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分享阅读教学《端午节》活动设计
少儿园分享阅读教课《端午节》活动设
计
第一阶段:联络与建构
教课目的:能对端午节的风俗理解图画的含义;能朗
读儿歌,感觉儿歌朗朗上口的特色; 能理解“挂”、“缠”、“系”等词语的含义;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完好的故事;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挂香蒲、划龙舟等。
教课过程:
导入活动:教师说一个挂于粽子的谜语,请少儿猜猜
谜底。示范: “四个角、四个面、六条棱;外面衣着一件绿
大衣,中间系着一条白腰带; 摸上去软绵绵, 掂一掂重沉沉。(向少儿展现彩线纸粽子)这个粽子是老师用彩线和纸做
的,你还见过什么样的粽子?你吃的粽子是什么滋味的?前 几日,我们向来在听一首儿歌《端午节》
,下边我们一同再
来听一遍吧。(播放儿歌的 VCD,只播放声音,不播放画面。 )儿歌中说过端午节的时候要做什么呢?我们一同看看大书。
1 / 5
”
幼儿园分享阅读教学《端午节》活动设计
阅读图画:
封面:封面上有谁?背着的背篓里有什么?她手里拿
着什么?她会用这些叶子做什么?她的表情是什么样子
的?为何?我们看看书名叫做《端午节》 ,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时哪天吗?对,封面上写着呢,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
第一页:桌面上有什么?是用来做什么的?桌面的左
侧是谁?表情如何?心理怎么想的?(揭露文字,将文字读
给少儿听,同少儿议论桌面上是什么,用来做什么。
)
第二页:小女孩在做什么,表情如何?妈妈在做什
么?这页对应的儿歌中的哪一句?为何?(揭露文字,将文字读给少儿听,请少儿指出香蒲和粽子。 )
第三页:妈妈和小女孩在做什么?这页图画对应的是
儿歌中的哪一句?为何? (揭露文字, 将文字读给少儿听,
2 / 5
幼儿园分享阅读教学《端午节》活动设计
请少儿在画面上指出五色彩线。 )
第四页:这幅画对应的是儿歌中的哪一句,你是怎么
知道的?(揭露文字,将文字读给少儿听。 )小女孩腰间挂的是什么,手里拿的是什么?学一学她的表情和动作。我们为何要挂香包呢?
第五页:图画上有谁?他们的表情和动作是如何的?
他们为何要这么快乐呢?她们要去做什么?(把文字读给少儿听)她们要去看什么呢?小姑娘手里拿的是什么?画面右上角是什么?
第六页:她们要去看什么呢?你能用儿歌中的话把这
页的内容归纳一下吗?你见过赛龙舟吗?
第二阶段教课:阅读与反省
教课目的:初步认识端午节的民俗,如赛龙舟、戴五
色彩线、挂香铺等;增补对于端午节的背景知识;能有感情
3 / 5
幼儿园分享阅读教学《端午节》活动设计
地朗诵儿歌。
教课过程:
阅读文本和小书:教师为少儿朗诵几份家长和少儿一
同采集的端午节的背景知识,能够请少儿增补自己知道的部分,也能够请少儿发问不清楚的地方。
教师出示大树,和少儿一同完好朗诵儿歌一次;教师
将小书发给少儿,请少儿自行阅读几分钟,而后和少儿一同
察看小书:书中有只动物每页都出现, 它是谁,它在做什么?请你在每页上找出来;教师率领少儿逐页翻看大书,议论对于端午节的背景知识。
第一页:端午节在什么时间?我们说过是每年的农历
五月初五。它是在什么季节呢?
第二页:我们为何要吃粽子、挂香蒲?你知道还要带
什么东西吗?
4 / 5
幼儿园分享阅读教学《端午节》活动设计
第三页:为何要佩带五色彩线(五色即青赤黄黑
白)?为何要挂香包?为何端午节会赛龙舟?
教师再完好率领少儿朗诵儿歌数次,提示少儿注意朗读的语气和节奏。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