被寄主吞食后孵出的幼虫叫( )。 A 毛蚴 B 胞蚴 C 囊尾蚴 D 六钩蚴 7、经口感染终末宿主的寄生虫是( )。
A 华枝睾吸血虫 B 日本吸血虫 C 丝虫 D 钩虫 8、下列不经过宿主更换的寄生虫是( )。
A 黑热病原虫 B 日本血吸虫 C 丝虫 D 钩虫
1
9、下列各组中,均寄生在人体肠道的寄虫是( )。
A 钩虫 蛔虫 华枝睾吸虫 B 蛲虫 鞭虫 钩虫 C 蛔虫 疟原虫 蛲虫 D 钩虫 锥虫 羊肝蛭 10、可引起人发生肠梗阻的寄生线虫是( )。 A 蛔虫 B 旋毛虫 C 钩虫 D 蛲虫
11、在无脊椎动物中,开始出现真体腔的动物是( )。 A 节肢动物 B 软体动物 C 环节动物 D 原腔动物 12、环毛蚓的前肠和后肠由( )形成。
A 外胚层 B 中胚层 C 内胚层 D 内胚层和中胚层 13、环毛蚓性成熟形成环带,其环带位于( )。
A 第VII-X节 B 第XIV-XVI节 C 第XVIII节 D 第X节 14、珍珠是蚌体哪部分分泌形成的( )。
A 外套膜与蚌壳之间 B 贝壳珍珠层 C 外套膜 D 外套腔 15、能使乌贼快速游泳的器官是( )。
A 发达的鳍 B 众多的腕 C 发达的墨囊 D 发达的外套膜和漏斗 16、初生体腔和次生体腔并存的动物是( )。
A 腔肠动物门 B 变形动物门 C 线虫动物门 D 软体动物门 17、在软体动物门中,具有一片螺旋形贝壳的类群是( )。 A 双神经纲 B 腹足纲 C 瓣鳃纲 D 头足纲
18、在无脊椎动物中,下列为节肢动物所特有的结构是( )。 A 触角 B 体节 C 分节的附肢 D 开管式循环系
19、昆虫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适应陆地生活是由于外骨骼含有( )。 A 几丁质成分 B 蜡质成分 C 石灰质成分 D 硅质成分 20、关于节肢动物的附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体壁的中空突起 运动力不强 B 内有发达的肌肉 本身也分节 C 其与躯干部相连处无活动关节 D 内有发达的肌肉 但本身并不分节
得 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每空 0.5 分,共 20 分)
1、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主要有 、 、 、 、 、 等阶段。 2、腔肠动物的形态包括 和 两种基本类型,其中前
2
者是为 世代,其生殖方式是 ,后者为 世代,其生殖方式 。
3、环毛蚓自XI/XII节间沟开始,在背线处有 ,可排出体腔液,湿润体表,有利于蚯蚓的呼吸作用和在土壤中穿行。
4、蟹、虾身体分为 和 部组成,昆虫纲身体分为 、 、 三部分。
5、蛛形纲动物的排泄器官为 和 ,呼吸器官是 和 。
6、多足纲动物身体分为 和 两部分,有 对触角,用 呼吸,用 排泄。
7、常见的昆虫口器类型有五种,蝗虫具 口器,菜粉蝶具 口器,天牛具 口器,蜜蜂具 口器,苍蝇具 口器。 8、节肢动物中可以用气管进行呼吸的种类有 、 、 等纲。
9、海胆卵裂属于 卵裂;蛙卵属于 卵裂;鸡卵属于 卵裂;昆虫卵属于裂 。
10、 是构成珊瑚礁和珊瑚岛的主要成分。
得 分 评卷人 1、异律分节
2、闭管式循环
3、细胞外消化
4、原肾型排泄系统
5、完全变态
3
三、名词解释(本题共 5 小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得 分 评卷人 四、是非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正
确的请在包括内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在黑暗条件下培养绿眼虫,只要几周就失去叶绿素,若这样连续培养长达15年后,眼虫将会永远失去绿色。( ) 改:
2、复沟型水沟系的水流途径是:入水小孔―――流入管―――前幽门孔―――辐射管―――后幽门孔――――流出管―――腔―――出水孔。( ) 改:
3、水螅无特殊的呼吸和排泄器官,由各细胞吸氧,排出二氧化碳和废物。( ) 改:
4、涡虫为雌雄同体,故它可进行自体受精繁殖后代。( ) 改:
5、寄生线虫的消化道简单,有退化趋势,无消化腺。( ) 改:
6、所有环节动物的循环均属闭管式循环。( ) 改:
7、所有软体动物的循环均属开管式循环。( ) 改:
8、节肢动物头部内位于消化道上方的前3对神经节分别形成前脑、中脑与后脑。( ) 改:
9、区别海星的正反面最明显的标志是其背面各腕中间均有一条由口伸向腕端的步带沟。( ) 改:
10、甲壳动物的排泄器官是由环节动物后肾管演变而来的。( )
4
改:
得 分 评卷人 五、简答题(本题共 5 小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
1、简述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简述腹足纲、瓣鳃纲、头足纲、双神经纲的异同点。
3、简述东亚飞蝗的外部和内部结构特点,并说明对陆地生活的相适应特征。
5
4、简述环毛蚓与土壤穴居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5、简述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得 分 评卷人
6
六、综述题(本题共 1 小题,每题 10分,共 10 分)
从节肢动物的结构特点,说明在动物界里节肢动物种类多,分布广的原因。
号学 名线 姓订 装 封 密级班
青海大学 生物技术 专业《 动物学 》试卷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A)卷
注意事项:
1、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填写清楚
2、所有答案请直接答在试卷上(或答题纸上) 3、考试形式:闭卷
4、本试卷共 6 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5、评分一律加分,不写减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核分人 复查人 得 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对血液组织的结构特点正确的解释是(B)。
A 由多种血细胞和大量的血清组成 B由各种血细胞和大量的血浆组成
C 由大量的血细胞和少量的血浆组成 D由大量的血细胞和少量的血清组成 2、能形成赤潮的原生动物是(D)。
A 草履虫 B 绿眼虫 C 痢疾内变形虫 D 腰鞭毛虫 3、疟原虫在蚊体内进行的生殖方式是(A)。
A 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 B 孢子生殖和裂体生殖 C 裂体生殖和配子生殖 D 配子生殖和生殖 4、影响卵裂方式的主要因素是(C)。
A 卵的大小 B 卵黄多少 C 卵黄多少及分布 D 有无卵壳 5、水螅纲区别于钵水母纲的特征是(B)。
A 生活史有世代交替 B 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 C 具有水螅型和水母型 D 具有刺细胞
6、猪带绦虫的卵被寄主吞食后孵出的幼虫叫(D)。 A 毛蚴 B 胞蚴 C 囊尾蚴 D 六钩蚴 7、经口感染终末宿主的寄生虫是(A)。
A 华枝睾吸血虫 B 日本吸血虫 C 丝虫 D 钩虫 8、下列不经过宿主更换的寄生虫是(D)。
A 黑热病原虫 B 日本血吸虫 C 丝虫 D 钩虫 9、下列各组中,均寄生在人体肠道的寄虫是(B)。
A 钩虫 蛔虫 华枝睾吸虫 B 蛲虫 鞭虫 钩虫 C 蛔虫 疟原虫 蛲虫 D 钩虫 锥虫 羊肝蛭 10、可引起人发生肠梗阻的寄生线虫的是(A)。 A 蛔虫 B 旋毛虫 C 钩虫 D 蛲虫
11、在无脊椎动物中,开始出现真体腔的动物是(C)。
A 节肢动物 B 软体动物 C 环节动物 D 原腔动物 12、环毛蚓的前肠和后肠由(A)形成。
A 外胚层 B 中胚层 C 内胚层 D 内胚层和中胚层
7
13、环毛蚓性成熟形成环带,其环带位于(B)。
A 第VII-X节 B 第XIV-XVI节 C 第XVIII节 D 第X节 14、珍珠是蚌体哪部分分泌形成的(C)。
A 外套膜与蚌壳之间 B 贝壳珍珠层 C 外套膜 D 外套腔 15、能使乌贼快速游泳的器官是(D)。
A 发达的鳍 B 众多的腕 C 发达的墨囊 D 发达的外套膜和漏斗 16、初生体腔和次生体腔并存的动物是(D)。
A 腔肠动物门 B 变形动物门 C 线虫动物门 D 软体动物门 17、在软体动物门中,具有一片螺旋形贝壳的类群是(B)。 A 双神经纲 B 腹足纲 C 瓣鳃纲 D 头足纲
18、在无脊椎动物中,下列为节肢动物所特有的结构是(C)。 A 触角 B 体节 C 分节的附肢 D 开管式循环系
19、昆虫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适应陆地生活是由于外骨骼含有(B)。 A 几丁质成分 B 蜡质成分 C 石灰质成分 D 硅质成分 20、关于节肢动物的附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体壁的中空突起 运动力不强 B 内有发达的肌肉 本身也分节
C 其与躯干部相连处无活动关节 D 内有发达的肌肉 但本身并不分节
得 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每空 0.5 分,共 20 分)
1、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主要有受精和受精卵、卵裂、囊胚形成、原肠胚形成、中胚层及体腔形成、胚层分化等阶段。
2、腔肠动物的形态包括水螅型和水母型两种基本类型,其中前者是为无性世代,其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后者为有性世代,其生殖方式精卵结合。
3、环毛蚓自XI/XII节间沟开始,在背线处有背孔,可排出体腔液,湿润体表,有利于蚯蚓的呼吸作用和在土壤中穿行。
4、蟹、虾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部组成,昆虫纲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5、蛛形纲动物的排泄器官为基节腺和马氏管,呼吸器官是书肺和气管。 6、多足纲动物身体分为头部和躯干部两部分,有 一 对触角,用 气管 呼吸,用 马氏管 排泄,常见的种类有 蜈蚣(马陆) 。
7、常见的昆虫口器类型有五种,蝗虫具咀嚼式口器,菜粉蝶具吮吸式口器,天牛具 咀嚼式 口器,蜜蜂具嚼吸式口器,苍蝇具舐吸式口器。
8、节肢动物中可以用气管进行呼吸的种类有昆虫纲 、原气管纲 、多足纲 等纲。 9、海胆卵裂属于等全(均等)卵裂;蛙卵属于不等全裂(不等裂)卵裂;鸡卵属于盘状卵裂(盘裂)卵裂;昆虫卵属于表面卵裂(表裂)。 10、珊瑚的骨骼是构成珊瑚礁和珊瑚岛的主要成分。
得 分 评卷人 三、名词解释(本题共 5 小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异律分节:节肢动物身体自前向后分为许多体节,而且体节发生变化,其机能和结构互不相同,这种分节方式称为异律分节。
2、闭管式循环:为较完善的循环系统,结构复杂,由纵行血管和环行血管及分支血管组成。各血管与微血管网相连,血液始终在血管内流动,不流入组织间的空隙中,构成了闭管循环系统。此种循环系统,血液流动有一定方高,流速恒定,提高了运输营养物质及携氧机能。环毛蚓属此种循环系统。
3、细胞外消化:由腺细胞分泌消化酶在消化腔内,将食物进行的消化,称为细胞外消化。 4、原肾型排泄系统:由排泄管、毛细管、焰细胞组成,来源于外胚层,并沿途多次分枝,
8
许多分支相互连接成网状,每个分枝的末端有管细胞,管细上覆盖有帽细胞,两者共同组成焰细胞,原肾型排泄系统主要功能是调节体内水分的渗透压,同时也排出一些代谢产物。 5、完全变态:昆虫卵出后,经幼虫、蛹发育为成虫,幼虫与成虫形态不同,生活方式及活环境多不一致,经过蛹期最后羽化为成虫的变态过程。如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昆虫均属完全变态。 得 分 四、是非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正确
的请在包括内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评卷人 1、在黑暗条件下培养绿眼虫,只要几周就失去叶绿素,若这样连续培养长达15年后,眼虫
将会永远失去绿色。(×)
改:“眼虫将会永远失去绿色”改为“将眼虫放回阳光下,可逐渐恢复绿色”。 2、复沟型水沟系的水流途径是:入水小孔―――流入管―――前幽门孔―――辐射管―――后幽门孔――――流出管―――腔―――出水孔。(×) 改:“辐射管”改为“鞭毛室”。
3、水螅无特殊的呼吸和排泄器官,由各细胞吸氧,排出二氧化碳和废物。(√) 改:
4、涡虫为雌雄同体,故它可进行自体受精繁殖后代。(×) 改:涡虫为雌雄同体,但仍要进行异体受精来繁殖后代。 5、寄生线虫的消化道简单,有退化趋势,无消化腺。(√) 改:
6、所有环节动物的循环均属闭管式循环。(×) 改:除蛭纲外,其它环节动物的闭管式循环系统。 7、所有软体动物的循环均属开管式循环。(×)
改:除头足纲外,其它软体动物的循环均属开管式循环。
8、节肢动物头部内位于消化道上方的前3对神经节分别形成前脑、中脑与后脑。(√) 改:
9、区别海星的正反面最明显的标志是其背面各腕中间均有一条由口伸向腕端的步带沟。(×) 改:“背面”改为“腹面”。
10、甲壳动物的排泄器官是由环节动物后肾管演变而来的。(√) 改:
得 分 评卷人 五、简答题(本题共 5 小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
1、简述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答案要点:
棘皮动物的主要特征有:
(1)是次生性辐射对称,以五辐对称为主,幼虫时期是两侧对称。(2分) (2)具中胚层产生的内骨骼,常向外突出形成棘刺,故为棘皮动物。(2分)
(3)真体腔发达,具特殊的水管系和管足,水管系包括:环管、辐管和侧管;管足有运动、呼吸、排泄及捕食等功能。(2分)
2、简述腹足纲、瓣鳃纲、头足纲、双神经纲的异同点。 答案要点: 纲别 腹足纲 瓣鳃纲 头足纲 双神经纲 分值 项目 对称 左右不对称 左右对称 左右对称 左右对称 0.5 一般贝壳一个成旋贝壳两个,在体在体内或体外壳八片,排成纵贝 螺形,少数有的退左右两侧。 或没有。体内有列,在体背面,有0.6 壳 化或消失。 软骨。 的则无贝壳。
9
外 套 膜 头 眼 足 肾 呼 吸 系 统 循 环 系 统 生殖 系统 外套膜包围躯干部。 明显 有 块状或鳍状 一个 水中种类用鳃,陆生种类用外套膜形成一种特殊的肺。 一般一心室、一心耳,少数二心耳,开放式循环。 雌雄同体 或 异 体 间接发育(幼虫为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或间接发育 外套膜在体两侧,腹缘不连接。 无 无 斧状或柱状或退化 一对 外套膜包围躯干部。 头部发达 显著而发达 足分化为腕和漏斗,腕围绕口的周围 一对或二对 包在体的背面或侧面。 不明显 无 块状 一对 0.5 0.5 0.5 0.6 0.5 鳃 鳃 鳃 0.6 一心室、二心耳,开放式循环。 雌雄同体 或 异 体 间接发育(幼虫为担轮幼虫、面盘幼虫或钩介幼虫)或直接发育 一心室、二心耳,闭管式循环。 一心室、二心耳,开放式循环。 0.6 雌雄异体 直接发育 雌雄异体 间接发育(幼虫为担轮幼虫) 0.6 发育0.5
3、简述东亚飞蝗的外部和内部结构特点,并说明对陆地生活的相适应特征。 答案要点:
东亚飞蝗是高度适应于陆上生活的无脊椎动物,下面结合它的外部和内部特点,说明与相适应特征如下:
(1)东亚飞蝗全身黄褐色或黑褐色光。雌大雄小,雌的体长42~55毫米,雄的休长40~50毫米。它的体型小,很小的身体对极少量的食物即可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有利于隐藏、躲避侵害被携带并进行传播扩散。(0.6分)
(2)东亚飞蝗的体节是高度的异律分节,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是感觉和摄食的部分,有触角一对,咀嚼式口器。胸部是运动中心,有3对强壮的步足和2对可飞翔的翅增加了它生存及扩散的机会,通过飞翔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找食物及栖息场所,能更有效地逃避敌害。(0.6分)
(3)东亚飞蝗具有几丁质骨骼,并具有蜡质层,包裹整个身体,可以防止水分的蒸发,使其能适应陆地生活。外骨骼也对它身体提供了很好的保护,它防止外界的损伤及异物的侵入。外骨骼有许多内陷形成所谓"内骨骼",为肌肉附着提供了支点。(0.6分)
(4)东亚飞蝗呼吸器官为气管,可直接供应氧气给身体各部分的组织和细胞。气管还可连接气囊,可以贮藏较多的空气,以增加飞翔时的浮力。(0.6分)
(5)消化系统发达,消化管分为前肠、中肠、后肠三部分。消化能力强,其中后肠能将食物残渣的水分及盐分进行重吸收,这对于生活在干燥条件下的昆虫尤为重要。(0.6分) (6)排泄器为马氏管,与昆虫的排泄及体内渗透压的调节密切相关,以尿酸为排泄物以减少水分的丢失。(0.6分)
(7)有强大的横纹肌的肌肉系统,使昆虫具有强大的运动能力和飞翔能力。(0.6分)
(8)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系统。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和周边神经系统。发达的感受器包括机械感受器(如触觉、听觉)、化学感受器(如味觉、嗅觉)
10
及光学感受器(视觉),使之有良好的接受刺激和神经传导及判断能力。(0.6分)
(9)东亚飞蝗为有性生殖,受精卵70个左右,在适宜温度条件下,14天即可孵出。它繁殖力较高,生活周期短条件有利时每年繁殖数代,环境不利时可以休眠或滞育,这些特性都有利于它的繁殖。(0.6分)
(10)它发育中经过变态,在生活史中经历了卵、幼虫、蛹及成虫。变态使各虫态之间有效地利用和协调优劣的外界环境而保证了自身的发展。
以上昆虫在结构和生理方面的多样性使它们能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适应与生存,造成了昆虫陆栖生活的繁殖。(0.6分)
4、简述环毛蚓与土壤穴居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答案要点:
环毛蚓与土壤穴居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 外部形态:
(1)体呈圆柱状,身体分节,具节间沟;(0.5分)
(2)头部不明显,口前叶膨胀时,可伸缩蠕动,有掘土,摄食,触觉等功能;(0.5分) (3)具刚毛,便于运动;(0.5分)
(4)背中线处有背孔,可排出体腔液,湿润体表,有利于蚯蚓的呼吸作用进行和在土壤中穿行。(0.5分) 内部结构:
(5)体壁角质膜薄,上有小孔,便于体表呼吸;(0.5分) (6)上皮细胞间杂以腺细胞,可分泌粘液,使体表湿润;(0.5分) (7)体壁具环肌,纵肌;(0.5分)
(8)具体腔,而且内充满体腔液,使蚯蚓便于在土壤中运动;(0.5分) (9)消化道具砂囊,能把泥土中的食物磨成细粒;(0.5分)
(10)后肾管排泄,体壁肾管经肾孔在体表排出含有大量水分的代谢产物,有利于保持体表的湿润;(0.5分)
(11)感官退化,只有皮感器官、口腔感觉器及光感受器,光感受器分可辨别的光的强弱,有避光强光趋弱光反应;(0.5分)
(12)雌雄生殖孔位于体表,具环带,能形成蚓茧,受精卵在土壤中发育;闭管式循环,神经系统集中等对其在土壤中运动也有益处。(0.5分)
5、简述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答案要点:
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简述如下:
(1)身体柔软,多数为两侧对称,身体分头、足、内脏团三部分。(0.5分) (2)绝大多数有由外套膜分泌的贝壳(1-2或8片;少数无贝壳或消失),故本门又称贝类。(0.5分)
(3)足为运动器官,头足类的足变为腕和漏斗。(0.5分)
(4)消化系统呈U字形,有消化腺。除瓣鳃纲外,口内一般具颚片和齿舌。(0.5分) (5)水生种类有鳃呼吸,陆生种类有“肺”。 (0.5分) (6)开管式循环系统(头足类十腕目例外,为闭管式循环),尽脏在围心腔内,通常有一心室二心耳(腹足纲仅一心室一心耳)。(1分)
(7)后肾型排泄系统,通常具肾一对(腹足类因扭转仅具肾一个)。(0.5分)
(8)神经系统一般有脑、侧神经节、足神经节、脏神经节等4对神经节,各纲有不同的愈合现象,各神经节间有神经相连。(0.5分)
(9)多数种类雌雄异体,少数雌雄同体,卵生或卵胎生。间接发育的海产种类有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河蚌有钩介幼虫,头足纲为直接发育。(0.5分)
得 分 六、综述题(本题共 1 小题,每题 10分,共 10 分)
11
评卷人 从节肢动物的结构特点,说明在动物界里节肢动物种类多,分布广的原因。
答案要点:节肢动物是身体分节,附肢也分节的动物,是动物界是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最广的一类,它们成功地登陆以后,就几乎占据了地球上所有的生境。这是因为它们一方面产生适于陆栖生活的新结构,另一方面又发展原不的器官系统,以增强运动,顺应陆地上变化莫测的外界环境。具体表现在如下:
(1)身体分为前后连接的多数体节,借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百花齐放是异律分节,体节间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分化,人而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1分)
这也是节肢动物对广泛生活环境有适应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与之相适应过程中出现蜕皮现象。(1分)
(3)具分节的附肢,关节之间能作务种活动,使附肢的活动更多样化,能适应许多功能,如爬行,游泳和跳跃,还利用翅作远距离飞行。(1分)
(4)产生了专职的呼吸器官,以促进气体交换。水栖种类以鳃,书鳃呼吸,可以获得足够的氧气,以适应活动量的增大,且可以保持体内的水分。(1分)
(5)具混合体腔和开管式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的复杂是与以过的呼吸系统相适应的。(1分) (6)肌肉由横纹肌组成,能作迅速的收缩,牵引外骨骼,从而产生敏捷的运动。(1分) (7)消化系统完全,分前,中,后肠三部分,并由头部和附肢组成口器,增强了取食的能力,消化,吸收功能增强,可以满足能量消耗增大的要求。(1分)
(8)马氏管,触角腺,颚腺,基节腺等排泄器官的出现,满足了代谢作用旺盛的需要。(1分)
(9)具有十分发达的感觉器官,如单眼,复眼,触角,触须,听器,平衡囊;愈合的神经节提高了神经系统传导刺激,整合信息,指令运动等,以能及时感知陆上多样和多变的环境因子,并迅速作出反应,用利于适应各种生境的生活。(1分)
(10)多数体内受精,卵生或卵胎生,繁殖能力强,后代种群数量大,发育过程中有直接发
育和间接发育
12
青海大学 生物技术 专业《 动物学 》试卷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 B 2、 D 3、 A 4、 C 5、 B 6、 D 7、 A 8、 D 9、 B 10、A 11、C 12、A 13、B 14、C 15、D 16、D 17、B 18、C 19、B 20、B
二、填空题(每空 0.5 分,共 20 分)
1、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主要有受精和受精卵、卵裂、囊胚形成、原肠胚形成、中胚层及体腔形成、胚层分化等阶段。
2、腔肠动物的形态包括水螅型和水母型两种基本类型,其中前者是为无性世代,其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后者为有性世代,其生殖方式精卵结合。
3、环毛蚓自XI/XII节间沟开始,在背线处有背孔,可排出体腔液,湿润体表,有利于蚯蚓的呼吸作用和在土壤中穿行。
4、蟹、虾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部组成,昆虫纲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5、蛛形纲动物的排泄器官为基节腺和马氏管,呼吸器官是书肺和气管。 6、多足纲动物身体分为头部和躯干部两部分,有 一 对触角,用 气管 呼吸,用 马氏管 排泄,常见的种类有 蜈蚣(马陆) 。
7、常见的昆虫口器类型有五种,蝗虫具咀嚼式口器,菜粉蝶具吮吸式口器,天牛具 咀嚼式 口器,蜜蜂具嚼吸式口器,苍蝇具舐吸式口器。
8、节肢动物中可以用气管进行呼吸的种类有昆虫纲 、原气管纲 、多足纲 等纲。 9、海胆卵裂属于等全(均等)卵裂;蛙卵属于不等全裂(不等裂)卵裂;鸡卵属于盘状卵裂(盘裂)卵裂;昆虫卵属于表面卵裂(表裂)。 10、珊瑚的骨骼是构成珊瑚礁和珊瑚岛的主要成分。
三、名词解释(本题共 5 小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异律分节:节肢动物身体自前向后分为许多体节,而且体节发生变化,其机能和结构互不相同,这种分节方式称为异律分节。
2、闭管式循环:为较完善的循环系统,结构复杂,由纵行血管和环行血管及分支血管组成。各血管与微血管网相连,血液始终在血管内流动,不流入组织间的空隙中,构成了闭管循环系统。此种循环系统,血液流动有一定方高,流速恒定,提高了运输营养物质及携氧机能。环毛蚓属此种循环系统。
3、细胞外消化:由腺细胞分泌消化酶在消化腔内,将食物进行的消化,称为细胞外消化。 4、原肾型排泄系统:由排泄管、毛细管、焰细胞组成,来源于外胚层,并沿途多次分枝,许多分支相互连接成网状,每个分枝的末端有管细胞,管细上覆盖有帽细胞,两者共同组成焰细胞,原肾型排泄系统主要功能是调节体内水分的渗透压,同时也排出一些代谢产物。
5、完全变态:昆虫卵出后,经幼虫、蛹发育为成虫,幼虫与成虫形态不同,生活方式及活环境多不一致,经过蛹期最后羽化为成虫的变态过程。如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昆虫均属完全变态。
四、是非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正确的请在包括内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3
1、(×) “眼虫将会永远失去绿色”改为“将眼虫放回阳光下,可逐渐恢复绿色”。 2、(×)“辐射管”改为“鞭毛室”。 3、(√)
4、(×)涡虫为雌雄同体,但仍要进行异体受精来繁殖后代。 5、(√) 6、(×)除蛭纲外,其它环节动物的闭管式循环系统。
7、(×)除头足纲外,其它软体动物的循环均属开管式循环。8、(√)9、(×)“背面”改为“腹面”。 10、(√)
五、简答题(本题共 5 小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 1、简述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答案要点:
棘皮动物的主要特征有:
(1)是次生性辐射对称,以五辐对称为主,幼虫时期是两侧对称。(2分) (2)具中胚层产生的内骨骼,常向外突出形成棘刺,故为棘皮动物。(2分)
(3)真体腔发达,具特殊的水管系和管足,水管系包括:环管、辐管和侧管;管足有运动、呼吸、排泄及捕食等功能。(2分)
2、简述腹足纲、瓣鳃纲、头足纲、双神经纲的异同点。 答案要点: 纲别 项目 对称 贝 壳 外 套 膜 头 眼 足 肾 呼 吸 系 统 循 环 系 统 生殖 系统 雌雄同体 或 异 体 雌雄同体 或 异 体 雌雄异体 雌雄异体 0.6 一般一心室、一心耳,一心室、二心耳,一心室、二心耳,一心室、二心耳,开少数二心耳,开放式循环。 开放式循环。 闭管式循环。 放式循环。 0.6 明显 有 块状或鳍状 一个 水中种类用鳃,陆生种类用外套膜形成一种特殊的肺。 鳃 鳃 鳃 0.6 无 无 斧状或柱状或退化 一对 头部发达 显著而发达 足分化为腕和漏斗,腕围绕口的周围 一对或二对 一对 0.5 块状 0.6 不明显 无 0.5 0.5 腹足纲 左右不对称 一般贝壳一个成旋螺形,少数有的退化或消失。 外套膜包围躯干部。 腹缘不连接。 瓣鳃纲 左右对称 贝壳两个,在体左右两侧。 头足纲 左右对称 在体内或体外或没有。体内有软骨。 外套膜在体两侧,外套膜包围躯干部。 双神经纲 左右对称 壳八片,排成纵列,在体背面,有的则无贝壳。 包在体的背面或侧面。 0.5 0.6 分值 0.5 14
间接发育(幼虫为担轮发育 幼虫和面盘幼虫)或间接发育 间接发育(幼虫为担轮幼虫、面盘幼虫或钩介幼虫)或直接发育 直接发育 间接发育(幼虫为担轮幼虫) 0.5 3、简述东亚飞蝗的外部和内部结构特点,并说明对陆地生活的相适应特征。
答案要点:
东亚飞蝗是高度适应于陆上生活的无脊椎动物,下面结合它的外部和内部特点,说明与相适应特征如下:
(1)东亚飞蝗全身黄褐色或黑褐色光。雌大雄小,雌的体长42~55毫米,雄的休长40~50毫米。它的体型小,很小的身体对极少量的食物即可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有利于隐藏、躲避侵害被携带并进行传播扩散。(0.6分)
(2)东亚飞蝗的体节是高度的异律分节,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是感觉和摄食的部分,有触角一对,咀嚼式口器。胸部是运动中心,有3对强壮的步足和2对可飞翔的翅增加了它生存及扩散的机会,通过飞翔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找食物及栖息场所,能更有效地逃避敌害。(0.6分) (3)东亚飞蝗具有几丁质骨骼,并具有蜡质层,包裹整个身体,可以防止水分的蒸发,使其能适应陆地生活。外骨骼也对它身体提供了很好的保护,它防止外界的损伤及异物的侵入。外骨骼有许多内陷形成所谓"内骨骼",为肌肉附着提供了支点。(0.6分)
(4)东亚飞蝗呼吸器官为气管,可直接供应氧气给身体各部分的组织和细胞。气管还可连接气囊,可以贮藏较多的空气,以增加飞翔时的浮力。(0.6分)
(5)消化系统发达,消化管分为前肠、中肠、后肠三部分。消化能力强,其中后肠能将食物残渣的水分及盐分进行重吸收,这对于生活在干燥条件下的昆虫尤为重要。(0.6分)
(6)排泄器为马氏管,与昆虫的排泄及体内渗透压的调节密切相关,以尿酸为排泄物以减少水分的丢失。(0.6分)
(7)有强大的横纹肌的肌肉系统,使昆虫具有强大的运动能力和飞翔能力。(0.6分)
(8)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系统。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和周边神经系统。发达的感受器包括机械感受器(如触觉、听觉)、化学感受器(如味觉、嗅觉)及光学感受器(视觉),使之有良好的接受刺激和神经传导及判断能力。(0.6分)
(9)东亚飞蝗为有性生殖,受精卵70个左右,在适宜温度条件下,14天即可孵出。它繁殖力较高,生活周期短条件有利时每年繁殖数代,环境不利时可以休眠或滞育,这些特性都有利于它的繁殖。(0.6分)
(10)它发育中经过变态,在生活史中经历了卵、幼虫、蛹及成虫。变态使各虫态之间有效地利用和协调优劣的外界环境而保证了自身的发展。(0.6分)
以上昆虫在结构和生理方面的多样性使它们能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适应与生存,造成了昆虫陆栖生活的繁殖。
4、简述环毛蚓与土壤穴居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答案要点:
环毛蚓与土壤穴居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 外部形态:
(1)体呈圆柱状,身体分节,具节间沟;(0.5分)
(2)头部不明显,口前叶膨胀时,可伸缩蠕动,有掘土,摄食,触觉等功能;(0.5分) (3)具刚毛,便于运动;(0.5分)
(4)背中线处有背孔,可排出体腔液,湿润体表,有利于蚯蚓的呼吸作用进行和在土壤中穿行。(0.5分) 内部结构:
(5)体壁角质膜薄,上有小孔,便于体表呼吸;(0.5分)
15
(6)上皮细胞间杂以腺细胞,可分泌粘液,使体表湿润;(0.5分) (7)体壁具环肌,纵肌;(0.5分)
(8)具体腔,而且内充满体腔液,使蚯蚓便于在土壤中运动;(0.5分) (9)消化道具砂囊,能把泥土中的食物磨成细粒;(0.5分)
(10)后肾管排泄,体壁肾管经肾孔在体表排出含有大量水分的代谢产物,有利于保持体表的湿润;(0.5分)
(11)感官退化,只有皮感器官、口腔感觉器及光感受器,光感受器分可辨别的光的强弱,有避光强光趋弱光反应;(0.5分)
(12)雌雄生殖孔位于体表,具环带,能形成蚓茧,受精卵在土壤中发育;闭管式循环,神经系统集中等对其在土壤中运动也有益处。(0.5分) 5、简述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答案要点:
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简述如下:
(1)身体柔软,多数为两侧对称,身体分头、足、内脏团三部分。(0.5分)
(2)绝大多数有由外套膜分泌的贝壳(1-2或8片;少数无贝壳或消失),故本门又称贝类。(0.5分) (3)足为运动器官,头足类的足变为腕和漏斗。(0.5分)
(4)消化系统呈U字形,有消化腺。除瓣鳃纲外,口内一般具颚片和齿舌。(0.5分) (5)水生种类有鳃呼吸,陆生种类有“肺”。 (0.5分)
(6)开管式循环系统(头足类十腕目例外,为闭管式循环),尽脏在围心腔内,通常有一心室二心耳(腹足纲仅一心室一心耳)。(1分)
(7)后肾型排泄系统,通常具肾一对(腹足类因扭转仅具肾一个)。(0.5分)
(8)神经系统一般有脑、侧神经节、足神经节、脏神经节等4对神经节,各纲有不同的愈合现象,各神经节间有神经相连。(0.5分)
(9)多数种类雌雄异体,少数雌雄同体,卵生或卵胎生。间接发育的海产种类有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河蚌有钩介幼虫,头足纲为直接发育。(0.5分) 六、综述题(本题共 1 小题,每题 10分,共 10 分)
从节肢动物的结构特点,说明在动物界里节肢动物种类多,分布广的原因。
答案要点:节肢动物是身体分节,附肢也分节现象,是动物界是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最广的一类,它们成功地登陆以后,就几乎占据了地球上所有的生境。这是因为它们一方面产生适于陆栖生活的新结构,另一方面又发展原不的器官系统,以增强运动,适应陆地上变化莫测的外界环境。具体表现在如下:
(1)身体分为前后连接的多数体节,借此增强运动的灵活性,异律分节,体节间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分化,从而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1分)
(2)具几丁质的外骨骼,有保护身体,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接受刺激的功能。这也是节肢动物对广泛生活环境有适应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与之相适应过程中出现蜕皮现象。(1分)
(3)具分节的附肢,关节之间能作各种活动,使附肢的活动更多样化,能适应许多功能,如爬行、游泳和跳跃,还利用翅作远距离飞行。(1分)
(4)产生了专职的呼吸器官,以促进气体交换。水栖种类以鳃,书鳃呼吸,可以获得足够的氧气,以适应活动量的增大,且可以保持体内的水分。(1分)
(5)具有混合体腔和开管式循环系统。(1分)
(6)肌肉由横纹肌组成,能作迅速的收缩,牵引外骨骼,从而产生敏捷的运动。(1分)
(7)消化系统完全,分为前肠、中肠、后肠三部分,并由头部和附肢组成口器,增强了取食的能力,消化和吸收功能增强,可以满足能量消耗增大的要求。(1分)
(8)马氏管、触角腺、颚腺、基节腺等排泄器官的出现,满足了代谢作用旺盛的需要。(1分)
(9)具有十分发达的感觉器官,如单眼、复眼、触角、触须、听器、平衡囊;愈合的神经节提高了神经系统传导刺激、整合信息、指令运动等,以能及时感知陆上多样和多变的环境因子,并迅速作出反应,用利于适应各种生境的生活。(1分)
16
(10)多数体内受精,卵生或卵胎生,繁殖能力强,后代种群数量大,发育过程中有直接发育和间接发育,并且部分有休眠和滞育现象以渡过不良环境因子的影响。(1分)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