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思潮一名词解释
1.未来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首先在意大利出现的文艺流派,1909年意大利马里内蒂倡始的。具有强烈的反传统倾向,热衷现代生活的运动、变化、速度,否定一些文艺规律和传统,表现出对未来社会的追求和热切向往,宣称要创造一种全新的未来艺术。
2.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一座富有个性的建筑作品。是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艺术中心,该剧院设计者为丹麦设计师约恩·乌松,位于贝尼朗岛,面临大海,被设计成贝壳型。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3.埃菲尔铁塔:为法国为庆祝法国大100周年,在巴黎建造一座作的永久性纪念塔。选定桥梁工程师埃菲尔。设计以钢架结构而成,高300米。埃菲尔铁塔在现代美学上的意义今天已经得到普遍承认,它解开了现代审美的新篇章,是现代美学和现代艺术新纪元的伟大起点之一。4.纳比派:纳比派,法国的艺术社团,其主要成员是巴黎朱利安美术学院的学生。纳比派受了高更的艺术影响而从事新的探索发展:导致了象征主义的庄严、简约化和变形的装饰风格。
5.维也纳分离派:是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新艺术运动在奥地利的支流。该流派反对当时相对保守的维也纳学院派,他们没有明确的纲领,指是思想、类型相近的艺术一群。其设计风格颇为大胆独特,往往采用一种抽象的表现形式,是追求艺术实用性合理性的新艺术流派。
6.“青骑士”:20世纪初在慕尼黑活跃的表现主义集团,成员有康定斯基、马尔凯、克利等。青骑士集团多采用抒情的抽象语言,对不可见的内在精神更感兴趣,希望给这种内在精神以一种可见的形和色。从而把艺术和深刻的精神内容融为一体。
7、光效应艺术:它是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欧美的一种利用光学的感觉加强绘画效果的抽象艺术。他们的目的是要通过各种不同的纹样和色彩,利用观众的视觉变化来造成一种幻觉效果。他们是打破了纯绘画艺术和装饰图案艺术之间的界限,对工艺美术银幕艺术,广告艺术和建筑艺术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代表比亚齐、赖利等。
8.构成主义:20世纪初构成主义兴起于的艺术运动。是指运用不通材料制作和悬挂结合成的雕塑。强调的是空间中的势,而不是传统雕塑着重的体积量感。后来将这一观念用于建筑和机械设计,代表艺术家塔特林,代表作《第三国际纪念碑》。构成主义对现代设计与建筑产生重要影响。9.布朗库西:(1876--1957)是现代雕塑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大师,是继罗丹之后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艺术大家。他的雕塑注重造形与材质,作品流露出结实的造型和赋予思考的、独特的创作思维。他以现代手法结合罗马尼亚民间木雕艺术特点,形成独特的象征主义风格,被视为现代抽象雕塑之父。
10.考尔德:(18--1976)20世纪美国现代雕塑家。以“活动雕塑”驰名于世。受抽象主义理论影响,开始制作以抽象形态组成的、可以由机器牵动的金属雕塑。通过不断更换位置和方向,随之不断出现新的形态,给人以多种多样的感受。他的活动雕塑打破了雕塑的静态法则,并使之成为工业制品,广泛应用于室内外环境之中。
11.多媒体艺术:多媒体艺术是20世纪诞生的艺术形式,采用多样性现代媒体实施艺术创作,包括现代媒体和现代媒介两部分。使艺术向所有可了解的媒介和社会关系延伸,是当代艺术的主流样式。
12劳特雷克:(18--1901)他的贡献在于发现了以描绘性线条来完成平涂色块的可能,以色彩的抽象造型能力来控制画面的形式因素。他的艺术是链接19世界末实验性绘画和10世纪初表现主义的桥梁。
13.荷兰风格派:荷兰风格派又称新造型主义画派,于1917~1928年由蒙德里安等人在荷兰创立的几何抽象主义画派。以《风格》杂志为中心,因此而得名。其绘画宗旨是只用单纯的色彩和几何形象来表现纯粹的精神。
14《格尔尼卡》:立体派代表作,是毕加索为西班牙展览馆而创作。此画结合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运用象征性手法表现出悲剧气氛,松散零乱,象轰炸后支离破碎的景象,:黑、白与灰色给人阴森恐怖的感觉,烘托出悲惨的气氛。抽象与象征性相结合,表达作者对法西斯暴行表示强烈.
15莫罗:(1826--18)法国象征主义画家,他的许多作品以神话和圣经过时为题材,以其明亮的色彩和充满梦幻的激情著称。莫罗的艺术反映了流行于19世纪末期的令人扑朔迷离的神秘主义,并使作品具有象征性。
16.劳申伯格:(1925--2008)是美国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利用废品、实物、照片等组成画面,再用颜色作些拼合或涂绘,其目的是要打破传统的绘画、雕塑与工艺的界限。创造了著名的“综合绘画”,并逐渐发展为三度空间的“拼合艺术”,也使美国波普艺术正式获得国际承认。17阿旺桥:位于法国南部,19世纪末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离开巴黎到此居住,期间创作了《黄色》、《听讲倒后的幻觉》等作品。高更身边一批青年艺术家组成“阿旺桥画派”。逐步开始和深入“综合主义”的探索。注重色彩和线条的装饰效果,强调无纵深的二位模式。
18莫迪利阿尼:(1918-1920)深受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他善于用线来驾驭体面关系,在柔和协调的变形中表现出优雅的情趣。他将雕塑造型因素转移到平面绘画中,把简练明快、纤细流畅的线条与近乎平涂的色面相结合,表现人体的量感和生命。他找到了一种既是图像又是装饰风格的线的艺术语言。代表作《侧卧的女裸体》
19朗香教堂:位于法国东部群山之中,被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宗教建筑,由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设计建造。他把重点放在建筑造型上和建筑形体给人的感受上。运用象征性手法,以奇特的歪曲造型隐喻人的某种神秘超常的精神和情绪。既带有地中海特色又具有原始人居住的粗狂性格,并融入了现代神秘主义的情调。
20蓬皮社艺术中心:蓬皮社文化艺术中心建于1977年,以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之名命名。主题为六层钢结构建筑,钢柱、钢梁、桁架和拉杆等结构构件都裸露在建筑物的表面,甚至货运电梯、电梯、电缆、上下水管道等也置于临街立面上,并漆成大红大绿的颜色,临街一米外观很像一座化工厂。设计者为英国建筑师罗杰斯与意大利建筑师皮阿诺。这座建筑是高技术派建筑风格的代表作。21达达主义:一战(1916--1923)期间在瑞士苏黎世出现,影响波及欧美各国。达达主义是一种无主义的艺术运动,反对战争、反对权威和反对传统,同时也反对一切。达达的虚无主义和反对传统的精神,贯穿在整个西方现代文艺的进程之中,在平面的绘画中采用拼贴手法,把偶然性、机遇性运用在美术创作中,是达达主义对现代美术的贡献。
22贾科梅蒂:(1901~1966)瑞士超现实以及存在主义雕塑大师,他的雕塑、绘画及素描,都源于他对人物形象的独特观点,也反映出20世纪人类的软弱与不堪一击。他以火柴杆式细如豆芽的人物造型,象征被战火烧焦了的人们,以揭示战争的罪恶,成为举世闻名的雕塑家。
23阿尔瓦·阿尔托:(18-1976)是芬兰现代建筑师,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不仅具有自己明显的个性,而且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本民族的特点。他的设计体就地取材,体现出对自然的尊重。他为纽约世界博览会芬兰馆所做的设计方案,内倾的波浪形敞开式正面,形成强烈的动势感,故而被称为“动态建筑”。24格罗皮乌斯:(1883—1969)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学校的创办人。他对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形成做出突出贡献,起主要成就是在美国所做的一系列建筑作品。他一生都在追求人与社会、艺术与工业、形式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的统一,通过自己的建筑实践和教学,将包豪斯思想带给了美国和美国战后新一代艺术家。25德·库宁:美国画家,抽象表现主义的灵魂人物之一,新行动画派的大师之一。在他创作生涯中,人体成为其绘画创作的主体。他将欧洲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与表现主义的风格融于自己大而有力的绘画行为之中,把激进艺术的理念融化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德库宁认为形式应该体现真实体验的情感。
26巴黎画派:20世纪初在巴黎诞生的艺术运动,往往是以基于写实的变形夸张为主,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有浓郁的情感表现。由于没有团体的力量,他们往往性格孤癖、活动力弱,生活比较清苦,因而不少人对现实抱悲观消极的态度,作品蒙上神秘或忧伤的色彩。表画家有:莫迪利亚尼、夏加尔、卢梭等。
27意大利超前卫派:1980年代与德国表现主义同期出现的意大利超前卫派运动,作品刻意复古,偏爱古典神话,追求对经典造型的模仿,表现出对意大利历史文化传统在后现代情境下走向反讽的思考。
28非形象艺术:始于1940年代中期,盛行于1950代的欧洲绘画运动,是抽象艺术的一种,主张形体服从于艺术家的表现冲动,从而与几何抽象的冷静的理性判然分明。
29神秘现实主义:主要描绘存在于非理性时空中互不相关、表情痴呆的人物,如在幻境中的梦游者一般。以精确描绘细部见长,是某些细部如同近焦距摄影的照片一般,故而亦成为精密的现实主义,或近焦距现实主义。代表画家德尔沃、马格利特。
30米罗:胡安·米罗(13年—1983年)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之一。他的超现实主义绘画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作品大多很难从标题和画面之间找到某种必然的联系。简略的形状、精心安排的背景,类似随意涂抹的原始形状、颜色简单到只有几种原色,共同构成多彩多姿的梦幻世界。31马克·托比:(10–1976年)美国现代主义的先驱人物。他的作品富有东方的韵味并追求东西方艺术内在的“精神之力”。从中国碑帖上得到启示,制作出“白色的线画”。托比的作品中表现出的抽象表现主义与立体主义的根本对立,他不仅受到中国书法的影响,更是受到远东神秘主义的影响。
32装置艺术:是指艺术家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选用综合性的材料,将其加工处理后,把各种个别元素构成作品。以令其演绎出新的展示个体或群体丰富的精神文化意蕴的艺术形态。空间和时间是构成作品的重要元素。具有很强的环境指定性和暂时性。
33罗勃特·纽曼(雷曼):(1930年-2008年)只用单色,通常是白色绘画,除了笔触的痕迹之外没有任何造型。他变化画布的材料,也变换颜色,在空无一物的白色画面迫使观众不得不注意其笔触、材料、纹理,他的画面吻合60年代强调纯物态的思想。
34后绘画性抽象:1950年代末至1970年代,是继抽象表现主义以后的一种抽象绘画。与波普艺术用通俗形象来反对抽象表现主义相并存,后绘画性抽象以冷静无我、纯粹平坦的色面寻求新的道路。
35硬边绘画:硬边艺术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些从事几何抽象主义创造的画家。硬边艺术不同于几何抽象主义,以数学式计算的设计和纯净平整的色面著称,形状清晰色彩明丽均匀无绘画痕迹。稀少的要素是为了追求在画面上不出现“图”的空间效果。
36马约尔:阿里斯蒂德·马约尔(1861-1944)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的第子。把建筑学的法则引进雕塑艺术,从而革新了雕塑观念。他特别注重体积感和厚重感,在庄重陈静中表现出一种紧迫感和力度。他的作品赋予一种抽象的寓言性质和象征意义。代表作《地中海》、《空气》、《河流》等均被认为是前无古人的作品。
37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在西方国家出现的一种艺术思潮。当时欧洲一部分知识分子对社会生活和官方沙龙文化不满。采用象征和寓意的手法,在幻想中虚构另外的世界,抒发自己的愿望。象征派主张强调主观、个性,,而通过特定形象的综合来表达自己的观念和内在的精神世界。在形式上则追求华丽的装饰效果。代表画家莫罗、勃克林等。
38《死亡之岛》:瑞士著名象征主义画家勃克林的代表作。《死亡之岛》所传达的情感充满恐怖色彩,创作灵感来自一位寡妇“描绘梦境”的要求。景物形象细致真实,传统画法中隐含着现代人的思想情感,情调忧郁悲哀。
39迭戈·里维拉:(1886-1957),墨西哥著名画家,20世纪最负盛名的壁画家之一,被视为墨西哥国宝级人物。他的许多作品脱离西方古典美的理想,也不同于现代西方绘画中的审美趣味,在继承本民族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吸收立体派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自己特偶的人物造型。
40《伟大的美国裸体》:美国波普艺术家韦塞尔曼的作品。画面色彩明快,平涂而成,女人除了朱唇丰乳仔细描画外全是剪影,别无其他器官,把色情的画意,化为一块优美的抽象装饰。他将这些实物直接放入画面中形成似真似幻的交织,把艺术和生活沟通起来。
41超现实主义:在法国开始的文学艺术流派,源于达达主义,并且对于视觉艺术的影响力深远。理论上受到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影响,其宗旨是离开现实,返回原始,否认理性的作用,强调人们的下意识或无意识活动。呈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超现实主义代表画家有达利、米罗、马格利特等。
42抽象主义:是以抽象的形式表达和激起人的情感。它是由各种反传统的艺术影响融合而来,特别是由野兽派、立体派演变而来。代表画家是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主要包含两种类型:抒情抽象派和几何抽象派。
43抽象表现主义:是第一个由美国兴起的艺术运动,也是二战之后西方艺术的第一个重要运动,又称行动绘画或纽约画派。作品以抽象的形式表达激起人的情感,是集表现主义、抽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之大成的流派,重视个性、强调创作者行动的自由性、自动性和无目的性。代表画家波洛克,以滴漏颜料的方式作画。
44西格尔:乔治·西格尔使用白色石膏从真人身上直接翻模而成的等雕塑,安放在真是的环境之中,高度写实的手法与材料上的非写实性形成反差,由此而生的忧郁、荒漠的感觉,准确地表达了现代人的内心世界,从而探索肉体的真实与精神的真实的一致性,以朴素的手法表现现代人的
心态与情感。
45莫兰迪:乔治·莫兰迪(10-19)是20世纪最受赞誉的意大利的画家之一,以微妙的冥想式的大型静物画而著名,他的艺术能给人以极温柔的精神慰藉。他的画关注的是一些细小的题材,反映的却是整个宇宙的状态。他用一生的时间去探求普通事物的本质,在立体派和印象派之间,他以形和色的巧妙妥协,造成最奇特、最简洁、最和谐的气氛。
46高迪:安东尼奥·高迪(1852-1926),西班牙建筑师,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属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主要作品有古埃尔公园、巴特罗公寓、米拉公寓、圣家族教堂等。他不但能结合传统与当代的各种建筑风格,还同时保有原创力,因此高迪的建筑风格很难被归类,也莫怪乎他能得到“建筑史上的但丁”雅号。
47奈良美智:日本当代著名艺术插画家,作品富含德国表现主义与日本神秘主义的色彩,以简单的形象和魅惑的眼神给人玩世不恭的姿态。笔下的招牌便是头大大的小孩、洁白驯良的狗、以及身着绵羊装的儿童。代表作梦游娃娃。
48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并发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艺术”的运动,从建筑、家具、产品、首饰、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图,一直到雕塑和绘画艺术都受到影响。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而装饰的动机源于自然动植物形态,强调装饰性、象征性,运动感的线条。新艺术运动主张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以此实现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49.波普艺术:流行艺术的简称,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左右,最早出现在英国后流行于美国的。艺术家们用生活中的材料和媒介制造大众所能理解的形象,把艺术和工业机械文明相结合,并利用大众传媒加以普及。从设计上说波普风格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一致性的风格,而是各种风格的混合,他追求大众化下的、通俗的趣味,反对现代主义自命不凡的清高,在设计中强调新奇与独特,并大胆采用艳俗的色彩。
50桥社:1905年德国表现主义美术社团。由德累斯顿理工学院建筑专业的学生发起。含义是团结所有德国艺术家,共同起来反对的学院派绘画和雕塑,建立一种新日耳曼传统又具现代情感和形式的美学。他们从新印象主义画家及凡高、蒙克等人的作品中吸收营养,发展了一种以简化的自然形体和版画作品中的线条为主的明晰风格。
51超级写实主义:又称高度写实主义,是绘画的一个流派。风格类似高分辨率作品更多地照片,关注细节和对象,利用微妙的绘画元素创造不存在的现实幻想。包括情感、社会、文化和政治主题要素作为视觉错觉的扩展。
52波洛克:杰克逊·波洛克是一位有影响力的美国艺术家以及抽象派表现主义运动的主要力量,他是20世纪美国抽象绘画的奠基人之一,二战后新美国绘画的象征。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滴画”,他的滴画成了无拘无束的美国性格的典型表现,成了抽象表现主义的经典作品。他把自己的作品题材解释为绘画自身的行动,只是由一系列即兴的行动完成作品。
52毕加索: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他创作的《亚威农少女》是第一张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是一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它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性突破,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
53马奈:爱德华·马奈(1832-1883)是法国19世纪著名画家,印象派领袖。受到日本浮世绘及西班牙画风的影响,马奈大胆采用鲜明色彩,舍弃传统绘画的中间色调,将绘画从追求立体空间的
传统束缚中出来,朝二维的平面创作迈出性的一大步。其作品《草地上的午餐》一画引起了世所罕见的轰动,不论是题材还是表现方法都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学院派原则相悖。。55梵高:文森特·威廉·梵高(1853-1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表现主义先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使用点彩画法,追求线条和色彩自身的表现力,追求画面的平面感、装饰性和寓意性。作品中蕴含了作者对生命的爱,倾诉了他内心强烈的情感。
56极少主义:流行于美国20世纪50--60年代的绘画领域。极少主义主张把绘画语言削减至仅仅是色与形的关系,主张用极少的色彩和极少的形象去简化画面,摒弃一切干扰主体的不必要的东西。特征在于取消了艺术家个性的表达姿态,无内容、无主题、客观化,表现的仅仅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纯粹物。
57克里斯托:克里斯托和让娜-克劳德夫妇,标志性的风格是对公共建筑进行包裹捆绑,或者在对自然环境外貌进行大幅度改观。他们的作品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艺术的范畴,很大程度上已是环境工程。其作品之目的,就是实现并建造实物,而非仅仅停留于纸上。
58杜尚:马塞尔·杜尚(1887--1968)法国艺术家,纽约达达主义的团体的核心人物。二十世纪实验艺术的先锋,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西方艺术有着重要的影响,宣称对传统绘画进行彻底革新,要创造新的艺术风格。他一生都在追求真正的心灵上的自由
59《呐喊》:是印象派画家蒙克的代表作。画面的主体是在血红色映衬下一个极其痛苦的表情,该作品反映了现代人被存在主义的焦虑侵扰的意境。在这幅画上,蒙克以极度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变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60:《地狱之门》:雕塑大师罗丹的作品,创作灵感就是来自但丁的《神曲》。1880年受法国委托为法国工艺美术馆的青铜大门做装饰雕刻。表现最黑暗的地狱里187个交织在一起,因各种欲望承受苦难的人,起伏的光影悲壮而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