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06133214 A(43)申请公布日 2016.11.16
(21)申请号 201580017035.9(22)申请日 2015.03.30
(30)优先权数据
2014-073057 2014.03.31 JP(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6.09.28(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JP2015/060684 2015.03.30(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5/152419 EN 2015.10.08
(71)申请人 ES飞博比琼斯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大阪府大阪市北区中之岛三丁目
3番23号
申请人 ES飞博比琼斯有限公司
ES飞博比琼斯LP公司 (54)发明名称
异形截面纤维(57)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尤其提供一种进行分割而加以使用且因此可高效率地制造微细复合纤维的异形截面纤维。本发明涉及一种异形截面纤维,其具有:(1)包含第1热塑性树脂与熔点或软化点低于所述第1热塑性树脂的第2热塑性树脂的多条复合纤维构造体、及(2)包含熔点或软化点高于所述第2热塑性树脂的第3热塑性树脂的连结体,其中,在任意纤维截面中,至少两条复合纤维构造体是利用所述连结体而进行连结。
ES飞博比琼斯APS公司
(72)发明人 久保田仁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05
代理人 彭雪瑞 臧建明(51)Int.Cl.
D01D 5/253(2006.01)D01D 5/30(2006.01)D01F 8/04(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9页 附图2页
CN 106133214 ACN 106133214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异形截面纤维,其具有:
(1)包含第1热塑性树脂与熔点或软化点低于所述第1热塑性树脂的第2热塑性树脂的多条复合纤维构造体、及
(2)包含熔点或软化点高于所述第2热塑性树脂的第3热塑性树脂的连结体,其中,在任意纤维截面中,至少两条所述复合纤维构造体是利用所述连结体而进行连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截面纤维,其中所述连结体进而包含所述第2热塑性树脂,且具有所述第3热塑性树脂的外周经所述第2热塑性树脂覆盖的构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异形截面纤维,其中所述复合纤维构造体的截面形状为实质上圆形或多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异形截面纤维,其具有2条~6条复合纤维构造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异形截面纤维,其中所述第1热塑性树脂与所述第3热塑性树脂为相同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异形截面纤维,其中所述第2热塑性树脂占据所述复合纤维构造体的除与所述连结体的连结部以外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异形截面纤维,其中所述第3热塑性树脂占据所述连结体的截面的20%或20%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异形截面纤维,其中所述连结体中所含的所述第2热塑性树脂与所述复合纤维构造体中所含的所述第2热塑性树脂熔融且合并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异形截面纤维,其具有如下构造:以实质上相等的间隔配置在位于的1条所述复合纤维构造体周围的3条所述复合纤维构造体分别利用所述连结体连结至位于所述的1条所述复合纤维构造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异形截面纤维,其中在1条所述复合纤维构造体和与其连结的1条所述连结体之间的关系方面,所述异形截面纤维的所述任意纤维截面中的所述复合纤维构造体与所述连结体之间的连结部的长度为所述复合纤维构造体的外周长度的65%或小于65%。
2
CN 106133214 A
说 明 书异形截面纤维
1/9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特殊的异形截面纤维。更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割性优异、且在分割后异形截面纤维的微细复合纤维构造体可各别地且地作为微细复合纤维构造体而衍生的异形截面纤维。
背景技术
[0002]一直以来,对各种可分割的复合纤维进行了研究。例如,专利文献(PTL)1提出:通过在包含聚烯烃系树脂的可分割的复合纤维中,将含有皂化度为95%或95%以上的乙烯-专乙烯醇共聚物1重量%~30重量%的树脂用作聚烯烃系树脂的一种组分而提高分割性。利文献2提出:包含热收缩率不同的两种组分的热塑性树脂通过利用热处理期间的热收缩的差异而容易地对所述树脂进行分割。但是,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二者中,分割后的纤维均具有单组分(monocomponent),形成无纺布期间的热粘合点减少,且无纺布的强度远远不够充分。
[0003]专利文献3中提出有如下的可分割的复合纤维,所述可分割的复合纤维具有单组分(A)与包含芯组分及鞘组分的复合构造的组分(B)交替地排列的截面构造,且所述纤维即便在分割后一部分也会维持鞘芯复合构造的形式。因此,在分割后会残留一部分复合构造的纤维。
[0004]现有技术文献[0005]专利文献[0006]专利文献1:JP 2002-088583 A[0007]专利文献2:JP 2006-328628 A[0008]专利文献3:JP 2011-009150 A发明内容
[0009]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0010]但是,在根据专利文献3的可分割的复合纤维中,由于与所述可分割的复合纤维的长轴方向垂直的纤维截面的外周为圆形,另外,所述纤维具有其中组分A与组分B之间的粘合面积基本上必然增大的构造等,且因此在分割期间应施加例如高压水流的喷射等高外部应力,而因此期待进一步提高分割性。[0011]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尤其可通过进行分割且接着加以使用而高效率地制造微细复合纤维的异形截面纤维。[0012]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3]本发明人为了解决所述课题,反复进行努力研究,且结果发现,具有至少两个复合纤维构造体利用连结体进行连结而成的构成的异形截面纤维可实现所需目的,且因此完成了本发明。
[0014]更具体来说,本发明具有如下所述的构成。
3
CN 106133214 A[0015]
说 明 书
2/9页
[1]一种异形截面纤维,其具有:
[0016](1)包含第1热塑性树脂与熔点或软化点低于所述第1热塑性树脂的第2热塑性树脂的多条复合纤维构造体、及
[0017](2)包含熔点或软化点高于所述第2热塑性树脂的第3热塑性树脂的连结体,[0018]其中,在任意纤维截面中,至少两条所述复合纤维构造体是利用所述连结体而进行连结。
[0019][2]根据所述[1]所述的异形截面纤维,其中所述连结体进而包含所述第2热塑性树脂,且具有所述第3热塑性树脂的外周经所述第2热塑性树脂覆盖的构造。[0020][3]根据所述[1]或[2]所述的异形截面纤维,其中所述复合纤维构造体的截面形状为实质上圆形或多边形。
[0021][4]根据所述[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异形截面纤维,其具有2条~6条复合纤维构造体。
[0022][5]根据所述[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异形截面纤维,其中所述第1热塑性树脂与所述第3热塑性树脂为相同树脂。
[0023][6]根据所述[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异形截面纤维,其中所述第2热塑性树脂占据所述复合纤维构造体的除与所述连结体的连结部以外的表面。[0024][7]根据所述[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异形截面纤维,其中所述第3热塑性树脂占据所述连结体的截面的20%或20%以上。
[0025][8]根据所述[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异形截面纤维,其中所述连结体中所含的所述第2热塑性树脂与所述复合纤维构造体中所含的所述第2热塑性树脂熔融且合并在一起。
[0026][9]根据所述[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异形截面纤维,其具有如下构造:以实质上相等的间隔配置在位于的1条所述复合纤维构造体周围的3条所述复合纤维构造体分别利用所述连结体连结至位于所述的1条所述复合纤维构造体。[0027][10]根据[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异形截面纤维,其中在1条所述复合纤维构造体和与其连结的1条所述连结体之间的关系方面,所述异形截面纤维的所述任意纤维截面中的所述复合纤维构造体与所述连结体之间的连结部的长度为所述复合纤维构造体的外周长度的65%或小于65%。[0028]发明的效果
[0029]根据本发明的异形截面纤维具有优异的纤维的光泽性及隐蔽性质、以及优异的水分排出性质。尤其可通过在进行分割后使用本发明的异形截面纤维,而高效率地制造微细复合纤维。另外,通过使用自所述分割的异形截面纤维而衍生的复合纤维,可获得高强度的无纺布。
附图说明
[0030]图1(a)~图1(f)表示与根据本发明的异形截面纤维的长轴方向垂直的纤维截面的示意图。
[0031]图2是与实例1中获得的异形截面纤维的长轴方向垂直的纤维截面的荧光显微照片(放大率:20)。
4
CN 106133214 A[0032]
说 明 书
3/9页
图3是表示实例1中获得的异形截面纤维的分割状态的扫描式电子显微镜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照片(放大率:1,000)。具体实施方式[0033]以下,更详细地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0034]根据本发明的纤维是具有多条复合纤维构造体的异形截面纤维,所述异形截面纤维通过进行分割而制成多条微细复合纤维。[0035]根据本发明的异形截面纤维具有:(1)包含第1热塑性树脂与熔点或软化点低于所述第1热塑性树脂的第2热塑性树脂的多条复合纤维构造体、及(2)包含熔点或软化点高于所述第2热塑性树脂的第3热塑性树脂的连结体,并且在任意纤维截面中,至少2条复合纤维构造体是利用连结体而进行连结。[0036]在本发明中,将与纤维的长轴方向垂直的横剖面称为“截面”或“纤维截面”。[0037]异形截面纤维的异形形状只要所述纤维具备所述构成,则并无特别限定。然而,为了使本发明易于理解,将本发明的异形截面纤维的截面的实例示于图1(a)~图1(f)。
[0038]根据本发明的异形截面纤维的具体实例包括如图1(a)~图1(f)分别所示的异形截面纤维1A、1B、1C、1D、1E及1F。在异形截面纤维1A~1F的任意纤维截面中,包含第1热塑性树脂11与熔点或软化点低于所述第1热塑性树脂11的熔点或软化点的第2热塑性树脂12的多条复合纤维构造体14是利用连结体15而进行连结,所述连结体15包含熔点或软化点高于所述第2热塑性树脂12的熔点或软化点的第3热塑性树脂13。在异形截面纤维中,纤维截面的形状可在几何学或力学上对称或不对称。[0039]在图1(a)~图1(f)中,复合纤维构造体14的数量为2~4,但在本发明中复合纤维构造体的数量并无特别限定,而只需为2或2以上。就异形截面纤维的制造中所使用的纺丝喷嘴的构造与纺丝期间异形截面构造的保持的观点来说,复合纤维构造体14的数量优选为2~6,且更优选为3~6。[0040]首先,如图1(c)及图1(f)所示,具有如下构造的异形截面纤维1C与1F由于纤维容易保持异形形状,且分割性也提高,因此尤其优选,所述结构为以实质上等间隔配置在位于其的1条所述复合纤维构造体14的周围的3条所述复合纤维构造体14利用连结体15连结至位于所述的1条所述复合纤维构造体14。[0041]此外,如果复合纤维构造体14的数量变得过高,则异形截面纤维的构造变得复杂,在一些情况下在分割期间必须施加高外部应力。[0042]在本发明中,作为复合纤维构造体14,优选为包含第1热塑性树脂11作为芯组分且包含第2热塑性树脂12作为鞘部的鞘芯型复合纤维、或第2热塑性树脂12占据纤维外周的30%或30%以上的并列型(并行型(parallel type))复合纤维。在复合纤维构造体14为鞘芯型复合纤维时,第2热塑性树脂12只需占据复合纤维的外周,且所述复合纤维可为同芯型或偏芯型。
[0043]另外,复合纤维构造体14的截面形状优选为实质上圆形或多边形。如果纤维截面为实质上圆形或多边形,则可增大第1热塑性树脂11与第2热塑性树脂12的热粘合处理期间的粘合面积。
[0044]连结体15的构造并无特别限定,而如图1(a)~图1(c)所示,可仅由第3热塑性树脂
5
CN 106133214 A
说 明 书
4/9页
13形成,或如图1(d)~图1(f)所示,可由第3热塑性树脂13与任何其他热塑性树脂(例如第2热塑性树脂12)形成。尤其是就熔融且与复合纤维构造体14合并在一起的观点来说,任何其他热塑性树脂优选地包括所述第2热塑性树脂。
[0045]在连结体15是由第3热塑性树脂13与任何其他热塑性树脂(第2热塑性树脂12)形成时,连结体15优选地具有第2热塑性树脂12覆盖第3热塑性树脂13的周围的构造。[0046]在连结体15包含第3热塑性树脂13与第2热塑性树脂12时,尤其是在连结体15具有第2热塑性树脂12覆盖第3热塑性树脂13的周围的构造时,连结体15是如下构造体:在与异型截面纤维的长轴方向垂直的任意截面中,第3热塑性树脂13与第2热塑性树脂12在界面上接触。优选为第3热塑性树脂13在连结体15的截面中占据20%或20%以上。第3热塑性树脂13在连结体15的截面中所占据的比例更优选为60%~100%,最优选为80%~100%。在所述比例为所述范围时,则由于提高复合纤维构造体14与连结体15之间的分割性,因此可容易地对异型截面纤维1A~异型截面纤维1F进行分割。
[0047]在连结体15包含第3热塑性树脂13与第2热塑性树脂12时,优选为复合纤维构造体14中所含的第2热塑性树脂12与连结体15中所含的第2热塑性树脂12在它们接触面上熔融且合并在一起。当复合纤维构造体14与连结体15在接触面上熔融且合并在一起时,纺丝期间的处理稳定性变得令人满意。
[0048]连结体15的长度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在未拉伸纤维的纤度为5dtex~30dtex的纤维的情况下,就纺丝性、异形截面形状的保持的观点来说,所述长度为2微米~10微米的范围,且优选为4微米~8微米的范围。在所述长度为所述范围时,纺丝期间的处理稳定性变得令人满意,且因此这种长度优选。[0049]此外,在本发明中,在复合纤维构造体14与连结体15之间的接触面上的树脂熔融且合并在一起时,将第3热塑性树脂13的朝向复合纤维构造体14的方向上的长度定义为连结体的长度,第3热塑性树脂13连结与异形截面纤维的长轴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的2个复合纤维构造体14。另外,以下,在连结体中存在可将朝向复合纤维构造体的方向称为“连结体的长度方向”的情况。
[0050]就分割性的观点来说,优选为复合纤维构造体14与连结体15之间的粘合面积较
分割期间仅需要较小的外部应力,小。复合纤维构造体14与连结体15之间的粘合面积越小,
且因此越容易进行分割。
[0051]异形截面纤维的截面中的复合纤维构造体14与连结体15之间的粘合长度X(参照图1(a)及图1(d))优选为等于或小于垂直于连结体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上的复合纤维构造体14的最大宽度Y(参照图1(a)及图1(d))(在复合纤维构造体为圆形时,为其直径)。在粘合长度X等于或小于复合纤维构造体的最大宽度Y时,容易进行分割。就纺丝期间的处理稳定性与容易分割性的观点来说,粘合长度X优选为垂直于连结体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上的复合纤维构造体的最大宽度Y的50%~95%的范围,且更优选为所述最大宽度Y的60%~90%的范围。
[0052]另外,在本发明中,在1条复合纤维构造体14和与其连结的1条连结体15之间的关系方面,纤维截面中的复合纤维构造体14与连结体15之间的连结部的长度Z(参照图1(a)及图1(d))优选为复合纤维构造体14的外周长度的65%或小于65%,且更优选为所述外周长度的50%~15%。在连结部的长度Z为所述范围时,容易进行分割,且因此这种长度优选。此
6
CN 106133214 A
说 明 书
5/9页
处,所谓连结部,意指复合纤维构造体14与连结体15之间的接触部。另外,所谓连结部的长度Z,意指纤维截面中的复合纤维构造体14与连结体15之间的接触部的长度。如图1(d)所示,在连结体是由第3热塑性树脂13与任何其他热塑性树脂(例如第2热塑性树脂12)形成的情况下,连结部的长度Z意指假定复合纤维构造体14保持原本构造时的接触部的长度。所谓复合纤维构造体14的外周长度,意指仅观察到复合纤维构造体14时的推定长度。[0053]在本发明中,第1热塑性树脂、第2热塑性树脂及第3热塑性树脂可全部使用不同的树脂,但就加工性或提高分割性的观点来说,第3热塑性树脂优选为与第1热塑性树脂相同。[0054]如上所述,第2热塑性树脂12的熔点或软化点低于第1热塑性树脂11的熔点或软化点,具体来说,优选为使用熔点或软化点较第1热塑性树脂11的熔点低15℃~150℃的树脂,更优选为使用熔点或软化点较第1热塑性树脂11的熔点低30℃~130℃的树脂。如果熔点或软化点为所述温度范围,则可进行利用熔点或软化点的差异的热粘合处理。在本发明中,通常基于熔点的温度选择所使用的热塑性树脂,而无熔点的热塑性树脂则采用软化点。
[0055]根据本发明的异形截面纤维中所使用的第1至第3热塑性树脂只要满足熔点或软化点的需要,则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使用可形成纤维的树脂,例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尼龙);聚烯烃系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ABS)树脂;丙烯腈-苯乙烯(Acrylonitrile-Styrene,AS)树脂;聚苯乙烯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聚碳酸酯;聚苯醚;聚缩醛;聚苯硫醚;聚醚醚酮;液晶聚合物;氟碳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以及弹性体,且更优选为使用聚烯烃树脂或聚酯树脂。另外,热塑性树脂也可自所述树脂之中将多种组合而制备。
[0056]以下阐述根据本发明的异形截面纤维中可使用的聚烯烃系树脂的具体实例,但聚烯烃系树脂并不特别限定于此。[0057]例如可使用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1、聚己烯-1、聚辛烯-1、聚(4-甲基戊烯-1)、聚甲基戊烯、1,2-聚丁二烯、1,4-聚丁二烯等。进而在α-烯烃为构成所述均聚物的单体以外的组分的条件下,在所述均聚物中也可含有少量例如乙烯、丙烯、丁烯-1、己烯-1、辛烯-1或4-甲基戊烯-1等α-烯烃作为共聚物组分。另外,也可含有少量例如丁二烯、异戊二烯、1,3-戊二烯、苯乙烯及α-甲基苯乙烯等其他乙烯系不饱和单体作为共聚物组分。另外,可将所述聚烯烃系树脂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而使用。[0058]作为所述树脂,不仅可优选地使用由通常的齐格勒-纳他(Ziegler-Natta)催化剂聚合而成的聚烯烃系树脂,也可优选地使用由茂金属催化剂聚合而成的聚烯烃系树脂。另外,可优选地使用的聚烯烃系树脂的熔融质量流率(以下,简称为MFR(Melt Mass Flow Rate))只要为可对纤维进行纺丝的范围,则并无特别限定,但优选为1g/10min~100g/10min,且更优选为5g/10min~70g/10min。
[0059]本发明的异形截面纤维中可使用的聚烯烃系树脂优选为包括选自由以聚乙烯、聚丙烯及包含丙烯作为主组分的共聚物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聚烯烃系树脂。所述聚烯烃系树脂的具体实例包括:高密度聚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丙烯均聚物)、包含丙烯作为主组分的乙烯-丙烯共聚物、以及包含丙烯作为主组分的乙烯-丙烯-丁烯-1共聚物。用语“包含丙烯作为主组分的共聚物”意指在构成所述共聚物的共聚物组分中,丙烯单元占最多量的共聚物。
[0060]所述MFR以外的聚烯烃的物性(例如Q值(重量平均分子量/数量平均分子量)、洛氏
7
CN 106133214 A
说 明 书
6/9页
硬度(Rockwell hardness)、分支甲基链的数量等物性)只要满足根据本发明的需要,则并无特别限定。
[0061]根据本发明的异形截面纤维中可使用的聚酯系树脂可通过二醇与二羧酸的缩聚而获得。聚酯树脂的缩聚所使用的二羧酸的具体实例包括: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2,6-萘二羧酸、己二酸及癸二酸。所使用的二醇的具体实例包括:乙二醇、二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及1,4-环己二甲醇。
[0062]作为本发明的异形截面纤维可使用的聚酯系树脂,可优选地利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另外,除可使用芳香族聚酯以外,也可使用脂肪族聚酯。优选的脂肪族聚酯的具体实例包括:聚乳酸或聚琥珀酸丁二酯。所述聚酯树脂不仅可为均聚物,也可为共聚聚酯(共聚酯(copolyester))。这时,作为共聚组分,可利用例如己二酸、癸二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及2,6-萘二羧酸等二羧酸组分,例如二乙二醇及新戊二醇等二醇组分,或例如L-乳酸等光学异构体。这种共聚物的具体实例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己二酸酯等。进而,也可将所述聚酯树脂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而使用。在考虑原料成本及所获得的纤维的热稳定性等时,作为本复合纤维中所使用的树脂,最优选为仅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构成的未改性聚合物。[0063]对于热塑性树脂,也可在不会不利地影响本发明有益效果的范围内,视需要进而适当地添加例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中和剂、成核剂、环氧稳定剂、润滑剂、抗菌剂、阻燃剂、防静电剂、颜料及塑化剂等添加剂。
[00]以下阐述组成根据本发明的异形截面纤维的树脂的组合实例,但所述组合并无特别限定。就加工性的观点来说,第1热塑性树脂与第3热塑性树脂优选为相同的。另外,在连结体包含第2热塑性树脂及第3热塑性树脂时,复合纤维构造体中所含的第2热塑性树脂与连结体中所含的第2热塑性树脂为相同树脂。
[0065]在第1热塑性树脂及第3热塑性树脂的熔点高于第2热塑性树脂的条件下,(第1热塑性树脂及第3热塑性树脂)-(第2热塑性树脂)的组合的具体实例包括: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高密度聚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低密度聚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乙烯-丙烯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高密度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低密度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高密度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低密度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乙烯-丙烯共聚物及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其中更优选的组合为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高密度聚乙烯。[0066]在第1热塑性树脂、第2热塑性树脂、第3热塑性树脂均不同时,在第1热塑性树脂的熔点高于第2热塑性树脂的条件下,(第1热塑性树脂)-(第2热塑性树脂)-(第3热塑性树脂)的组合的实例包括: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高密度聚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高密度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
8
CN 106133214 A
说 明 书
7/9页
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低密度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高密度聚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低密度聚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及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等,但所述组合并不限定于此。
[0067]以下阐述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异形截面纤维的方法,但所述方法并不特别限定于此。对于制造如下异形截面纤维的方法的实例进行阐述,所述异形截面纤维中组合有熔点不同的两种聚烯烃系树脂,且第1热塑性树脂及第3热塑性树脂相同,并且熔点较第2热塑性树脂的熔点高15℃以上。
[0068]通过利用熔融纺丝法并使用可制造异形截面纤维的具有特殊形状的纺丝喷嘴而将所述两种聚烯烃系树脂制成纤维。当纺丝时,所述纤维优选为在180℃~350℃的纺丝温度下进行纺丝且抽取速度宜调整为40m/min~1500m/min左右。作为拉伸,视需要可执行多段拉伸,且拉伸比例可调整为3倍~9倍左右。进而视需要对所获得的纤维束(tow)进行卷缩,且接着切割成预定长度而制成短纤维。另外,也可不切割纤维束而制成长纤维。[0069]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异形截面纤维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定,但所述异形截面纤维可作为异形纤维或可分割的纤维而使用,优选为根据所述纤维的使用领域而恰当地使用。[0070]在本发明中,在一些情况下,将异在将根据本发明的异形截面纤维分割而使用时,
形截面纤维中的通过进行分割而衍生复合纤维的成分称为复合纤维构造体,并以所述复合纤维构造体为基础,将通过进行分割且自所述构造体衍生而获得的纤维称作复合纤维,且它们可被恰当地使用。通过自所述构造体衍生而获得的复合纤维并无特别限定,但可为连结体及复合纤维构造体完全分离的构造、或连结体的至少一部分保持连结状态的构造。自所述构造体衍生的复合纤维可为圆形形状或非圆形形状。[0071]异形截面纤维的分割方法并无特别限定,而可通过例如在将纤维制成棉网及无纺布后的针刺及高压流体喷射处理等公知的方法执行分割,或可通过例如纤维制造步骤中的拉伸处理等外部应力或因热处理步骤中的纤维收缩执行分割。[0072]根据本发明的异形截面纤维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如果所述纤维包含两种组分的热塑性树脂,则复合比例以容量比例计优选为10/90~90/10的范围,且更优选为30/70~70/30的范围。
[0073]根据本发明的异形截面纤维的在所述纤维分割前的单丝纤度优选为0.6dtex~10dtex的范围,且更优选为1.0dtex~6.0dtex的范围。另外,在通过高压流体喷射处理等对异形截面纤维进行分割时,自分割后的连结体分割的极细复合纤维中的单纤维的平均单丝纤度优选为0.5dtex或小于0.5dtex,更优选为0.3dtex或小于0.3dtex。
[0074]根据本发明的异形截面纤维视需要可经过高级加工处理而成形为与应用相应的纤维成形体。[0075]此处,作为纤维成形体,只要主体为布状的形态,则可使用任何纤维成形体,且主体并无特别限定。具体实例包括织物、编织物及无纺布。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纤维也可与任何其他纤维进行混合或混纺而制成纤维成形体。另外,纤维成形体也可与通过梳棉法、气纺(air-laid)法、或造纸法等均匀地制成的网状材料、织物、编织物或无纺布层叠在一起。[0076]根据本发明的纤维成形体视需要可通过在异形截面纤维中混合或混纺任何其他
9
CN 106133214 A
说 明 书
8/9页
纤维而使用,这种任何其他纤维的具体实例包括:例如聚酰胺、聚酯、聚烯烃及丙烯酸系纤维等合成纤维,例如棉、羊毛、及麻等天然纤维,例如嫘萦、铜氨嫘萦(cupra)及乙酸酯等再生纤维,以及半合成纤维。[0077]在这种步骤中,在将纤维纺出后,以纤维的防静电、为了提高加工性而向纤维成形体赋予平滑性等为目的,可使界面活性剂沉积在纤维的表面上。界面活性剂的种类、浓度是根据应用而适当地进行调整。作为沉积方法,可使用滚筒法、浸渍法等。所述界面活性剂也可在纺丝步骤、拉伸步骤及卷缩步骤的任一步骤中进行沉积。另外,界面活性剂也可在例如成形为纤维成形体之后的除纺丝步骤、拉伸步骤、卷缩步骤以外的步骤中对短纤维或长纤维进行沉积。
[0078]根据本发明的异形截面纤维的长度并无特别限定。在使用梳棉机制备棉网时,通常使用长度为20mm~76mm的纤维,而在造纸法或气纺法中,优选地使用长度为2mm~20mm的纤维。
[0079]阐述制造无纺布的方法的具体实例作为制造由根据本发明无纺品的异形截面纤维获得的纤维成形体的方法的一个具体实例。
[0080]例如使用通过制造所述异形截面纤维的方法而制造的短纤维,通过使用梳棉法、气纺法、或造纸法制备所需单位面积重量的棉网。可通过例如针刺法与高压流体喷射处理等公知的方法将通过所述方法制备的棉网分割成细纤维而获得纤维成形体。进而,也可通过例如热风或热辊等公知的加工方法对所述纤维成形体进行处理。[0081]根据本发明的纤维成形体的单位面积重量并无特别限定,但优选为10g/m2~200g/m2。
[0082]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异形截面纤维而获得的制品光泽性、隐蔽性质、及水分排出性质优异,且因此例如可优选地用于例如尿布、卫生棉及失禁护垫等吸收性物品等。另外,使用通过将根据本发明的异形截面纤维分割而获得的复合纤维来制造的无纺布可用于例如尿布、卫生棉及失禁护垫等吸收性物品;医疗及卫生材料,包括医用长袍(gown)、手术衣;室内内饰材料,包括壁板、拉门纸及地板材料;生活相关材料,包括覆布(cover cloth)、清洁用抹布及厨房垃圾用袋;盥洗(toiletry)制品,包括抛弃式马桶(disposable toilet)、马桶垫;宠物制品,包括宠物被单、宠物用尿布及宠物用毛巾产业材料,包括擦拭材料、电池隔片、电动风挡刮水器(electric windshield wiper)、滤纸、缓冲材料、吸油材料、墨水罐(ink tank)用吸附材料、普通医疗材料、寝具用品(bed clothing)、护理制品等各种纤维制品的应用中。[0083][实例]
[0084]利用实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例。[0085](热塑性树脂)
[0086]使用下述树脂作为构成复合纤维的热塑性树脂。[0087]第1热塑性树脂:MFR(230℃,荷重:21.18N)为16g/10min、熔点为163℃的丙烯均聚物(简称:PP)
[0088]第2热塑性树脂:密度为0.96g/cm3、MFR(190℃,荷重:21.18N)为16g/10min、熔点为130℃的高密度聚乙烯(简称:PE)[00]第3热塑性树脂:与第1热塑性树脂相同的丙烯均聚物
10
CN 106133214 A[0090]
说 明 书
9/9页
实例1
[0091](异形截面纤维的制造)
[0092]使用所述第1热塑性树脂(PP)、所述第2热塑性树脂(PE)及所述第3热塑性树脂(PP),经由异形截面纤维用纺丝喷嘴,以(第1热塑性树脂及第3热塑性树脂)与第2热塑性树脂的容积比例50/50对图1(f)所示的异形截面纤维进行纺丝。可获得具有图2所示的截面形状的纤度9.5dtex的异形截面纤维。[0093]这时,作为界面活性剂,利用涂油辊(oiling roll)使包含磷酸烷基酯K盐作为主组分的纤维处理剂与经纺丝的纤维接触,而使所述纤维处理剂沉积至纤维上。[0094]使用将拉伸温度设定为90℃的拉伸机,对所获得的未拉伸纤维进行6倍拉伸,并利用切割器对所述纤维进行切割而制成短纤维。[0095]如图3所示,拉伸后的纤维在分割后衍生0.3dtex的纤度的微细复合纤维。所述纤维通过拉伸进行分割,且因此发现,根据本发明的异形截面纤维具有可容易地对所述纤维进行分割的构造。
[0096]以上参照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而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对所属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的条件下,进行各种变更及修正。本申请基于日本专利申请第2014-073057号(2014年3月31日提出申请),且其内容并入至本文中以供参考。
[0097]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098]根据本发明的异形截面纤维可优选地用于例如电池隔片、电动风挡刮水器及滤纸等产业资材领域,以及尿布及卫生棉等卫生材料领域。[0099]符号的说明[0100]1A、1B、1C、1D、1E、1F:异形截面纤维[0101]11:第1热塑性树脂[0102]12:第2热塑性树脂[0103]13:第3热塑性树脂[0104]14:复合纤维构造体[0105]15:连结体[0106]X:复合纤维构造体14与连结体15之间的粘合长度X[0107]Y:复合纤维构造体14的最大宽度Y[0108]Z:复合纤维构造体14与连结体15之间的连结部
11
CN 106133214 A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a)图1(b)
图1(c)
图1(d)
图1(e)
图1(f)
图2
12
CN 106133214 A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3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