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朱自清《春》教案设计1

朱自清《春》教案设计1

来源:保捱科技网
朱自清《春》教案设计

朱自清《春》教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积累“朗润”、“酝酿”、“卖弄”、“宛转”、“烘托”等词语。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品味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描绘春天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感受作者对春来了的愉悦之情。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 (一) 重点: 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二)难点: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课时设计为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歌曲和诗词导入

同学们,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欢乐的歌并看一些诗词,大家来猜一下这首歌是什么和看一下这些诗词都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色呢?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同时PPT展示诗词: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在学习一篇课文之前,要先了解这篇课文的作者。我们就请同学来说一说你所了解的朱自清。(学生回答,PPT展示作者简介)

朱自清(1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

作为诗人和散文家,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散文朴素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朱自清 以他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作品有: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

《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 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3、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

现在听课文朗读录音,标出段序,注意生字词以及朗读的节奏。注意以下这些生字词(PPT展示),等一下老师要请同学到黑板上给红色加深的生字词注音。 朗(lǎng)润 鸟巢(cháo) 钻(zuān)出 婉(wǎn)转 嫩(nân)绿 稀疏

(shū) 眨(zhǎ)眼 抖擞(sǒu) 酝(yùn)酿(niàng) 披蓑(suō)戴笠(lì)

4、解释词语部分同样让学生起来回答,课本注释有的让生适当地标记,方便更好的理解和读懂文章。(明确答案之后让生齐读) 二、整体把握文章

1.配乐范读课文,朗读时注音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读时展示几幅春天的图画) 问题:

(1) 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

(2)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用铅笔划分出来. (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师生互动,共同讨论以上问题: (1) 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

本课作者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

(2)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用铅笔划分出来. 本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总写——盼春。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 第二部分:(2-7)具体写——绘春。把景物和感受结合,全面细致地描绘出春景图。

第三部分:(8-10)总写——颂春。赞美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健。

(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文中具体描绘了六幅春景图。 春醒图——自然醒——第二自然段 春草图——草报春——第三自然段 春花图——花争春——第四自然段 春风图——风唱春——第五自然段 春雨图——雨润春——第六自然段 迎春图——人迎春——第七自然段

三、探究质疑(第二课室) 1、作者为什么要用两个“盼望着” “盼望着” (与一个“对比”)

明确:叠用,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渴望。 2、为什么用“近”字,而不用春天快到了? 明确:把春天拟人化

3、第一段在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明确:总领全篇,开启下文 【春草图】

朗读(齐读)第二段,思考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来写?从文中找出关键字。 明确:

质感:“嫩嫩的” 颜色:“绿绿的”

生命力:“钻”

分布:“园子里,田野里”“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1) 把“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换为“小草一下子从土里生出来”,体会其表达效果有何不同。哪个好 ?

“钻”和“偷偷”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

“钻”既表现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又用“偷偷地”修饰,形容它不知不觉地出现,生动地表明春草的活力。

(2)描绘春草,作者为什么要穿插这些小孩的画面呢?(启发学生开动大脑思考两者的共同处)

小孩子还小,说明他们都处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气,最活泼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生命力最为旺盛。在春草图中,作者将小草的画面和小孩子的画面组合在一起,也就是将两个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组合起来,交相辉映,使得整个春草图显示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春花图】

1、这段话一共有几句话?各写出春花的什么特点? 明确:(1)拟人,写春花报春的气势。 (2)比喻,写春花色彩的艳丽。 (3)通感,写春花气味的甜香。 (4)衬托,写春花数量的巨大。 (5)比喻,写春花种类的繁多。 注意:由花到果实,是联想。 2、分析句子

野花遍地都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全是短句,读起来节奏轻快,带有欣喜之情。“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 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野花的动态。“眨呀眨的”没有直接写风,但却能够让人明显感到一股习习的春风,把春花的描写引到了下一段春风的描写。 【春风图】

春花和春草,都是具体的、形象的、可感的事物,作者容易写,我们也容易读。春风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你会如何写呢?作者又是如何去写呢? 1、作者从哪些角度来写春风?从人的哪些感觉来写的?

触觉、嗅觉、听觉;把无形无色的春风写的有声有味,让人感受到春风的神韵,美妙动人。 【春雨图】

1、讲完了春草、春花、春风,那么春天的雨又是怎样的?大家从文中找出描写春雨特点的句子。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细密、轻盈)

2、作者不仅写了雨的形态,也写出了雨中的景色,有哪些? 雨中屋 雨中树 雨中草 雨中人

【迎春图】 前面的段落重点写景,第7自然段重点写人,而且只有寥寥几笔。作者是怎样来写的? 天上地下 城里乡下 家家户户 老老小小

心情:“一年之计在于春”

有景有人,勾勒出春光无限好的美景。 四、板书设计

春醒图——自然醒——第二自然段 春草图——草报春——第三自然段 春花图——花争春——第四自然段 春雨图——雨润春——第六自然段 迎春图——人迎春——第七自然段 五、总结

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通过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准确、生动地描绘,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