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肤的其他释义是:1.即石耳。体呈扁平圆形,固着于石面,多产于悬崖石壁上,可供食用和药用。2.指山产的美味食品。参见'山肤水豢'。3.山的表层。
山肤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山肤详细内容】
即石耳。体呈扁平圆形,固着于石面,多产于悬崖石壁上,可供食用和药用。指山产的美味食品。参见“[[山肤水豢]]”。山的表层。
二、引证解释
⒈即石耳。体呈扁平圆形,固着于石面,多产于悬崖石壁上,可供食用和药用。引汉枚乘《七发》:“肥狗之和,冒以山肤。”宋梅尧臣《送王屋知县孙秘丞》诗:“山肤有时得虞猎,不比彘肉烹连毛。”清方以智《通雅·饮食》:“或曰,山肤,石耳之类。”⒉指山产的美味食品。参见“山肤水豢”。⒊山的表层。引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从其内穿隙透窍,多有旁穴,上引天光,外逗云影,知其东透山肤甚薄,第穴小竇悬,不容人跡,漫为出入耳。”清汪洪度《黄山领要录·黄山》:“山肤剥尽,而骨仅存。”郭沫若《井冈山巡礼》诗:“树下每每无寸草,山肤只剩赤条条。”
三、网络解释
山肤山肤是汉语词语,解释之一为山产的美味食品,参见“山肤水豢”。
四、汉语大词典
(1).即石耳。体呈扁平圆形,固着于石面,多产于悬崖石壁上,可供食用和药用。汉枚乘《七发》:“肥狗之和,冒以山肤。”宋梅尧臣《送王屋知县孙秘丞》诗:“山肤有时得虞猎,不比彘肉烹连毛。”清方以智《通雅·饮食》:“或曰,山肤,石耳之类。”(2).指山产的美味食品。参见“山肤水豢”。(3).山的表层。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从其内穿隙透窍,多有旁穴,上引天光,外逗云影,知其东透山肤甚薄,第穴小窦悬,不容人迹,漫为出入耳。”清汪洪度《黄山领要录·黄山》:“山肤剥尽,而骨仅存。”郭沫若《井冈山巡礼》诗:“树下每每无寸草,山肤只剩赤条条。”
五、关于山肤的造句
1、许杰先生等到敬灶之日,一定摆上海鲜美味山肤水豢,让玉皇先生笑得合不拢嘴巴来。
六、关于山肤的诗句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