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市职业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同主族3种元素X、Y、Z,已知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XO4>HYO4>H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X>Y>Z B.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HX>HY>HZ C. 非金属性X<Y<Z D. 气态氢化物还原性HX>HY>HZ
参:
B 【分析】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XO4>HYO4>HZO4,则非金属性X>Y>Z,以此判断元素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
【详解】同主族元素对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XO4>HYO4>HZO4,则非金属性X>Y>Z,则
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X<Y<Z,故A错误;
B.非金属性越强,则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X>Y>Z,则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HX>HY>HZ,故B正确;
C.同主族元素对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XO4>HYO4>HZO4,则非金属性X>Y>Z,故C错误;
D.非金属性越强,则其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X>Y>Z,则气态氢化物还原性HX<HY<HZ,故D错误。 故选B。
2. 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 10
A.X的氢化物形成的晶体中存在的最强作用力是分子间作用力 B.R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离子键断裂 C.W的气态氢化物是离子化合物
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参:
D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分析】由表中化合价可知,X的化合价为﹣2价,没有正化合价,则X为O元素;Y的化合价为+1价,处于ⅠA族,原子序数大于O元素,则Y为Na元素;Z为+3价,为Al元素;W的化合价为+6、﹣2价,则W为S元素;R的最高正价为+7价,应为Cl元素,结合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以及题目要求解答该题.
【解答】解:由表中化合价可知,X的化合价为﹣2价,没有正化合价,则X为O元素;Y的化合价为+1价,处于ⅠA族,原子序数大于O元素,则Y为Na元素;Z为+3价,为Al元素;W的化合价为+6、﹣2价,则W为S元素;R的最高正价为+7价,应为Cl元素,
A.已知X为O,其氢化物为水,水分子中最强的作用力是共价键,不是分子间作用力,故A错误;
B.R为Cl,其氢化物为HCl,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其分子中不存在离子键,溶于水断裂的为共价键,故B错误;
C.W为S,其氢化物为硫化氢,硫化氢为共价化合物,故C错误;
2 / 10
D.Y为Na,Z为Al,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NaOH和Al(OH)3,二者能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故D正确; 故选D.
3. 标准状况下,1.12LCH4和C2H4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溴水中,溴水增重0.28克,则乙烯占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
为
A、20% B、40% C、60% D、80%
参: A 略
4. 下列物质可以在乘车、船或飞机时较大量随身携带的是( ) A. 浓硫酸 B. 高锰酸钾 C. 硫黄 D. 硫酸钾
参:
D
硫磺、高锰酸钾等物质属于易燃易爆品,浓硫酸具有强烈腐蚀性,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禁止携带,硫酸钾不属于易燃易爆物,可以携带,故选D。
5. 标准状况下22.4L 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16.8L(标况),则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为
A.5.6L B.11.2L C.16.8L D.22.4L
参:
B 略
6. 钛和钛的合金被誉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金属材料”,它们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尤其是钛合金与人体器官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根据它们的主要性能,下列用途不切合实际的是( ) A. 用来做保险丝 B. 用于制造航天飞机
3 / 10
C. 用来制造人造骨 D. 用于家庭装修,做钛合金装饰门
参:
A
【详解】A.保险丝应该用熔点比较低的金属材料制作,而钛及其合金熔点高,所以不适合作保险丝,A错误;
B.因为钛和钛的合金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所以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B正确; C.因为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所以可用来制造人造骨,C正确;
D.因为钛和钛的合金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所以可用于家庭装修,做钛合金装饰门,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
7. 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哪种分散系:
A.乳浊液 B.溶液 C.胶体 D.悬浊液
参:
C 略
8. 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A.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B.加入固体无水硫酸铜 C.降低温度 D.加入适量的水 参: B 略
9. 下列离子中,所带电荷数与该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等的是( )。 A.Al3+ B.Mg2+ C.Be2+ D.H+ 参:
4 / 10
B 略
10. 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 A.苯、溴水、铁粉混合制成溴苯 B.甲烷与氯气光照制得纯净的一氯甲烷
C.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得到1,2﹣二溴乙烷 D.用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乙烷中的乙烯杂质
参:
C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分析】A.苯和液溴在溴化铁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 B.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多种氯代烃; C.乙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
D.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二氧化碳.
【解答】解:A.苯和液溴在溴化铁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苯和溴水不反应,故A错误;
B.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多种氯代烃,所以得不到纯净物,故B错误;
C.乙烯中还有碳碳双键,性质较活泼,乙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故C正确;
D.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应该用溴水除去乙烷中的乙烯,故D错误; 故选C.
11. 研究表明,H2O2具有立体结构,两个氢原子像在半展开书本的两页纸上,两页
纸面的夹角约有94°,氧原子在书的夹 缝上,
5 / 10
O—H键与O—O键之间的空间夹角约为9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2O2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B.H2O2结构中两个H原子的位置不等同 C.H2O2与H2O互为同素异形体 D.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参:
BC
12. 在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A.C B.N C.O D.F
参:
D
13. 混合溶液中含有4种离子:0.2 molNa+ 、0.25molMg2+、0.4mol Cl-,则SO42-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
A、0.1 mol B、0.3 mol C、0.5mol D、0.15mol 参: D 略
14. 范德华力为a KJ·mol,化学键为b KJ·mol,氢键为c KJ·mol,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1
-1
-1
6 / 10
A.b>c>a B.b>a>c C.c>b>a D.a>b>c 参:
A
15.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A.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空隙,而浊液的分散质不能 B.产生丁达尔现象 C.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9m~10-7m之间 D.胶体具有介稳性 参: C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7 / 10
16.
8 / 10
(V/mL)的关系如上右图所示。请写出O-A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参: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已知A阳离子有2个电子层,0.0667mol的A原子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放出2.24LH2(标况下);B的最高价氧化物中含氧量为60%,气态氢化物中含氢量为5.88%,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问A、B各是什么元素? 参: A:Al ;B:S
18. 将2.3g金属钠放入200mL浓度为1mol/L氯化钠溶液中,钠完全反应。假设反应前后液体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试计算: (1)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反应后溶液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参: 氢气的体积为1.12L
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5mol/L 略
9 / 10
19. (8分)现将25.6g Cu投入50mL 12mol/L的浓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4.48L(标准状态)NO和NO2的混合气体。 (1)被还原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2)判断25 6gCu和50mLl2mol/L的反应后何者有剩余?其物质的量是多少? (3)如果往反应后的体系内再加入200Ml 4mol/L的稀硫酸,是否会有气体逸出,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并计算气体的体积(标准状态)。 参:
(1) 0.2mol(2分)
(2)铜有剩余,剩余0.2mol(2分) (3)会
(2分) 体积为3L。(2分)
10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