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竞 国赛 田 洁 程先富 际谈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国际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是当今世界上影 响和规模最大的地理竞赛.中野 过程中收集起来的相关数据;(3)解决问题,提出一个合适的建 其独特的试题特征、竞赛内容和野 议抑或是一个空间计划或方案规划图。如第四届国际地理奥赛 外实践考察测试都促进了我国地理教育的研究和改革。地理 野外考察题。绘制德班市中心与郊Weststreet从Greystreet ̄0 野外实习是地理专业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和提高 Ahwstreet的街道剖面示意图.制作图表来说明区域购物中心的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过程。加强野外实习基地建设,学外 优化 “分散化”造成的问题:第六届国际地理奥赛野外考察题要求 野外实习指导教师师资队伍,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思 根据考察所收集的数据资料绘制出当地的土地利用图,并说明 考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该区域土地利用现状。纵观历届国际地理奥赛我国参赛选手的 关键词: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生实 野外实践能力 中学地 表现.不难发现我国参赛队员在野外实践考察模块得分较低, 理教学 地践 野外实践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然而国际地理奥赛野外考 察模块的组织与运行。对我国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野外实践 一、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的内容和形式 教学环节的落实与改善有着多方面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地理奥赛始于1996年,理能 每两年举办一次。到2012年已成功 1.丰富教学内容.建立野外实习基地。 举办了九届.该竞赛在各国地理界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且逐渐 从中国参赛选手在国际地理奥赛野外考察模块中的表现 形成比较稳定的竞赛形式。每一参赛国需派出一队由四位年 得知,我国中学生地理知识面不够广阔,创新思维不够活跃, 龄均未满二十岁的学生组成的参赛队伍.参赛者必须是就读 于中等学校的学生,或尚未开始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除参赛 奥力 地理知识迁移和转化能力较弱.野外实践综合能力有待提升。 丰富地理教学内容,建立野外实习基地,在中学开设地理野外 学生之外,还须有两名成人代表,其中一位将代表参赛队伍作 实践课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还能在一定 为领队,另一位负责为参赛选手们做翻译等特殊工作。由于国 际地理竞赛的官方语言是英语.竞赛问题及解答均以英文呈 林的 程度上提高学生野外调研、合作交流、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 力,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中学生集科学世界 现,故参赛选手必须掌握一定程度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地理 奥赛测试包含三部分:匹培 观、环境观、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一体的综合地理素养。 笔试(占总分40%)、现场问答(占总分 中学生野外地理实习基地的建设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20%)、户外测试(占总分40%),内容涵盖自然地理与人文地 一是地理环境教学内容完整,尽可能多地涵盖自然地理与人 理,题目新颖,关注热点,克养 并较突出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问题 文地理等多方面的内容:二是实习地区离学校距离适中,建立 的解决。户外测试部分注重考查学生地图阅读和定向能力、资 乡土地理实习基地:三是交通方便。食宿实惠。中学地理教学 料收集和分析能力、图表制作能力等野外技能。这一部分为参 的课堂性决定了野外实习教学环节短期性的特征,不宜选择 赛国代表队集体作答题,需要组内成员团结合作,共同完成。 长途野外实习基地,因此在建立野外实习基地时,应结合中学 二、野外实践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地理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实习基地与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 地理是一门理论知识丰富、内容广泛而且实践性很强的课 学习兴趣与野外实习能力。 程,其自身特征决定了野外实践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2.更新教学理念,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还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专 教学理念是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教学发展具有指向 业素质教育的良好机会。通过野外实践。一方面结合实际,促使 性作用的理性认识。先进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引导教学实践向 学生应用和验证课堂教学所学理论知识.加深和巩固学生对教 更加系统化、合理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教学理念对教学起 材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判断问 着引导和统率作用.现代中学地理教学改革应当以教学理念 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掌握野外实习工作的基本技能、思维方法 的创新为先导。中学地理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 和工作技巧,同时有助于开阔视野,激发专业兴趣,从而使学生 的自主构建.建立由学科本位转向兼具综合性与专业性的课 更好地进行专业学习,为专业服务。然而,现行的中学生地理野 程体系”,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学生观、教师观与教学观。地理 外实践教学在实施程度、过程方法和内容结构等方面均存在不 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破除陈旧观 适应地理教育发展需要的问题.特别在野外实践能力培养方面 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自主学习兴趣。 尤显不足。传统的中学地理野外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方 加强地理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是开展中学生地理野 法、实习内容和实习基地建设等迫切需要进行全新思考与改革, 外实习活动的重要任务。野外实习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实践性 以适应新时期中学生地理综合能力培养的需要。 特征.需要指导教师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野外实 三、地理奥赛对中学生野外实践能力培养的启示 践能力。中学地理教师队伍应加强与各大高校的合作与交流, 国际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是由国际地理联合会国际 高校具备长期从事野外实习指导的资深教师,加强与高校问 地理教育奥林匹克委员会与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 的联合.不仅能共享学习资源,还能建设一支优秀的地理野外 (IGU—CGE)合作举办的。其竞赛的主旨是:培养学生在地理方 实习指导教师队伍。 面的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研究地理环境的主动兴趣:提供给 3.完善教学评价.建立多指标评价体系。 学生正式接触自然地理环境及与来自世界各地年轻学者建立 地理教学评价是指对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能力、个人 友好关系的机会,进而促进参赛国家之间的了解。随着国际地 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我国中学地理教学评 理奥赛竞赛机制的不断完善,竞赛考察形式不断丰富多样化, 价主体单一.侧重于对学生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教师教学效 考查范围越来越广.不仅考查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还注重考 果的考核,容易忽视对教师教学过程与学生综合地理素养等 察学生地理野外实践方面的能力。野外实践考察内容主要包 方面的评价。在国际地理奥赛中,我国参赛队员与其他国家选 括:(1)观察和绘图;(2)分析野外调查区域的空间问题和实习 手相比,往往在野外地理信息的收集、资料的整理与分析、问 135 美育,在地理课上绽放光芒 肖 萍 (张家港市锦丰初级叶1学,江苏张家港215625) 美学家席勒说:“若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 途径是先使人成为审美的人。”通过地理审美,我们能陶冶情 操,并用地理美创造和谐而美丽的世界。地理学科虽然比一般 学科更重于理性,以说理为主,但一味追求理性的东西,课堂 会变得枯燥乏味,如果能适时注入美的情感,挖掘美育素材, 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在接受理性观念的同时.获得丰富的美 感.就能使地理教学活动生动活泼、引人人胜。 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审美观念和欣赏表达 能力的教育,也是培养人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学校的美育教 育很多时候在音乐、美术课堂上绽放光芒,其实在各科教学中 都能渗透体现,因为各学科均蕴藏美育。比起其他学科,地理 学科有更多美育素材,它所蕴含的自然美、人文环境美的内容 十分丰富,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下面我谈谈在地理教学 巾渗透美育教育的体会。 1.自然风光美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地理课的内容丰富多彩,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奇丽美景到处可 见,如幽深的亚马逊河原始森林,莽莽的非洲热带草原.浩瀚的撒 哈拉大沙漠,被誉为“大自然宫殿”的阿尔卑斯山.被称为“贝多芬 交响曲”的维多利亚大瀑布.还有那奇特的南斯拉夫喀斯特,幽 深曲折的挪威峡湾。喜马拉雅山的冰川.许多高山峡谷.涌泉飞 瀑.各种巧夺天工的景色.美妙绝伦的自然风光。这些大自然的精 美画卷,怎能不激起学生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呢? 祖国山河多姿多彩。数不尽的名山大川.奔腾不息的长江 黄河,幽深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瓜果遍地的吐鲁番。柔美秀 丽的江南水乡,美丽无比的西双版纳;桂林山水的秀丽,青藏 高原的壮美,黄山风光的险峻,内蒙古高原的奔放,云贵高原 的优美。面对这些美妙的景色和壮丽的山河.学生在感受美的 同时,为祖国拥有这么多的美丽风光而燃起了自豪之情,激起 了对祖国、对家乡的无比热爱情之情。 2.奇妙的自然现象美能唤醒学习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地 理的兴趣。 现在学生眼前的是:茫茫宇宙中。无数的天体有序地运动着. 配合得默契而和谐,让学生在众多的天体中寻找我们生存的 地球,并观察它的运动特点。学生陶醉在这美丽神奇的宇宙 中,有强烈的求知欲,探索宇宙的奥秘,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 再如用多媒体播放美丽的桂林山水.奇妙的地下溶洞时,学生 无不陶醉在这仙境般的地方。石钟乳、石笋、石柱的形成让他 们赞叹不已.学习兴趣盎然。 3.地理艺术美和诗歌美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陶冶高 尚情操。 历史上留下的许多著名建筑各具风姿:我国的万里长城. 拉萨布达拉宫、北京故宫、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敦煌千佛 洞、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四川I乐山大佛等,玲珑剔透 的苏卅I园林,都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美和劳动美。埃及的金 字塔。印度的泰姬陵,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缅甸仰光的大金 塔,泰国曼谷的佛塔,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美国的白宫,历 经沧桑的罗马古城堡,被称为“水城”的威尼斯,都体现了这些 建筑的艺术美和创造美,这些地理艺术美能让学生在接受地 理知识的同时,提高审美素养,受到美的熏陶,陶冶情操。 学习地理知识时.还有许多诗歌也把人带人了美的意境。如 描写泰山的雄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写庐山瀑布的气 势磅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桂林山水的秀 美“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描写长江急流的“两岸猿声啼不 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写山地气候的变化“一山有四季,十里 不同天”:描写月相的变化“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些 优美的诗句,把学生带入了诗情画意的境地,受到了美的熏陶。 4.地理科学家崇高的思想美、坚强的意志美、高尚的情操 美能感化学生的心灵。 地理学有着壮丽神秘的宇宙美.天体运动的规律美,日食、 月食的现象美,极昼极夜的神奇美,喀斯特地貌的仙境美,这些 奇妙的自然现象都带着美的色彩。因为很多学生没有亲眼所见, 这些神秘而又美妙的东西吸引着学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天体知识时.借助多媒体播放有关天体的运动,呈 题的解决等方面能力较弱.这与当前中学地理教学评价侧重 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忽视对中学生综合地理素养的全面 评价有着密切关系。现代地理教学评价应遵循“以人为本”的 原则,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 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学科个性与意 志等情感领域的评价,建立多指标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地理教 学评价,从而促进中学地理教学的改革。 中学地理教学评价体系包括对中学地理教师的多元评价和 对学生的多元评价两方面内容。针对我国选手在国际地理奥赛 野外实践考察模块中表现出的不足之处.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 应不断反思我国地理教学现状,更新教学理念,建立更为适应地 理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教学评价体系。新型教学评价指标应丰富 教学评价主体,不再单一地以学生为主,不仅注重对学生成绩的 评价,还要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过程、教学方法与成果。学生的学 习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野外实践活动 136 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几十年的观测实践和研究写 成“天体运行论”巨著.创立了著名的“日心说”,招致了宗教势 力的残酷。积极宣传日心说的布鲁诺,被活活烧死在罗马 的鲜花广场。为“日心说”提供了有力证据的伽利略,被召到法 庭上.要他保证不再宣传“邪说”,这位自发苍苍的学者平静地 说:“我可以不再宣传地动说.可是地球毕竟是在动着。”他被 囚禁了9年.直至逝世。我国地理学家徐霞客一生都在不知疲 倦地探索祖国山川I的奥秘。对岩溶、火山、流水侵蚀等许多自 然现象作了认真考察。他登山,一定要爬到最高峰;考察河流, 定要追索河源;进入岩洞,总要钻到最深处;他所游历的地 一能力等方面进行多元化评价,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地 理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与国际地理教育工作接轨,掌握先进的 国际地理教育思想.不断开阔我国地理教育的视野。 参考文献: 『1]刘辛田.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透析——第三 届国际地理奥赛引发的思考[J]青年论坛,2002(7):40. 『2]毛卫华.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探讨[J].聊城 大学学报.2o02(4):28-29. 『3]袁孝亭,娄晓黎.对我国中学地理教育存在的几个主 要问题的认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9,(10):56. 『4]夏海花.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启示[D]. 南京师范大学.2011. 『5]王民.第七届国际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介绍与分 析[J].地理教育,2008(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