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督促家长保证学生按时就寝的一封信

督促家长保证学生按时就寝的一封信

来源:保捱科技网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

  您好!

  中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强健的体魄、愉快的情绪、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这些都与充足的睡眠密切相关。睡眠不足使得大脑得不到应有的休息,会影响大脑的反应敏感度、记忆力、思维能力,也影响学生的情绪。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诚邀您和我们一起行动,落实学生睡眠管理工作,形成教育合力,保证孩子充足睡眠。

  加强睡眠宣传

  学校将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每日晨会、学校公众平台等多种途径,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让广大教师和家长统一思想认识,坚持劳逸结合,确保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共同关注学生良好睡眠卫生习惯。

  明确睡眠时间

  按照文件要求小学生每天睡眠应达到10小时,为保证学生充足睡眠时间,学校指导家长和学生制定科学作息时间表(建议学生每天20:30——21:00入睡,早上6:30——7:00起床),学校将持续进行调研督查,联手家庭共同努力,确保孩子们充足睡眠时间。

  控制作业总量

  学校将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切实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加强作业统筹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合理学生书面作业总量,力争大多数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

  保障充足睡眠

  家长要充分认识睡眠的重要性,参照学校有关对学生睡眠的管理和指引,做好孩子睡眠管理工作。不过度参加课外培训,不额外增加学习负担,保障孩子睡眠时间,改善孩子的睡眠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作业速度慢的学生,家长一定要加强督查,使孩子能及时完成作业,确保充足睡眠。

  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教师将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加强学业辅导,提出改进策略。

  家校及时沟通

  保持足够的睡眠,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睡眠不足使得大脑得不到应有的休息,会影响大脑的反应敏感度、记忆力、思维能力,也影响学生的情绪,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确保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

  对睡眠不足的学生,教师会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请全体家长立即行动起来,制定学生科学的作息时间表,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家校共同配合,才能更好地进行有效学习。

  定期问卷调查

  班主任通过家长加强对学生睡眠情况的监控,把好关,形成学生个人备案。定期开展有关睡眠情况的问卷调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整改意见。

  家校携手,将孩子睡眠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加强居家监管,切实做好学生睡眠管理工作。

  睡眠小贴士

  保持睡眠规律

  顺应生物钟,制定适合自己的作息计划,设定自己的上床时间和起床时间,并严格遵守。例如及时完成作业,避免熬夜;午饭后合理安排时间,保障必要的午休时间;周未或假期,避免赖床和过度补觉。

  营造睡眠环境

  很多家庭的床承担了太多功能,除了睡觉,还是积木台、学习台、蹦蹦床、滑梯等。这样,孩子上了床后就还想再做点什么,迟迟不肯入睡。所以,床上尽量不要堆放杂物,更不要让孩子在床上玩耍,帮助孩子与床进行“情境训练”一一只要一到床上,就会产生“我要安静下来,准备睡觉了”的条件反射,这样更有助于尽快入睡。

  营造安静、温馨的良好睡眠环境,提高睡眠质量。睡前要关灯,确保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

  固定睡眠时间

  孩子早睡早起一般都不会有情绪化的表现。家长最好在入睡前给孩子做一系列的比较有节奏的工作把孩子逐渐引到入睡。有一点必须要清楚,孩子不是累了才要睡,而是到了时间就必须得睡。比如说决定21:00睡,那20:30就必须得上床,家长也要尽量把生活节奏调整到这个时间。

  建立睡眠规则

  睡眠规则一旦建立,家长的执行比孩子的遵守更重要。外出度假忽视孩子睡眠时间,因为孩子的需求肆意修改睡眠习惯都是不提倡的。有的孩子躺到床上后睡不着,会不时爬起来或跑出来找些理由:“我想喝水。”“我想再上个厕所。”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给孩子做一些“权限票”,比如每晚上床后只有使用两张“权限票”的权限,每提一个要求就会用掉一张,用完为止。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孩子都能遵守这样有游戏性质的约定。

  知晓睡眠常识

  睡觉前不应该吃太多的.食物,吃得太多容易造成消化不良从而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睡前不做剧烈运动。不饮茶和咖啡。睡前不看刺激性的电视,保持良好的心态。

  学生睡眠监测管理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健康成长规律的重要举措,白甸镇中心小学将认真执行这项民生之举!家长朋友们,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