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市容工作
如何搞好市容市貌工作 深化县城区环境卫生清洁工程
市容监察股
市容市貌管理,作为维护县城规划和建设的有效手段,对塑造县城形象,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几年来,我县按照“国际旅游岛”的发展理念,将县城市容管理贯穿于规划和建设的全过程,县城区环境整体质量有了很大提高。针对我县城当前市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当前积极开展的“县城区环境卫生清洁工程”工作,试就如何搞好我县城市容市貌工作,进一步深化县城区环境卫生清洁工程这个问题作一研究讨论。 一、县城区市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第二企业大量兴起,县城作为多种功能载体的负担骤然加剧,影响县城市容管理的违法(章)行为屡禁不止,“脏、乱、差”现象不断出现。根据实地调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乱占道设摊、作业。主要是流动商贩乱摆乱卖,个体小吃店占道营业,水果批发行占道批发,铝合金店占道制作。二是乱搭乱建。三是乱倒乱丢。临街店面、小饭摊、饮食店、小饭店随意向人行道、绿化带乱倒垃圾、污水,流动摊贩乱丢果皮、纸屑等废弃物。四是乱堆乱放。施工场地物料、建筑渣土乱堆乱放,大街小巷、住宅小区卫生死角仍有存在。五是乱贴乱画。沿街两侧乱张贴、乱涂写保健品和非法行医广告,大煞景观。六是乱晒滥挂。临街店面在人行道、街道树木上晒挂物品、衣服等。
不乱的工作原则,既可减少县理的执法阻力,又能保证市容市貌的整洁有序。
(二)坚持定点管理与巡查管理相结合
中心街道是经营业相对繁华、各类摊点比较集中和经常出的路段,如振兴路、富强路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流指数多,决定了对其实施定点管理的必要性。中心街道、重要路段实行定点管理,能提高有效管理时间,减少管理上的“盲区”、“死角”和“漏洞”,从而使各类违章无机可乘,改变以往“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和与摊贩“打游击”的现象。次要路段、大街小巷相对来讲违章次数少、频率低。因此,可采取巡查管理的办法。巡查管理一般以2-3人为一组,以机动监察的形式集中管理和执法。巡查管理能切实提高监察工作效率,及时掌握整个路段的总体情况,减少监察力量的无谓浪费。采取巡查管理方法,不能一经而过或定时巡查,这样容易给违章者可乘之机。因此,巡查管理,必须确保巡查时间,增加巡查次数,随机应变、灵活机动调整监察线路和时间,从而有效提高管理效率。 (三)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
城市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因此“以人为本”是城市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对管理相对人的违法(章)行为,要既文明又严格地加以管理,这也是依法行政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文明管理是时代的呼唤,是对监察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在城建管理工作中,一些群众的不满意和不理解不少是源于管理人员在执法现场和管理中的某些不文明行为所致。因此,在日常管理时,要善于做好宣传教育和解释说明工作,法律法规要讲透,处罚依据要讲明,理由程序要讲清,使违章者心服口服接受处理,围观群众理解支持工作。文明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多做细致的思想教但对违法(章)行为并不等于不处罚。严惩屡教不改的违法(章)者,是对广大守法者利益的保护,是对文明管理的强有力保证。严格管理并不是粗暴管理,更不是以罚代管,而是按法律规定和
程序依法管理,切实维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充分体现管理的力度和成效。使越来越多的人领教行政执法的严肃性、强制性和威慑力,从而减少违法(章)行为的发生,养成人们自觉遵守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良好习惯。 (四)坚持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
营造良好的市容市貌,必须通过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的措施,在整治中规范,在长效中巩固,从而优化市容环境,提高县城品位。
市容综合整治是推动县城建设和管理,促进县城发展的有效途径。针对当前我局工作出现的问题和市容“脏、乱、差”状况,必须实施综合整治(包括专项治理)。要按照标本兼治的原则,选准突破口,加大力度,逐项突破。综合整治要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集中力量、时间和精力,精心组织,统一部署,力争取得良好成效。整治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而要维持规范却离不开管理。实施长效管理,积极探索可具体操作的方案、举措和思路。一是堵住源头。加强对脏、乱、差的违章现象的源头管理,及时遏制不良苗头和倾向;二是盯住重点。对一些容易出现违章现象的区域、路段实行重点管理、重点检查,盯住不放;三是要抓难点。对一些屡教屡犯的“钉子户”重点看住,依法采取强硬措施促其改正。通过强化监察管理效能,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措施和手段,达到市容环境整体优化。
乐东县城乡建设综合行政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