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演出市场保险供求分析与风险
防范措施
过嬪蔡锁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00871)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文化领域开放稈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的商业演出市场近年来呈现出愈发繁荣的景彖,然而在繁荣的背示却隐藏着诸多风险因素。木文基于屮国商业演岀市场上风险管理不足的现状,从相关领域保险产品的需求和供给两方血分析其行为的内在因索,对于该领域现行相关保险产品所存在的费率厘定有失公平的问题提出了保费修正的方法,分析结论认为,加强对新兴市场保险需求潜力的挖掘并大力发展保险经纪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风险防范、商业演出、供求分析、费率公平、保险经纪人
一、演岀市场风险因素分桥
改革开放示国内演岀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国际演出活动的纷至沓来都给屮国商业演出的运作提岀了急迫而重大的挑战。文化部门艺术表演团体演出收支情况的年度统计数字⑴显示
国内艺术表演团体的演出收支均以每年10%-17%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幅度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从一个角度说明了商业演出市场不断扩大的空间。演出运作的整个过程屮风险
无处不在,如何对风险迹行科学的管理成为演出成功运作的关键。从图1可以看出,在整个商业演出的运作过程中,主办方在每一个环节上祁面临着风险。
图表1商业演出运作流程图
(资料来源:《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
⑴首先要办理演出申报手续,向发放其《演出证》的文化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应 文件。由于申报手续出现意外或违规操作而导致的演出延迟茯至取消近年来屡见不鲜,给主
珍贵文档!值得收藏!办方和观众都带来了损失。
⑵主办方对演出本身的广告宣传成功与否是整个演出经济收益的关键所在。观众得到有关演出的信息几乎唯一的途径就是广告宣传,而这些信息也是观众决定是否花钱买票的依据。如果广告媒体宣传出现疏漏或质量上的问题而没有达到演出商的要求,将会导致演出商直接的经济损失。
⑶在大型演出的筹办过程中很多部涉及演岀场地的搭建和器材的安装,这有些类似于建筑工稈,只不过演出场地的设施大多是临时的。在场地搭建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导致器材等财产损失或工作人员的人身伤亡;在器材的运输过稈屮还可能出现交通事故导致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⑷观众、媒体记者等公众的人身财产安全。由于演岀木身是个大型的聚众活动,其极高的人口密度使得公众面临更大概率的人身及财产方血的风险。
⑸演员及演出公司雇用的工作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在筹备演出和演出过程屮演员都有可能遇到意外情况致使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如因交通发生意外、因舞台上设施安全问题发生意外、因观众或媒体的过激行为发生意外等。
⑹演出能否如期顺利举行涉及到天气或社会范|韦1内的不可抗因索和重要演员能否如期到场的人为因素。比如非典时期有多场重大演出被迫取消,导致许多没有进行风险管理的演出商前期投入完全损失。在人员方面,也经常会发生重要演员临时违约或发生意外无法到场演出致使演出被迫取消的情况,这些意外都会对演出商造成重大损失。
⑺演岀质量。演出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临场状态,这涉及到演员现场心理状态、身体状况以及现场坏境等多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因而存在风险。若演出质量出现严重问题,
必然会导致演出商的损失。
二、相关保险市场供求分桥
1、需求分析
影响保险需求的因素中报主要和根木的是风险的客观存在性。在商业演出市场屮,保险的消费主要是通过演出商右?接购买相关保险产品来实现的。既然该市场屮风险总量如此Z大,那么与其成正相关关系的保险需求总量也应很大。然而目前国内市场上对相关保险的需求情况是:保险需求主要来H国外演出团体,很多国外演出团体来华演出都同时要求主办方提供保险合同,而国内的演出商却对保险鲜有问津。
国内演出商对保险的需求如此冷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经济因素
保险需求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保险业的发展也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完善的。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将提高保险的购买能力从而增加保险需求。然而目前国内市场上屮小型演出商仍是主力军,他们大多资金有限,而且由于运作流程的不成熟大部分场次的演出只赔不赚,使得这些演出商的经营每况愈下,从而更减低了他们对保险的需求。
事实上,这种现状并不意味着演出市场的保险需求没有潜力可挖。人们对保险的需求总是建立在自己所面临的风险状况上。商业演出屮瓯临的风险损失在相当程度上与演出的规模相关。现今我国演出市场作为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分支,活动规模的扩大导致风险总量和风险种类均不断增长,因此演出商必然有巨大的潜在保险需求。
一般而言,保险产品不会以纯费率出售,在费率高于损失发生概率的情况下,投保人可
以接受的故高保险费率可以通过期望效用报大化原理求得。设投保人为风险厌恶者,具有初始财富W,效用函数为u(X);投保人的损失为L,损失发生的概率为保险费率为P,保险金额为q。则投保人购买保险产品的条件为:
nu(w-L) + (l-肌)u(w)W 兀u(w-pq-L+q)+ (l-肌)u(w~pq) (1)
由上式可解出所能负担保费的最大值P叫。玄在可以接受的费率范围内风险厌恶的演出商会最大化a己的保险需求,即演出商有根据白己的风险状况n尽可能投保的倾向。
根据以上结论作者对不同演出规模和演出商的风险态度进行了分析。从表1可看出,演出规模是保险需求的基础,而承办大型演出的大演出商当成为值得争取的客户群。发展屮的小演出商也是潜在的客户群,所关注的重点应当是合理的定价。
表1演出规模与演出商风险态度分析
⑵获取信息的成木 |
根据美国学者曾分析的消费者具有不为低频率高损失这类可保风险投保倾向的原因,主要是获取风险损失概率信息的成木问题。消费者决定是占投保时主要基于H己对风险损失期望和保费的比较,虽然损失概率可假设保险公司明确,但这对一个风险厌恶的消费者来说还是很不够的。消费者白己获取损失概率信息的过稈中可能会出现两个问题:第一,需要消费者H己负担其屮的成木,那么该消费者的全部投保成木就可能会高于保费木身;第二,消费者在估计风险损失概率时可能更多的关注于过去该风险的发生率,而非对未来的预期。⑶而目前国内相关经验数据的缺乏又使得这个成木显得更大了。
⑶人文社会因索
从历史上看,屮国是世界上经历封建制度时间最长的国家,长期的高度屮央集权统治使得中国人的意识中有很强的依赖性。在商业演出屮很多风险來自于天灾,如天气原因或大范围的疾病流行(如非典),对于这类风险人们在根深蒂固的意识屮倾向于依赖于的贩济而非通过保险在全社会进行损失分担从而达到防范和转移风险的目的。f
2、供给分析
目前国内保险公司针对演出市场开发的保险产品还很不足。例如在2001年国外演出方要求为紫禁城世界三大男高音演唱会投保“偶发事件保险”时国内还没有这一险种,屮国人保当时是参照英国劳合社的有关条款,临时上报并获得批准这一新的险种后才接下的保单。造成演出市场保险供给不足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⑴从根木上说,保险供给的增加源于保险需求的增加,保险需求的冷淡必然造成保险供给方
对产品开发的热悄不足。
⑵保险公司的经营资木岚接影响看保险供给能力。演出市场上的一些特殊高额保险需求使得国内尚在起步阶段、经营资木并不充足的保险公司在承保时仍心有余悸。
⑶受到保险人经营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制约。由于商业演出过程屮存在许多特殊的风险因素,这使得对其的风险管理要求更高的信息技术、精算技术和核保理赔技术,然而国内的保险公司由于缺乏经验等原因在技术上仍难具备承保条件。
三、保险业应加强对演出市场风险肪范的支持
针对上述商业演出屮存在的风险以及分析提出的相关保险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目前国内保险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商业演出市场风险防范的支持。
1、保险公司提高承保能力
对于一些可保风险,国内保险公司目前所提供的保障还很不足,作者认为保险公司可以从通过下述途径提高其承保能力:
i开发客户导向的新产品。对于木文第一部分分析指出的来自广告媒体和演出质量的风险,已出现多起投保无门的事件,相关产品可参照国外的条款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设计。
ii加强对再保险工具的运用。对于大型商业演出屮遭遇恐怖袭击等风险,保险公司可考虑通过再保险将自身的承保风险分散。
iii推出综合产品。保险公司可根据普遍情况设计提供多种保障的综合保险产品,并可根据个体需求增加附加条款,使保险供给系统科学有效并为消费者提供便利。
2、特殊险种存在的问题及保费修正方案
目前国内已投入市场的相关保险产品主要有公众责任保险、财产损失保险、建筑安装工
稈保险、雇主责任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活动意外取消保险。除活动意外取消保险外,国内保险公司在这些产品的核保、定价、理赔等方面都已经积累了比校丰富的经验,将这些险种用于商业演出的风险管理也少有争议和挑战。对于活动意外取消保险,如上文所述是借鉴国外经验刚引入的新险种,存在的问题也较多:第一,该险种尚未受到国内消费者的广泛认识,投保活动意外取消保险的多为国外演出方;第二,国内尚缺乏作为厘定该保险产品费率重要依据的相关经验数据,很难保证精算公平,并且更多的是出现费率过高的问题。如何在验证费率过高Z后仍保证以前消费者的利益已成为相关领域(包括体冇赛事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认为,对于费率经验证过高的情况,保险公司可为投保该保险的演出商设立账户,将高出的保费金额存在此账户下,并在第二次投保时给予相应金额的保费抵扣,可表示如下: 修正保费二前次高出保费在账户下的金额累积+此次投保人应缴纳保费
在目前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可能存在费率不断调-整的需要,对于这种情况该方法仍然适用。在上一次已使用上述方法对保费进行修正的前提下,此次投保人应缴纳保费可按下式计算:
-xF4-(九-+鲜宀 ⑵ /=1
其中r;.表示该投保人第i次投保时保险公司制定的费率,FAi表示该投保人第i次投保时的
保险金额,e表示现行年利率(假设在该时期内不变),m表示第i次投保的年度,t表示当期。
由于保险公司对费率厘定很慎重,更有可能的则是一段时期后对费率进行调報。在费率
未调整的时期内若某一演出商按原费率投保多次,仍可按⑵式进行保费调整,所不同的只是
其中的j表示原费率。在初始费率的制定上,可以采用贝叶斯方法先求得先验概率再根据
经营状况调整。可以预见,费率的调敕一般慢于针对某特定投保人的保费调敕。
在这种方法下,一方面保险公司可以在保证精算公平的条件下培养白己的消费者,并为费率厘定积累重要的经验数据;另一方面可鼓励国内演出商科学管理风险,提高其营运能力,进而为规范市场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3、大力发展保险经纪人
由于保险业与演出市场的主体Z间尚缺乏密切的了解,发展保险经纪人就成为目前开辟新市场的一个有效途径。保险经纪人代表投保人的利益,在业务屮能够更深入了解演出商的投保需求和实际演出的风险状况。这样,保险经纪人既可量体裁衣地为双方提供保险方案,又可从专业的角度协助保险公司一起为演出商做好风险控制的服务。
除16家在2003年后陆续设立分支机构的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外,目前国内保险经纪的规模普遍很小,并且大部面临着业务开展的困难。有关研究指出,国内保险经纪的主要业务在于团体业务,而这类传统业务不少保险公司H己也积累了相当的客户资源,只有少数保险经纪能争取到I川报丰厚的业务。⑸作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寻找和开发新的保险市场对多数保
此外,当前保险公司的经营有集团化的趋势,有实力的保险商完全可以让旗下的保险屮
险经纪來说也是打开业务局面的途径。
介作为先锋更深入地介入到商业演出的运作屮去,这样既抓住了开拓新市场的机会也降低了整体运营的风险。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商业演出市场在不断繁荣的现状下存在着许多得不到科学管理的风险。针对上述问题,作者认为加强对这一新市场保险需求潜力的挖掘是发展的关键,从保险供给方面,应进一步提高保险人的技术水平以提供更完善的产品服务,另外可大力发展保险经纪人从而扩大保险领域的业务范围。期待我国的閤业演出市场和保险市场这两个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领域不断扩大彼此Z间的交集,携手并进最终实现双赢的局面;也期望能给第三产业的其他领域提供一个风险防范的思路,使保险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3》,文化部计划财务司
⑵ 祝向军,《保险商品价格形成的经济学分析》,屮国金融出版社,2004
[3] HowardKunreuther and Mark Pauly, “Why don't people insure against largelosses?^ NBER working paper,2003
[4] 孙祁祥,《保险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 徐甜,《论保险经纪公司应该更多发展个人业务》,险峰》第三期,2004
Analyses on In sura nee Demand and Supply and Risk Precauti on of
theChinese Entertainment Industry
JingGuo, Bei Cai
(Schoolof Economic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1,China)
Abstract
Beinga thriving industry, the entertainment indust「yhas contributed a lot to China\ economy in
recentyears?Thispaper has discovered the lack of 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 inthis growing
marketand tried to analyze its causes. Suggestions have put forward fordeveloping this potemial
insurancemarket, including how to predict the loss and how to set a fair rate.
RiskPrecaution, Entertai nment In dustry, Dema nd and Supply, Fair Rate,Insurance Age nt KeyWords: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