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如果不续签劳工合同,如何进行经济补偿?

如果不续签劳工合同,如何进行经济补偿?

来源:保捱科技网


本文探讨员工满一年后是否应额外发放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的问题,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作者认为第二种观点是正确的,即员工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应该分为两个部分计算。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包括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者死亡或被宣告失踪、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或吊销营业执照等。因此,作者认为单位需要对员工进行经济补偿,补偿的数额为从

法律分析

在实践操作中,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员工进入单位满一年后,应额外发放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这一应从2008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即员工需满一年后才能获得额外工资。

赞同第二种观点,理由如下,员工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应该分为两个部分计算,2008年1月1日之前的应该适用原《劳动法》,而原来的劳动法规定,合同自然期满的,无需进行经济补偿;第二部分是2008年1月1日之后的,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需要进行经济补偿。既然《劳动合同法》无溯及力,则其对2008年1月1日之前的期限无法律效力。因此,我们认为第二种观点是正确的,事实证明,我所代理的一些劳动案件,也是根据第二种观点进行裁判的。

从2008年1月1日起满一年补一个月工资,根据劳动者合同期满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以拿到手的工资为准。

综上所述,除了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原来劳动条件,员工仍然不续签这种情况以外,单位需要对员工对员工进行经济补偿,补偿的数额为从2008年1月1日起满一年补一个月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第四十四条【劳动合同终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从上述条文来看,除非在劳动合同到期后,公司以原条件或更好的条件要求与员工续约但员工不续约,无其他情况下公司都应给予员工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的金额应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因劳动合同期满给予员工的经济补偿,起算年限为:自2008年1月1日起计算其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其依据在于《劳动合同法》第97条: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之后,如果双方协商达成一致,那么可以续签劳动合同,而要是不续签的话,则双方的劳动关系也就会终止。在不续签的情况下,要是因为职工自身原因,比如要跳槽等,而拒绝与用人单位续签劳动合同,那此时单位可以不支付其经济补偿金。

单位不按照规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主要有三方面,1、从建立用工关系之日的第二个月起,需要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最多支付11个月双倍工资。2、用工之日起超过一年没有签订的,则视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3、不签订劳动合同,意味着不会交付劳动合同给劳动者,按照规定若因此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还要承担赔偿责任

(一)支付双倍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如果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超过1个月仍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则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两倍的工资。部分用人单位的管理者对此没有用引起重视,认为已经与劳动者达成口头协议,不用签订劳动合同,也有的管理者认为与员工彼此之间已经比较熟悉,为了省事,只与员工有个口头协议。用人单位的这种行为是存在风险的,一旦双方发生争议,劳动者可以随时向劳动部门举报,而要求支付两倍工资,这时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双倍的标准支付工资。因此,用人单位为了防范用工风险,避免不必要的增加用工成本,应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二)视为已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关系成立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超过一年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所谓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未出现法定解除情形,用人单位无权解除劳动关系。一旦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管理权限即受到。另外,建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关系后,部分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用人单位的生产效率,这也变相地增加了用人单位的用工成本。

(三)不将劳动合同交付劳动者将面临赔偿损失之责任

劳动合同作为劳资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凭证,应由劳资双方分别持有,这样有利于劳资双方互相监督以确保劳动合同严格执行。因此《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实践中,对于劳动合同的签订,首先法律中明确规定了是采取书面形式,因此如果单位与劳动者之间订立的是口头协议那也是无效的。而在不签订劳动合同的上,也有可能出现劳动者不愿意签订的情况,此时单位切记不可大意,在经过书面通知之后,劳动者还不同意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以免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

拓展延伸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并有权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另外,《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也明确规定了经济补偿的支付标准。

如果员工因不满续签劳动合同,单位要求其离职,这属于违反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如果员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得拒绝,除非能证明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对于用人单位有益。

在此情况下,用人单位需依法支付经济补偿,以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如果员工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或人民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二十四条 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提出意见。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劳动合同,工会有权要求重新处理;劳动者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的,工会应当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