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优秀的读书心得范文
我总认为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一种败落的趋势,不管是家族的,爱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没落,这在喜聚不喜散,爱好大团圆结尾的中国古典小说中并不多见。
我不得不感谢续者高鄂,尽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让黛玉死了,管她登仙还是辞世,至少她别了宝玉,很好很好。
不是说我天生残忍喜欢看别人的悲剧,但是,不是有句话说吗?塞翁失马,焉之非福?对于黛玉这样一个脆弱的封建少女来说,死,是她的解脱,是她所有悲剧的终结,是她的幸福。当她在地下安静的沉眠时,看着宝玉仍在凡世寻找出路,不得不说,她还是幸福的。
或许两个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该相遇,因为生活不是浪漫,生活会将浪漫消磨得一干二净,最终,红玫瑰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着的白米饭。所以,就让浪漫在最美的时候画上句号,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忆。
可是也许你会说,黛玉死的很悲惨,一点也不浪漫,关于这点,我是不赞成高鄂的续书的,也许曹雪芹的本意非此,也许黛玉确实应该泪尽证前缘,这样不是更好吗?她牵挂着宝玉,用她全部的热情为这一知己痛哭,怀着深深的思念,这样的死,何尝不是高贵神圣的,然而高鄂没有这样写,他最终让黛玉很庸俗的指天愤恨,气极而亡。这不象我们认识的那个高傲自赏的黛玉,反而象个情场失意的一般女子。
红楼梦优秀的读书心得范文
史湘云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有着与别人截然不同的性格,使得她出挑于那些红颜中。要说史湘云像什么花,我认为非海棠莫属。
首先,她写海棠诗写得好。许多人也许认为,林黛玉、薛宝钗或是红楼梦中海棠诗写得最好的。但实际上,从作者的笔墨与脂砚斋的批注中能看出是史湘云的更好。同时,湘云的诗是惊艳四座的,如红楼梦中所写“众人看一句,惊讶一句,看到了,赞到了,都说:‘这个不枉作了海棠诗,真该要起海棠社了。’”在前一天,府中的众多女子刚才进行过比拼,虽各有各的妙处,但却没有一个人的诗是以令人“惊讶”一词来形容的。特别是,在比拼的时候,这个刚创立的社,是以“诗社”一词来代表的,没有人给它起过名字。而史湘云写完了诗,众人就说这个诗社应叫海棠社,由此可看出史湘云写得两首海棠诗的含金量。所以,因为湘云写海棠诗写得最好,所以我认为她应是海棠。
其次,海棠与湘云相近的故事。史湘云不像府中其他女子一样,娇滴滴的,相反,潇洒无比。海棠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花姿潇洒,自古以来都是是雅俗共赏的名花,有着“睡美人”之美誉。这一典故出自宋代释惠洪《冷斋诗话》记载:唐明皇登沉香亭,召杨贵妃,碰巧杨妃酒醉未醒,高力士使侍儿扶持而出,贵妃仍醉未醒,鬓乱残妆。唐明皇见状笑道“岂妃子醉,直海棠春睡耳!相对的,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她们抽花名签的时候,史湘云抽到的就是海棠花,签上写“只恐夜深花睡去”,黛玉还说要将“夜深”改为“石凉”,意为湘云醉酒躺在花园里睡着的故事。这睡美人直指湘云此事,意义明显。所以,我认为湘云是海棠因为海棠的美誉与湘云的故事实是相像。
总的来说,我认为湘云是海棠,因为湘云的海棠诗好,海棠湘云相像的故事。海棠花不是花中最耀眼的,史湘云一样,她虽不是红楼梦中最重要的人物,但她活泼洒脱的性格让人熟记于心。
红楼梦优秀的读书心得范文
中国上下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这渊远流长的历史中发光发亮的名著不计其数,但我认为其中最优秀的作品,当属于清朝时的《红楼梦》。因为每个人都可以从这些角色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感染着他的读者,使人感动,叫人沉默。
作者曹雪芹,在我看来他一生是凄惨的。少年时父亲被革职,全家北迁,生活贫困。后又流落到北京西郊,家徒四壁,爱子重病,却因无钱医治而身亡。在这无奈的一生中,他经历了人生百态,体会到世态炎凉,所以才能写出这样不朽的名著。
说到《红楼梦》,很多人都认为它是一篇以宝玉、黛玉、宝钗之间的爱情纠葛为主题的悲剧。但在我看来,它其实远远没有那么简单。作者通过各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各种复杂的社会背景来写这个看似和平安宁,实则早已暗潮汹涌的贾府,也成就了很多经典文学人物,比如泼辣有心计的凤姐,老实懦弱的`迎春,天真伶俐的晴雯,以及那位可笑的刘姥姥,但让我最难以忘怀又沉思良久的女子,莫过于黛玉和宝钗了。
薛宝钗,出身于豪门世家,所以具有浓厚的封建意识以及圆滑处事的为人。她对宝玉有着朦胧的爱情,所以最终他才愿意假扮黛玉嫁给宝玉,从而导致林黛玉死亡。当她在游玩时无意撞见两个丫头在密谈时,她为了脱身,居然可以把问题全部丢给黛玉,足见她的心计和城府。她劝宝玉去博取功名利禄,学习应酬世务以便飞黄腾达,可是宝玉一向是厌恶那些官场之人,自然不悦,这其中也可以看出她与宝玉在思想上的分歧,所以她注定了不可能成为保育思想上的共鸣者。但是她的才干、能力以及出生都是最适合当宝玉妻子的人,而且贾薛联姻也可进一步扩大贾家势力。所以贾府的人为了自身利益,用一记偷梁换柱让宝钗嫁给了宝玉。
相比薛宝钗,黛玉的家世就略显清寒了。她出身于书香世家,早期丧母,随后父亲也身亡,寄居在贾府中,所以她有着极强的自尊心。她的性格与宝钗截然不同,她不会刻意讨好别人,不懂世故,她孤高自许,多愁善感,当她听到宝玉要娶宝钗时,气急攻心,最后身亡。但她和宝玉都是一样的,都是那个时代的背叛者,有这思想上的共鸣。但由于时代的局限,以及贾府人的自私,致使他们的爱情以悲剧收场。
在这两个女子身上也可以看出一个道理,人的性格会决定她一生的结局。宝钗能干,她成为宝玉的妻子,黛玉清高,成为了宝玉的恋人。如果将角色互换一下,那三个人都不会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