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局个人单位总结2024
(一)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宣传“风情__”,提升__旅游知名度
今年,我局加大了户外广告、主流媒体、网络等多种渠道的旅游宣传力度。在高速公路口、机场路口等重点路段显要位置设置4座__旅游形象大型宣传牌,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在《中国旅游报》、国家高层次期刊《__经济研究》、《__都市报》、《__晚报》、昆明各媒体以及__日报、晚报、今报、__电视台等媒体上大篇幅全方位介绍__旅游,达到了提升__旅游影响力的作用。我局还充分利用__年全区旅游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的机会,对全区旅游系统充分展示__风情,会议取得成功,极大的提升了__旅游在全区的地位。
在网络宣传上,更新了大量图片和信息,增强了__旅游在线的可视性、可读性。利用__旅游在线开展网络促销,策划制作招贴画及自驾游地图,在__、__媒体进行宣传,提升__休闲观光类旅游形象。加大本市的宣传报道,营造良好氛围,优化旅游环境。另外,制作大量宣传品对公众发放,还在各大宾馆设置旅游宣传架,并配备了__“食、住、行、游、购、娱”六类宣传资料,更加方便了游客阅读,引导旅游消费。印制旅游宣传海报,在航班上投放,使许多高端游客了解__旅游。
(二)对重点客源市场加强市场宣传推介,不断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组织开展各种专项活动,丰富旅游产品,带旺旅游市场,扩大__旅游知名度。由我局主办,开展了“一路欢歌一路风情____人游新__”旅游主题活动。活动期间开通了“新__,新体验”免费旅游专线车,向市民开放,近万名市民乘车游览了__瀑布、城市规划展览馆等新景点,这一首创举措受到市民热烈欢迎和赞誉,也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进一步宣传了__旅游,提升了__城市形象。在十一黄金周期间,我们在三门江公园举办开展“__·__风情文化节”活动。
组织、参与各种旅游宣传推介活动。策划组织“全国百城旅游宣传周__系列活动”、__年__旅游(__、__)推介活动及投资说明会、__年__旅游、__(__)专场宣传推介等活动,组织旅游企业参加“__人游__”活动、自治区旅游局广东大篷车宣传推介活动、自治区五十周年大庆展、__经贸文化代表团赴中国进行旅游大蓬车、广州国际旅游交易会、昆明国际旅交会等。通过开展旅游咨询、发放旅游宣传资料、歌舞表演、有奖知识问答等活动,推介__线路和景点,收到了良好的宣传促销效果。
组织和接待20多批次境内外媒体、旅行商踩线团,对我市旅游资源进行实地线路考察和宣传。组织“亚洲旅游”杂志记者、泰国、厦门、广州、等地媒体、旅行商代表考察桂北旅游风情走廊,推销我市旅游产品。
(三)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加大“引客入柳”力度
1、加强与__区域旅游合作,将桂柳一体化落到实处。今年,我局进一步加强与__的区域合作,以__为平台开展宣传促销,深入实施__与__旅游一体化合作协议。今年与__新境界旅游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合作签定《_______旅游客源市场整合营销方案》,通过推出“桂北风情旅游走廊”,推进__旅游新的运营、盈利模式和新的市场格局的形成。以三江到龙胜通车为契机,召开_____旅游恳谈会,加强两地及旅行社合作。
另外,借助__在中国、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各国的境外销售代理网络平台,构建__旅游产品销售网络,实行平台共享的销售模式,与、日本、泰国、韩国等旅游企业签定销售代理协议。与__联合对中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法国等重要传统客源市场继续开展宣传促销活动,加快开发东盟各国、欧美等新的客源市场。
旅游局个人单位总结2024
六中全会和八届十一次全会、福州市第十次党代会、市十二次党代会的精神,以文化旅游为核心,继续加大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力度,推动旅游产品更新,强化旅游人才培训,加强旅游质量监管,同时,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全面提升我市旅游服务质量,实现20xx年旅游接待人次达260万人次,旅业总收入达10亿元的目标。具体做法如下:
一、强力推进,打响文化旅游核心品牌
1、全力打响“梦文化”核心品牌。加大梦文化挖掘与推广力度,继续做好、做大、做响“石竹山梦文化节”,同时,继续推进石竹山风景区创建5A级旅游景区工作,有序推进石竹山景区管理改革。
2、大力开发温泉与滨海旅游产品。以东壁岛旅游度假区为核心,沿我市海岸线进一步开发东龙湾海上温泉、目屿岛旅游度假区和东瀚莲峰滨海旅游度假区等旅游资源,形成集观光、游览、休闲以及商务旅游等内容为一体的海上观光旅游线路。
3、着力提升完善乡村与生态旅游产品。认真实施《xx省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以项目扶持、示范带动为抓手,从开展示范创建、改善设施环境、加大扶持力度和提升人员素质四个方面入手,全面改善乡村旅游软硬件设施条件,大力推动乡村旅游点规范经营,促进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大幅提升。
二、着力提升,全面提高旅游服务品质
1、提升景区服务质量。一是引导景区加大投入,完善提升景区软硬件和公共服务设施;二是提高景区智能化水平,将现有较成熟的景区融入省、市网络与电子商务系统,实现景区管理标准化、智能化;三是协助和指导现有A级景区完善服务设施、扩大景区规模、丰富文化内涵,发展体验型、参与型旅游项目,同时,推动和指导旅游景区(点)创建A级旅游景区。
2、提升旅行社服务质量。一是鼓励我市旅游企业积极创建A级品牌;二是规范旅游服务收费,严厉打击零负团费、欺诈旅游者、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等违规行为;三是加强旅游市场监管,不定期联合工商等相关部门开展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四是加强导游(讲解员)队伍管理,通过举办导游(讲解员)培训与比赛等活动,帮助我市景区(点)和旅行社培训讲解员。
3、提升星级饭店服务质量。一是推进高星级酒店建设以及现有星级饭店的改造提升;二是组织星级饭店高层管理人员到省内外高星级酒店参观考察,学习借鉴高星级酒店管理经验;三是健全培训上岗机制,加大员工岗前培训、消防知识培训以及服务技能知识培训;四是加大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个性化推广工作,在我市星级饭店从业人员中掀起钻研业务、敬业爱岗、强化服务意识的热潮,提高行业竞争力。
三、强化营销,扩大旅游对外影响力
1、强化城市形象宣传。在沈海高速路等交通要道旁设置3-5面旅游广告牌或交通指示牌,以“中华梦乡·石竹仙山”旅游品牌为核心,强化xx市旅游整体形象宣传。
2、加快对台先行先试步伐。充分发挥我市江阴港区的独特对台优势,对接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通过举办石竹山“梦文化节”等大型活动,加强入台旅游推介,并联合中国旅游业者,策划推出“海峡之旅”精品线路。
3、积极培育旅游节庆品牌。充分挖掘特色旅游资源优势,重点办好石竹山梦文化节等系列节庆活动,同时,积极促进天生农庄、一都后溪漂流等景区策划具有影响力的节庆品牌,集聚人气,拉动市场,提升xx城市影响力。
4、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制定并实施《20xx年旅游对外宣传方案》,通过在省市主流媒体与网络上进行宣传,在重点客源地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专场旅游宣传推介会以及参加各地旅游交易会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优势互补,对旅游的整体形象进行策划、包装和宣传。
四、完善配套,提高旅业接待能力
1、完善旅游交通设施建设。以缩短外地游客来融的旅途时间、为其提供方便、快捷、舒适的服务为主要目标,继续推进我市各景区(点)之间的道路建设,完善旅游交通指示牌、景点间往返公交线路等旅游公共交通设施,同时,推进我市旅游车队的成立。
2、扶持旅游商品及餐饮发展。积极引导并扶持企业开发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富有心意、工艺精致、包装精美、游客喜爱的旅游商品(包括无公害农产品),鼓励开发建设旅游商品专业大卖场,同时,鼓励发展以海鲜美食、山珍野味等为特色的旅游餐饮业。
五、加强监管,规范旅业经营秩序
1、继续强化旅游安全管理,确保游客生命财产安全。对旅游企业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进行整改,同时,邀请消防或门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从业
旅游局个人单位总结2024
一、抓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实质
3月3日上午,召开了局全体干部会议,学习传达了全国和省、市、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了县委宣传部部领导,尤其是闵赛珍的重要讲话。会上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要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实质,理清工作思路,全力以赴完成年度宣传思想工作目标。
二、抓贯彻,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通过对会议精神的学习和研究,遵照县委宣传部部领导的讲话精神,结合我县旅游工作实际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深入学习,强化教育。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点学习、、和县委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到文天祥纪念馆举行重温入党誓词,接受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
二是突出重点,助推文旅共同发展。抓好景区游接待服务中心建设,帮助窑保护管理局推进窑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三是狠抓外宣。充分利用、省、市、县主流媒体,加强对我县的旅游形象宣传。依托推介会、节庆、外宣品、网络等多种媒介,开展各种形式的对外宣传,进一步强化我县旅游品牌效应、提升我县旅游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四是加强文明创建工作。加大文明旅游宣传力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推进文天祥纪念馆创建市文明单位。按照县委宣传部的工作部署,全力做好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工作。
旅游局个人单位总结2024
20xx年,对文体和旅游部门来说,是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根据市部署要求,原文化广电体育局与旅游局合并,整合成为文化体育旅游局,开启了“文化+体育+旅游”的综合管理模式。今年以来,我局坚持两手抓,在着力推进机构合并的同时,始终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紧扣发展民生主题主线,务实创新,紧张快干,各项工作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揭开文体旅游融合发展的崭新篇章。
一、全面发力,设施建设加速推进
(一)重大工程。
1、博物馆工程。全面启动展品征集工作,搭建布展工作班子,确定策展公司,制定完成展陈大纲草案。
2、新文化中心工程。配合深化设计,提出大剧院、图书馆、文化馆设计建议46条。
3、新曲棍球训练基地工程。设计方案获市规划委通过,完成宿舍楼、看台图审,正着手进行勘探作业。
4、培根师范旧址修缮工程。完成施工蓝图编制,完成工程造价核算。
(二)基层设施。完成20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标升级,6个社区阅读点正常有序开放。建成全市“10分钟体育健身圈”,实现行政村体育设施全覆盖。后备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创建曲棍球国家级后备人才基地,创建13所特色体育项目学校。体育社会组织网络健全,现有4A级社会组织4家、2A级社会组织6家、各类体育俱乐部18家,晨晚练点246个。
二、精心策划,文体工作创新出彩
(一)主要工作。
1、举办“我们的节日”广场演出。抓住重要时间节点,成功举办新年音乐会、“正月里来看大戏”戏曲展演、迎中秋庆国庆文艺晚会、端午文艺演出等重大活动。
2、举办第xx届河豚文化节开幕式“长江颂”大型广场活动。以充满古风古韵的诗词歌赋朗诵、舞蹈演出,辅以剪纸、水墨画、柳竹编、舞龙舞狮等非遗文化展示,传承发扬极具本土特色的民俗文化。
3、承办全国青少年曲棍球锦标赛和省青少年女子曲棍球赛。充分利用国少驻扬训练的优势,不断提高曲棍球队伍实力,高水平的赛事,也吸引了众多体育爱好者前往现场观赛。
4、开展送文化下乡。累计组织下乡演出40余场,送图书报刊5000余册,农村公益电影放映700余场。
5、实施全民艺术普及。举办全民艺术普及公益艺术讲座12场,公益艺术培训20期,全民艺术展演展示活动22场。
6、致力全民阅读推广。开展4.23世界读书日广场活动,举办“你阅我赠”、“故事妈妈”读书活动,开展红领巾读书征文评比,全市综合阅读率达90%以上。
7、丰富文体人才储备。新建2支共51人的文化志愿者队伍,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扩充至1350人。
(二)特色亮点。
1、全国百强县篮球赛顺利筹备。第二届中国﹒全国百强县(市)男子篮球邀请赛将于奥体中心篮球馆开赛,来自本省昆山、张家港、常熟、太仓及陕西神木市、江西南昌县、山东新泰市等20余支代表队参赛。
2、舞龙竞技水平大幅提高。西来桥舞龙队代表江苏省首次闯入全运会决赛,斩获一银一铜。其后,又凭借超强实力,拿下全国龙狮锦标暨20xx年江苏省龙狮大赛举办权。
3、第十二届社区(农民)文化艺术节成功举办。艺术节采用购买服务方式,充分实现市镇村上下联动、内外联动、业余与专业联动,举办各类文体活动60余场,群众文化生活得到空前繁荣。
4、“大航杯”庆祝建军xx周年大合唱比赛成功举办。17支市级机关队伍、12支镇企队伍报名,20__余人参赛,赛事规模空前、群众反响热烈,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5、开展“文化惠民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组建31人的市文化指导员队伍为参与创建的22家村(社区)提供文化服务,同时对创建单位常态开展指导工作,促进各村(社区)在设施升级、队伍建设、活动开展三方面得到提升。年底将对创建单位进行考核验收,选取10家先进集中表彰。
三、全域启航,最美蓝图初绘
(一)坚持规划引领,推进统筹发展。编制完成《XX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以规划为指导,有序推进际华园、雷公岛度假区建设,江堤示范段、迎宾大道景观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展开,西来桥镇建成花海主题基地。
(二)优化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能力。改造及新建旅游景区、各乡村旅游区(点)星级厕所共8座;新增和改扩建生态停车场15300平方米;新增旅游交通指引标识牌11块。
(三)运用多元渠道,打响旅游品牌。借力第xx届河豚文化节,通过编印发放宣传册、拍摄美食休闲专题片、组织旅游活动等方式,吸引游客来扬;研发炭雕河豚、水晶河豚、苏绣河豚、河豚挂件等类10余种旅游纪念品并推向市场。
四、聚能造势,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一)文化产业。华联手风琴技改项目申报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已通过镇江市初审。江苏利民纸品包装有限公司智能化环保印刷艺术项目、绿色环保智能化印刷升级改造项目,申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专项资金已通过镇江市初审。
(二)体育产业。奥体中心成功承办“柔和双沟”群星演唱会、“放歌河豚岛”、国际男篮对抗赛等多场大型文体活动。健身馆成功申报国家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获得专项补助200余万。体育彩票销售全年累计近9000万元,人均彩票销量位居镇江市第一。
(三)旅游产业。全年全市旅游综合收入达118.98亿元,同比增长16.2%;接待游客326万人次,同比增长8.6%;旅游业综合投入17.3亿元,同比增长19.3%。成功争取省级旅游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19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