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商品学研究对象和内容
二、单项选择题
1.商品是( )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物。
A.劳动力;B.人类社会生产力;C.工业化;D.农业化
2.商品是含有使用价值( )。
A.劳动产品;B.社会产品;C.工业品;D.农产品
3.商品是供( )消费。
A.生产者;B.经营者;C.社会;D.城镇
4.从本质上说,消费者购置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它( )。
A.功效/效用;B.附加服务;C.使用价值;D.价值
5.商品使用价值就是商品( )。
A.功效;B.有用性;C.价值性;D.价格
6.商品使用价值大小是由( )来衡量。
A.消费需要;B.商品属性;C.商品价格;D.商品品种和质量
7.商品学是研究( )科学。
A.商品质量;B.商品品种;C.商品消费;D.商品使用价值及其改变规律
8.商品学是一门( )。
A.自然科学;B.技术科学;C.社会科学;D.综合性交叉应用学科
9.商品学研究关键内容是( )。
A.商品使用价值;B.商品价值;C.品种、质量及其相关问题;D.微观、宏观管理
10.商品学起源于( )。
A.美国;B.英国;C.意大利;D.德国
11.商品学产生大约在( )。
A.18世纪末;B.19世纪末;C.3前;D.4前
12.商品学产生和发展前提在于( )。
A.第一次工业;B.第二次工业;C.商品生产发展,尤其是商人出现;D.商业教育发
展
13.国外最早包含商品学领域著作是( )。
A.《完美商人》;B.《商业之美》;C.《商品学导论》
14.商品学创始人是( )。
A.约翰·贝克曼;B.达尔文;C.陆羽;D.李时珍
15.( )年,中国商业教育中开始把商品学作为一门必修课。
A.1902;B.1949;C.1978;D.1985
三、多项选择题
1.一些天然物品,如()等,即使含有使用价值,但因其不是劳动产品,所以不能称为
商品。
A.空气;B.阳光;C.雨水;D.原始森林
2.商品一旦进入市场交换,就要受到( )支配。
A.价值规律;B.供求规律;C.竞争规律;D.社会规律
3.商品流通包含( )等。
A.运输;B.装卸;C.储存;D.销售
4.商品无形附加物有( )等。
A.送货上门;B.售后维修;C.无偿调试;D.使用说明书
5.下列项目中,可能成为商品学研究内容是( )。
A.商品质量;B.商品标准;C.商品检验;D.商品包装
第二章商品分类和编码
二、单项选择题
1.商品分类是商品学研究( )。
A.前提;B.条件;C.基础;D.本质
2.依据选择商品分类标志唯一性标准,商品分类时,在(标志。
A.同一层级;B.不一样层级;C.全部层级;D.大类和中类3.商品分类标志选择要能够包含分类( )商品。
A.少数;B.部分;C.多数;D.全部
)范围内,只能采取一个分类
4.商品分类时关键采取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实践中通常将两种方法( )。
A.分别使用;B.组合使用;C.交叉使用
5.线分类法属于( )分类方法,使用范围最广泛。
A.古典;B.传统;C.现代
6.依据( )不一样,可将商品分为生活资料商品和生产资料商品。
A.用途;B.原材料;C.加工工艺;D.化学成份
7.商品分类和商品编码关系是( )。
A.分类在先;B.编码在先;C.不分前后
8.商品条码是用来表示商品标识代码一个(A.数字型;B.字母型;C.模块组合型
)条码,可被机器快速识读和处理。
9.EAN/UCC-13 代码结构有( )个层次。
A.1;B.2;C.3
10.EAN/UCC-8 代码结构有( )个层次。
A. 1;B.2;C.3
11.EAN/UCC-8 代码用于印刷面积()商品零售包装。
A.较小;B.较大;C.不分大小
12.UCC-12 代码适适用于( )地域。
A.东南亚;B.欧洲;C.北美
13.厂家条码是由( )直接印刷到商品包装上条码。
A.供给商;B.生产商;C.销售商
14.店内条码是商店对商品自行编制(A.长久性;B.季节性;C.临时性
)代码及条码标识。
15.零售商经过()能够随时了解生产商、批发商及运输在途货物相关信息,方便控制
销售活动。
A.商品代码;B.商品编码;C.商品条码;D.物流条码
三、多项选择题
1.在商品分类实践中,通常以商品( )作为分类标志。
A.用途;B.原材料;C.加工工艺;D.化学成份
2.商品代码依其所用符号不一样,可分为( )等类型。
A.数字型;B.字母型;C.数字-字母混合型
3.商品标识代码编制必需遵照( )标准。
A.唯一性;B.稳定性;C.无含义性;D.简明性
4.商品条码通常印在( )上。
A.商品;B.商品包装;C.商品标签
5.商品条码中条码符号由( )等部分组成。
A.起始符;B.终止符;C.数据符;D.校验符
第三章商品品种
二、单项选择题
1.在现代经济中,全方面质量概念就包含着对( )要求。
A.品种; B.数量; C.市场
2.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满足大家一定需要( )总和。
A.消费性; B.有用性; C.实用性
3.商品只有经过( )才能进入消费领域,实现其使用价值。
A.生产; B.消费; C.交换
4.商品质量必需和其品种结合起来,才能确保( )顺利实现。
A.价值;B.使用价值;C.经济效益
5.商品品种是组成( )基础。
A.经济效益;B.生产效率;C.劳动生产力
6.走( )道路,是现代企业迈向成功必由之路。
A.数量效益型; B.质量和品种效益型; C.规模效益型
7.商品品种结构框架通常是按( )形排列。
A.灯塔;B.宝塔;C.金字塔
8.商品品种是消费者对( )要求,是商品结构情况反应。
A.商品广度;B.商品美誉度;C.商品著名度
9.商品品种多样性不是随意,它必需以大家( )为基础。
A.生活水平;B.爱好爱好;C.消费需求
10.很多商品全部有其( ),从增加到兴旺乃至萎缩,最终退出市场。
A.生产周期;B.销售周期;C.生命周期
11.为了适应市场需要,会有部分(A.新技术;B.新工艺;C.新品种
)不停涌现出来而形成商品品种新陈代谢规律。
12.商品品种新陈代谢规律意味着( )就要被淘汰。
A.老商品;B.没有需求商品;C.高价商品
13.加速商品品种( ),符合通常经济规律。
A.研究开发;B.更新换代;C.技术改造
14.生产( )不合理,势必会造成商品滞销和积压,从而使生产效益下降。
A.商品品种;B.商品数量;C.商品质量
15.商品品种( ),是改善和提升商品质量关键前提。
A.数量增加;B.有效更新;C.不停完善
三、多项选择题
1.高质量商品必需( ),而且最大程度地满足大家全方面发展需要。
A.对路;B.适销;C.价廉
2.商品品种结构决议要考虑到( )等原因。
A.市场引力;B.企业实力;C.消费能力
3.商品品种结构必需和大家( )及其改变相适应。
A.生活习惯;B.实际需要;C.消费结构
4.科学合理地简化商品品种,有利于( )。
A.控制生产;B.提升产量;C.降低成本;D.节省能源
5.质量、品种、效益三者之间( ),表现有机内在联络。
A.相互依靠;B.相互制约;C.相互共存
第四章商品质量
二、单项选择题
1.商品质量是商品学研究( )。
A.中心内容;B.关键内容;C.突出内容
2.商品要想能够符合要求和隐含要求,通常要靠若干个(A.计量数据;B.质量特征;C.技术标准
)才能达成。
3.在商品质量评价和管理过程中,要尽可能选择对质量有( )特征。
A.相关作用;B.决定作用;C.影响作用
4.商品标准中所反应质量特征,大多数是( )。
A.真实质量特征;B.代用质量特征;C.附加质量特征
5.( )是进入市场通行证。
A.花色;B.品种;C.质量
6.( )是指商品为满足一定用途所必需含有多种性能。
A.有用性;B.使用性;C.应用性
7.( )是指商品在储存、流通和使用过程中确保人身安全和健康不受伤害能力。
A.安全性;B.卫生性;C.安全卫生性
8.( )是指商品在要求条件下和要求时间内,完成要求功效能力。
A.可用性;B.可靠性;C.稳定性
9.( )是指商品在发生故障后,能被快速修好并恢复其功效能力。
A.可用性;B.完好性;C.可维修性
10.( )质量是优质和低成本统一。
A.最适;B.最好;C.可靠
11.( )是商品开发设计基础。
A.市场调研;B.商品信息;C.技术培训
12.在不影响商品质量前提下,选择(A.原料;B.工艺;C.设备
)时还应考虑资源合理使用和综合利用。
13.在质量形成和实现过程中,每一个步骤( ),对于下一个步骤又是事前控制。
A.把关;B.检验;C.改善
14.使用过商品及其包装物作为废弃物对环境影响,应纳入到( )中。
A.商品质量指标体系;B.经济技术指标体系;C.环境综合指标体系
15.在影响商品质量多种原因中,( )是决定性原因。
A.环境条件;B.工艺技术;C.原材料;D.人作用
三、多项选择题
1.质量概念产生和演变,取决于( )发展程度。
A.技术;B.经济;C.社会;D.管理
2.大家对商品质量认识和了解,是伴随( )而改变。
A.生产环境;B.社会生产;C.经济发展;D.技术进步
3.商品质量往往综合反应出一个国家(A.经济;B.科技;C.教育;D.管理
4.( )是组成商品原始物质。
)水平整体实力。
A.包装物;B.原材料;C.零部件;D.半成品
5.质量检验好坏关键取决于( )质量。
A.检测方法;B.检测量具;C.检测仪器;D.检测环境
第六章商品标准
二、单选题
1、标准是一定范围内共同使用和反复使用一个( )文件。
A、强制性 B、技术性 C、规范性 D、逻辑性
2、中国强制性国家标准代号为()
A、GBB、GB/T C、DB D、ISO
3、GB/T3856-是( )代号。
A、推荐性国家标准 B、推荐性行业标准C、企业标准 D、地方标准
4、对已经有产品国家标准企业,激励制订(
A、参考 B、等同 C、低于 D、高于
5.按标准约束性,国际标准是( )。
)国家标准企业标准。
A.管理标准 | B.推荐性标准 | C.文件标准 | D.强制性标准 |
6.国际贸易中,部分难以用文字表示商品质量产品,如土特产、一些工艺品,常常使用
( )作为交货和验收依据。
A.技术标准B.文件标准 C.实物标准 D.强制性标准
7、按( ),商品标准可分为文件标准和实物标准
A、标准化对象内容B、标准表示形式
C、标准约束性D、标准适用范围
8、在下列选项中,( )是商品标准中心内容
A、确定商品分类 B、要求商品技术要求
C、说明标准所使用对象 D、要求抽样措施和试验方法
9、对同一类产品中一组产品同时进行标准化一个形式是( )。
A、简化 B、统一化 C、系列化 D、通用化
10、在国际贸易中和标准化和认证相关贸易壁垒是( )。
A、关税壁垒 B、贸易技术壁垒 C、贸易经济壁垒D、类关税壁垒
11、在商品标准化形式中,简化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商品()
A、数量B、百分比C、层次D、类型数目
12、在标准化形式中,通用化要以()为前提
A、交换性B、组合型C、模数化D、一致性
13、在标准化得形式中,统一化实质是使商品形式、功效或其它技术特征含有()A、整体性B、一致性C、交换性D、组合性
14、在下列选项中,()是国际标准通常采取标准代号
A、ISO B、IEC C、EN D、BS E、ANSI三、多选题
1、依据《标准化法》,中国家标准准划分为( )等多个等级
A、国家标准 B、部准标准 C、行业标准 D、地方标准 E、企业标准2、根据标准适用范围,商品标准可划分为( )
A、文件标准B、实物标准C、技术标准D、生产型标准E、贸易型标准
3、在商品标准化形式中,系列化是使某一类商品系统()标准化形式
A、结构统一B、结构优化C、结构交换D、结构精炼E功效最好
4、地方标准是指在没有( )情况下,需要在某一地域内统一制订和使用标准。
A、国际标准B、国家标准C、部标标准D、行业标准E、企业标准5、在下列选项中,( )属于传统非关税贸易壁垒。
A、进口配额制 B、反补助 C、进口许可证制D、技术壁垒 E、反倾销
6、地方标准范围关键包含( )
A、工业产品安全卫生要求
B、有地方特色产品标准
C、农业标准
D、工业产品标准
第八章商品检验
一、单选题
1、商品( )检验是商品检验中心内容。
A重量 B数量 C质量 D含量(有效成份)
2、第二方检验又称( )检验。
A自检B卖方 C验收 D法定
3、需要进行全数检验商品是( ).
A牛奶B电缆 C电器漏电性 D服装
4、检验西瓜是否成熟,常见检验法是( )。
A嗅觉法 B味觉法 C听觉法 D光照法
5、检验白酒方法第一步是用( )检验法
A视觉 B嗅觉 C味觉 D触觉
6、商品品级划分时质量分数越高,质量等级越低商品是( )。
A食品B纺织品 C日用工业品 D家电
( )尤其适适用于批量较大且质量也可能波动较大商品批。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分组随机抽样
8、在数次抽样检验方法中,对抽样样本大小要求是( )
A逐步递增 B逐步递减 C每次相同 D没有规律性
9、采取百分计分法对茶叶进行评级时,评得下列四种茶叶分数以下,由此可见( )茶
叶等级最高
A95 | B85 | C75 | D65 |
10、采取限定计分法对棉织布进行评级时,评得下列四种棉织布分数以下,由此可见
( | )织布等级最高 | D6 | |
A61 | B21 | C11 | |
二、多选题
1、在味觉检验中,基础味觉有( )
A甜 B酸 C苦 D辣 E咸
2、在下列检验方法中,属于物理检验法有( )
A热学检验法 B生理学检验法 C光学检验法
D仪器分析法 E力学检验法
3、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程序关键步骤有( )
A受理报验 B抽样制样 C检验判定
D判定处理 E签证放行
4、商品检验方法关键有(ABCD)
A 感官检验 | B 化学检验 | C 物理检验 |
D 微生物检验 | E 视觉检验 |
第九章商品包装
三、单选题
1、( )因其成本低无污染可回收而备受青睐。
A、纸质材料 B、PE材料 C、金属材料 D、木材原料
2、商品包装容纳功效所起作用关键是( )。
A、保护商品 B、形成商品 C、促销商品 D、消费商品
3、因为包装含有传达信息功效,使得包装含有( )。
A、保护功效 B、容纳功效 C、便利功效 D、促销功效
4、真空包装和充气包装是商品销售包装( )。
A、材料要素 B、造型要素 C、技术要素D、装潢要素
5、下列包装中,不适合作食品包装是( )
A、PE B、PVC C、PS D、PVDC
6、标志图“”属于( )标志。
A、收发货 B、储运图示 C、危险货物 D、集合
7、依据中国《商标法》要求,商标局应依法驳回商标注册申请有( )
A“幸福”牌奶糖 B“红葡萄”牌葡萄酒
C“连环”牌乒乓球 D“飞马”牌电筒
8、收发货标志是商品运输过程中识别货物标志,在下列收发货标志中,除()必需含
有外,其它各项能够合理选择。
A、FH B、FL C、GH D、PGE、YH
9、在下列选项中,( )和包装多种功效亲密相关,尤其是和保护功效关系亲密。
A包装技术 B包装材料 C记号商标 D组合商标 E立体商标
10、下列包装中,( )适适用于果蔬包装。
A真空包装B充气包装 C无菌包装 D硅窗气调包装
四、多选:
1、下列属于商品包装特点有( )
A、技术性 B形态性 C层次性 D艺术性 E层次性
2、下列包装材料中含有没有毒无味特点有( )
A、PEB、PVC C、PS D、PA E、PP
3、下列包装材料中,( )是属于可再生,起到了节省资源作用。
A、纸板 B、钙塑材料 C、玻璃 D、金属材料 E、天然材料
4、商品运输包装关键功效有( )
A保护功效 B容纳功效 C便利功效 D美化功效 E促销功效
5、过分包装表现形式有( )
A材料过当 B体积过大 C分量过轻 D装潢过奢 E成本过低
6、商标按其结构能够划分为( )
A 文字商标 | B 图形商标 | C 记号商标 | D 组合商标 | E 立体商标 |
7、依据中国《商标法》要求,在下列选项中(A 全部商品通用名称和图形
B 有损社会道德风尚标志
C 直接标志商品质量文字图形
D 带有民族歧视性标志
E 直接表示商品功效、用途文字图形
)为禁用标志,不得用于商标。
8、在下列相关“商标”说法中,正确有( )
A 商标使用者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B 商标标志物是商品或服务
C 商标反应了企业信誉和商品质量信誉
D 商标使用目标是为了区分不一样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E 商标经企业使用后,严禁她人使用,并受到法律保护第十章商品储运质量管理
一.单项选择(每题1 分,共15 分)
1.()是细菌作用于食品中蛋白质而发生分解反应。
A. B.霉腐 C.发酵 D.霉变
2.仓库根据使用性能分类,可分为营业型仓库和( )。
A.流通型仓库B.一般仓库 C.自用型仓库D.露天仓库
3.()含有良好应用前景,尤其是其单元化装载系统,有效地缩短了商品装卸时间。
A.客货混载机B.客运飞机 C.直升机 D.专用货物运输机4.管道运输缺点是()。
A.不占用或较少占用地面位置
B.维修成本低
C.不适合固态商品运输
D.运输效率和设备运转效率高
5.商品储存形成原因在于( )
A.商品流通和商品消费不一致或背离
B.商品采购和商品消费不一致或背离
C.商品销售和商品生产不一致或背离
D.商品生产和商品消费不一致或背离
6.和液态商品挥发速度无关是( )
A.气温高低
B.空气流速
C.沸点
D.化学特征
7.航空运输优点()。
A.费用高B.速度快C.质量受D.物流中心离或仓库不能离机场太远
8.属于化学改变是( | ) | C.水解.分解 | D.粘结 | |
A.挥发 | B.熔化 | |||
9.属于物理改变是( | ) | D.发软 | ||
A.氧化 | B.腐蚀 | C.老化 | ||
10.当低温时,成熟和自溶( | ) | |||
A.缓慢
B.加紧
C.不变
D.以上答案均不对
11.不是辐射防霉腐是( )
A.剂量辐照
B.大量辐照
C.中量辐照
D.混合型量辐照
12.( )是利用害虫天敌和人工合成昆虫激素类似物来控制和消亡害虫一个方法
A.生物杀虫法
B.低温杀虫法
C.高温杀虫法
D.微波杀虫法
13.霉腐微生物中,细菌.酵母菌属于( )
A.高湿性微生物 B.低湿性微生物C.中湿性微生物D.日照性微生物
14.出库管理要落实( )标准
A.后进先出.易变后出
B.优异先出.易变后出
C.优异先出.易变先出
D.后进先出.易变先出
15.自溶作用是( )前奏乐。
A.氨基酸作用 B.肉腐坏作用 C.蛋白腐坏作用 D.酶腐坏作用
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常见气相防锈形式有( )
A.气相防锈纸防锈
B.粉末法气相防锈
C.热熔型可剥性塑料
D.溶液法气相防锈
E.溶剂法气相防锈
2.控制储运中引发老化原因有( )
A.妥善包装
B.控制温度
C.油封
D.挥发
E.合理堆码
3.运输商品质量要遵照基础准则是( | ) | E.可靠 | |||
A.立即 | B.正确 | C.安全 | D.经济 | ||
4.商品入库验收要求有( | ) | ||||
A.校对凭证.清点检验
B.商品包装验收
C.商品质量验收
D.立即办理交接.入库手续,建立存放商品档案
E.定位和编码
5.商品运输方法有()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E.管道运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