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铜鐎结构是什么

铜鐎结构是什么

来源:保捱科技网


铜鐎的结构是:铜(左右结构)鐎(左右结构)。

铜鐎的拼音是:tóng jiāo。注音是:ㄊㄨㄥˊㄐ一ㄠ。词语解释是:1.亦作'铜焦'。2.铜制的盆形炊器﹐下有三足﹐附长柄﹐多用于温羹。或说即斗。古代军中用以炊饭﹑巡更。盛行于汉晋。基础解释是:亦作/'铜焦/'。铜制的盆形炊器﹐下有三足﹐附长柄﹐多用于温羹。或说即斗。古代军中用以炊饭﹑巡更。盛行于汉晋。引证解释是:⒈亦作“铜焦”。铜制的盆形炊器,下有三足,附长柄,多用于温羹。或说即斗。古代军中用以炊饭、巡更。盛行于汉晋。引唐骆宾王《荡子从军赋》:“铁骑朝常警,铜焦夜不鸣。”陈熙晋注引孟康曰:“以铜作鐎器,受一斗,昼炊饭食,夜击持行,名曰斗。”明冯时可《月赋》:“秋入铜鐎,寒侵犀札。”。7、网友释义是:tóngjiāoㄊㄨㄙˊㄐㄧㄠ铜鐎(铜鐎)亦作“铜焦”。铜制的盆形炊器,下有三足,附长柄,多用于温羹。或说即斗。古代军中用以炊饭、巡更。盛行于汉晋。唐骆宾王《荡子从军赋》:“铁骑朝常警,铜焦夜不鸣。”陈熙晋注引孟康曰:“以铜作鐎器,受一斗,昼炊饭食,夜击持行,名曰斗。”明冯时可《月赋》:“秋入铜鐎,寒侵犀札。”。8、汉语大词典是:亦作“铜焦”。铜制的盆形炊器,下有三足,附长柄,多用于温羹。或说即斗。古代军中用以炊饭、巡更。盛行于汉晋。唐骆宾王《荡子从军赋》:“铁骑朝常警,铜焦夜不鸣。”陈熙晋注引孟康曰:“以铜作鐎器,受一斗,昼炊饭食,夜击持行,名曰斗。”明冯时可《月赋》:“秋入铜鐎,寒侵犀札。”。

铜鐎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铜鐎详细内容】

⒈亦作“铜焦”。铜制的盆形炊器,下有三足,附长柄,多用于温羹。或说即斗。古代军中用以炊饭、巡更。盛行于汉晋。引唐骆宾王《荡子从军赋》:“铁骑朝常警,铜焦夜不鸣。”陈熙晋注引孟康曰:“以铜作鐎器,受一斗,昼炊饭食,夜击持行,名曰斗。”明冯时可《月赋》:“秋入铜鐎,寒侵犀札。”

二、网络解释

铜鐎tóngjiāoㄊㄨㄙˊㄐㄧㄠ

三、网友释义

tóngjiāoㄊㄨㄙˊㄐㄧㄠ铜鐎(铜鐎)亦作“铜焦”。铜制的盆形炊器,下有三足,附长柄,多用于温羹。或说即斗。古代军中用以炊饭、巡更。盛行于汉晋。唐骆宾王《荡子从军赋》:“铁骑朝常警,铜焦夜不鸣。”陈熙晋注引孟康曰:“以铜作鐎器,受一斗,昼炊饭食,夜击持行,名曰斗。”明冯时可《月赋》:“秋入铜鐎,寒侵犀札。”

四、汉语大词典

亦作“铜焦”。铜制的盆形炊器,下有三足,附长柄,多用于温羹。或说即斗。古代军中用以炊饭、巡更。盛行于汉晋。唐骆宾王《荡子从军赋》:“铁骑朝常警,铜焦夜不鸣。”陈熙晋注引孟康曰:“以铜作鐎器,受一斗,昼炊饭食,夜击持行,名曰斗。”明冯时可《月赋》:“秋入铜鐎,寒侵犀札。”

五、关于铜鐎的成语

铜头铁额  铜唇铁舌  铜筋铁肋  铜觔铁肋  铜山铁壁  铜城铁壁  

六、关于铜鐎的词语

铜头铁额  铜唇铁舌  铜筋铁肋  铜觔铁肋  铜壁铁墙  铜壶刻漏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铜鐎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