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塔学区体育艺术社团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开展体育、艺术特色学校创建活动以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能力为宗旨,以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艺术兴趣为目的,以掌握运动方法和艺术技能为根本,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促进体育、艺术课程改革,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县教体局文件精神,结合我学区实际情况,从本学期起我校将全面启动体育艺术社团建设。为使体育艺术社团建设工作落到实处,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实施目标:
1、开发体育艺术校本课程
结合我学区各学校现状,将体育、音乐与美术与校本课程相结合,积极开发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配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融通的体育、艺术校本课程。
2、选择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育艺术活动项目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选择与自己兴趣、爱好相适宜符合自身素质特点的体、艺活动项目,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学生体育、艺术素养,培养学生审美意识,陶冶学生艺术、体育情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努力建设特色教师队伍
建设一支有创造性的,具备一定艺术修养的教师队伍。 4、打造学校“体育艺术”品牌
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优化艺术教育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外活动的整合。开展好书法、绘画、音乐、体育兴趣小组活动,以兴趣小组带动其他学生进步,努力打造“体艺教育”品牌。
三、实施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各学校的现有资源和学生状况,发挥传统项目优势开展创建活动。
2、适应性原则。开展的体育、艺术活动必须适应学生身体和心理发育特点,有利于增强体质,有利于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3、普及性的原则。广泛开展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
4、全面性原则。摆正体育、艺术课堂教学与创建体育、艺术特色学校的关系,坚持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促进学生身体协调发展,防止为创建体育、艺术特色学校而造成体育、艺术课堂教学的单一化。
5、以人为本原则。开展体育、艺术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坚持以育人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开展创建活动中注意加强相关体育、艺术知识和体育、艺术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体育、艺术文化氛围。
四、项目内容: (一)体育类项目
篮球、排球、踢毽子、乒乓球、田径、跳绳、长跑 (二)艺术类项目
书法、绘画、器乐、声乐、舞蹈 (三)社团类项目
田径运动队、篮球队、排球队、文学社、舞蹈团、器乐团、绘画组、书法组、摄影/手工组、合唱团、科技组
五、实施办法: (一)组织机构 组 长:郭改振 副组长:贾海建
组 员:贾海峰 徐志国 贾爱英 秦永革 岳爱京 蔡献锋
贾庆发 秦其芳 秦永强 段 英
(二)实施办法
1、活动内容安排具有系统性、科学性。每次活动目标明确,期末结束上交相关材料(学生作品、过程性资料、学生取得的成绩等)备案。
2、做到“三定”:
①定人(人员固定):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自己创设自己管理,由指导老师辅助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每个兴趣小组的人数控制在10—20人之间。
②定时:活动时间固定(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教师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变动。如有特殊情况需提前向教导处申请,并下通知告知学生,并在一周内补上。
③定点(活动地点固定):充分利用学校内的教室资源,固定上课地点,爱护学校的设施、设备,并作好卫生保洁工作。 3、做好家长的工作,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4、做好宣传工作,利用各种渠道宣传各项活动,扩大知名度。 5、每次活动应拍摄图片以作保存。
6、依据学校教学计划安排,每学期社团活动分以下三阶段进行。基础阶段:第 3 - 10 周;提高阶段:第 11 - 16 周;成果展示阶段:第 17 - 18 周。
六、社团活动管理办法
学区提出指导性意见,各学校组织各学科教师开展社团活动,组织学科教师制定社团活动的名称、人员以及活动内容以及活动地点,对各社团活动进行组织实施以及管理。 七、社团活动的评价办法
1、学区中心校领导小组成员对每次活动进行不定期检查,希望各社团辅导教师随时了解学生的感受,按时到岗,认真负责,完善自己的教学辅导工作。
2、学期末中心校组织各社团进行展示,评选出优秀社团、辅导教师、优秀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201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