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茅的解释是:古代祭祀时滤酒用的包扎成束的菁茅草。包茅[bāomáo]⒈古代祭祀时用以滤酒的菁茅。因以裹束菁茅置匣中,故称。
包茅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包茅详细内容】
⒈古代祭祀时用以滤酒的菁茅。因以裹束菁茅置匣中,故称。引《书·禹贡》:“包匭菁茅。”《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杜预注:“包,裹束也;茅,菁茅也;束茅而灌之酒,为缩酒。”唐杜甫《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之八:“包茅重入归关内,王祭还供尽海头。”《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丙午,敕常州府岁贡包茅。”
二、综合释义
古代祭祀时用以滤酒的菁茅。因以裹束菁茅置匣中,故称。《书·禹贡》:“包匭菁茅。”《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杜预注:“包,裹束也;茅,菁茅也;束茅而灌之酒,为缩酒。”唐杜甫《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之八:“包茅重入归关内,王祭还供尽海头。”《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丙午,敕常州府岁贡包茅。”
三、汉语大词典
古代祭祀时用以滤酒的菁茅。因以裹束菁茅置匣中,故称。《书·禹贡》:“包匦菁茅。”《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杜预注:“包,裹束也;茅,菁茅也;束茅而灌之酒,为缩酒。”唐杜甫《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之八:“包茅重入归关内,王祭还供尽海头。”《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丙午,敕常州府岁贡包茅。”
四、国语辞典
成束捆绑的菁茅草。古代祭祀时,用来滤酒去滓,为春秋时楚国的贡物。《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史记.卷六二.管晏传》:「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也作「苞茅」。包茅[bāomáo]⒈成束捆绑的菁茅草。古代祭祀时,用来滤酒去滓,为春秋时楚国的贡物。也作「苞茅」。引《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史记·卷六二·管晏传》:「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英语bundledthatch
五、关于包茅的词语
六、关于包茅的诗句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