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2课农业的发展导学案

第2课农业的发展导学案

来源:保捱科技网


安宁二中导学案

主备人 年 级 章节(单元) 课 型 刘文权 八年级(上) 第四单元 交流、练习、导学 知识与技能 明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影响因素; 初步学会从媒体上收集因地制宜和不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实例的技能,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运用所学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出解决农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看法及设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的理解,使学生明确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这样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重 点 理解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影响。 审核人 学 科 课 题 课 时 李成光 时间 地 理 第2课 农业的发展 1课时 2012年9月 难 点 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导学流程 教学过程 目标要求: 1、了解农业发展要结合当地的自然和社会条件进行。 2、知道我国商品性农业基地的情况,记住商品粮基地的名称和位置。 3、了解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问题生成: 1、 为什么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呢?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要受哪些因素的制引导教学 约呢? 2、说出影响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的主要因素? 3、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还有哪些?你能举例说明吗? 主要考虑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4、我国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面临哪些方面的挑战? 5、面对农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发展对策是什么?为什么?你有哪些更好的办法吗? 教学内容 教学反思 1

自主学习: 想一想基塘生产有什么好处?请你写出来。 参: 好处是整个过程没有废物,而且对环境无污染 活动(6):下面材料是关于我国不同类型地区农业建设方向的叙述。与同学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中部地区建立高产高效的农产品基地;西部地区坚决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①“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要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地理条件。 交通与对外联系方面:地形条件:气候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从技术、信息、市场等方面分析)②为什么要在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 参: ①交通与对外联系方面:东部临海,进出口方便。 地形条件:东部地势平坦,多为平原和丘陵。 合作交流 气候条件:降水丰沛,热量充足,水热配合较好。 社会经济条件:东部技术设备先进,信息来源广,居民多,市场大。 ②为了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否则的话将出现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的结果。 小组学习: 4、我国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面临哪些方面的挑战? 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 5、面对农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发展对策是什么?为什么?你有哪些更好的办法吗? 对策:(1)建立商品粮基地东北: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长江流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成都平原 珠江流域:珠江三角洲 6、你能分析一下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成为商品粮基地而华北平原没有成为商品粮基地的原因吗?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人少地多;华北平原:人口稠密。 (2)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7、发展生态农业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的一个例证,而基塘生产是生态农业的典型例证,你能据图描述桑基鱼塘的生产过程吗?你能够画出流程图吗? [学生讨论]

2

归纳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感想。 (知识巩固,方法形成。) 板书设计 塘 蚕 泥 沙 桑叶 桑树 蚕 鱼塘 地形 与城市工矿区的距离 市场需求 自然 条件 发展农业要 因地制宜 社会经 济条件 河湖 基本训练: 等 气候 农民文化技术水平 农业技术装备 一、选择题 1.可以挖掘我国农业发展潜力的措施是( ) A.大力开垦荒地 B.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 C.多种植粮食作物 D.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 ) A.努力开垦荒地,增加粮食产量 B.增加农产品进口量,满足人们生活需要 C.增加农业人口的数量,以增加粮食产量 D.实行科学种田,增加粮食产量,走“科技兴农”之路 3.有关我国农业发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丘陵地区草山草坡面积当堂反馈 较广,适宜发展种植业 B.中部平原,土壤肥沃,适宜发展种植业 C.东南地区河湖密布,适宜发展畜牧业 D.我国在华北平原、淮北、等地建设了一批商品粮生产基地 4.为了扩大出口贸易,新建立的花卉、蔬菜、水果、塘鱼等出口商品基地在( ) A.珠江三角洲、海南岛和闽南三角洲 B.太湖平原、黄土高原和闽南三角洲 C.江汉平原、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D.太湖平原、闽南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知识延伸: 请看图4.2-5: 3

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简介: 商品粮基地 位置 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成都平原 江汉平原 黑龙江省东北部 东北平原北半部 四川盆地西北部 湖北省中部 简要说明 人均耕地、可垦荒地丰富,但存在沼泽化问题 耕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 开发历史悠久,生产力水平高 历史上洪涝灾害严重,耕地资源较丰富,生产力水平中等 开发历史悠久,生产力水平高 交通不便,生产力水平中等 开发历史悠久,生产力水平高,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洞庭湖平原 湖南省北部 鄱阳湖平原 江西省北部 江苏省南部、上海太湖平原 市、浙江省部分地区 江淮地区 主要为淮河以北地区 历史上为黄河泛滥区,生产力水平中等 开发历史悠久,生产力水平高,素有珠江三角洲 广东省珠江口附近 “鱼米之乡”的美称 ,改革开放后,粮食产量有所下降 总结评价: 板书设计 农业成就

4

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挑战 建立商 品粮基地 对策 发展多种 经营;发展优质、高产、 高效农业 建设方向

签名 检查记录 评语 评价 时间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