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2 初三年级试题*语文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40分钟) 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苋菜 瞥见 稽首 吹毛求疵 B.藩篱 风靡 花蕾 鳞次栉比 C.剽悍 膝盖 挑剔 奄奄一息 D.翘首 摒弃 嘈杂 熠熠生辉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 沉湎 决别 裨补阙漏 根深蒂固 B. 屏障 蓬蒿 一泄千里 臭名昭著 C. 蛊惑 消弭 卷帙浩繁 指手画脚 D. 祥和 喧嚣 无遐顾及 秩序井然
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2分) (1)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导、指引、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2)人民的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源泉,()(浩浩荡荡、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改革开放是文艺创作最广阔、最深厚的时代舞台。、 4.经典诗文默写。(6分)
(1)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3)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4)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5)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何其芳《秋天》)
(6)鸟儿将巢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 ,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朱自清《春》) 5.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3分) ①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②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③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④引导人们增强道德荣誉感,追求和向往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⑤()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会健康向上、充满希望。 (1)第②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2)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3)第⑤句的横线处需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请把它写在横线上。(1分) 6.名著阅读(2分)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诵读的声音发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朝花夕拾》中的《》,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 二.综合性学习(7分)
今年4月23日是第20个世界读书日,但我国的“全民阅读”并不乐观,为了激发大家的阅读热情,特请同学们参加以“让阅读成为全民的习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摘名言】圣贤先哲们留下了许多读书的名言,请从朱熹的名言中摘抄出两个四字词语来概括他的“读书方法”,并规范地写在田字格中。(1分)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2)【析图表】下面是某同学在活动中搜集到的有关我国国民阅读情况的调查情况表,请简洁概括表中所反映的情况。(2分) 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构成 阅读形式 网络在线阅读 手机阅读 在电子器上阅读 习惯从网上下载并打印下来阅读 所占比例 11.8% 9.4% 2.5% 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 75.3% 国民用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人群分布特征 (3)【谈看法】下面是年逾花甲的王老师对“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的看法,你和同学们都与他的看法相反,请写出你对这两种不同阅读形式的看法。(2分)
王老师:数字(电子)阅读浪费电,对视力影响大,且容易导致人们流于轻松、快餐、娱乐化的内容,以及碎片化的内容,这些会对人们阅读、系统的阅读带来影响。而纸质阅读的舒适度高,有质感,便于作笔记,便于深度阅读,对视力的伤害相对要小些。 (4)【写广告】为了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校图书馆准备征集一批广告宣传语,张贴于图书馆的墙壁上。请仿照示例,补全宣传语,并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纸质书,电子书,形式多样读经典; , ,时间灵活赏美文; 阅古今,读中外, 。 三、阅读(共15小题,计4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微电影”大有所为
娄雪
微电影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放映、“微周期制作”和“微规模投资”的视频短片。其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元素,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微电影兴起于草根。各种参差不齐的“小短片”,来自于各种相机、DV、手机。后来,类似“天堂鸟影像”这样的专业机构,使微电影从个人自拍的随性表达,渐渐上升到电影的层次。 近两年,我国各种类型的微电影呈“井喷式”增长。从电影类型来看,在草根网民的原创作品层出不穷的同时,专业团队为一些品牌量身打造的商业微电影也开始盛行;从制作规模来看,越来越多的专业团队跻身微电影的制作,甚至一些知名导演也加入了微电影的制作行列。微电影的制作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品质、格调也得以提升,实现了华丽转身。微电影的影响力也在日渐增强,由其催生的短片大赛、微电影大赛、微电影节等活动雨后春笋般涌现。 微电影的篇幅虽小,却并不影响其主题的深远立意和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思考。一些微电影在实现艺术追求的同时,也主动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
以“7·21”大雨为背景创作的系列微电影《大雨》的主要人物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面对大雨造成的各种困境,他们团结互助、共抗灾难,共同演绎了充满温情与关怀、责任与坚守的感人故事。影片融入纪实的风格,片尾对人物原型的采访,使得“微”中有内涵,“微”中有新意。在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公益微电影中,《天堂忘记了》镌刻下自闭症少年的心灵界碑;《交易》中的小女孩儿主动找到人贩子,一句“叔叔,你把我卖了吧!我还差1800块钱给妈妈治病”,让观众为之动容;《亲爱的小孩》喊出“温暖2012”,呼吁对于弱势儿童群体的关注一刻都不该停止……这些微电影关注社会事件,从帮扶贫弱、关爱孤儿到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等多个方面,予以理性思考和人文关怀,以艺术的力量担当起社会责任,发出正义之声,温暖人心。
微电影的播放渠道正日趋多元化。微电影不仅通过网络、移动电话等新媒体呈现,传统的电视播放平台也为它大开“绿灯”。微电影传播平台的增加,微电影制作团队的日渐专业化都让微电影从“非主流”向主流过渡。未来,微电影还可能打包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发行体系,以更加成熟的姿态面向观众。
8.结合全文,分析“微电影”大有可为的依据有哪些?(3分) 9.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分)
(1)类似“天堂鸟影像”这样的专业机构,使微电影从个人自拍的随性表达,渐渐上升到电影的层次。(请具体说说“渐渐”一词在句中有什么作用?) (2)近两年,我国各种类型的微电影呈“井喷式”增长。(请分析“井喷式”一词的表达效果。)
10.第⑤段概述《大雨》《天堂忘记了》《亲爱的小孩》等几部微电影的内容、主题及风格,有什么作用?(3分)
11.下列关于“微电影”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微电影对观看时间和空间的要求较传统电影要低,移动状态和短休闲状态下都可以观看。 B.微电影正从“非主流”向主流过渡,不久就会打包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发行体系,以更加成熟的姿态面向观众。
C. 早期的微电影是普通百姓用手机、相机、DV等拍摄的小短片,它们仅仅是一些各人自拍的随性表达。
D.放映时间短、制作周期短、投资规模小是微电影的显著特征,并且它的内容丰富,可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18分) 山月曾是旧时友 余世磊
①夜阑人静,万家灯火次第熄尽,一轮小城月,这才怯怯迈了步子,移向中天,照亮些残留的夜色、人迹。你看,那月亮是瘦弱、苍白、营养不良的。
②我是弄不明白:不同地方的月亮,为什么差别那么大?故园的那轮山月,那么大,那么白,那么亮。故乡的山是朴实的,一座连着一座,既无入云之高,亦无斧削之奇。如果说,山月是山养的,那么,山月肯定最得山的喜爱,是山的心肝宝贝,把山水的精华都给了它,才养育出如此一轮山月。同样,山月也是爱着山的,年年岁岁,与山相倚相伴。而且,爱屋及乌,也爱着山里人、草木、山里的一切。
③月照山中,山中还是山中,但被月光照亮,给人的感觉,总疑换了一个地方。好多人家,都不点灯,开了门窗,放进一片片月光,在月光里闲坐、喝茶。如果你再仔细地看,月照是别有用心的,该亮的亮,该暗的暗。那些贫穷的、不雅的东西,都被隐去,那些富有的、
美好的东西,越发清晰了,还有那些牛栏、猪圈等,是有点肮脏,月照藏不住它们,就把它们弄得模模糊糊,让人看不清楚。最美,莫过于夏秋黄昏,下了一场暴雨,雨后云开,山月来照。有雾,东一团,西一团。山峰、河流、村子都在雾中,藏一半,露一半。一天疏星、数村灯火,远几点,近几点。让我忘情啊,不似人间似天堂。
④是的,天路是清冷的、孤单的,山月并不愿去走,而更愿下到山中,呆在我们的村里不走。一群村童疯玩,和山月捉迷藏。山月躲了起来,有时在草垛后,有时在树林中,有时在屋顶上,有时在水井里,村童们怎能找到它呢?为头的那个小家伙,累了,靠着草垛坐下,偶尔一回头,那样一轮山月,突然出现,妈呀,吓了他一大跳,甚至让他生气了,不再和山月玩了,召拢了伙伴们,捉萤火虫去。好一群淘气的村童!山月一笑,赶紧升至村庄的半空,照亮他们跑着,追着,别摔了跤儿。
⑤夜来无事,我爱到住在小学的张校长家坐坐,我爱到道班里的小汪那里聊天,偶尔,我还爱到李家屋的术坤家打牌。走夜路,有山月作伴,我就什么也不怕了。山月还要去送很多人。有人荷了锄头,去田里看水;有人背了竹篓,要出去钓鳝;还有人从外面归来,耽误了车船,深夜还没走到家里„„这一个夜晚,山月要送多少人,或去,或归,哪一人能做得到呢?山月不来的夜晚,也好,我们安心呆在家中,做点自己的事情。不要问山月为何不来?山月肯定也有它的事情。山月会来,绝不会失约,我们又可邀了山月,去夜行、访友、观山中风景,这才让人更加珍惜,这才让人更加体会其中之美。 ⑥那山月光有一种极强的穿射力,能把人照透的。有时,我离开家,在那山月光里散步。走着,走着,我突然生出一种害怕,不敢在那山月光里久久逗留,更不敢去面对山月。因为我觉得,隐藏在我内心里,有着不少丑陋、的东西,譬如懒惰、抱怨、自私等等,会在这山月光里暴露无遗。但我还是战胜了自己,勇敢地站在那里,借着那山月光,正视起自己的内心,一一剔除那些丑陋、肮脏的东西。踏月归来,步履轻松,心情喜悦,我不能说我变得怎样,但比起以前的那个我,肯定多了一份纯洁、一份善良、一份高尚,我这才觉得自己配作山月的朋友。
⑦在山中,除了那些人,那山月,还有那幽兰,那鸣虫,那白鹭,那绿蕉,那窗前一枝梅,那屋角一篷竹,那岭上几棵松„„多少我旧时师友,真的是久违了!
12.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力山月“也爱着山里人、草木、山里的一切“?请简要概括。(4分) 13.读第③段,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6分) (1)“好多人家,都不点灯,开了门窗,放进一片片月光,在月光里闲坐、喝茶。”赏析“放”字的妙处。(3分) (2)下面写月的语句是不是可以放到第③段,使月的形象更丰满可感?请陈述理由。(3分) 那月,多像思凡的仙女,不爱天上,更爱人间,从天而降,低低的,就坐在屋顶上,就挂在小楼边,就藏在树林里。
14.理解第⑥段中“那山月光有一种极强的穿射力,能把人照透的”一句的含义。(2分) 15.概括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3分)
16.读第⑦段,说说在你的生活中,谁算得上是你的“旧时师友”?为什么?(3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20题。(12分)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①,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陈余②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③,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 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 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卿子冠军:即宋义,当时楚国的上将军。②陈余:被围在矩鹿的赵国将军。③王离:与下文的苏角、涉间都是秦将。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当是时,楚兵冠诸侯() (2)项羽乃悉引兵渡河() (3)无不膝行而前() (4)诸侯皆属焉()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示士卒必死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项羽乃悉引兵渡河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 乃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D 无不膝行而前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 (2)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20.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从文中获得的启示。(2分)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1-22题。(4分)
东马塍 朱淑贞
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 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 【注】①东马塍(chéng):地名。
21.第二句中“暗”字用得最传神,请简要赏析。(2分) 22.第三、四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2分) 四、作文(5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一片流云、一声鸟啼、一张照片、一根白发、一句叮嘱都可能触动着你我的情思;诚实守信、执着无私、勇毅刚强等品质更是时时触动着你我的灵魂……
请以“触动”为题,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