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摘要:当代民用建筑施工中清水混凝土的应用已得到普遍推广,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多方面的因素,在施工技术日趋成熟的同时,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仍待解决。本文主要是对当代民用建筑中清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控制要点和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民用建筑;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Abstract: The contemporary civil construction of fair-faced concrete application has been popularized, but in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in the presence of various aspect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mature with each passing day at the same time, exposed some problems remain to be solved. This paper is mainly about the contemporary civil construction of fair-faced concrete construction process control points and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some pertinent measures.
Key words: civil construction; fair-faced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今天,清水混凝土结构施工在各大城市的民用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清水混凝土施工完整的成品结构不仅表面上给人一种光滑、平整、棱角分明的美的感受,更主要的是减少更多的外部保温层脱落甚至空鼓等质量问题。
一、清水混凝土的概念
“清水混凝土”如同砖混结构中混水墙和清水墙的区别一样,清水混凝土要求一次成型,以其密实的自然外表为面,不做基层抹灰的混凝土。装修时可直接在墙体外表面刮腻子做面层,即可达到装饰抹灰的质量标准。清水混凝土可以用“内坚外美”四个字来概括,“内坚”表现在混凝土坚固密实、内部钢筋横平竖直、位置准确、保护层厚度满足规范要求;“外美”表现在混凝土外表面垂直平整、棱角方正、线条通顺、无蜂窝、麻面和污染等缺陷。
二、清水混凝土施工的几点认识
(1)要想达到质量改进的目的,首先应该有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的意识,并且进行以“预控为主”的全员、全过程的管理,否则“创结构精品”只是纸上谈兵。(2)清水混凝土施工需要适量的投入,比如大模板、混凝土输送泵、标养室等,而且按照“优质优价”的原则,在人工的投入上也比普通工程多。(3)清水混凝土要避免走入“无限度地超越标准”的误区,在国家验收评定标准中对于混凝土墙体
垂直度要求“不大于5mm”,通过大模板施工能控制在3mm以内已经高于国标要求,没必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财力把它再提高到1mm以内,而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诸如:如何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如何控制钢筋的搭接长度和H0等影响到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的重大问题上。
三、清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控制要点
对于民用建筑来说的清水混凝土不同于桥梁工程上的清水混凝土,我们要达到的清水效果只是要在混凝土表面直接进行批腻子,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和消除抹灰层空鼓脱落伤人的质量通病,所以除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外,更要对混凝土的观感质量,特别是几何尺寸的精度、对拉螺栓孔、模板拼缝、门窗洞口等方面要求更是要严格。因此钢筋、模板、混凝土三个分项的质量控制仍是实现清水混凝土工程质量目标的关键。
(1)对混凝土组成材料的控制
混凝土供应一般均是商品混凝土,所以在施工中要对混凝土供应厂家提出原材料的具体要求。这一项主要对结构顶板起关键作用,我们提倡结构顶板不抹灰,彻底解决顶棚抹灰层的空鼓脱落问题,因而提出此项要求,从而解决混凝土表面颜色不一致的问题。
①对水泥的要求:在常用的几种水泥中,P.O水泥拌制的混凝土,相比之下其流动性和保水性都比较好,尤其对长距离运输,保水性对混凝土坍落度过程损失十分重要。②对粗骨料的要求:粗骨料的颗粒形状与表面结构对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有很大影响,另外级配良好的粗骨料在水泥砂浆相同时,拌和物的和易性就会得到改善。③对细骨料的要求:砂子的级配比石子的级配对混凝土的影响更大,太粗或太细的砂都不适宜拌制混凝土。因此要求厂家选用级配良好清洁的砂子。④对外加剂的要求:外加剂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和保水性以及坍落度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如果掺量太大,使混凝土表面张力增大,混凝土的含气量也增大,很容
易在混凝土表面形成气泡,从而影响混凝土表面的观感质量。所以要求混凝土厂家选用性能稳定的外加剂并精确控制掺量,优化混凝土配合比。⑤对脱模剂的要求:脱模剂选不引起混凝土表面起粉、产生气泡等的水溶性脱模剂,将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后,立即涂刷脱模剂,涂刷均匀,无漏刷,无流坠。⑥对运输时间的要求:混凝土浇筑时要求厂家根据运输道路及浇筑方量确定运输方案,保证混凝土连续不间断的浇筑。
(2)对混凝土表面缺陷的控制
为避免前面原因分析中混凝土缺陷的产生,首先应该对模板大面设计、节点处理提出较高的要求,同时模板工程开始前首先必须对模板的刚度、强度、稳定
性进行验算,再对模板的拼接进行设计。设计时根据模板尺寸和工程结构的实际尺寸绘制模板组装图并进行编号。
①墙模设计时遵循先上后下,先细部后大面的配置原则来解决墙顶部阴角顺直、门窗洞口变形的质量通病。墙体配模时将整模放置在墙的顶部,拼条放在墙的下部,遇到门窗洞口时,根据结构尺寸在门窗洞口顶部及梁的部位配置一块整模,使模板向洞口两侧边延伸,改变了传统的支模方法,加强了洞口顶部模板的刚度,从而约束了变形。传统的和改进后的门窗顶部节点,见图1、图2。②洞口侧边的变形造成了工程观感上的缺憾,要改变洞口侧边的支模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洞口变形这一缺陷。具体为:墙体在进行配模时,遇到一字形墙和洞口时,将大墙面的两侧模板向墙外侧或者洞口延伸一定宽度,以夹住封头板再用对拉螺杆固定,但在这个部位对拉螺杆间距比大墙面增加一倍,同时洞口侧壁封头板之间加设支撑,模板侧面加设海绵条防止漏浆。③墙体截面尺寸控制的精确与否,直接决定了墙体表面的平整度。传统的支模体系中,一般都在钢筋上焊接钢筋撑棍来控制截面的尺寸,然而在钢筋撑棍制作中,人为的误差是无法避免的,同时在焊接时也存在误差,这样的累计误差再加上工人紧固螺杆的松紧无法准确衡量,导致了墙体表面平整度比较差。针对这一问题,选用一种固定截面的定型卡具,起到控制保护层和截面的作用。④烂根处理:在浇筑混凝土顶板进行收面时,在墙根支模处用4 m刮杠刮平,控制墙体两侧标高偏差在2 mm以内,并用铁抹子找平,支时在模板与混凝土面之间再加设海绵条,可有效的防止烂根发生。⑤模板拼缝处理:清水混凝土模板拼缝很重要,振捣时不漏浆才能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相邻两板拼缝时,将两板端刨光试拼吻合后,在锯口处刷封口漆,在板拼缝处(靠混凝土一侧)再粘贴30 mm宽胶带纸封缝,确保浇筑过程中不漏浆。⑥阴角处理:墙体阴角模板的拼接采用丁字连接,同时在连接处贴一道胶带纸,并且对拉螺栓要紧固到位,见图3。
五、结语
清水混凝土是在普通混凝土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对各工艺环节的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法不断地进行总结和提炼,进行科学、严谨、细致、程序化的施工以及对各工序质量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措施,从而达到美学效果的建筑作品。在民用建筑中我们要想把清水混凝土工程做好,确保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难点在于模板,只有在模板体系上有所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混凝土烂根、胀模、蜂窝、麻面等质量通病;清水混凝土的重点应在于混凝土的平整密实、钢筋的规矩到位。
参考文献:
[1]徐长青。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缺陷分析及控制[J]。中华建设,2011,(8)。
[2]孙海洋,梁北平。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要点及常见质量缺陷监控对策的论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5)。
[3]沈晓冬,浦浩良。高级住宅建筑的清水混凝土施工[J]。建筑施工,2011,(5)。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