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单项选择题 1.(B)是科技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技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A、热爱专业、忠于职责B、造福人民、振兴祖国
C、勤奋求知、严谨治学D、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2.(D)是获得知识的根本途径。
A、探索B、创新C、求知D、勤奋
3.本位主义是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出发,不顾大局、不顾整体、不顾别的部门的不良思想作风,是放大了的(D)。
A、资本主义B、社会主义C、集体主义D、个人主义
4.经营基础电信业务应具备的条件之一是: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专门从事基础电信业务的公司,且公司中国有股权或者股份不少于(C)。
A、31%B、41%C、51%D、61% 5.电信业务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变更经营主体、业务范围或者停止经营的,应当提前(D)日向原颁发许可证的机关提出申请,并办理相应手续。
A、60B、70C、80D、90
6.电信用户申告电信服务障碍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自接到申告之日起,城镇(D)小时、农村72小时内修复或者调通。
A、6B、12C、24D、48
7.巨额电信费用是指突然出现超过电信用户此前三个月平均电信费用(A)倍以上的费用。
A、5B、6C、7D、8
8.电信用户逾期不交纳电信费用的,电信业务经营者有权要求补交电信费用,并可以按照所欠费用每日加收(B)的违约金。
A、2‰B、3‰C、4‰D、5‰
9.对销售未取得进网许可的电信终端设备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处以(B)的罚款。
1
A、1万元以下B、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C、10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D、1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10.非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电信网与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电信网网间互联的,互联传输线路及管道由(A)。
A、双方各自承担一半B、双方协商承担
C、非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承担D、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承担
11.网间通信严重不畅,是指网间接通率(应答试呼比)低于(D),以及用户有明显感知的时延、断话、杂音等情况。
A、5%B、10%C、15%D、20%
12.网间互联双方经协商未能达成网间互联协议的,自一方提出互联要求之日起( D )日内,任何一方均可以按照网间互联覆盖范围向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申请协调。
A、15 B、30 C、45 D、60
13.自网间互联一方或者双方申请协调之日起( D )日内经协调仍不能达成协议的,由协调机关随机邀请电信技术专家和其他有关方面专家进行公开论证并提出网间互联方案。 A、15 B、20 C、30 D、45
14.对超过收费约定期限( D )日仍不交纳电信费用的电信用户主,电信业务经营者可以暂停向其提供电信服务。
A、15 B、20 C、25 D、30
15.电信用户在电信业务经营者暂停服务( D )日内仍未交纳电信费用他违约金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可以终止提供服务。并只可以依法追缴欠费和违约金。 A、15 B、30 C、45 D、60
16.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在迟延交纳电信费用的电信用户补足电信费用、违约金后的( D )小时内,恢复暂停的电信服务。
A、8 B、24 C、36 D、48
17.收到电信用户申诉的机关必须对申诉及时处理,并自收到申诉之日起( A )日内向申诉者做出答复。
A、30 B、40 C、50 D、60
18.涉及全国范围同步实施的网间互联需要新设互联点的,应当自互联启动之日起( D )内实现业务开通。
A、四个月 B、五个月 C、六个月 D、七个月
19.涉及全国范围同步实施的网间互联不需要新设互联点,只需要进行网络扩容改造的,应当自互联启动之日起( A )内实现业务开通。
A、四个月 B、五个月 C、六个月 D、七个月
20.涉及全国范围同步实施的网间互联只涉及局数据修改的,应当自互联启动之日起( A )内实现业务开通。
A、两个月 B、三个月 C、四个月 D、五个月
21.互联双方应当在业务开通后( C )内,将互联启动日期、业务开通日期及业务开通后3日
2
内的网间通信质量情况,以书面形式向电信主管部门报告。 A、10日 B、20日 C、30日 D、40日 22.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对已设互联点单方面提出变更要求的,应当事先向相关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交拟变更的方案,经与对方协商一致后,方可启动改造工程,改造工程应当在( A )内完成。
A、七个月 B、八个月 C、九个月 D、十个月
23.互联一方因网内发生路由组织、中继电路、信令方式、局数据、软件版本等的调整,可能影响到对方网的用户通信的,应当提前( A )以书面形式向对方通报情况。 A、15日 B、20日 C、25日 D、30日
三、多项选择题
1.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科技人员的根本任务就是在自己所从事的专业领域里(ABCD)。
A、有所钻研B、有所创新C、有所发明D、有所发现
2.电信通信全程全网的特点决定了电信科技人员必须从社会整体利益的高度出发,正确对待电信科学技术的(ABCD)和发明创造。
A、发展B、应用C、交流D、传播
3.电信是指利用有线、无线的(BC),传送、发射或者接收语音、文字、数据、图像以及其他任何形式信息的活动。
A、微机系统B、电磁系统C、光电系统D、交换系统
4.电信监督管理遵循(ABCD)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A、政企分开B、破除垄断C、鼓励竞争D、促进发展
5.基础电信业务是指提供(BCD)业务。
A、私有网络基础设施B、公共网络基础设施
C、公共数据传送D、基本话音通信服务
6.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应当具备的条件有(ABCD)。
A、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公司
B、有与开展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和专业人员
C、有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信誉或者能力
3
D、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7.电信网之间应当按照(ABCD)的原则,实现互联互通。
A、技术可行B、经济合理C、公平公正D、相互配合
8.电信资费分为(ACD)。
A、市场调节价B、市场指导价C、指导价D、定价
9.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服务的(ABCD),应当向社会公布,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备案。
A、种类B、范围C、资费标准D、时限
10.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免费为用户提供(ABCD)等收费清单。
A、国内长途通信B、国际通信C、移动通信D、信息服务 11.(ABCD)的建设应当接受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的统筹规划和行业管理。
A、广播传输网B、公用电信网C、专用电信网D、电视传输网
12.电信业务经营者对网间(ABCD)和软件版本等的调整应当予以配合,保证网间通信质量符合要求。
A、路由组织B、中继电路C、信令方式D、局数据
13.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为电信用户提供迅速、准确、(ABD)的电信服务。
A、安全 B、方便 C、保密 D、价格合理
14.电信资源,是指(ABCD)等用于实现电信功能且有限的资源。
A、无线电频率 B、卫星轨道位置 C、电信网的用户编号 D、电信网的网络编号
15.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危害电信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行为,这些行为包括(ABCD)。
A、 对电信网的功能或者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或者修改 B、 利用电信网从事窃取或者破坏他人信息、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 C、 故意制作、复制、传播计算机病毒或者以其他方式攻击他人电信网络等电信设施 D、 危害电信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其他行为
4
16.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危害电信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行为,这些行为包括(ABCD)。
A、采取租用电信国际专线、私设转接设备或者其他方法,擅自经营国际或者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地区电信业务
B、盗接他人电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使用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施或者码号 C、伪造、变造电话卡及其他各种电信服务有价凭证
D、以虚假、冒用的身份理入网手续并使用移动电话
17.电信业务经营者在电信网络的设计、建设和运行中,应当做得与和电信网络安全的需求(ABC)。
A、同步规划 B、同步建设 C、同步运行 D、同步管理
18.基础电信业务主要包括固定网络国内长途及本地电话业务、移动网络电话和数据业务、卫星通信及卫星移动通信业务、(ABCD)和转售的基础电信业务等。
A、 互联网及其他公共数据传送业务 B、网络承载、接入及网络外包等业务 C、 国际通信基础设施、国际电信业务 D、无线寻呼业务
19.增值电信业务主要包括电子邮件、语言信箱、在线信息库存储和检索、电子数据交换、(ABCD)和可视电视会议业务等。
A、在线数据处理和交易处理 B、增值传真 C、 互联网接入服务 D、互联息服务 20.公用电信网间互联管理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营基础电信业务的经营者在固定本地电话网、国内长途电话网、(ABCD)和互联网骨干网等电信网间的互联。
A、国际电话网 B、IP电话网 C、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 D、卫星移动通信网
二、单项选择题 1.(A)也称为辐射网,它将一个节点作为辐射点,该点与其他节点均有线路相连。
A、星形网B、复合形网C、总线形网D、环形网 2.(C)可以看成是星形拓扑结构的扩展。
A、网形网B、星形网C、树形网D、环形网
3.电信网的(B)是电信网实现电信服务的运行支撑的重要组成部分。
A、硬件B、软件C、集线器D、复用器
5
4.信号传输的(D)是指在规定业务范围内的信息都可以在网内传输,对用户不加任何。
A、任意性B、快速性C、一致性D、透明性
5.本地电信网的网路结构可分为(A)和二级网。
A、网形网B、星形网C、树形网D、环形网
6.数据通信网可划分为(C)和本地网。
A、用户光纤网B、栅格网C、通信子网D、以太网
7.按照现代通信的定义,凡是在终端以编码方式表示信息,用脉冲形式在信道上传送的通信都叫做(B)。
A、话音通信B、数据通信C、数字通信D、模拟通信
8.用户电报网经过专门的(C)可与其他网络互连。
A、交换设备B、终端设备C、接口设备D、传输设备
9.计算机通信网按其使用范围来分,有(A)和专用网。
A、公用交互网B、数据通信网
C、分步式计算机网D、远程通信网
10.IP电话使用的压缩技术可以将语音信息压缩到(D)以下。
A、7Kbit/sB、8Kbit/sC、9Kbit/sD、10Kbit/s
11.数字移动通信网的交换网络与模拟移动交换中心之间的连接原则是通过(B)连接。
A、移动通信网B、固定电话网C、专用通信网D、公用通信网
12.无线寻呼系统是一种传送简单信息的(A)呼叫系统。
A、单向B、两项C、三项D、多项
13.要求智能网的SCP具有高度的可靠性,每年的服务中断时间不得超过(A)分钟。
A、3B、4C、5D、6
6
14.智能网的SCE的功能是根据客户的需求生成新的(C)。
A、业务数据B、业务量C、业务逻辑D、客户数据
15.信令网中的信令链有4.8kb/s的模拟信令链和(C)的数字信令链两种。
A、16kb/sB、32kb/sC、kb/s128kb/s 三、多项选择题
1.电信系统的构成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个统一的模型,这一模型是由信源、(ABCD)和信宿等六个部分组成。
A、变换器B、信道C、噪声源D、反变换器
2.传输信道的类型按传输媒质可划分为(AB)。
A、无线信道B、有线信道C、模拟信道D、数字信道
3.传输信道的类型按在信道上传输信号的形式可划分为(CD)。
A、无线信道B、有线信道C、模拟信道D、数字信道
4.电信网是一个多用户电信系统的互连,按照互连的方式可分为(AB)。
A、直接互连网B、转接互连网C、移动互联网D、固定互联网
5.电信网的基本结构有网形网、(ABCD)和树形网。
A、星形网B、复合形网C、总线形网D、环形网
6.电信网的硬件一般由(BCD)等部分电信设备构成,是构成电信网的物理实体。
A、网路结构B、终端设备C、传输系统D、转接交换系统
7.电信网的转接交换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完成接入交换节点链路的(ACD)。
A、汇集B、直接接续C、转接接续D、分配
8.电信网的软件包括网的(ABCD)以及技术、技术标准等。
A、网路结构B、网内信令C、协议D、接口
9.电信网按服务对象分,有(AD)。
7
A、公用通信网B、数字通信网C、数据通信网D、专用通信网
10.电信网按信号形式分,有(CD)。
A、可视图文通信网B、传真通信网
C、模拟通信网D、数字通信网
11.影响接通的任意性与快速性的因素主要有电信网的(ACD)。
A、拓扑结构B、信号形式C、网络资源D、可靠性
12.电信网是一个由(ABCD)等构成的一个庞大的综合系统。
A、传输和交换装备B、信令
C、网同步D、网管支撑系统
13.电话网技术的主要内容有网路等级结构(ABCD)和网同步等。
A、路由计划B、编号计划C、信令D、传输标准
14.电话网的接续质量是指用户通话被接续的速度和难易程度,通常用(AB)来衡量。
A、接续损失B、接续时延C、接续方式D、接续程序
15.长途电话网简称长途网,由(BCD)组成,用来疏通各个不同本地网之间的长途话务。
A、长途控制中心B、长途交换中心C、长市中继D、长途电路 16.本地网电话编号目前大多采用7位或8位数字编排,编号为PQR(S)ABCD,P≠(ABD)。
A、0B、1C、8D、9
17.长途号码方案中长途区号可采用(BCD)三种位长的长途区号。
A、1位B、2位C、3位D、4位
18.任何一个数据通信系统都是由(ABC)所组成的。
A、终端B、数据电路C、计算机系统D、交换系统
19.我国的数据通信网大致包括(ABCD)。
8
A、数字数据网B、分组交换网C、帧中继网D、ATM网
20.DDN网具有(ABCD)和提供高速数据专线等优点。
A、传输质量高B、误码率低C、传输时延小D、支持多种业务
21.数据终端也就是用户处的通信终端,包括(ABCD)、可视图文终端和显示终端等。
A、计算机B、打印机C、电传机D、传真机
22.网络管理中心包括(ABCD)。
A、技术管理B、计费管理C、维护管理D、网络状态显示
23.非话业务一般泛指除话音通信外的通信业务,例如(ABCD)等。
A、传真B、电报C、电子邮箱D、数据通信
24.计算机通信网按其拓扑结构来分,有(ACD)计算机网。
A、集中式B、混合式C、分散式D、分布式
25.计算机通信网按其通信性能来分,有(ABD)。
A、资源共享计算机网B、分布式计算机网
C、数据通信网D、远程通信网
26.帧中继的特点主要有高效性、(ABCD)。
A、经济性B、可靠性C、灵活性D、长远性
27.IP电话的优点主要有IP网传输交换、(ABCD)和通信质量不断提高。
A、压缩技术先进B、带宽利用率高
C、语音通信费用低D、承载业务多
28.移动通信系统一般由(ABC)以及与长、市话通信网接口等部分组成。
A、移动台B、基站
C、移动业务交换中心D、移动业务控制中心
9
29.移动通信按频率使用和工作状态可分为(ABC)。
A、单工制B、半双工制C、双工制D、三工制
3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有(ABCD)。
A、GSMB、CDMAC、DAMPSD、JDC
31.GSM系统主要由(ABCD)组成。
A、基站系统B、交换系统
C、操作及维护系统D、用户终端
32.无线寻呼系统由(BCD)组成。
A、寻呼交换中心B、寻呼控制中心
C、基站D、寻呼接收器(BP机)
33.移动数据网的交换方式主要有(AB)。
A、电路交换B、分组交换C、信令交换D、线路交换
34.ISDN网络由用户网、(BC)构成。
A、专用网B、本地网C、长途网D、智能网
35.ISDN的网络功能主要有(ABCD)。
A、电路交换功能B、分组交换功能C、专线功能D、共路信令功能
36.智能网一般由业务交换点、(ABCD)和业务生成环境等几部分组成。
A、业务控制点B、信令转接点C、智能外设D、业务管理系统
37.智能网的SMS具有(ABCD)以及业务量管理的功能。
A、业务逻辑管理B、业务数据管理C、用户数据管理D、业务监测
38.电信支撑网对电信业务网的正常运行起着支撑的作用,它包括(ABC)。
A、信令网B、同步网C、管理网D、交换网
10
39.信令网由(BCD)组成。
A、信令信息B、信令点C、信令转接点D、信令链
40.TMN的管理功能主要有(ABCD)和安全管理。
A、性能管理B、故障管理C、配置管理D、帐务管理
41.TMN的性能管理包括(BCD)。
A、性能改变B、性能测试C、性能分析D、性能控制
42.TMN的故障管理包括(ABCD)。
A、告警监测B、故障定位C、故障修复D、故障测试
1.光纤通信按通信业务种类可分为计算机网和(B)。
A、分组交换网B、综合业务数字网
B、数字数据网D、移动通信网 2.(B)是电信网的核心。
A、用户终端设备B、网络节点C、传输链路D、用户环路
3.用户环路是连接(B)与用户终端设备的传输线路,又叫用户线。
A、用户终端设备B、网络节点C、传输链路D、用户环路 4.(D)是指在接入网中采用光纤作为主要传输媒介来实现信息传送的网络形式。
A、铜线接入网B、混合光纤接入网
C、同轴电缆接入网D、光纤接入网
5.无线接入网包括(C)和移动接入网两大类。
A、铜线接入网B、混合光纤接入网
C、固定无线接入网D、同轴电缆接入网
11
6.(C)是指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能够与世界上的任何人,进行任何方式的通信。
A、数据通信B、卫星通信C、个人通信D、多媒体通信
7.通过Internet打长途电话的成本仅相当于传统电话的(D)。
A、1/2B、1/3C、1/5D、1/10
8.蓄电池组供电时间一般不超过(D)。
A、三小时B、两小时C、一小时D、半小时
三、多项选择题
1.光纤通信系统主要是由(ABC)构成的。
A、光纤B、光源C、光检测器D、光信号
2.光纤按传输模数量可分为(AB)。
A、单模光纤B、多模光纤C、石英光纤D、套塑光纤
3.光源包括(BC)。
A、导体激光器B、发光二极管C、半导体激光器D、发光三极管
4.光纤通信按网的数据速率(或频带)分类,一般分为(ABCD)。
A、低速网B、中速网C、高速网D、超高速网
5.光纤接入网主要包括(ABCD)。
A、光线路终端B、光分配网C、光网络单元D、接入功能块
6.光纤通信中的复用技术包括(ABCD)以及副载波复用等。
A、光波波分复用B、光频分复用C、空分复用D、时分复用
7.通信卫星主要由控制分系统、(ABCD)等组成。
A、通信分系统B、遥测指令分系统
C、电源分系统D、温控分系统
12
8.一个卫星通信系统是由(ABCD)组成。
A、空间分系统B、通信地球站
C、跟踪遥测D、指令分系统和监控管理分系统
9.通信卫星中的通信分系统可分为(CD)几部分。
A、微波站B、地面控制中心C、天线D、转发器
10.空间段指卫星星座,地面段包括(ABCD)。
A、卫星测控中心B、网络操作中心C、关口站D、卫星移动终端
11.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按卫星的轨道可分为(ABC)。
A、静止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B、中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C、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D、高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12.多媒体通信的体系结构主要包括(BCD)、一般应用和特殊应用。
A、接入功能块B、传输网络C、网络服务平台D、多媒体服务平台
13.在多媒体通信发展中,主要应用的关键技术包括(ABCD)。
A、信息处理技术B、网络技术C、分布处理技术D、终端技术
14.多媒体技术基础是(ABCD)、人机交互方法及设备的改进。
A、大容量存储设备B、数据压缩技术C、高速处理器D、高速通信网
15.多媒体通信的关键技术包括多媒体(CD)。
A、交换技术B、语音技术C、编码技术D、同步技术
16.多媒体远程通信系统是多媒体通信应用中最为重要的一类,主要有(ABCD)。
A、可视电话系统B、多媒体会议系统
C、远程教学培训系统D、远程医疗系统
17.电信网构成的基本要素主要有(ABCD)。
13
A、用户终端设备B、网络节点C、传输链路D、用户环路
18.接入网的功能主要有用户口功能、(ABCD)。
A、业务口功能B、核心功能C、传送功能D、系统管理功能
19.接入网分层模型有(ABCD)。
A、接入承载处理功能层B、电路层
C、通道层D、传输媒质层
20.动态图像通信包括(ABCD)等。
A、可视电话B、会议电视C、电视D、高清晰度电视
21.可视图文是利用(AD)进行双向对话型的图像通信方式。
A、公用电话网B、有线接入网C、无线接入网D、分组交换网
22.图像通信系统主要由图像输入设备、(ABCD)等组成。
A、编码器B、调制器C、信道D、显示终端
23.典型的数字信道有(ABCD)和无线信道等。
A、数字微波B、同轴电缆C、光纤D、卫星信道
24.个人通信由(ABCD)组成。
A、个人通信号码B、个人终端
C、分布式大容量数据库D、共同的用户接口
25.智能网的目标是服务于所有的基础网络,包括(ABCD)和宽带网。
A、公用电话交换网B、综合业务数字网
C、移动通信网D、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
26.IP电话实际上是一种数字电话,系统由(ABCD)组成。
A、终端设备B、网关
14
C、多点接入控制单元D、网络管理者
27.电子商务具有高效性、(ABCD)和协作性的特性。
A、安全性B、可扩展性C、集成性D、方便性
28.电子商务的基础结构包括(ABCD)。
A、电子商务网络基础B、电子商务安全基础结构
C、电子商务支付系统D、电子商务业务系统
29.属于电子商务服务功能的有(ABD)。
A、网上咨询和交易洽谈服务B、用户意见征询服务
C、网上聊天D、网上广告宣传服务
30.电子商务安全要求包括(ABCD)。
A、数据传输的安全性B、数据的完整性
C、身份验证D、交易的不可抵赖
31.通信接地有(ABD)几种。
A、直流接地B、交流接地C、防电磁接地D、防雷接地
32.静止型不间断供电系统具有(ABCD)等优点。
A、体积小B、重量轻C、噪声小D、可靠性高
33.静止型不间断供电系统由(ABCD)等组成。
A、整流器B、逆变器C、蓄电池组D、静态开关
34.不间断供电电源系统采用市电经(AB)供给380/220V交流50Hz正弦波稳压稳频电源。
A、整流器B、逆变器C、变压器D、蓄电池
35.UPS电源由(ABCD)等组件构成。
A、整流模块B、逆变器C、蓄电池D、静态开关
15
36.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的管理包括(ABCD)。
A、性能管理B、故障管理C、配置管理D、安全管理
二、单项选择题
1.200电话卡业务的用户类别中按月托收或自缴费用户是指(A)。
A、A类用户B、B类用户C、C类用户D、D类用户
2.国际长途直拨国外话务员受付业务是指用户利用普通程控话机,用户通过拨一特种号码(A),直接拨通受话国电话公司话务员,并用受话国语言接通的电话业务。
A、108B、168C、160D、96168
3.在国内各地之间,通过(C)传递的文字、图表、相片等信息,称为国内公众电报。
A、移动电话网B、公用电话网C、公众网路D、国内电报网络
4.国内电报,是将发报人交发的电报,通过(D)传递到收报地点,投送给收报人的一种电报业务。
A、移动电话网B、公用电话网C、公众网路D、国内电报网络
5.用户真迹传真是指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传真机通过电信部门的(B),互相传递的业务。
A、移动电话网B、公用电话网C、公众网路D、国内电报网络
6.移动电话业务是利用移动电话机通过基站和(D)进行相互通话的业务,它通过与公用电话网连接,可与国内外电话用户进行通话。
A、人工交换设备B、程控交换设备
C、半自动交换设备D、自动交换设备
7.调动电话业务是在规定范围内,供某系统或某单位内部专用的(C),主要用于生产指挥调度和工作联系。
A、移动电话用户终端B、固定电话用户终端
C、无线电话系统D、有线电话系统
8.所谓数字数据业务,是在(B)的基础上,利用数字电路开放的数据传输业务。
16
A、数字数据网B、综合数字网C、公用电话网D、公用数据网
9.传真存储转发利用(C)的通信平台为电话网上的传真用户提供高速、优质、经济、安全、便捷的传真服务。
A、数字数据网B、综合数字网
C、数据通信分组网D、公用数据网
10.用户利用自备或租用的传真设备,通过(C)相互间自行传递的一种传真业务。
A、数字数据网B、综合数字网C、公用电话网D、公用数据网
三、多项选择题
1.属于固定电话业务的有(ABCD)。
A、集团电话B、普通电话C、公用电话D、电话查号
2.属于程控电话服务项目的有(ABCD)。
A、缩位拨号B、呼叫等待C、呼出D、遇忙回叫
3.公用电话的种类包括(ABCD)。
A、普通公用电话B、信息公用电话
C、多媒体公用电话D、IP公用电话
4.公用电话的卡付费方式包括(ABC)。
A、储值卡B、密码记账卡C、账号IC卡D、银行卡
5.会议电话业务根据不同的通话范围和服务对象,可分为(BC)。
A、国家级交互式会议电话B、省级交互式会议电话
C、市级交互式会议电话D、县级交互式会议电话
6.交互式会议电视业务是利用电信网的(ACD),传输两个或两个以上地点的与会者之间连续活动图像和声音的一种通信业务。
A、数字传输电路B、计算机网络C、IP网络D、ISDN网络
17
7.电话电路出租业务是指将(ABCD)和农村电话中继电路等租给用户专用的业务。
A、长途电话电路B、微波电路C、国内卫星电路D、宽频带电路
8.国际电话的种类包括(ACD)。
A、遇险电话B、叫人电话C、业务电话D、政务电话
9.电报通信业务是用电信号传递(ABCD)等信息的电信业务。
A、文字B、图像C、相片D、文件
10.电报通信业务主要有(ABCD)、真迹传真电报业务和国际电报业务。
A、公众电报业务B、船舶电报业务C、用户电报业务D、港澳台电报业务
11.一份电报从发报人交发至收报人收到,要经过(ABCD)等通信生产环节。
A、受理B、传递C、处理D、投送
12.国内公众电报业务,根据不同的传递方式和业务性质可分为(ABCD)和用户电报。
A、国内电报B、国内礼仪电报
C、国内船舶无线电报D、传真电报
13.属于国内电报的有(ABC)。
A、天气电报B、政务电报C、公电D、请柬
14.属于国内电报特别业务的有(ABCD)。
A、特急B、邮送D、庆贺C、吊唁
15.一般礼仪电报包括(BCD)。
A、特急B、请柬D、庆贺C、吊唁
16.移动通信业务按通信方式与服务对象划分,主要有(ABCD)。
A、无线寻呼B、移动电话C、调度电话D、无绳电话等业务
17.无线电寻呼系统按经营主类别划分,可分为(BD)。
18
A、人工无线寻呼系统B、专用无线寻呼系统
C、自动无线寻呼系统D、公用无线寻呼系统
18.移动电话呼叫前转是指用户可根据不同情况设置来电转移到预先设定的(ABCD)。
A、留言信箱B、市话C、寻呼机D、其他手机上
19.移动电话呼叫前转包括(ABCD)。
A、无条件前转B、遇忙前转C、无应答前转D、不可及前转
20.移动电话呼叫包括(ABCD)和漫游时除归属国外的国际呼出。
A、所有呼出B、所有国际呼出
C、所有呼入D、漫游时所有呼入
21.利用数字无线通信用户可以在户外或出访途中(ABCD)等。
A、收发传真B、阅读电子邮件C、访问InternetD、登录远程服务器
22.移动通信网在基本业务基础上开发的补充业务,包括(ABCD)和呼叫等。
A、来话显示B、呼叫转移C、呼叫等待D、多方通话
23.以下属于用户进行数据通信的方式是(ACD)。
A、通过电路交换公用数据网B、通过计算机互联网
C、通过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D、通过综合业务数字网
24.分组交换数据通信业务是将用户传输信息分组,并以分组为单位通过节点交换机进行(ACD)的数据通信业务。
A、接收B、复制C、存储D、转发
25.甚小天线地球站开办的业务有(ABCD)。
A、数据通信业务B、语音通信业务C、传真通信业务D、广播业务
26.属于Internet业务种类的有(ABCD)。
19
A、电子邮件(E-mail)传递B、文件传输服务(FTP)
C、数据库的检索 D、网络信息查询服务
27.个人通信主要有(BCD)。
A、文件传送B、电子信箱C、交谈D、多人聊天
28.公众信息服务主要有(ABCD)。
A、新闻和电子出版B、数据库信息检索
C、浏览D、查询
29.用户可以利用(ABCD)连入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A、分组交换B、电话拨号C、帧中继D、专线方式
30.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提供所有Internet业务,概括起来有(ABCD)。
A、电子信箱服务B、远程登录服务C、文件传送服务D、信息查询服务
31.电话信息服务是利用(BD),把信息采集加工、存储、传播和服务集为一体,面向社会提供综合性的、全方位的、多层次的信息咨询服务。
A、计算机互联网B、电信传输网络C、多媒体系统D、数据库技术
32.IP电话卡业务按业务的内容分有(AD)。
A、语音业务B、图表业务C、文字业务D、传真业务
33.智能网一般由业务交换点、(ABCD)和业务生成环境等几部分组成。
A、业务控制点B、信令转接点C、智能外设D、业务管理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
1.电信市场竞争状态调查包括企业目标市场调查和对(A)调查两个方面。
A、主要竞争对手B、全部竞争对手C、用户群体D、用户需求
2.最常用的调查方法是(B)。
A、文案调查法B、访问调查法C、观察调查法D、实验调查法
20
3.对调查资料的统计与分析,就是从(C)入手研究电信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
A、需求方面B、质量方面C、数量方面D、效益方面
4.统计分析是对整理统计资料,进一步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统计指标来说明现象的本质和(B),并根据分析研究做出科学的结论。
A、系统性B、规律性C、一致性D、相对性
5.电信大客户,一般指月电信总业务使用费在(D)以上的客户。
A、500元B、1000元C、2000元D、3000元
6.按本局记账客户电信业务使用费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一般省会城市不少于(A)名、地(市)局不少于50名,作为本局的大客户。
A、100B、90C、80D、70
7.按本局记账客户电信业务使用费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地(市)局不少于(A)名,作为本局的大客户。
A、50 B、40 C、30 D、20
三、多项选择题
1.电信市场的构成主要有(ABC)。
A、服务对象B、支付能力C、购买动机D、产品质量
2.电信市场按消费者所在的区域可以分为(ABCD)。
A、城市市场B、农村市场C、发达地区市场D、贫困地区市场
3.电信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ABCD)。
A、行业与技术的融合B、网络综合
C、智能化通信终端D、多种媒体结合
4.市场预测按预测的内容可分为(BCD)。
A、长期预测B、市场占有率预测
21
C、技术发展预测D、客户需求预测
5.电信市场营销预测的方法主要有销售分析法、(ABCD)和大致法。
A、用户意见法B、决策人员评判意见法
C、销售人员意见综合法D、百分比增减法
6.市场营销调查的内容包括(ABCD)。
A、市场需求状况调查B、客户需求调查
C、电信产品状况调查D、电信市场竞争状态调查
7.客户需求调查主要包括(ABCD)等方面。
A、价格敏感度B、业务宣传影响度
C、购买数量D、购买者心里效应
8.市场营销调查的类型主要有(ABCD)。
A、普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
9.市场营销调查方法通常有(ABCD)和问卷调查法。
A、文案调查法B、访问调查法C、观察调查法D、实验调查法
10.根据调查人员与被调查者接触方式的不同,访问法可分为个人访问、(BCD)。
A、网上调查B、邮寄调查C、电话调查D、留置调查
11.属于市场营销调查的步骤有(ABC)。
A、调查准备阶段B、调查实施阶段
C、分析与研究阶段D、撰写调查报告阶段
12.市场营销调查的调查计划的内容包括(ABCD)。
A、调查的目的和要求B、调查提纲
C、表格D、问卷
22
13.分析与研究阶段主要任务是对调查资料进行(ABC),以保证资料的系统齐全和真实可靠。
A、加工整理B、统计分析C、汇总核实D、形成结论
14.统计与分析主要包括(ABD)等内容。
A、统计整理B、统计分析C、汇总核实D、制作统计分析表
15.服务质量的构成要素包括(ABCD)。
A、技术质量B、职能质量C、形象质量D、真实瞬间
16.评价服务质量的标准包括可感知性、(ABCD)。
A、可靠性B、反应性C、保证性D、移情性
17.企业消除客户质量风险的顾虑,可以考虑的因素有集中强调质量、(ABCD)和服务补救。
A、加强员工培训B、广告宣传强调质量
C、利用促销技巧D、善用口碑
18.大客户划分为(ABCD)。
A、 重要客户B、高值客户C、集团客户D、战略客户
19.市场营销的任务是鉴定、(ABCD)和创新。
A、选择 B、适应 C、影响 D、维持
20.市场营销策略主要包括市场渗透策略、市场发展策略、(ABCD)、人员推广策略和人员营销策略等。
A、发展产品策略 B、竞争对抗策略 C、一体化增长策略 D、广告实施策略
二、单项选择题
1.超短波通信只能靠直线方式传输,传输距离约(A)km。
A、50B、100C、150D、200
23
2.中波通信多用于(C)。
A、海上B、水下C、广播D、地下
3.(C)设备较简单,机动性大,因此也适用于应急通信和抗灾通信。
A、长波通信B、中波通信C、短波通信D、微波通信
4.超短波通信的工作频带较宽,可以传送(B)路以下的话路或数据信号。
A、20B、30C、40D、50
5.(D)适合于电视广播和移动通信。
A、长波B、中波C、短波D、超短波
6.(D)利用对流层大气的不均匀性对微波的散射作用,可以进行散射通信,每个接力段可长达数百公里。
A、长波通信B、中波通信C、短波通信D、微波通信
三、多项选择题
1.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射机由(ABCD)和功率放大器等组成。
A、振荡器B、放大器C、调制器D、变频器
2.无线通信系统的接收机主要由前置放大器、(ABCD)和低频基带放大器等组成。
A、变频器B、本地振荡器C、中频放大器D、解调器
3.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ABCD)。
A、发射机B、发射天线C、接收天线D、接收机
二、单项选择题
1.微波各接力站收发设备均衡配置,站距约50km,天线直径1.5~4m,半功率角(A),发射机功率1~10W,接收机噪声系数3~10dB,必要时二重分集接收。
A、3~5°B、6~9°C、9~12°D、12~15°
2.微波中部分频段常用代号来表示,其中(A)频段以下适用于移动通信。
24
A、LB、SC、XD、C
3.微波通信中(C)GHz的电波在大气中衰减很少,适合于地球站与空间站之间的远距离通信。
A、90B、92C、94D、96
4.微波通信系统中,(D)把各种信息变换成电信号。
A、发信机B、收信机C、多路复用设备D、用户终端设备
5.在模拟微波通信系统中,常用的调制方式是调频;在数字微波通信系统中,常用(A)方式。
A、多相数字调相B、多进制数字调制
C、组合调制D、分组调制
6.微波通信系统中发信机中的(C)用于把发送的射频信号提高到足够的电平,以满足经信道传输后的接收场强。
A、调制器B、上变频器C、高功率放大器D、天线
7.在数字微波系统中,为满足高传输质量的要求,及大容量多进制正交调制技术的低干扰容限,须采用(D)。
A、同步技术B、有效利用频谱技术
C、均衡与干扰抵消技术D、前向纠错技术
8.随着通信容量的不断增大,及有效频谱利用技术的应用,要求采用对抗多径衰落所引起的信道畸变的(C)。
A、同步技术B、有效利用频谱技术
C、均衡与干扰抵消技术D、前向纠错技术
9.微波通信系统机组切换系统中,只在主用设备发生故障时将业务切换到备用设备,它只对设备故障提供保护,一般采用(A)备份。
A、1∶1B、2∶1C、3∶1D、4∶1
10.微波发信机用于将具有基带电平的基带信号转变成大功率的(B)。
25
A、脉冲信号B、射频信号C、视频信号D、数字信号
11.模拟电话调制解调设备去加重网络用于恢复原发送端(B)的原幅度分布,从而使基带内噪声分布比较均匀。
A、脉冲信号B、基带信号C、数字信号D、模拟信号
三、多项选择题
1.微波通信具有(ABCD)等特点,可用于点对点、一点对多点或广播等通信方式。
A、可用频带宽B、通信容量大C、传输损伤小D、抗干扰能力强
2.微波通信系统由(ABCD)及用户终端设备等组成。
A、发信机B、收信机C、天馈线系统D、多路复用设备
3.微波通信包括(ABCD)及工作于微波波段的移动通信。
A、地面微波接力通信B、对流层散射通信
C、卫星通信D、空间通信
4.微波按波长不同可分为(BCD)及亚毫米波。
A、米波B、分米波C、厘米波D、毫米波
5.微波通信系统中发信机由(ABC)组成。
A、调制器B、上变频器C、高功率放大器D、天线
6.微波通信系统中收信机由(BCD)组成。
A、天线B、低噪声放大器C、下变频器D、解调器
7.微波接力通信系统中继方式可分为(ABD)。
A、基带转接B、中频转接C、高频转接D、微波转接
8.在数字微波接力系统中,为提高频谱的利用率,可采用(ABC)。
A、多进制调制B、频谱赋形技术
C、交叉极化频率再用技术D、同步技术
26
9.模拟电话调制设备由(ABCD)等组成。
A、基带放大器B、预加重网络C、频率调制器D、中频放大器
10.模拟电话解调设备由(ABCD)组成。
A、限幅器B、鉴频器C、去加重网络D、基带放大器
二、单项选择题
1.地面上用微波接力通信系统进行的通信,因系视距传播,平均每(B)km假设参考电路要经过每跨距约为46km的54次接力转接。
A、1500B、2500C、3500D、4500
2.国内卫星通信一般的TDMA方式为(A)60Mbit/s以下速率。
A、60B、120C、180D、200
3.卫星地球站通过赤道上空约36000km的通信卫星的转发进行通信,视地球站纬度高低,其一跳的单程空间距离为72000~(A)km。
A、80000B、82000C、90000D、92000
4.常用的固定卫星以C频段的居多,C频段为上行6GHz、下行(A)GHz。
A、4B、6C、8D、10
5.Ku频段卫星为上行(B)GHz,下行11GHz/12GHz。
A、10B、14D、18D、22
6.卫星移动通信业务使用(A)频段。
A、LB、SC、CD、Ku
7.通信系统包括通信转发器和(C)。
A、收信机B、发信机C、通信天线D、基站
8.通信卫星中自旋稳定卫星的太阳能电池阵有效功率为三轴稳定卫星太阳能电池帆板有效功率的(B)左右。
27
A、1/2B、1/3C、1/4D、1/5
9.模拟卫星通信单路单载波/调频/频分多址方式采用语音激活技术,可提高转发器功率利用率(D)倍。
A、1B、1.5C、2D、2.5
10.模拟卫星通信单路单载波/调频/频分多址方式采用门限扩展技术可降低门限(C/N值)(D)dB。
A、1~2B、2~3C、3~4D、4~5
11.数字卫星通信TDM/PSK/FDMA方式使用数字话音插空和低速率编码可提高传输容量(D)倍。
A、1~2B、2~3C、3~4D、4~5
三、多项选择题
1.数字卫星通信方式有(ABCD)。
A、数字话音插空的时分多址B、不加话音插空的时分多址
C、星上交换时分多址D、卫星数字通道方式
2.按卫星的服务区域划分,有(AB)和国内卫星通信网等。
A、国际卫星通信网B、区域卫星通信网
C、模拟通信网D、数字通信网
3.通信卫星按使用的业务频段分有UHF、(ABCD)、Ku、Ka等频段的单频段卫星,或两种以上频段的多频段综合型卫星。
A、LB、SC、CD、X
4.通信卫星地球站终端设备是指地球站设备中(ABCD)等功能的设备。
A、执行接口B、基带信号处理C、复接和分接D、调制和解调
5.卫星固定通信业务使用(CD)频段。
A、LB、SC、CD、Ku
28
6.通信卫星可以传输(ABCD)和电视等信息。
A、电话B、电报C、传真D、数据
7.通信卫星按运行轨道分有(AC)。
A、低轨道卫星B、高轨道卫星C、静止轨道卫星D、同步轨道卫星
8.通信卫星遥测、遥控和跟踪系统由(ABCD)组成。
A、应答机B、遥测设备C、遥控设备D、测控天线
9.通信卫星能源系统又称电源系统,由(BCD)组成。
A、测控天线B、太阳能电池阵C、蓄电池组D、供电线路
10.数字卫星通信TDM/PSK/TDMA方式(ABC)是主要的同步方法。
A、球波束同步B、反馈同步C、开环同步D、闭环同步
11.甚小天线地球站的中频及基带部分,包括(ABCD)以及基带设备。
A、调制B、解调器C、前向纠错编D、译码器
二、单项选择题
1.移动通信使用的极低频频段的频率范围为(A)。
A、3~30HzB、30~300HzC、300~3000HzD、3~30kHz
2.移动通信使用的中频频段的频率范围为(B)。
A、3~30kHzB、300~3000kHzC、3~30MHzD、30~300MHz。
3.移动通信使用的极高频频段的频率范围为(C)。
A、300~3000MHzB、3~30GHzC、30~300GHzD、300~3000GHz
4.移动通信使用的甚长波的波长范围是(D)。
A、100~10Mm(108~107m)B、10~1Mm(107~106m)
C、1000~1000kMm(106~105m)D、100~10kMm(105~104m)
29
5.移动通信使用的短波的波长范围是(C)。
A、10~1km(104~103m)B、1000~100m(103~102m)
C、100~10m(102~10m)D、10~1m
6.移动通信使用的厘米波的波长范围是(B)。
A、1~0.1m(1~10-1m)B、10~1m(1-1~10-2m)
C、10~0.1mm(10-2~10-3m)D、1~0.1mm(10-3~10-4m)
7.我国陆地公用蜂窝数字移动通信网GSM通信系统8.90MHz,采用(B)MHz频段。
A、600B、900C、1200D、1500
8.标准的有线传输采用脉冲编码调制(PCM),每秒钟抽样(D)次,每次抽样值用8ht来表示,总的码率是kbps。
A、400B、800C、4000D、8000
三、多项选择题
1.移动通信系统一般由(ABCD)构成。
A、发信机B、收信机C、天线D、馈线
2.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多址方式有(ABC)以及它们的混合应用方式等。
A、频分多址B、时分多址C、码分多址D、空分多址
3.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可分为单向通信方式和双向通信方式两大类别,而后者又分为(ABC)。
A、单工通信方式B、双工通信方式
C、半双工通信方式D、半单工通信方式
4.目前移动通信使用超低频的频率范围是(B)。
A、3~30HzB、30~300HzC、300~3000HzD、3000~30000Hz
5.移动通信使用的极低频的波段范围是(A)。
30
A、100~10mmB、10~1mmC、100~10kmmD、10~1kmm
二、单项选择题
1.移动通信网中的小区制是指将所要覆盖的地区划分为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的半径可视用户的分布密度在1~(A)公里左右,在每个小区设立一个基站为本小区范围内的用户服务。
A、10B、20C、30D、40
2.移动通信网小区制中小区和其它小区可重复使用频率,称为(B)。
A、频率重复B、频率复用C、频率覆盖D、频率范围
3.由于移动台处于运动状态,(A)和移动台之间的电波传播状态随路径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A、基地台B、发射台C、基站D、无线
4.蜂窝移动通信网,通常是先由若干个邻接的(B)组成一个无线区群,再由若干个无线区群组成一个服务区。
A、小区B、无线小区C、同频小区D、不同频小区
5.(C)是指基地台位于无线小区的中心,并采用全向天线实现无线小区的覆盖。
A、顶点激励B、低点激励C、中心激励D、自由激励
三、多项选择题
1.移动交换子系统MSS包括移动交换中心(MSC)、(ABCD)和短消息中心(SC)。
A、拜访位置寄存器(VLR)B、归属位置寄存器(HLR)
C、鉴权中心(AUC)C、设备识别寄存器(EIR)
2.移动操作维护中心的主要功能有维护测试功能、障碍检测及处理功能、(ABCD),以及用户跟踪、告警、话务统计功能等。
A、系统状态监视功能B、系统实时控制功能
C、局数据的修改功能D、性能管理功能
3.在多信道共用系统中,移动台可按多种方式选择空闲信道,主要有专用(ABCD)等。
31
A、呼叫信道方式B、循环定位方式
C、循环不定位方式D、循环分散定位方式
4.带状服务区一般应用在(ABCD)的移动通信系统。
A、铁路B、公路C、沿海D、内河航道
5.为防止同频干扰,相邻区域不能使用同一频率,为此可采用(ABC)的配置方式,将这些频率依次分配给相邻区域,交替使用。
A、二频组B、三频组C、四频组D、五频组
二、单项选择题
1.天线产生(A)的原理可通过将一根同轴电缆折开的过程来简单说明:发射机将高频电流馈入同轴电缆,在同轴电缆的两导线之间存在交变电场,但电场被束缚在两导线之间,因而辐射很微弱。
A、电磁辐射B、电波C、频率D、磁场
2.当把两导线张成(C)角时,电场完全散布在周围空间,因而产生有效的辐射。
A、70°B、80°C、90°D、100°
3.当导线张开两臂的长度(C)波长λ时,辐射很微弱,当两臂的长度增大到可与波长相比拟时,导线上的电流将大大增加,因而就能形成较强的辐射。
A、大于B、小于C、远小于D、接近
4.通过电场、磁场之间不断的能量转换,电磁波得以从(D)向外传播,电场和磁场的方向与传播方向保持垂直。
A、交变磁场B、天线C、半波振子D、双极振子
5.天线俯仰角的计算公式为:(A)。
A、θ=arctg(H/R)+AmB、θ=tg(H/R)+Am
C、θ=AmD、θ=sin(H/R)+Am
6.无源分布式系统通过(B)分配器件,将微蜂窝信号分配至各个需要覆盖的区域。
A、天线B、无源C、供电D、光纤
32
三、多项选择题
1.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天线的性能,(ABC),都直接影响小区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
A、增益B、覆盖方向图C、极化方向D、屏蔽
2.在大型建筑物的中间楼层,由于来自不同基站信号的重叠,可能产生(ABCD)。
A、乒乓效应B、手机切换频繁C、话音质量差D、掉话率高
3.室内覆盖常用的是(AB)。
A、泄漏电缆覆盖方式B、分布天线覆盖方式
C、有线接入方式D、直放式
4.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天线的(ABCD)和俯仰角度等,都直接影响小区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
A、增益 B、挂高 C、覆盖方向 D、极化方向
5.移动通信天线室内覆盖系统所采用的分布式天线包括(ABC)。
A、 泄漏电缆式分布天线 B、同轴馈电式分布天线 C、 光纤分布式天线 D、卡塞格信式分布天线
二、单项选择题
1.互调分量在两个发射机中产生,两个发射机之间的频率差是(C)。
A、0.13MHzB、0.14MHzC、0.15MHzD、0.16MHz
2.我国大容量移动通信系统规定,信道间隔为(D)。
A、10kHzB、15kHzC、20kHzD、25kHz
3.理论分析表明,调频信号含有(A)边频分量,倘若其中某些边频分量落入邻道接收机的通带内,那么就产生了邻近波道干扰。
A、无穷多个B、1个C、2个D、3个
4.如有可能,可建立一种功率自动控制系统,利用移动台接收到的基地台(A)对移动台发
33
射功率进行自动控制,使移动台驶近基地台时降低发射功率。
A、信号的强度B、信号C、信号干扰D、信号频率
5.在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为了增加频谱利用率,有可能有(D)信道都被分配在一个相同频率上工作,这样就形成一种同波道结构。
A、两条B、三条C、多条D、两条或多条
三、多项选择题
1.假设A是发射机A的发射频率,B是发射机B的发射频率,则二次谐波频率为(ABCD)。
A、160.35MHzB、159.9MHzC、160.5MHzD、159.79MHz
2.共用的基地台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共用中继系统中,这些装置是(ABC)。
A、发射机组合器B、接收机多路混合器
C、天线共用器D、多路耦合器
3.滤波器通常指(ABC)。
A、通带滤波器B、阻带滤波器C、陷波器D、调压滤波器
4.在实践中,信道规划是一项复杂任务,需要详细考虑有关区域的(ABCD)和工作方式等。
A、地形B、电波传播特性C、调制制式D、无线电小区半径
5.假设A是发射机A的发射频率,B是发射机B的发射频率,那么三次、五次互调谐波分量可以用(ABCD)式求出。
A、2A-B B、2B-A C、3A-2B D、3B-2A
二、单项选择题
1.对流层传播方式应用于波长小于(A)米,频率大于30MHz的无线通信中。
A、10B、30C、50D、70
2.无线电波分布在3Hz到3000GHz之间,在这个频谱内划分为(C)个带。
A、8B、10C、12D、14
34
3.当电波波长小于(D)1米时,电离层是反射体。
A、4米B、3米C、2米D、1米
4.蜂窝系统的无线传播利用了(B)电波传播方式。
A、自由空间B、地波和表面波C、地波和表成5、电离层反射
5.“准平滑地形”指表面起伏平缓,起伏高度小于或等于(B)的地形,平均表面高度差别不大。
A、15米B、20米C、25米D、30米
三、多项选择题
1.无线电波从发射天线传播到接收天线的方式主要有(ABCD)。
A、直达波或自由空间波B、地波或表面波
C、对流层反射波D、电离层波
2.地波传播可看作是三种情况的综合,即(ABC)。
A、直达波B、反射波C、表面波D、电离波
3.无线电波频段有(BCD)。
A、0.3~3HzB、3~30HzC、30~300HzD、300~3000Hz
4.多径衰落也称瑞利衰落,对于这种快衰落,基站采取的措施就是采用(ABC)的办法。
A、时间分集B、频率分集C、空间分集D、振幅分集
5.“不规则地形”,按其状态可分为(ABCD)等。
A、丘陵地形B、孤立山岳C、倾斜地形D、水陆混合地形
二、单项选择题
1.手机更新周期这一参数是由系统设置的,可从0-(A)。
A、255B、355C、455D、555
35
2.当手机关机,而MSC一直未收到(B)不可及的消息,它就必须对手机不断地进行寻呼。
A、子系统B、IMSIC、供应站D、发射机
3.MSC向手机发送确认信息时,如果手机与系统有其他联系,则计时器(A)。
A、清零B、计时C、不计时D、不工作
4.手机调谐到新的频率并在相应时隙上发送切换接入突发脉冲,该切换接入脉冲仅包含(D)比特信息。
A、5B、6C、7D、8
5.“小区内切换”使通话中切换到(B)的另一信道成为可能。
A、不同小区B、同一小区C、相邻小区D、任意小区
6.SDCCH信道的切换与TCH的切换(A)。
A、相同B、不相同C、简单D、复杂
7.如果在网络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某一特定区域,移动电话是由(A)基站处理,并且手机在此区域内移动时,并不需要告之网络更新位置,那么此部分区域即为一个位置区。
A、一个或多个 B、一个 C、两个 D、多个
8.手机更新同期参数若设为“10”,则更新周期为(B),手机将一小时做一次登记。
A、30分钟 B、60分钟 C、90分钟 D、120分钟
三、多项选择题
1.移动用户位置更新有(ABC)。
A、通常位置更新B、开机时的位置更新
C、周期性的位置更新D、关机位置更新
2.手机将含有手机使用业务种类(ABCD)发送给MSC,MSC判断手机是否有权呼出,呼出可由用户或运营商激活。
A、话音B、数据
C、传真业务D、被叫号码的呼叫建立信息
36
3.手机接入原因包括(ABC)。
A、位置更新B、寻呼应答C、紧急呼叫D、呼叫转移
4.移动用户呼叫信令切换主要包括(ABCD)和MSC间切换。
A、同一BSC内切换 B、BSC间切换 C、小区内切换 D、SDCCH切换
5.手机在收到寻呼信息后会申请一个信令信道,MSC进行鉴权并加密,将关于用户业务的信息诸如(ABC)等送给手机。
A、数据B、传真C、话音D、报文
二、单项选择题
1.GPRS网络在无线传输信道上的时间轴按照复帧序列来组织,每一个复帧包含52个TDMA帧,组织成12个无线块,每一个无线块包含(D)个TDMA帧。
A、1B、2C、3D、4
2.互联网协议(IP)到达GPRS系统,IP数据包包含(A)字节IP包头,这些IP数据包首先在子网数据汇聚协议(SNDCP)层转换成逻辑链路控制(LLC)帧。
A、20B、30C、40D、50
3.GPRS网络中一个RLC块所经历的时间大约为18.5ms,或者等效于一个TDMA帧大约为(A)ms。
A、4.625B、5.625C、6.625D、7.625
4.GPRS网络中当编码速率为1时,传输能力为21.4kbit/s,而当编码速率为1/2时,每一个时隙的瞬时传输能力下降到(B)kbit/s。
A、6.05B、9.05C、12.05D、15.05
5.根据GSM的TDMA概念,一个RLC块是用(D)个连续突发传送的。
A、1B、2C、3D、4
6.GPRS网络中CS-1编码方案中每个RLC块的有效载荷为(A)比特。
A、160B、240C、288D、400
37
7.GPRS网络中CS-2编码方案中1个时隙的数据速率为(B)kbit/s。
A、8.0B、12.0C、14.4D、20.0
8.GPRS网络CS-3编码方案2个时隙数据速率为(C)kbit/s。
A、16.0B、24.0C、28.8D、40.0
9.GPRS网络CS-4编码方案中4个时隙数据速率为(D)kbit/s。
A、32.0B、48.0C、57.6D、60.0
10.当采用静态分配GPRS业务信道方式时,初期一个小区一般考虑分配一个频道(载波),即(C)8个信道时隙用于分组数据业务。
A、2B、4C、6D、8
三、多项选择题
1.GPRS点对点交互式电信业务包括(ABCD)。
A、可恢复业务B、消息业务C、对话业务D、远程控制业务
2.GPRS点对多点业务可细分为(ABC)。
A、点对多点多播业务B、点对多点群呼业务
C、IP多点广播业务D、虚电路业务
3.GPRS基于PTP的用户终端业务主要有(ABCD)。
A、信息点播类业务B、电子信函(E-mail)业务
C、会话业务D、远程操作业务
4.GPRS的业务质量(Qos)的基本属性是(ABCD)和平均吞吐量。
A、优先权B、时延C、可靠性D、峰值吞吐量
5.TLLI地址范围分成(ABCD)等区域。
A、本地B、异地C、随机D、辅助
6.GPRS网络逻辑功能包括移动接入、MM、(ABCD)等。
38
A、分组选路与传送B、逻辑链路管理
C、无线资源管理D、网络管理
二、单项选择题
1.GGSN是网关GPRS支持节点,通过Gn接口与SGSN相连,通过(C)接口与外部数据网络相连。
A、PSB、IUC、GiD、Gr
2.HLR是WCDMA移动网归属位置寄存器,它通过(A)接口与VMSCNLR或GMSC相连,通过Gr接口与SGSN相连,通过Gc接口与GGSN相连。
A、CB、GdC、IuD、D
3.UTRAN包含一个或几个无线网络子系统(RNS),一个RNS由一个无线网络(B)和一个或多个基站组成。
A、发射器B、控制器C、转换器D、接收器
4.RNC用于控制UTRAN的无线资源,它通常与一个移动交换中心(MSC)和一个SGSN以及广播域通过(A)接口相连。
A、IuB、GuC、CuD、Uu
5.AuC为CS域和PS域共用设备,是存储用户(A)的实体。
A、鉴权算法和加密密钥B、信息
C、配置D、数量
6.GMSC是电路域特有的设备,GMSC作为系统与其它公用通信网之间的接口,同时还具有(B)的功能。
A、传输信息B、查询位置信息C、识别标志D、签约业务
三、多项选择题
1.UMTS系统的网络单元包括(ABCD)和外部网络。
A、用户终端设备B、陆地无线接入网
39
C、CND、OMC
2.WCDMA系统单元中CN负责与其他网络的连接和对UE的通信和管理,主要功能模块有(ABCD)和HLR。
A、VMSC/VLRB、GMSCC、SGSND、GGSN
3.WCDMA系统的接口主要有(ABCD)和lub接口。
A、Cu接口B、Uu接口C、Lu接口D、lur接口
4.UE是用户终端设备,它主要包括(ABCD)等。
A、射频处理中单元B、基带处理单元
C、协议栈模块D、应用层软件模块
5.UE通过Uu接口与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交互,为用户提供电路域和分组域内的各种业务功能,包括(ABCD)。
A、普通话音B、宽带话音C、移动多媒体D、Internet应用
6.RNC是无线网络控制器,主要完成(ABCD)等功能。
A、连接建立和断开B、切换
C、宏分集合并D、无线资源管理控制
二、单项选择题
1.SDH传输网最基本的同步传送模块是STM-1,其信号速率为(A)kbit/s。
A、155520B、622080C、2488320D、9953280
2.STM-1帧频8kHz,即每秒传送8000帧;一帧的周期为(A)μs。
A、125B、225C、325D、425
3.ADM是一个(B)设备,它的输出和输入均为STM-N光信号,支路信号可以是准同步的,也可以是同步的。
A、四端口B、三端口C、二端口D、单端口
4.SDH网络中对于双向环复用段倒换既可用2纤方式也可用4纤方式,而对于通道倒换环只
40
用()方式。
A、2纤B、3纤C、4纤D、5纤
5.SDH在2纤双向环自愈保护中,每个传输方向用一条光纤,且在每条光纤上将(A)容量分配给业务通路。
A、一半B、三分之一C、四分之一D、五分之一
三、多项选择题
1.SDH网络单元主要有(ABCD)。
A、同步光缆线路系统B、终端复用器
C、分/插复用器D、同步数字交叉连接设备
2.SDXC具有复用、(ABCD)和网络管理等功能。
A、配线B、网络连接C、保护与恢复D、监控
3.网络节点所要完成的功能包括(ABCD)等多种功能。
A、信道终结B、复用C、交义连接D、交换
4.SDH复用映射结构中的容器是一种用来装载各种不同速率的信息结构主要有(ABCD)和C-4几种。
A、C-11B、C-12C、C-2D、C-3
5.SDH复用映射结构中的支路单元是一种在低阶通道层和高阶通道层间提供适配功能的信息结构,它由信息净负荷和指示净负荷帧起点相对于高阶VC帧起点偏移量的支路单元指针组成,有(ABCD)几种。
A、TU11B、TU12C、TU2D、TU3
6.SDH技术中低阶通道开销主要由(ABCD)和增强型远端缺陷指示组成。
A、通道状态和信号标记字节B、通道踪迹字节
C、网络操作者字节D、自动保护倒换通道
7.SDH网络的基本物理拓扑有(ABCD)和网孔形等类型。
41
A、线形B、星形C、树形D、环形
8.SDH自愈保护的方式主要有(ABCD)。
A、2纤单向通道倒换环B、2纤单向复用段倒换环
C、4纤双向复用段倒换环D、2纤双向复用段倒换环
二、单项选择题
1.光纤WDM明线技术中的FDM模拟技术,每路电话(B)。
A、2kHzB、4kHzC、6kHzD、8kHz
2.光纤WDM中的小同轴电缆60路FDM模拟技术,每路电话(B)。
A、2kHzB、4kHzC、6kHzD、8kHz
3.光纤WDM中的中同轴电缆1800路FDM模拟技术,每路电话(B)。
A、2kHzB、4kHzC、6kHzD、8kHz
4.光纤WDM中的光纤通信140Mbit/sPDH系统,TDM数字技术,每路电话(B)kbit/s。
A、32B、C、128D、256
5.光纤WDM中的光纤通信2.5Gbit/sSDH系统,TDM数字技术,每路电话(B)kbit/s。
A、32B、C、128D、256
6.光纤WDM中的光纤通信N×2.5Gbit/sWDM系统,TDM数字技术+光频域FDM模拟技术,每路电话(B) kbit/s。
A、32B、C、128D、256
7.G.652光纤可以将2.5Gbit/s速率的信号无电再生中继传输至少(C)公里左右。
A、200B、400C、600D、800
8.由于SPM随长度而积累,因而是采用G.652光纤的单波长系统的基本非线性损伤,门限功率大约为(A)dBm。
A、18B、28D、38D、48
42
9.DWDM系统的无电再生中继长度从单个SDH系统传输的50~60km增加到了500~(A)km。
A、600B、700C、800D、900
10.DWDM系统中λ10的中心波长为(C)nm,中心频率为192.7THz。
A、1557.36B、1556.55C、1555.75D、1554.94
三、多项选择题
1.G.653光纤可以在1550nm波长的工作区毫无困难地开通长距离(AD)系统,是最佳的应用于单波长远距离传输的光纤。
A、10Gbit/sB、14Gbit/sC、17Gbit/sD、20Gbit/s
2.在零色散波长区,传输3路WDM系统,传输25km以后,就可能产生不可弥补的失真,解决的办法有(ABC)。
A、采用不等间隔的波长安排B、增加光通路的间隔
C、适当缩短光放大器间距D、适当加大光放大器间距
3.掺饵光纤放大器主要由(ABCD)等部件组成。
A、掺饵光纤B、泵浦光源C、耦合器D、隔离器
4.克尔效应也称作折射率效应,在理论上,克尔效应能够引起下面不同的非线性效应,即(ABC)。
A、自相位调制B、交叉相位调制C、四波混频D、六波混频
5.目前广泛使用的光纤通信系统均为强度调制——直接检波系统,对光源进行强度调制的方法有(AB)。
A、直接调制B、间接调制C、交叉调制D、混合调制
6.EDFA的基本结构与改进形式有(ABCD)。
A、同向泵浦B、反向泵浦C、双向泵浦D、反射型泵浦
二、单项选择题
43
1.ITU-T G.841建议对复用段倒换环的倒换时间作出这样的规定:环上如无额外业务,无预先的桥接请求,且光纤长度少于1200km,则倒换时间应少于(D)ms。
A、20B、30C、40D、50
2.为了判断光接收机灵敏度的BER=1×10-x,一次观察的时间,按所测的比特数计,需要不少于10×(A)比特。
A、10xB、20xC、30xD、40x
3.接收机灵敏度是指在R参考点上达到规定的误比特率时所能接收到的(A)平均光功率。
A、最低B、最高C、偏低D、偏高
三、多项选择题
1.SDH光缆线路系统包括(ABC)。
A、复用器B、光缆线路C、再生器D、中继器
2.光通道衰减是再生段S、R点之间的衰减,光通道衰减测试方法有(ABD)基准方法是,第一替代方法是,第二替代方法是。
A、剪断法B、后向散射法C、前向散射法D、介入损耗法
3.SDH中与复用段保护倒换有关的时间有(ABC)。
A、检测时间B、倒换时间C、等待恢复时间D、准备时间
二、单项选择题
1.数字交换中在表示模拟用户接口电路的功能时,字母“B”表示的是(A)。
A、馈电B、过压保护C、振铃控制D、监视
2.在数字交换中表示模拟用户接口电路的功能时,字母“H”表示的是(C)。
A、馈电B、测试控制C、混合电路D、编译码和滤波
3.在数字交换中表示模拟用户接口电路的功能时,字母“T”表示的是(B)。
A、馈电B、测试控制C、混合电路D、编译码和滤波
4.程控交换机的电压为负48V,在通话时,馈电电流在20mA~(B)mA之间。
44
A、50B、100C、150D、200
5.程控交换机向用户话机发出的振铃电流具有比较高的电压,国内规定为90V+(C)V。
A、11B、13C、15D、17
6.关于公用电话网中使用的信号音我国多采用(A)Hz的频率,通过不同的断续方式来定义。
A、450B、550C、650D、750
7.交换系统的再启动次数一般要求每月在(A)次以下。
A、10B、15C、20D、25
8.一般认为,在本地电话网中,总呼损在2%~(B)范围内是比较合适的。
A、3%B、5%C、7%D、9% 三、多项选择题
1.程控交换机按控制方式不同可分为(ABC)。
A、集中控制B、分级控制C、全分散控制D、混合控制
2.程控交换机目前可以传送的信号有(ABC)。
A、脉帐调制信号B、增量调制信号C、脉码调制信号D、减量调制信号
3.呼出的类别分为(ABC)。
A、全部呼出B、呼叫国际和国内长途自动电话
C、只呼叫国际长途自动电话D、只呼叫本地电话
4.程控交换机的控制部分是计算机系统,由(ABCD)组成,通过执行软件系统,来完成规定的呼叫处理、维护和管理的功能逻辑。
A、处理器B、存储器C、输入设备D、输出设备
5.数字中继器的主要功能有(ABCD)。
A、码型变换B、码型反变换
C、时钟提取和帧同步D、信令的提取和插入
45
6.程控交换机的数据处理系统拥用大量公用资源,这些资源有(ABC)等。
A、DTMF收号器B、中继线C、交换网络链路D、用户线
7.在自动电话交换机中,用户通话完毕,挂机复原采用的复原控制方式有(ABCD)。
A、主叫控制B、被叫控制
C、主被叫互不控制D、主被叫互控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电话网的等级结构已由原来的五级结构逐步演变为(C),长途电话网基本完成由四级网向二级网过渡。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2.电话网全网演变为三级时,两端局之间最大的串接电路段数为(B)段,串接交换中心数最多为6个。
A、4B、5C、6D、7
3.网状网结构的本地网中,各端局所从属长途局设置低呼损,即≤(A)呼损率直达中继电路群。
A、0.5%B、1%C、1.5%D、2%
三、多项选择题
1.目前固定电话网的通信业务主要包括(ABCD)等。
A、固定网本地电话业务B、固定网国内长途电话业务
C、固定网国际长途电话业务D、IP电话业务
2.IP电话业务的主要业务类型包括(ABCD)。
A、端到端的双向话音业务B、端到端的传真业务
C、端到端的中、低速数据业务
D、与智能网共同提供的国内和国际长途智能网业务
46
二、单项选择题
1.构成话务量或电信负载的三要素是(A)、占用时长或服务时长和时间区间。
A、呼叫强度B、控制对象C、话务类型D、操作参数
2.我们所说的话务量或电信负载,通常是以统计(A)来表示的。
A、平均值B、加权平均值C、最小值D、最大值
3.所谓呼叫强度,就是单位时间里用户为实现通信所发生的(A)。
A、呼叫次数B、通话次数C、占用次数D、遇忙次数
三、多项选择题
1.话务类型通常包括(ABCD)等组合而成。
A、呼叫类型B、业务类别C、话务源D、话务目的
2.中继资源话务控制的种类主要有(ABCD)。
A、取消抵达迂回话务控制B、取消溢出迂回话务控制
C、跳跃控制D、中继预留控制
3.呼叫目的话务控制主要包括(ABC)。
A、目的码话务裁截控制B、呼叫间隙控制
C、难以到达控制D、中继预留控制
4.影响交换机呼叫处理能力的因素主要有(ABCD)。
A、系统容量B、系统结构C、处理机能力D、软件设计水平
二、单项选择题
1.数据通信中,X.25网中DTE-DCE之间的主要接口信号有(C)个。
A、2B、4C、6D、8
2.数据通信中,一条链路最多可存在(B)条逻辑信道。
47
A、3096B、4096C、5096D、6096
3.数据通信中,X.25网中一条永久虚电路一旦建立就永久占用一个逻辑信道号,直到被拆除。逻辑信道号可取1~(B)。
A、3095B、4095C、5095D、6095
4.吞吐量是分组交换机的主要性能之一,它表示分组交换机每秒处理的分组数,在给出该指标时,必须指出分组长度,通常为(C)字节/分组。
A、108B、118C、128D、138
三、多项选择题
1.分组交换网由分组交换机、(ABCD)和传输信道等组成。
A、网络管理中心B、远程集中器C、分组装拆设备D、分组终端
2.分组终端是分组交换机的主要设备之一,一般分组终端都有基本的(ABCD)和友好的人——机界面等功能。
A、键盘会话B、文件传送
C、支持多用户操作D、支持多窗口
3.数据通信中,X.25包含(ABC)。
A、分组层B、数据链路层C、物理层D、传送层
4.数据通信中,X.25网中逻辑信道的主要状态有(ABCD)。
A、准备好状态B、呼叫建立状态C、数据传输状态D、呼叫清除状态
二、单项选择题
1.帧中继网中,交换单元—帧的信息长度比分组长度要长,预约的最大帧长度至少要达到(B)字节/帧,适合封装局域网的数据单元。
A、1300B、1600C、1900D、2100
2.帧中继用户数据包括控制字段和信息字段,其长度是可变的,信息字段的内容应由整数个
48
(B)比特组构成。
A、4B、8C、16D、32
3.目前,帧中继可以提供的速率是(A)/2Mbit/s。
A、1.5B、2.5C、3.5D、4.5
三、多项选择题
1.帧中继技术主要应用在广域网(WAN)中,其支持多种数据型业务如局域网互连、远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的(ABCD)等。
A、文件传送B、图像查询C、图像监视D、会议电视
2.帧中继采用面向连接的交换技术,可以提供(AB)业务。
A、交换虚电路B、永久虚电路C、模拟交换电路D、数字交换电路
3.PVC管理协议描述用户/网络间接口(IJNI)以及网络/网络接口(NNI)如何相互交换有关接口和PVC的状态,其主要内容包括(ABCD)等。
A、接口的有效性B、各PVC当前的状态
C、PVC的增加D、PVC的删除
4.网管中心的主要功能是负责全网的(ABCD)和安全管理等。
A、故障监控管理B、网络配置管理C、网络性能管理D、计费管理
二、单项选择题
1.从组网功能区分,DDN节点可分为用户节点、接入节点和(A)。
A、E1节点B、一级干线网节点
C、二级干线网节点D、本地网节点
2.不同等级的网络主要用2048Kbit/s数字信道互连,也可用N×(C)Kbit/s数字信道互连。
A、16B、32C、D、128
3.在进行DDN规划设计时,省内任一用户到达一级干线网节点所经过的节点数应在
49
(A)。
A、3个或3个以下B、4个或4个以下
C、5个或5个以下D、6个或6个以下
4.DDN两用户之间连接,中间最多经过(A)个DDN节点。
A、10B、12C、14D、16
三、多项选择题
1.DDN由(ABCD)组成。
A、用户环路B、DDN节点
C、数字信道D、网络控制管理中心
2.DDN可为公用数据交换网、(ABCD)、会议电视、ISDN以及邮政储蓄计算机网络等提供中继信道或用户的数据通信信道。
A、各种专用网B、无线寻呼系统C、可视图文系统D、高速数据传真
3.二线(或四线)频带型MODEM传输方式中,不同型号的MODEM在传输速率上差距很大,这是因为采用不同的(ABC)技术所致。
A、调制B、编码C、压缩D、扩展
二、单项选择题
1.ATM适配层要将上层传来的信息流分割成(B)字节长的ATM业务数据单元SDU,同时将ATM层传来的ATM-SDU组装、恢复再传给上层。
A、28B、48C、68D、88
2.ATM信元是定长的,而且信元的长度较小,只有(C)字节。
A、33B、43C、53D、63
3.ATM信元分为信头和净荷两部分,信头为(A)字节,净荷为48字节。
A、5B、10C、15D、20
4.信元定界,ITU-T建议采用HEC方式,即将每(D)比特进行CRC计算,若结果与其后
50
的8比特相等,则认为找到了一个信头。
A、8B、16C、24D、32
三、多项选择题
1.ATM层功能可以分为(ABCD)等功能。
A、信元复用/解复用B、信元的产生和提取
C、信元VPI/VCI的翻译D、一般流量控制
2.ATM网可分为(ABC)。
A、公用ATM网B、专用ATM网C、ATM接入网D、ATM支撑网
3.ATM网络接口主要有(ABCD)和基于帧的UNI。
A、用户网络接口B、网络节点接口C、宽带网间接口D、数据交换接口
4.ATM宽带网间接口的特点是支持不同网络间的多种业务传送,包括(ABCD)等。
A、基于信元的PVC方式业务B、PVC方式的帧中继业务
C、电路仿真业务SMDSD、SVC业务
5.ATM网的OAM功能分成(ABCD)和再生段级。
A、虚通路级B、虚通道级C、传输通道级D、数字段级
二、单项选择题
1.总线型局域网中封装在MAC帧中的LLC帧,最大长度为(B)字节。
A、1000B、1500C、2000D、2500
2.IEEE802.1Q的标记是在以太帧头和数据之间插入(A)比特来标示的,因此,理论上在一个网络中最多可以有212=4096个虚拟局域网。
A、12B、22C、32D、42
3.用户如果以以太网方式接入,则城域网提供给用户的一般是(D)Mbit/s以太网接口。
A、5/10B、5/50C、10/50D、10/100
51
三、多项选择题
1.从结构上可以将城域网分为(ABC)。
A、骨干层B、汇聚层C、接入层D、物理层
2.按访问方式分类以太网可分为(AB)。
A、共享式以太网B、交换式以太网
C、独有式以太网D、非交换式以太网
3.在城域网中,汇聚层和接入层实现基本的(AB)。
A、运营管理功能B、用户接入功能C、电路交换功能D、信令汇接功能
4.管理宽带IP城域网的方式有(ABCD)。
A、带内网络管理B、带络管理
C、带内、带络管理同时使用D、带内、带络管理混合使用
二、单项选择题
1.因特网域名的总长度不得超过(C)个字符。
A、55B、155C、255D、355
2.私有网络地址是指内部网络的主机地址,而公有网络地址是指在(A)上的全球唯一的IP地址。
A、因特网B、城域网C、局域网D、虚拟网
3.在计算机上实现的数据加密,其加密或解密变换是由(A)控制实现的。
A、密钥B、程序C、电路D、人工
4.每个IP地址由4个8位二进制数组成,每个8位数之间用(A)隔开。
A、园点B、顿号C、分号D、斜线
52
5.在地址情况下,局域网的服务器与路由器相连,路由器通过X.25网或DDN专线等与Internet上的主机相连,除服务器和路由器各需要一个IP地址外,每个工作站均需要(A)的IP地址。
A、一个B、二个C、三个D、多个
三、多项选择题
1.TCP/IP协议采用层次结构,主要有(ABCD)。
A、应用层B、传输层C、网络层D、接口层
2.虚拟私有网(VPN)从实现技术的角度分为(AB)。
A、基于传统技术的VPNB、基于MPLS的VPN
C、基于用户设备的VPND、基于网络的VPN
3.虚拟私有网(VPN)从应用范围的角度分为(ABC)。
A、Access VPNB、Intranet VPNC、Extranet VPND、MPLS VPN
4.虚拟私有网(VPN)从IETF的角度分为(ABCD)。
A、拨号VPNB、虚拟专线C、路由VPND、局域网VPN
5.网络技术中,主要攻击检测方法有(ABCD)。
A、基于审计的攻击检测技术B、基于神经网络的攻击检测技术
C、基于专家系统的攻击检测技术D、基于模型推理的攻击检测技术
6.电子商务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等。
A、信息管理系统B、电子数据交换系统
C、电子订货系统D、商业增值网
二、单项选择题
1.通信网络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C)个阶段。
A、二B、三C、四D、五
53
2.我国固定电话网已从五级网演变为(C)级网。
A、一B、二C、三D、四
3.总线形网是所有节点都连接在(A)公共传输通道——总线上。
A、一个B、二个C、三个D、无数个
4.实现数字传输后,在数字交换局之间、数字交换局和传输设备之间均需要实现信号(D)的同步。
A、频率B、速率C、传导D、时钟
5.宽带ISDN的信息传递方式,采用异步转移模式(ATM),并确定了用户-网络的接口的速率和结构的国际标准,接口速率为(C)Mbit/s和622.080Mbit/s。
A、155.500B、155.510C、155.520D、155.530
6.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能与任何地方的另一个人进行通信是实现(C)。
A、个人化B、群体化C、个人通信D、自由通信
7.GSM电话网构成(C)网络结构。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8.IP电话中采用共轭结构算术码本激励线性预测编码法,编码速率为(B)kbit/s。
A、4B、8C、12D、16
三、多项选择题
1.业务网包括(ABC)、IP电话网、数据通信网、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和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A、固定电话网B、移动电话网C、智能网D、传输网
2.支撑网包括(ABC)。
A、信令网B、同步网C、管理网D、传输网
3.未来的通信网正向着(ABCD)的方向发展。
54
A、数字化 B、综合化C、智能化 D、个人化
4.数据通信网包括(ABCD)。
A、分组交换网 B、数字数据网C、帧中继网D、计算机互联网
5.业务网也就是用户信息网,它是现代通信网的主体,是向公众提供诸如(ABCD)图像等各种电信业务的网络。
A、电话B、电报C、传真D、数据
6.信令网由(ABC)组成。
A、信令点B、信令转接点C、信令链路D、电路
7.数字化就是在通信网中全面使用数字技术,包括(ABD)等。
A、数字传输B、数字交换C、数字传真D、数字终端
二、单项选择题
1.电信管理论坛是(C),由一系列的运营商和系统集成商组成,主要致力于按TMN的框架规划和指导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的开发。
A、一个国际刊物B、国际电信联盟C、民间组织D、官方组织
2.电信管理网模型在框架上定义了电信运营商管理活动的四个各有侧重而又互相关联的层次,即商务管理层、业务管理层、网络管理层、(B)。
A、业务实现管理层B、网元管理层
C、操作管理层D、设备管理层
3.网路管理系统由多个网路管理中心和相应的(D)组成。
A、交换设备B、传输设备C、数据设备D、传输线路
4.TMN的(C)是传送、存储、安全、恢复、处理及用户终端支持等。
A、告警功能B、应用功能C、一般功能D、监控功能
5.故障管理所完成的主要功能是在电信网中检测(D),确定其性质和位置,将故障隔离并设法校正等。
55
A、故障B、统计数据C、告警信息D、异常现象
6.安全管理的功能是保护(D),使其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A、传输线路B、交换设备C、监控系统D、网络资源
7.网路管理系统可设置不同级别的网路管理中心,按一个省的长途网建立的网管中心称为(A)。
A、省网管中心B、省监控中心C、省管理中心D、省指挥中心
8.网管中心设备按作用可以分为(A)、显示告警设备和操作终端三个部分。
A、计算机系统B、监控系统C、数据采集系统D、告警系统
9.网管中心的核心设备是(C)。
A、显示告警设备B、操作终端C、计算机系统D、监控系统
10.配置管理是网管系统根据需要对网络中的(A)进行控制和标识,并从网络单元收集数据和给网络单元提供数据。
A、网络单元B、网络设备C、交换机D、监控系统
11.电信管理网的基本概念是提供一个有组织的(C),以取得各种类型的操作系统之间、操作系统与电信设备之间的互连。
A、网元结构B、网络C、网络结构D、告警系统
12.性能管理就是对电信设备的性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它可以对(D)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及时给出评价报告。
A、网络B、网络单元C、设备D、网络或网络单元
13.性能管理的基本功能是收集(A),对电信网和网络设备的性能进行监测,以便发现和校正网络或网络单元的性能和有效性偏离或下降,并对网络的规划和设计提供支持。
A、统计数据B、告警信息C、设备信息D、异常信息
三、多项选择题
1.根据TMN的逻辑分层原则,在TOM体系中,对电信业务处理框架分成(ABC)和网元管理层。
56
A、客户界面管理与客户服务层B、业务开发与运营层
C、网络与系统管理层和网元管理层D、规划与发展层
2.客户服务层包括销售、(ABCD)等处理过程。
A、订单处理B、客户问题处理C、客户QoS管理D、与收费
3.业务开发与运营层包括业务规划与发展、(ABCD)等处理过程。
A、业务配置B、业务问题处理C、业务质量管理D、计费账务处理
4.网络与系统管理层包括网络规划与发展、(ABCD )等处理过程。
A、网络提供B、网络资产管理
C、网络维护与恢复D、网络数据管理
5.销售和市场管理域管理的数据有销售预测和投标数据、(ABCD)等。
A、市场分析数据B、市场计划数据C、市场活动数据D、销售人员数据
6.商务管理域实现(ABCD)、财务和资产管理等内容。
A、商务计划管理B、技术管理C、日常事务管理D、人力资源管理
7.客户服务域定义的构件有(ABCD)、客户定单管理构件等。
A、客户数据管理构件B、客户关系管理构件
C、客户服务界面管理构件D、客户服务质量管理构件
8.计费管理域管理的数据有服务使用记录、(ABCD)等。
A、清单数据B、账单数据C、费率数据D、优惠数据
9.网络管理域负责管理网络服务、网络规划、(ABCD)等方面的问题。
A、网络故障分析B、网络业务测试
C、网络使用量采集D、网络性能
10.设备管理域管理的数据有(ABCD)等。
57
A、设备数据B、电源C、插件D、机架
11.电信管理网的基本概念是提供一个有组织的网路结构,以取得各种类型的(BC)互连。
A、用户接入网之间B、操作系统之间
C、操作系统与电信设备之间D、传输网之间
12.TMN的应用功能主要有(ABCD)和安全管理。
A、性能管理B、故障管理C、配置管理D、计费管理
13.TMN的一般功能是(ABCD)、处理及用户终端支持等。
A、传送B、存储C、安全D、恢复
14.故障管理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ABC)。
A、告警监视功能B、故障定位功能
C、测试功能D、处理功能
15.网管中心设备按作用可以分为(ACD)三个部分。
A、计算机系统B、监控系统C、显示告警设备D、操作终端
16.性能管理必须实现的功能包括(ABCD)。
A、性能监测功能B、业务管理功能
C、服务质量监视功能D、网络控制功能
17.故障管理所完成的主要功能是在电信网中检测异常现象,确定其(CD),将故障隔离并设法校正等。
A、原因B、发生时间C、性质D、位置 18.配置管理是网管系统根据需要对网络中的网络单元进行控制和标识,并从网络单元收集数据和给网络单元提供数据,主要包括(ABC)功能。
A、安装B、保障C、状态控制D、处理
58
二、单项选择题
1.发生自然灾害的时候,需要首先控制(A)的话务量。
A、难以到达B、数量较大C、呼出局端D、呼入局端
2.实施扩散策略一般在(A)。
A、网络过负荷初期B、自然灾害
C、网络过负荷最终策略D、防止交换机拥塞
3.有效解决网络过负荷的最终策略是(A)。
A、保护策略B、扩展策略
C、话务控制策略D、利用有限资源,最大可能疏通话务
4.与ART和ARF控制相反,Skip控制加强了对(D)的使用,只能用来减轻局部的网络拥塞。
A、扩展性控制 B、重选路由C、有限资源D、迂回路由
5.发生自然灾害时,为防止交换机拥塞,应采取(C)话务控制方法。
A、扩展性控制B、重选路由C、保护性控制D、中继预留
6.当交换机发生拥塞时,为了防止出现拥塞扩散,适合采取(C)。
A、扩展性控制B、重选路由C、保护性控制D、优先疏通呼出话务
7.TAR控制可以对某个子路由块的(B),使全网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合理的应用。
A、系统监视B、话务分流C、门限调整D、参数修改
三、多项选择题
1.指数曲线回归预测方法目前在我国通信业务预测中使用较多,可用来做(BC)。
A、长期预测B、中期预测C、短期预测D、长远预测
2.下面(ACD)选项属于话务特性。
A、话务类别B、话务参数C、业务类别D、话务源
59
3.常见的话务量预测方法有(ABC)。
A、时间序列预测法B、多因子相关回归预测法
C、定性预测法D、定期预测法
4.系统在话务高峰时启用话务控制来防止交换机拥塞时,适合选取(CD)方法。
A、扩展性控制B、重选路由C、跳跃控制D、呼叫间隙控制
5.按话务控制的启动方式可分为(AD)。
A、自动控制B、条件控制C、门限控制D、人工控制 6.(ACD)进行组合,而后决定采用何种话务控制手段。
A、控制对象B、网络资源C、操作参数D、话务特性
7.当交换机发生拥塞时,重点控制哪几个方面是正确的(ABC)。
A、防止拥塞扩散B、使用空闲容量
C、首先控制HTR话务D、允许话务量呼出
8.除了正常的工程和经济因素之外,以下(ABCD)等方面能决定交换机是否具有话务控制能力的因素。
A、交换机、电路群的容量及网路结构
B、网路管理组织
C、由于网管增加了负荷而使交换机的处理能力下降
D、交换机在网中的作用及重要性
9.按话务控制的对象进行分类可分为(ABC)。
A、电路群控制B、路由控制C、目的码控制D、子路由块控制
二、单项选择题
1.为了使通信网能快速且有效可靠地传递信息,充分发挥其作用,对通信网一般提出了接通
60
的任意性与快速性、信号传输的透明性与传输质量的一致性和网络的(A)与经济合理性三个要求。
A、可靠性B、完整性C、性D、综合性
2.(A)对通信网至关重要,一个可靠性不高的网会经常出现故障乃至中断通信,这样的网是不能用的。但绝对可靠的网是不存在的。
A、可靠性B、完整性C、性D、综合性 3.(C)是对通信网的最基本要求。
A、接通的可靠性与快速性B、接通的完整性与快速性
C、接通的任意性与快速性D、接通的综合性与快速性
4.合理的网络性能指标通常能反映电话网(C)的能力、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质量和网络运行的基本状况。
A、交换B、传输C、疏通话务D、网络管理
5.稳定质量是指通信网的(A)。
A、可靠性B、完整性C、性D、综合性
三、多项选择题
1.通信网按其所能实现的业务种类来分有(ABC)。
A、电话通信网B、数据通信网C、广播电视网D、传输网
2.电话通信是目前用户最基本的业务需求,对电话通信网的要求是(ABC)。
A、接续质量B、传输质量C、稳定质量D、交换质量
3.影响接通的任意性与快速性的主要因素包括通信网的(ABC)。
A、拓扑结构B、网络资源C、可靠性D、综合性
4.接续质量是指用户通话被接续的速度和难易程度,通常用接续(CD)来衡量。
A、接通率B、时长C、损失D、接续时延
5.传输质量是指用户接收到的话音信号的清楚逼真程度,可以用(BCD)来衡量。
61
A、时延B、响度C、清晰度D、逼真度
6.稳定质量是指通信网的可靠性,其指标主要有(ABC)等。
A、失效率B、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C、平均修复时间D、时延
二、单项选择题
1.电信的网管体系跨多个电信部门包括管理基础网和(A)。
A、多种业务网B、管理网C、子网D、网层
2.数据库服务器负责处理及保存由接入服务器上传的(B)。
A、数码B、数据C、信号D、报文
3.网管系统被管理的网络提供实时和全面的告警监控及(C)的告警提示。
A、可知B、明显C、可闻可视D、不同颜色
4.性能管理提供监视(D)的当前及历史运行性能状态。
A、网络B、网层C、子网D、电路
5.本地交换网网管系统管理各本地网内的所有交换(A)及网络。
A、网元B、网点C、数据D、报文
6.长途交换网管系统管理(B)所有的长途交换网元及网络。
A、局内B、省内C、市内D、大区内
7.七号信令网集中监控系统是七号信令网运行、维护管理的主要(C)。
A、手段B、功能C、平台D、方法
8.接入网监控系统管理各本地网内的所有接入(C)设备及网络。
A、交换B、传输C、网元D、配置
62
三、多项选择题
1.应用服务器负责实现(ABCD)和安全管理等应用功能,并且根据数据库处理后的数据形成业务报表。
A、故障管理B、配置管理C、性能管理D、计费管理
2.接入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之间的网络连接,根据不同厂家设备提供的接口,可以分为通过DCN、(ACD)等连接。
A、X.25B、ADSLC、A、DDN
3.网管系统通常由(ABC)组成。
A、接入服务器B、应用服务器C、数据库服务器D、DNS服务器
4.网管系统应当具备(ABCD )和安全管理的功能。
A、故障管理B、配置管理C、性能管理D、帐务管理
5.故障管理功能为方便用户快速的隔离和定位故障,并提供(ABCD)等功能。
A、告警抑制B、告警级别设置C、告警过滤D、告警数据统计
6.本地交换网网管系统负责管理(ABCD)及网络性能等方面的问题。
A、本地网交换网络服务B、规划故障分析
C、业务测试D、使用情况
二、单项选择题
1.在同一个长途汇接区内,可设置(A)与本汇接区级别相等的长途交换中心。
A、一个或多个B、两个或多个C、三个或多个D、四个或多个
2.汇接局一般设置在本地网的(C)并且相互之间采用网状网结构。
A、特大城市B、大城市C、中心城市D、地级市
3.本地网中所有端局对特服汇接局设置直达中继电路,由该汇接局与(C)建立直达中继电路。
A、终端B、寻呼台C、信息台D、接口局
63
4.在全国长途电话通信中,两端局间的最大串接电路段数为5段,串接交换中心数最多为(B)个。
A、5B、6C、7D、8
三、多项选择题
1.程控交换机的基本结构包括外围电路部分、(AB)计费部分、统计部分和输入输出等部分。
A、交换网络部分B、呼叫处理部分
C、用户电路部分D、收发码器部分
2.程控交换机的用户电路具有馈电、(ACD)单路编译码器、混合电路和测试等功能。
A、过压保护B、扫描C、振铃D、监视
3.程控交换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有(BCD)。
A、号码长度B、呼叫处理能力C、阻塞率D、可靠性指标
4.中继器一般由(ABCD)等组成。
A、保护电路B、信号互换电路
C、用户线信号电路D、隔离电路
5.交换网络模块可以说是程控交换机的核心部分,按照工作原理,交换网络可分为(AB)。
A、空分交换网络B、时分交换网络C、码分交换网络D、模拟交换网络
6.程控交换机计费部分主要分为(BC)方式。
A、报文话单B、详细话单C、复式计次D、单式计次
7.交换机提供的输入输出设备主要有(ABCD)。
A、人—机命令B、告警显示C、海量存储器D、数据接口
8.常见的程控交换机技术指标有(ABCD)、容量和扩容能力等。
A、话务量B、呼叫处理能力C、阻塞率D、可靠性指标
二、单项选择题
1.帧中继技术主要用于传递数据业务,它使用一组规程将数据以(B)的形式有效地进行传送。
A、数据包B、帧C、模拟信号D、数字文件
2.国家骨干网目前采用(B)结构。
A、星型网B、不完全网状网C、网状网D、环形网
3.所谓半永久性连接是指所提供的信道,属(D)型信道。
A、传输B、非传输C、交换D、非交换
4.在DDN的网络中,二级干线网内节点之间采用(B)的连接方式。
A、星型网B、不完全网状网C、网状网D、环形网
5.在DDN的网络中,二级干线网与一级干线网之间采用(A)的连接方式。
A、星型网B、不完全网状网C、网状网D、环形网
6.国际5号码是一种(C)单位代码。
A、5B、6C、7D、8
7.省内网由设置在省内地市的节点组成,节点之间采用(B)连接。
A、星型网 B、不完全网状网C、网状网D、环形网
8.DDN网络的骨干节点机是高层骨干网的节点机,它主要执行网络业务的(B)功能。
A、传输B、转接C、交换D、复用
9.DDN节点主要包括复用及(C)设备等。
A、解复用B、交换C、数字交叉连接D、用户接口
三、多项选择题
65
1.计算机系统由(ABD)几部分组成。
A、主机B、通信控制器C、交换机D、外围设备
2.目前常用的传输代码有(ABCD)。
A、国际5号码B、国际电报2号码
C、EBCDIC码D、信息交换用汉字代码
3.根据分组交换机在网络中的位置,可分为(AC)。
A、转接交换机B、长途交换机C、本地交换机D、接入网交换机
4.在网络发生轻微拥塞的情况下,为防止网络性能的进一步恶化,使网络恢复正常运行状态,要采取拥塞控制,包括(BC)。
A、中继控制B、终点控制C、源点控制D、保护性控制
5.在DDN的网络中,一级干线网是全国的骨干网,其节点主要设在(AB)。
A、各省会城市B、直辖市
C、各个省市D、具有国际出口的城市
6.分组网网内存在着分级流量控制结构分别为(ABCD)。
A、段级控制B、“网-端”级控制 C、“源-目的”级控制 D、“端-端”级控制
7.在DDN的网络中,一级干线网是全国的骨干网,其节点主要设在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其干线网节点分为(ABC)。
A、枢纽节点B、国际出入口节点
C、非枢纽节点D、用户节点
8.用户接入DDN网按连接方法归纳起来有(ABC)。
A、用户设备(直接)接入B、用户设备通过两个NAU接入
C、用户设备通过单个NAU接入D、用户设备通过三个NAU接入
66
9.帧中继网络设备主要包括(AB)。
A、帧中继交换机B、交换机之间的传输线路
C、用户设备D、单个计算机终端
10.数据通信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可以采用(ABCD)等。
A、网状网B、不完全网状网C、星形网D、树形网
二、单项选择题
1.当以传输信号的载波频率的不同划分来建立多址接人时,称为(A)
A、频分多址方式B、时分多址方式C、码分多址方式D、频编码多址
2.当以传输信号存在的时间不同划分来建立多址接入时,称为(B)。
A、频分多址方式B、时分多址方式C、码分多址方式D、频编码多址
3.当以传输信号的码型不同划分来建立多址接人时,称为(C)。
A、频分多址方式B、时分多址方式C、码分多址方式D、频编码多址
4.较早的移动通信主要使用(B)频段。
A、高频,甚高频B、甚高频,特高频C、低频,高频D、中高频,特高频
5.从VHF/UHF频段电波的传播特性来看,主要是在视距范围内,一般为(B)。
A、几公里B、几十公里C、几百公里D、几千公里
6.目前大容量移动通信均使用新开发的频段是(C)MHz。
A、800B、850C、900D、950
7.在无线通信环境的电波覆盖区内,如何建立用户之间的无线信道的连接,是(C)接入方式的问题。
A、专用地址B、任何地址C、多址D、频分
三、多项选择题
67
1.移动通信网中通信方式主要有(ABCD)。
A、单频单工B、双频单工C、半双工D、双工
2.近期国际上为了适应增容的需要,在TACS使用频段的基础上,又进行了频段扩展,把工作频段扩改为(BD),称为E-TACS制式。
A、772~905MHzB、872~905MHzC、817~950MHzD、917~950MHz
3.以下对单工工作方式描述正确的是(ABD)。
A、设备简单B、功耗小C、功耗大D、操作不便
4.双频单工是指通信的双方使用的频率是(AB),而操作仍采用“按—讲”方式。
A、f1B、f2C、f3D、f4
二、单项选择题
1.智能网是在原有通信网络的基础上为快速提供(D)而设置的附加网络结构。
A、新技术B、新网络C、新电路D、新业务
2.业务交换点一般以(A)为基础,再配以必要的软硬件以及No.7公共信道信令网接口。
A、数字程控交换机B、模拟交换机
C、步进制交换机D、纵横制交换机
3.业务控制点SCP的主要功能是接收SSP送来的查询(A)并查询数据库,进行各种译码。
A、信息B、语音C、文字D、符号
三、多项选择题
1.智能网能够(ABCD)、有效地生成和实现各种新业务。
A、快速B、方便C、灵活D、经济
2.智能网不仅可以为现有的电话网服务,还可以为(ABCD)服务。
A、公众分组交换数据网B、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C、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D、移动通信网
68
3.从功能上讲,智能网的一个业务交换点应包括(AB)功能。
A、呼叫控制B、业务交换C、业务查询D、信号传送
二、单项选择题
1.公共信道信令方式的No.7信令系统是一种新的(C)信令方式。
A、交换B、传输C、局间D、通道
2.两交换局间的信令链路是由两端的信令终端设备和信令(A)组成。
A、数据链路B、通道C、处理机D、系统
3.在处理机控制下,信令终端完成对多个话路信令信息的处理、(B)。
A、存储B、传送C、转移D、保留
4.数字信道通常采用PCM传输系统中一个时隙,速率为(D)kbit/s。
A、8B、16C、32D、
5.No.7信令采用了(A)长度信令单元的传送方式。
A、可变比特B、不变比特C、相同比特D、不同比特
6.信令连接控制部分是为增强(B)的功能,提高No.7信令方式的应用性能而设置的功能块。
A、TUPB、MTPC、DUPD、MAP
三、多项选择题
1.No.7信令系统从功能上可分为(AB)。
A、消息传递部分B、用户部分C、控制部分D、数据链路
2.目前ITU-T建议使用的用户部分主要有(ABCD)。
A、电话用户部分B、数据用户部分
C、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D、信令连接控制部分
3.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具有支持(ABC)所要求的附加功能。
69
A、非话业务B、ISDN业务C、智能网业务D、图像业务
4.No.7信令系统在基本功能结构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划分为(ABCD)。
A、信令数据链路功能级B、信令链路功能级
C、信令网功能级D、用户部分功能级
5.信令链路管理的任务是对本信令点连接的信令链路进行控制,包括信令链路的(BCD)等功能。
A、转移B、接通C、恢复D、断开
6.用户部分功能级也称业务分系统功能级,主要是对不同分系统信令消息的处理,完成对各分系统的信令消息如(ABCD)的分析处理。
A、标记B、地址码C、信令长度D、信令消息
7.No.7信令系统采用不等长度的信令单元格式传送信令消息,根据信令单元的来源不同,分为(ABD)。
A、消息信令单元B、链路状态信令单元
C、传递信令单元D、填充信令单元
8.完成移动台的位置更新、呼叫建立时的用户(ABCD)等信令过程。
A、参数检索B、用户管理C、过境切换D、鉴权
二、单项选择题
1.在全国(D)个省中心以上城市各建立了一个以GPS接收机和二级钟构成的高精度区域基准钟。
A、28B、29C、30D、31
2.根据GPS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网上运行维护的实际数据分析,可以认为各省同步区间是(B)的。
A、不同步B、同步C、可变D、基准
70
3.所有数字同步网的节点时钟均采用(A)设备而不采用业务设备时钟。
A、BITSB、GPSC、LPRD、ITU
4.局间定时传输链路一般采用PDH (B)Mbit/s。
A、1B、2C、3D、4
三、多项选择题
1.为使数字同步网正常运行,交换设备时钟应具有(ABCD)工作方式。
A、最低准确度B、最大频率偏移
C、牵引范围D、初始最大频率偏差
2.为保证数字同步网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下运行,必须实行(ABD)必须。
A、集中管理B、集中维护C、性能管理D、设置监控管理系统
3.全国数字同步网监控管理系统的结构可分(ABC)。
A、全国监控管理中心B、省级监控管理中心
C、本地监控管理中心D、县级监管管理中心
4.根据需要管理中心可以对BITS进行遥控,如修改输入参考的优先级、修改某些监测项目的告警门限及(ABCD)等。
A、告警级别B、倒换输入参考信号
C、闭塞输入参考信号D、打开输入参考信号
二、单项选择题
1.城域网是指局限在一座城市的范围内,覆盖的地理范围在(D)。
A、十几公里B、几十公里
C、几百公里D、十几公里至几十公里内
2.广域网是指将分布范围在(C)范围内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的网络,其典型代表是国际互联网。
71
A、几十公里B、几百公里
C、几百公里至几千公里D、几千公里
3.网桥是连接两个使用(A)、传输介质和寻址方式的网络设备,是用于连接两个相同的网络。
A、相同协议B、不同协议C、同一路由D、相同网络
三、多项选择题
1.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可分为(ABCD)。
A、总线型网络B、星型网络C、树型网络D、环形网络
2.计算机网络中网络构件包括(ABCD)等。
A、网络服务器B、网络工作站C、传输介质D、网络设备
3.网络设备是指网络连接所需的设备或部件,包括(ABCD)、网桥、路由器和网关等。
A、网卡B、集线器C、中继器D、交换器
4.局域网是一种计算机通信网络,具有(ABCD)特点。
A、覆盖一个小的地理位置B、具有较小的时延和较低的误码率
C、各站点之间形成平等关系D、能进行广播或组播
二、单项选择题
1.每个电子邮箱有(A)的电子邮件地址。
A、一个唯一B、2个C、3个D、4个
2.连接模式PORT建立数据传输通道是由服务器端发起的,服务器使用(A)端口连接客户端的某一个大于1024的端口;
A、20B、21C、22D、23
3.在PASV连接模式中,数据传输的通道的建立是由FTP客户端发起的,他使用一个大于1024的端口连接服务器的(C)以上的某一个端口。
A、1010B、1011C、1024D、1021
72
4.虚拟私有拨号网络接入方式比较简单,速率最大能达到(B)以上。
A、50KB、56KC、60KD、75K
5.多协议标记交换虚拟专网—MPLS VPN是第(C)层的VPN技术,在IP多媒体网上部署非常灵活,能提供一定安全性保障。
A、一B、二C、三D、四
三、多项选择题
1.FTP需要2个端口,一个端口是作为控制连接端口,也就是21这个端口,用于发送指令给服务器以及等待服务器响应;另一个端口是数据传输端口,端口号为20(仅PORT模式),是用来建立数据传输通道的,作用主要有(ABC)。
A、从客户向服务器发送一个文件B、从服务器向客户发送一个文件
C、从服务器向客户发送文件或目录列表
D、从客户向服务器发送目录
2.超文本文件的指针可以使本地的、远程服务器上的各种形式的文件,如(ABCD)等连接在一起。
A、文本B、图像C、声音D、动画
3.统一资源定位器(URL)是WWW上的一种编址机制,由(ABD)组成。
A、代码B、服务器地址标识
C、web地址D、服务器定位文档的全路径名
4.主机名和IP地址注册就是将主机名和IP地址记录在一个列表或者目录中,注册的方法有(ABCD)。
A、人工B、自动C、静态D、动态
二、单项选择题
1.量化的过程是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B)。
A、反射B、映射C、置换D、变换
73
2.量化概念主要来自于从模拟量到数字量的转换,即(C)转换。
A、C/DB、A/BC、A/DD、B/C
3.常用的压缩编码主要有统计编码、(D)和变换编码。
A、数字编码B、二进制码C、量化编码D、预测编码
4.信道的主要功能是保证视频音频数据压缩码流安全在信道上(A)到视频会议系统的终端。
A、传输B、传送C、切换D、转出
三、多项选择题
1.音频卡的功能主要有(ABCD)、CD-ROM接口、MIDI接口和游戏接口等。
A、音频录放B、编辑C、音乐合成D、文语转换
2.多媒体计算机彩色监视器的输入需要(ABC)彩色分量,通过RGB三个分量的不同比例的组合,在显示器屏幕上可得到任意的颜色。
A、红B、绿C、蓝D、黄
3.在彩色电视系统中,彩色全电视信号是由(ABCD)等组成的。
A、色度信号B、亮度信号C、复合消隐信号D、复合同步信号
二、单项选择题
1.(A)是指开发人员要准确理解用户的要求,进行细致的调查分析。
A、需求分析B、分析C、用户需求D、需求定义
2.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是要准确地定义(B)的目标,满足用户需要。
A、新模型B、新系统C、新环境D、新领域
3.结构化分析是面向(C)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
A、数据B、结构C、数据流D、信息
4.结构化分析方法采取的是(A)逐层分解的分析策略,即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划分成若干小问题,然后再分别解决。
74
A、自顶向下B、自上而下C、自前向后D、由里向外
三、多项选择题
1.计算机软件工程经过可行性研究后,若一个项目是值得开发的,则接下来应制定项目开发计划。项目开发计划是一个管理性的文档,它的主要内容是(ABCD)。
A、项目概述B、实施计划
C、人员组织及分工D、交付期限
2.计算机软件设计中结构设计之后还要进行软件中所使用的数据结构及数据库的设计。然后编写概要设计文档,文档主要有(ABCD)。
A、概要设计说明书B、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C、进一步补充需求分析阶段编写的用户手册
D、修订测试计划,对测试策略、方法、步骤提出明确要求
3.计算机程序语言的具有(ABCD)工程特性。
A、可移植性B、开发工具的可利用性
C、软件的可重用性D、可维护性
4.在进行编写操作系统、编译系统等系统软件时,可选用的计算机语言有(ABCD)等。
A、汇编语言B、C语言C、Pascal语言D、Ada语言
5.计算机软件工程中,软件测试一般要经过(ABCD)。
A、单元测试B、集成测试C、确认测试D、系统测试
二、单项选择题
1.存储攻击威胁通常是指存储在计算机系统或服务器、数据库中的(A)数据信息面临的一种严重攻击威胁。
A、数据信息B、数据流C、内部信息D、外部信息
75
2.信息战指不择手段地获取信息(B)的一种攻击方式。
A、资源B、控制权C、威胁D、系统
3.保密性是指信息按给定要求(C)给非授权的个人、实体或过程。
A、传输B、泄漏C、不泄漏D、交换
4.访问控制规则是处理主体对客体访问的(A)的合法性问题,一个主体只能访问经过授权使用的给定客体。
A、权限设置B、机制C、方法D、对象
5.DES的解密和加密使用相同的算法,只是将(C)的使用次序反过来。
A、密码B、密文C、子密钥D、密钥 三、多项选择题
1.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传输威胁常见的攻击手法主要有(ABCD)。
A、截获B、中断C、伪造D、篡改
2.来自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威胁主要有(ABCD)等。
A、信息战B、软件攻击C、黑客与病毒攻击D、安全缺限
3.计算机息安全体系结构中,数据保密的主要内容有(ABCD)。
A、连接保密B、无连接保密C、选择字段保密D、信息流安全
4.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机制中数字签名是解决信息安全特殊问题的一种方法,适用于通信双方发生(ABCD)情况的安全验证。
A、伪造B、假冒C、篡改D、否认
5.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防火墙的主要功能包括(ABCD)。
A、提供安全边界控制的基本屏障B、体现网络安全策略的具体实施
C、强化安全认证和监控审计D、阻止内部信息泄漏
二、单项选择题
76
1.通信设备用交流电供电时,在通信设备的电源输人端子处测量的电压允许变动范围为额定电压值的(B)。
A、-5%~+5%B、-10%~+5%
C、-10%~+10%D、-15%~+10%
2.通信电源设备及重要建筑用电设备用交流电供电时,在设备的电源输人端子处测量的电压允许变动范围为额定电压值的(D)。
A、-5%~+5%B、-10%~+5%
C、-10%~+10%D、-15%~+10%
3.DC/AC变换器是(C)。
A、直流/直流变换器B、整流器
C、逆变器D、变压器
4.为安全供电,专用高压输电线和电力变压器(A)。
A、不得让外单位搭接负荷
B、经主管部门批准可以让外单位搭接负荷
C、可以让外单位搭接负荷
D、经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允许有关单位搭接负荷
5.交流用电设备采用三相四线制引入时,零线(A)。
A、不准安装熔断器B、必须安装熔断器
C、装与不装熔断器均可D、经批准可以安装熔断器
6.相控整流器不宜长期工作在小于额定电流值(A)的状态下。
A、10%B、20%C、30%D、40%
7.熔断器的温度应低于(C)。
A、60℃B、70℃C、80℃D、90℃
77
8.高频开关型变流电源设备宜放置在有空调的机房,机房温度不宜超过(C)。
A、25℃B、27℃C、28℃D、30℃
9.交流电的频率允许变动范围为额定值的(B)。
A、±3%B、±4%C、±5%D、±6%
10.交流电的电压波形正弦畸变率应为(C)。
A、3%B、4%C、5%D、6%
11.发电机的额定电压比电网电压高(B)是考虑到负荷电流导致在线路上产生压降损失。
A、4%B、5%C、6%D、10%
三、多项选择题
1.交流供电系统由(ABCD)组成。
A、专用变电站B、市电油机转换屏
C、交流配电屏D、备用发电机组组成
2.直流供电系统由(ABC)组成。
A、整流设备B、蓄电池组C、直流配电设备D、逆变器
3.交流电源系统对通信局提供的保证建筑负荷用电是指(ABCD)等设备的用电。
A、通信用空调设备B、保证照明
C、消防电梯D、消防水泵
4.交流电源系统对通信局提供的建筑一般负荷用电是指(ABD)。
A、普通空调B、普通照明
C、消防电梯D、备用发电机组不保证的负荷
5.直流基础电源是指(ABCD)组成的直流供电系统。
A、整流器B、蓄电池C、监控设备D、直流配电设备
78
6.直流基础电源的基础电压范围内的工作电压有(ABC)。
A、浮充电压B、均衡电压C、终止电压D、充电电压
7.交流高压配电网的基本接线方式有(ABC)。
A、放射式B、树干式C、环状式D、总线式
8.常用的高压电器有(ABCD)。
A、高压熔断品B、高压断路器C、高压隔离开关D、高压负荷开关
9.变流设备包括(ABCD)。
A、相控整流器B、开关整流器C、直流变换器D、逆变器
10.交流不间断电源由(ABCD)等部分组成。
A、蓄电池B、整流器C、逆变器D、静态开关
11.并联浮充供电方式的特点是(ABCD)。
A、结构简单B、工作可靠C、供电效率较高
D、浮充工作状态下,输出电压较高当蓄电池单独供电时,输出电压较低
12.低压交流电的标称电压为(BC)伏,三相五线,频率50赫兹。
A、110B、220C、380D、600
13.我国目前采用的输变电标准电压有(ABCD)和110kV。
A、35kVB、220kV C、330kVD、500kV
二、单项选择题
1.全桥式功率转换电路中,当一组高压开关管导通时,截止晶体管上施加的电压为(A)。
A、输入电压EB、1/2输入电压
C、2倍的输入电压D、1/3输入电压
2.全桥式和推挽式功率转换电路中相同集电极电流时的输出功率(B)。
79
A、与半桥式功率转换电路的输出功率相同
B、是半桥式功率转换电路的输出功率的2倍
C、是半桥式功率转换电路的输出功率的1/2倍
D、是半桥式功率转换电路的输出功率的1/3倍
3.功率因数λ=ρ/s=rcosφ,其中r表示(C)。
A、电网电流有效值B、基波电流有效值
C、基波电流有效值与电网电流有效值之比
D、电网电压有效值
4.在线性电路中无谐波电流基波因数r(C)。
A、大于1B、小于1C、等于1D、等于2
5.具有强的抗不平衡能力的功率转换电路为(C)。
A、推挽式 B、全桥式C、半桥式D、单端反激
6.电流型谐振开关是由(A)组成。
A、电感和开关串联B、电容和开关并联
C、电感和开关并联D、电容和开关串联
7.电压型谐振开关是由(B)组成。
A、电感和开关串联B、电容和开关并联
C、电感和开关并联D、电容和开关串联
8.在(B)电路中无谐波电流基波因数等于1。
A、容性电路B、线性电路C、感性电路D、滤波电路 三、多项选择题
1.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主要由桥式整流器(ABCD)和控制器等部分组成。
80
A、高频电感LB、功率开关管VT
C、二级管VDD、滤波电容C
2.要使负荷均分可采取的方法有(ABC)。
A、限流并联B、主从均流方式
C、自动平均均流方式 D、限流串联
3.易于获得大输出容量的功率转换电路为(AB)。
A、推挽式B、全桥式C、半桥式D、整流式
4.在全桥式、半桥式、推挽式功率转换电路中具有相同输出功率时,集电极电流较小的电路为(AB)。
A、推挽式B、全桥式C、半桥式D、整流式
5.谐振式开关是由下列器件组成的(ABC)。
A、开关B、电感C、电容D、电阻
6.当变换器处于谐振状态时,谐振角频率与下列参数有关(AB)。
A、电感B、电容C、电阻D、开关频率
7.在下面功率转换电路中高压开关管数量较小的是(AC)。
A、推挽式B、全桥式C、半桥式D、整流式
8.在全桥式、半桥式、推挽式三种功率转换电路中高压开关管集射间施加的电压较小的为(BC)。
A、推挽式B、全桥式C、半桥式D、整流式
二、单项选择题
1.当蓄电池的放电率(B)10小时放电率时,电池容量减小。
A、低于B、高于C、不高于D、等于
2.蓄电池的正极板片数比负极板片数(A)。
81
A、少1个B、少2个C、少3个D、少4个
3.密封铅酸蓄电池在环境温度为25度条件下,浮充工作端电压范围(C)V。
A、2.15~2.20B、2.15~2.25C、2.23~2.27D、2.25~2.30
4.防酸式电池组全浮运行达(B)时间应进行充电。
A、一个月B、三个月C、六个月D、一年
5.蓄电池单独向负荷供电时,蓄电池放电允许最低度值称为(C)。
A、浮充电压B、均衡电压C、终止电压D、开路电压
6.在串联使用的蓄电池中若有一只蓄电池反极,总共使电池电压减少(A)。
A、2VB、4VC、6VD、8V
7.防酸密封蓄电池使用前宜采用(C)充电方法。
A、恒流B、恒压限流C、低压限压D、恒压
8.电池极板面积越大,容量则(A)。
A、越大B、越小C、不变D、由大变小
9.铅酸电池正极板的活性物质二氧化铅在充电终了时呈(A)色。
A、深褐色B、浅褐色C、浅灰色D、无色
10.一般以(A)小时放电率的容量作为蓄电池的正常额定容量。
A、10B、20C、30D、40
11.防酸式电池搁置不用时间超过(A)个月应进行充电。
A、1B、2C、3D、6
12.防酸式电池在放出(A)以上额定容量应进行充电。
A、20%B、30%C、50%D、80%
13.密封电池组搁置不用时间超过(C)个月应进行充电。
82
A、一B、二C、三D、六
14.蓄电池正常在电路中处于(B)状态。
A、放电B、浮充C、均衡D、放电
15.蓄电池平时与(C)并接在负载上。
A、交流盘B、油机C、整流设备D、地线
三、多项选择题
1.依据(ABC)来判断低压恒压是否正常充电终了。
A、充电终期电流B、充入电量C、充电时间D、极板颜色
2.决定使用中蓄电池容量的因素是(BC)。
A、极板结构 B、放电率C、电解液温度 D、极板片数
3.决定铅蓄电池电动势大小的主要因素是(BC)。
A、负极B、正极C、电解液浓度D、极板结构
4.铅酸蓄电池的容量与(ABCD)等有关。
A、极板活性物质多少B、充电程度
C、放电电流的大小D、放电时间长短
5.蓄电池的内阻包括(ABCD)。
A、正负极板的内阻B、电解液的电阻
C、隔离物的电阻D、连接体的电阻
6.铅酸蓄电池极板硫化的主要原因是(ABCD)。
A、过量放电B、极板露出液面C、电解液含杂质D、充电不足
7.蓄电池隔板的作用是(ABCD)。
A、隔离正负极板B、防止活性物质粒子穿透
83
C、阻挡杂质离子的扩散D、为了美观
8.防酸式电池的室内温度在(ABCD)时符合要求。
A、10℃B、20℃C、30℃D、35℃
9.下面属于密封铅酸蓄电池在25℃时的浮充工作电压范围有(ABC)V。
A、2.23B、2.24C、2.25D、2.22 10.下面不属于密封铅酸蓄电池在25℃条件下,10小时率蓄电池单体终止电压范围有(ABC)V。
A、1.7B、1.75C、2.18D、1.8
11.下面属于在25℃时,启动型铅酸蓄电池电池比重范围(AD)g/cm3。
A、1.280B、1.228C、1.230D、1.300
12.阀控式密封电池的充电方法按使用用途可分为(ABC)。
A、浮充电B、快速充电C、正常充电D、过充电
二、单项选择题
1.柴油发电机以(B)为燃料。
A、汽油B、柴油C、煤油D、原油
2.柴油发电机配电屏受电端子上的380V电压变动范围是(B)V。
A、361~418B、361~399C、323~418D、232~399
3.同步发电机于异步发电机的根本差别在(B)。
A、基本结构不同B、同步发电机上装有电子调速器
C、频率不同D、旋转方式不同
4.电机中产生感应磁场的部分是(C)。
A、磁极B、励磁系统C、电枢D、转子
84
5.市电停电后油机应能在(D)分钟内正常启动供电。
A、30B、25C、20D、15
6.根据操作保养手册的推荐,发动机工作(B)小时后更换即机油和机油滤清器。
A、200B、500C、750D、大修之前
7.油机发电机应每(C)空载试机一次。
A、周B、半月C、月D、季
8.发动机未启动时,曲轴箱机油油面应保持在油尺上“发电机停止”一侧的(B)。
A、满标记之上B、满标记和加标记之间
C、加标记处D、加标记之上
9.发电机故障或紧急停机后,在机组未排除故障和恢复正常时(A)。
A、不得开机运行B、可空载开机一次
C、可空载开机两次D、可开机送电一次
三、多项选择题
1.配气机构中气门间隙的大小会影响(ABD)。
A、输出功率B、换气质量C、燃油质量D、经济效益
2.发电机励磁系统的作用有(ACD)。
A、提供励磁电流B、提高启动速度
C、提高运行稳定性D、发电机端电压过度增高
3.冷却系统中,节温器的作用是(AC)。
A、调节水温B、控制水量C、调节水循环D、防止水溢出
4.空气滤清器从指示器的颜色和标记观察,在(BD)状态下应清洁。
A、颜色变绿时B、颜色变红时 C、标记在10~20D、标记在20~30
85
5.对空气滤清器粗滤芯进行保养应(AB)。
A、每年更换一次B、清洗6次以后更换
C、两年更换一次D、清洗2次以后更换
6.油机启动电池液面检查时应注意(BCD)。
A、不准用手电B、不准吸烟C、不准用打火机D、应戴防护眼镜
7.发电机组完好的标志有(ABD)。
A、接线牢固B、仪表齐全,指示准确
C、不缺油和水D、无螺丝松动
8.油机发电机应每半年加载试机一次,加载时间为(BC)分钟。
A、5~10B、15~20C、20~30D、35~40
9.运转中的发电机在(ABC)情况下停机。
A、出现转速过高B、发生人身事故C、设备危险时D、电压不平衡时
10.运转中的发电机在(ACD)故障时停机。
A、油压低B、水温低C、转速高D、电压异常
二、单项选择题
1.UPS逆变器输出的SPWN波形,经过输出变压器和输出滤波电路将变换成(B)。
A、方波B、正弦波C、电压D、电流
2.在后备式UPS中,只有当市电出现故障时(A)才启动进行工作。
A、逆变器B、电池充电电路C、静态开关D、滤波器
3.当负载发生短路时,UPS应能立即自动关闭(C),同时发出声光告警。
A、输入B、电压C、输出D、电流
86
4.采用并机柜实现两台UPS冗余并联时,并机柜可以实现(D)功能。
A、电压均衡B、主备机控制C、主备机转换D、负载均分
5.当UPS从逆变器供电向市电交流旁路供电切换时,逆变器频率于市电交流旁路电源频率不同步时,将采用(B)的方式来执行切换操作的。
A、先接通后断开B、先断开后接通C、同时断开D、同时接通
三、多项选择题
1.在线式UPS由(AB)、输出变压器、滤波器、静态开关、充电电路、蓄电池组和控制监测、显示告警及保护电路组成。
A、整流滤波电路B、逆变器
C、数据监测采集电路D、数据控制
2.通信系统中使用的UPS电源除了要求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外,同时对(ABC)和主要电气技术指标都有具体要求。
A、并机功能B、电池管理功能C、保护功能D、延时功能
3.UPS电源的保护功能主要包括(ABCD)及输出过欠压保护等。
A、输出短路保护B、输出过载保护C、过温保护D、电池欠压保护
4.UPS的控制电路应具有分别执行(CD)的能力,以保证UPS能在具有不同供电质量的交流旁路电源系统中正常运行。
A、延时切换B、断开切换C、同步切换D、非同步切换
5.输出功率因数用来衡量UPS电源对(AB)等线性负载的驱动能力。
A、感性B、容性C、大型D、小型
6.UPS电池供电时间取决于(BC)。
A、电压B、电池容量C、负载电流D、频率
二、单项选择题
87
1.电源设备的电压值通过(B)可以转换为监控设备识别的标准输出信号。
A、传感器B、变送器C、逆变器D、控制器
2.集中监控系统要求直流电压的测量精度应优于(C)。
A、0.2%B、0.3%C、0.5%D、1.0%
3.集中监控系统要求蓄电池单体电压测量误差应不大于(A)。
A、±5mvB、±10mvC、±20mvD、±30mv
4.下列不属于集中监控系统监测内容的是(D)。
A、电源设备B、空调设备C、机房环境D、照明设备
5.监控系统应采用(B)。
A、直流电源B、不间断电源C、交流电源D、蓄电池
6.低压进线柜主要遥测三项输入电压、三项输入电流和(C)。
A、输出频率B、输入频率C、功率因数D、开关状态
7.当监控系统出现紧急告警后,值班人员应(A)。
A、查看监控界面上的告警窗,判断是什么告警,并立即通知维护人员处理
B、关闭报警器,使告警声消失
C、重新启动监控微机,使告警消失
D、将告警信息记在值班日记上,等半个小时告警不消失再处理
8.从维护人员在现场做完告警到监控中心接受到告警信息的时间应在(B)秒以内。
A、5B、10C、15D、20
9.当机房温度达到30℃时,监控系统应显(A)示告警。
A、高温告警B、高湿告警C、高压告警D、低压告警
10.当电源供电系统直流电压达到-57V时,监控系统应显示(C)告警。
88
A、高温告警B、高湿告警C、高压告警D、低压告警
11.当告警窗显示“整流器故障告警”时,应查看(A)设备的信息。
A、开关电源B、进线柜C、变压器D、蓄电池
12.从告警发生到有人值守,监控中心接受到告警信息的时间间隔不大于(A)。
A、10秒B、12秒C、15秒D、20秒
13.下列能够实现监控系统网络互连的设备是(A)。
A、路由器B、蓄电池C、开关电源D、整流器
三、多项选择题
1.集中监控系统可靠性的基本要求有(BCD)等。
A、监控系统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大于24小时
B、监控系统的采用应不影响被监控设备的正常工作
C、监控系统局部故障时不应影响整个监控系统的正常工作
D、监控系统应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不能因用户误操作引起程序运行错误
2.监控系统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有(ABC)等。
A、监控中心的网络服务器应采用主备用的方式
B、监控系统登陆必须输入密码
C、监控系统登陆的密码是保密的
D、监控系统可以在远端遥控任何设备的任何操作
3.监控系统维护的基本要求有(ABD)等。
A、随季节变化及时修改传感器的设定参数
B、系统配置参数发生变化时,自身配置数据要备份,在出现意外时,用来恢复系统
C、监控系统有良好的抗干扰性,所以不必做接地工作
D、监控系统打印出的障碍报表应妥善保管
4.监控系统的基本要求有(ABCD)等。
A、监控主机和配套设备应安装在干燥、通风良好的房间
B、监控主机和配套设备应有良好的接地
C、监控中心的网络服务器应采用主备用的方式
D、集中监控系统应具有可扩充性,软、硬件应采用模块化结构
5.监控系统可靠性的基本要求主要有(AD)等。
A、监控系统平均故障修复时间应小于0.5小时
B、监控系统平均故障修复时间应小于1小时
C、整个监控系统的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应大于200小时
D、整个监控系统的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应大于20000小时
6.在一个本地网内,监控系统按(ABCD)等划分监控级。
A、城市监管中心B、区域监管中心C、局站监管中心D、设备监控单元
7.集中监控系统一般以(ABC)的方式监视和控制设备和环境的实际状况。
A、遥信B、遥测C、遥控D、遥感
8.监控系统能远距离测量出稳压器的(ABCD)。
A、三相输入电压B、三相输入电流C、三相输出电压D、三相输出电流
9.监控系统能远距离测量出机房环境的(AB)。
A、温度B、湿度C、空气纯净度D、噪音
10.集中监控系统应具有(ABCD)等功能。
A、故障诊断B、自检功能C、巡检功能D、打印功能
90
二、单项选择题
1.机组正常工作时,进入蒸发器的是(A)制冷剂。
A、低温低压液态B、低温低压气态
C、高温高压液态D、高温高压气态
2.压缩机吸入的气体应该是(D)。
A、高压气体B、湿蒸汽
C、饱和蒸汽D、有一定过热度的热空气
3.机组正常工作时进入冷凝器的是(C)制冷剂。
A、高温高压液态B、高压低温液态
C、高温高压气态D、高温低压气态
4.机组正常工作时进入膨胀阀的是(D)制冷剂。
A、低压气态B、低压液态C、高压气态D、高压液态
5.空调器制冷系统的心脏是(A),制冷剂的循环流动都靠它实现。
A、压缩机B、冷凝器C、膨胀阀D、蒸发器
6.冷凝器的传热方式是(B)。
A、传导B、对流C、辐射D、交换
7.把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冷凝成液态的设备是(D)。
A、压缩机B、膨胀阀C、蒸发器D、冷凝器
8.把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的设备是(A)。
A、压缩机B、干燥过滤器C、冷凝器D、电磁阀 9.(C)保证了冷凝器与蒸发器的压力差,调整了进入蒸发器的液量。
A、压缩机B、干燥过滤器C、膨胀阀D、消音器
91
10.制冷系统加入工质前要进行高压检漏,适合充入系统的气体为(A)。
A、氮气B、氧气C、空气D、水蒸汽
11.热泵式冷暖空调中改变制冷剂流动方向的部件是(B)。
A、膨胀阀B、电磁四通阀C、压缩机D、干燥过滤器 12.(C)可以除去制冷管路中的水分和污物。
A、蒸发器B、压缩机C、干燥过滤器D、节流阀
三、多项选择题
1.空调系统的四个主要部件中属于热交换设备的有(BD)。
A、压缩机B、冷凝器C、膨胀阀D、蒸发器
2.干燥过滤器的主要作用是除去系统中的(BC)。
A、氟里昂B、水分C、污物D、润滑油 3.(AB)是制冷系统的辅助设备。
A、干燥过滤器B、电磁阀C、钳子D、扳手
4.空调中常用的节流设备有(AD)。
A、毛细管B、压缩机C、蒸发器D、膨胀阀
5.通过专用空调制冷管路上的液窗可以观察到系统中的(CD)。
A、压力B、温度C、氟里昂量D、是否有水分
6.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的工作循环是(ABCD)。
A、压缩B、排气C、膨胀D、吸气
7.可以造成压缩机吸气压力低的原因有(ABC)。
A、管路堵塞B、制冷剂不足C、系统有泄漏点D、制冷剂过多
8.造成压缩机排气压力高的原因有(ABCD)。
92
A、冷凝器通风不良B、冷凝器过胀
C、系统中有空气D、制冷剂过多
9.专用空调机常见的告警有(ABCD)。
A、高温告警B、高压告警C、低压告警D、气流告警
10.冷水机组是把(ABCD)组装在一个公共的机座上的制冷装置。
A、制冷机B、冷凝器C、膨胀阀D、蒸发器
二、单项选择题
1.传统的营销观念是通过(A)获得利润。
A、扩大销售额B、客户满意C、使所有参与者D、广告宣传
2.推销的观念演变为市场营销的观念应具有的特征包括以市场为出发点,(C),以协调的市场营销为手段,以通过满足消费者需求来赢利。
A、以企业为中心B、以服务为中心C、以客户为中心D、以质量为中心
3.新的营销观念的中心和重点是(B)。
A、产品B、客户需要C、竞争优势D、服务质量
4.战略市场营销观念的核心要素包括方向性、长期性、竞争性、创造性、(A)、参与者共赢。
A、协同性B、经济性C、广域性D、保密性
二、单项选择题 1.目标市场的模式主要有密集单一市场、有选择的专门化、产品专门化、市场专门化和(D)。
A、无差异性市场营销B、差异性市场营销 C、广泛市场覆盖D、完全市场覆盖
2.竞争环境是指(C)必须面对的竞争者数量和类型以及竞争者参与竞争的方式。
A、产品B、商品C、营销者D、购买者
93
3.经济环境指企业营销活动所面临的外部(A),其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企业营销活动产生影响。
A、社会条件B、政治条件C、经济条件D、人文条件 三、多项选择题
1.市场调研常用方法有(BCD)。
A、第一手资料调查B、第二手资料调查 C、实地调查D、问卷调查
2.竞争策略的类型主要有(ABD)和集中优势竞争战略。
A、高质量竞争战略B、低成本竞争战略 C、高效益竞争战略D、差异优势竞争战略
3.影响企业营销活动的直接经济环境,主要包括(ABC)。
A、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变化B、消费者支出模式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C、消费者储蓄和信贷情况的变化D、消费者支出水平的变化
二、单项选择题
1.市场营销组合的基本内容包括产品、(B)、分销点和促销。
A、市场B、价格C、目标D、服务
2.新产品构思的来源有客户、竞争者、(B)、科学家。
A、企业外部B、企业内部C、企业经济实力D、企业技术实力
3.产品寿命周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企业制订(A)的基础。
A、产品市场与营销策略B、短期规划与营销策略
C、长期规划与营销策略D、近期规划与营销策略
三、多项选择题
1.产品策略中产品组合策略主要包括产品组合扩展策略、(ABD)。
A、产品组合简化策略B、产品组合改进策略 C、产品组合价值策略D、产品组合价格策略
94
2.建立营销渠道目标的因素主要有客户因素、(ACD)。
A、商品因素B、价格因素C、渠道因素D、竞争因素
3.对产品构思进行筛选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要考虑市场需求量、价格、质量要求、竞争情况、技术趋向和客户意见等外部因素;另一方面要考虑(ABCD)、销售能力等内部因素。
A、企业资金B、技术水平C、设备能力D、管理水平
二、单项选择题
1.企业的营销管理过程,也就是市场营销的计划、执行和(D)过程。
A、检查B、评估C、改进D、控制
2.市场营销策略包括(A)、市场营销因素组合、市场营销费用支出水平等。
A、目标市场B、交易市场C、产品开发市场D、人力资源市场
3.市场营销成本的仓储费用包括租金、(A)、折旧、保险、包装费、存货成本等。
A、维护费B、燃料费C、劳务费D、办公费
三、多项选择题
1.市场营销控制的方式主要有(ABD)。
A、年度计划控制B、赢利能力控制C、价格控制D、效率控制
2.综合国内外企业市场营销控制的基本做法,年度计划控制通常在(ABCD)方面展开。
A、销售分析B、市场占有率分析
C、市场营销费用分析D、客户态度追踪分析
3.市场营销计划即是通过对未来可预见机会的(ABC)而制定出来的行动方案。
A、分析B、评估C、选择D、诊断
二、单项选择题
1.流程分析借助流程图来分析服务传递过程的各个方面,包括从前台服务到后勤服务的全过程,它通常涉及(B)。
95
A、三个步骤B、四个步骤C、五个步骤D、六个步骤
2.客户参与全部或大部分服务的过程称为(D)。
A、标准服务B、低接触性服务C、中接触性服务D、高接触性服务
3.服务质量的构成要素包括技术质量、职能质量、形象质量和(D)。
A、营销质量B、沟通质量C、交易瞬间D、真实瞬间
三、多项选择题
1.客户评价服务质量的标准主要有可感知性、(ACD)和移情性。
A、可靠性B、依赖性C、反应性D、保证性
2.服务企业在运用定点超越策略时,可以从(BCD)方面入手。
A、促销技巧B、业务管理C、战略D、经营
3.服务质量的(ABCD)均有其区别于有形产品的内涵。
A、构成要素B、形成过程C、考核依据D、评价标准 二、单项选择题
1.关系营销的本质特征有双向沟通、合作、双赢、亲密和(C)。
A、交易B、交换C、控制D、协调
2.实施客户关系管理通常应建立客户主文件,客户主文件包括客户原始记录、统计资料分析和(A)三方面的内容。
A、企业投入记录B、客户需求
C、建立并保持客户忠诚度D、建立并保持企业信誉度
3.在整合营销执行中涉及到资源、人员、组织和(A)四方面的问题。
A、管理B、制度C、计划D、措施
三、多项选择题
1.客户关系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有(ABC)。
A、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技术B、智能化的客户数据库
96
C、信息和知识的分析技术D、市场营销管理
2.一个完整的客户关系管理应用系统主要包括(ABCD)和电子商务。
A、销售B、营销C、客户服务D、呼叫中心
3.一级关系营销在客户市场中经常被称作(AB)营销。
A、频繁市场B、频率市场C、买方市场D、卖方市场
9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