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二十四个节气养生注意事项

二十四个节气养生注意事项

来源:保捱科技网


在中国的农历历法中,一年有二十四节气,将全年分为24个时段,每个时段相隔约15天,每一段就叫节或气。居于月首的称为“节气”,月中的称为“中气,二十四节气就是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的总称。

第一篇 春季养生,护肝防春困

立春(2.4)助养生发,激发生命源动力

1、气候特点:气温变暖,仍多风寒。

2、人体反应:气血外显(毛孔由闭合转向开放),脉象为弦脉。

3、易患的病:高血压、心脑血管及头痛病。中医认为高血压的发病与肝气、肝阳的生发

4、养生原则:养肝护阳,养肝重在疏泄。

5、立春饮食:(1)宜辛甘发散,忌酸收之味。(2)适当多吃补肝养肝的食物。(3)多吃青绿色蔬菜。(4)、常吃芽菜。(5)、萝卜是常见的生发食物。

6、养生食谱:(1)、虾仁韭菜。材料:虾仁30克,韭菜250克,鸡蛋1个,酱油、淀粉、盐、植物油、香油各适量。做法:虾仁洗净用水涨发,约20分钟后捞出,沥干水分备用。韭菜摘洗干净,切3厘米长段备用。鸡蛋打破盛入碗内,搅拌均匀加入淀粉、香油调成蛋糊,把虾仁倒入搅拌均匀备用。炒锅烧热倒入植物油,待油热后下虾仁翻炒,蛋糊凝住虾仁后放入韭菜同炒,但韭菜炒熟,放盐、淋酱油,搅拌均匀起锅即可。功效:补肾阳,固肾气,通乳汁。韭菜含有大量粗纤维,能刺激肠壁,增强肠蠕动。(2)、清蒸鲈鱼。功效:益肝肾,补脾胃,养气血,消水肿。(3)蘑菇炒山药。功效:健脾益气,可防止肝木过剩而克脾。(4)、佛手山药扁豆糕。功效:疏肝健脾。

7立补:宜用疏肝理气、防风药膳。(1)防风粥。(2)首乌牛肉炒竹笋。

8、起居养生:晚睡早起,睡前睡后要按摩,春捂防寒,宜散步,室内除尘通风,做做消除冬季积食的运动。

9、经络穴位调养:1、按摩阳池穴缓解手脚冰冷。2、打嗝、头晕目眩就按中渚穴。3、按摩天井穴可调节心情。

10、气功:做八段锦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疏通三焦经,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调理中焦脾胃。

雨水(2.19)谨防寒湿,养肝莫忘调脾胃

1、气候特点:春雨纷飞,润物无声。(万物争春,雨量比冬季多,农活忙)。

2、人体反应:容易疲劳,抵抗力减弱。

3、易患疾病:风湿关节病、春困(老年人犯春困是中风的前兆,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更加注意血压、血脂等)。

4、养生原则:护脾胃,固本培元,防湿邪,不伤脾胃,疏肝解郁,慎脱衣,避湿寒。

5、雨水食补:以汤粥为主,少吃油腻,多吃蔬菜瓜果,补充水分。

6、养生菜谱:(1)、猴头菇煲鲜鸡汤。材料:鸡一只、猴头菇250克、黄芪50克、姜15克、盐4克、植物油适量。做法:鸡去毛、内脏、肥脂及洗净斩块。锅中放油,热后爆香姜片,下入鸡块爆炒片刻,取出。黄芪洗净,与鸡肉一同放入煲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煲沸,改小火煲2个小时,烫成去黄芪。猴头菇洗净,切片,放入鸡汤内滚熟,加盐调味即可。功效:有补脾益气、助消化、抗肿瘤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患者。2、梅豆花生煲鸡脚。材料:眉豆、花生、猪瘦肉各30克,红枣3颗,陈皮10克,生姜3片,鸡爪8个,冬菇5朵,盐适量。做法:红枣去核;陈皮、眉豆、花生洗净,病稍浸泡片刻;鸡爪去皮、甲,洗净切开,焯一下沸水;猪瘦肉洗净,不必切开。上述全部材料加入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大约10晚水),大伙煲沸后,改小火煲2个小时即可。功效:健脾胃而不油腻,具有益气、消肿的功效。

7、雨水药补(宜用生发阳气的中草药)(1)、扁豆红枣粥。做法:把15粒白扁豆、15颗红枣、150克小米洗净,放入锅里,再加适量水,用大火烧沸后改用小火熬成稀粥,可根据个人口味加红糖。中医认为,白扁豆性甘味微湿,归入脾胃二经,有健脾和胃、化湿利尿、消肿、和中益气的功效,可主治脾胃虚弱、呕吐、胸闷、腹胀等病症。(2)、山药粥。山药味甘性平无毒,有健脾益气、滋肺养胃之功效,春季服用,可防治肝木过旺而克脾;能补肾益精,使人体元阳之气充沛,可增强人体抵抗力及免疫力。做山药粥时,先要刮去山药皮,注意刮山药皮时最好戴手套。以免山药浆粘在手上引起麻痒,将山药切小块,下锅煮10分钟。再将洗好的大米下锅同煮,大火烧沸后,转小火20分钟即可,因为山药不易烂,所以要先煮,米可以洗净先泡着,这样即好吃又省火。

8、起居养生:保暖调神,平和心气。

9、经络调养:按摩三焦经,十指干梳头。

10、气功调养:早晚练习八段锦。

惊蛰(3.5)排毒祛邪,警惕肝病的侵扰

1、气候特点:大地回春,气温上升,春耕开始。

2、人体反应:肝火旺盛,皮肤病的高发时期,容易被病毒感染。

3、易患疾病:流行性病毒感染病、肋间神经痛。

4、养生原则:调和阴阳,平衡作息,提高疾病预防意识。

5、饮食原则:温热健脾,多甘少酸,易清淡饮食,适当多吃温热食物。

6、养生菜谱:(1)、花生鹿筋猪骨汤。(2)、肉末蘑菇烧豆腐。

7、药补原则(宜用健脾润肺、清热解毒的中药)(1)、野菊花茶;(2)、金银花粥。

8、起居养生:养眠忌怒,重在保暖,放风筝最适宜,做有氧运动。

9、经络调养:按摩大肠经,拔合谷穴。

10、气功:选择有氧代谢运动,如健身气功八段锦、五禽戏或易筋经、瑜伽等。

春分(3.20)天门开户,顺势养阳正当时

1、气候特点:雨多春暖,莺飞草长。

2、人体反应:气血旺,情绪大,肝气盛,关节炎进入多发期。

3、易患疾病:精神类疾病,老年人易患五更泻。

4、养身原则:养生原则:保持阴阳平衡,心情愉悦,加强有氧气功运动。

5、食补原则:健脾祛湿,多食用温补阳气的食物,保持寒热均衡。

6、养生菜谱:(1)、黄芪炖牛腩;(2)、山药扁豆鲤鱼汤;(3)、核桃仁烧韭菜。

7、药补原则(宜润肺为主,兼顾脾胃)(1)、天冬萝卜汤;(2)、

8、起居养生:注意温差,消除不良情绪,多做有氧气功消除抑郁,房事应有度。

9、经络调养:按摩大肠经,刮痧治失眠、多梦。

10、气功:选择有氧代谢运动,如健身气功八段锦、五禽戏或易筋经、瑜伽等。

清明(4.4)踏青越野,与自然同气相求

1、气候特点:雨水增多,气候温暖。

2、人体反应:过敏性疾病多,情绪波动大,疾病多发。

3、易患疾病:过敏性哮喘病、过敏性鼻炎。

4、养生原则:呼吸新鲜空气,警惕过敏。

5、食补原则:多食新鲜蔬果,清补养肝。

6、养生菜谱:(1)、荠菜冬笋。(2)、口蘑白菜。

7、药补原则:(养肝舒筋最重要)推荐保健药膳:(1)、决明子饮。可用于治疗肝热或风热引起的目赤肿痛、怕光、流泪等症。用时可将决明子用小火炒至香气溢出时起锅,每次取15克放入沸水,浸泡3-5分钟后饮服;或用15-20克决明子泡水代茶饮用,也可同时加入一点绿茶,随饮随续水,直到味淡为止。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决明子具有降血压、泻下的作用,不易长期服用,并且经常拉肚子、血压低或气虚严重的人应慎用。;(2)、山药决明荷叶饮。山药决明荷叶饮,可以益肝肾,滋润血脉,降血压。清明时节如果风动肝火,引起肝火上炎型高血压病,就可将30克荷叶放入纱布袋中,与15克决明子水煎15分钟,再放入60克切成小丁的山药,小火煮10分钟,过滤留汁,分为早晚服用。补肝肾,舒筋脉。每日一剂,效果非常好。(3)、苦菊拌苋菜。苦菊拌苋菜,补肝清心。苦菊就是蒲公英的幼苗,能清热去肝火,有抗菌、解热、消炎、明目等作用。苋菜能清热利湿,去心肺的热火。吃的时候可将苋菜先放入沸水中焯一下,苦菊可直接洗干净,将二者用调料拌均匀即可。

8、起居养生:睡眠足,多备衣,莫伤悲。

9、经络调养:按摩小肠经,拔罐治肩周炎,按摩养老穴。

5、白露食补:勿太咸,补维生素,养阴润燥。

6、养生菜谱:(1)、天冬炖猪肝。(2)、白萝卜煲羊腩。

7、白露药补:宜用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1)、芝麻桂圆膏。(2)、宣肺化痰茶。(3)、葛根五味子饮。(4)、鲜蒸百合。(5)、石桷茶。

8、起居养生:多做运动,睡前应关窗,穿长衣长裤,常做呼吸操。

9、经络调养:按摩足三里穴养护胃经,长灸足三里活过九十九,按摩足三里、梁丘减轻腹痛。

秋分(9.22)地门闭合,补益肺气最重要

1、气候特点:一场秋雨一场寒,降雨次数增加。

2、人体反应:宜秋燥,胃肠不适。

3、易患疾病:枯草过敏、肺结核病。

4、养生原则:调神防燥,勿乱进补,预防胃肠疾病复发。

5、秋分食补:食粥润肠,滋润生津,多吃百合和菊花。

6、养生菜谱:(1)、香酥山药。(2)、香菇白菜。

7、秋分药补:益气健脾,润肺生津。(1)、冰糖银耳。(2)、凉血止血五样饮。(3)、益气健脾茶。

8、起居养生:宽松着装,适宜出游和锻炼,头朝西睡,注意精神调摄。

9、经络调养:按摩胃经的承泣穴和四白穴。按摩胃经治疗中风、偏瘫,按摩胃经穴位可防治视疲劳,急性腰扭伤按承泣穴。

结语:节气养生向来是中医推崇的养生方法,掌握以上养生方法,希望会对您有一定的帮助。

谷雨(4.19)调畅情志,健脾祛湿喜迎夏

1、气候特点:断霜,雨量大增。

2、人体反应:神经系统反应较强烈,脉相如游鱼。

3、易患疾病:桃花癣、胃病等。

4、养生原则:除湿防胃病,调神防过敏。

5、食补原则:可多吃疏肝清热、宜肺补肾之品,使用清淡养阳之品,吃香椿正当时。

6、养生菜谱:(1)、牛肉蔬菜汤;功效: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的作用。(2)排骨汤。功效:能滋阴强体,比较适宜春天食用。

7、药补原则:宜用清热去湿的糖粥药膳。(1)、谷雨养生汤:此方为清代名医吴鞠通明方。用鸭梨1/2个、荸荠5个、藕30克,或用甘蔗50克切碎与鲜芦根15克、麦冬15克一起用锅煎水1000毫升,与谷雨当天9:00-11:00时和17:19时各取汁500毫升适温饮用,可加冰糖调味。(2)、冰糖百合怀菊粥;(3)、扁豆薏米粥。

8、起居养生:注意天气,早晚添衣,起居有常。

9、经络调养:针刺治疗胁见、坐骨、三叉神经痛,浴足温经通穴。

第二篇夏季养生,养心消暑热

立夏(5.5)养护心脏,多养淌水防心火

1、气候特点:温度明显升高,雷雨增多,南北雨量变化差异大。

2、人体反应:天干物燥,人体易失水和上火,能量消耗大,容易心烦气躁。

3、易患疾病:心脏病、肠胃炎等疾病。

4、养生原则:养护心脏,保持平和心态,做慢运动。

5、饮食原则:宜多吃清热生津的食物。

6、养生菜谱:(1)、鸭肉冬瓜汤;(2)、老鸭笋干汤;(3)、拌圆白菜。

7、药补原则:宜用补而不燥的药材。(1)、五花茶;(2)、茯神百合茶;(3)、麦冬西洋参饮;(4)、百麦安神饮。

8、起居养生:多通风,坚持午睡习惯,多做养心功。

9、经络调养:按摩内关穴及足底涌泉穴等脚底穴位。

小满(5.20)未病先防,清热除湿正当时

1、气候特点:炎热夏季的开始,降雨南北差异大。

2、人体反应:皮肤病多发,消化功能减弱,容易出汗。

3、易患疾病:湿疹、风疹等疾病

4、养生原则:防皮肤病,強正气,养心脏。

5、食补原则:多吃健胃食物,清淡饮食可防皮肤病,清热、凉血、解毒就选苦菜。

6、养生菜谱:(1)、粉葛玉米芯煲排骨;(2)、冬瓜水鸭汤;(3)、丝瓜面筋汤;(4)、白鲫滚荷包蛋。

7、药补原则:宜用清热利湿的中草药。(1)、清热去暑汤;(2)、清热利湿瘦肉汤;(3)、清热去湿茶;(4)、车前瓜皮薏米粥;(5)、养心安眠粥;(6)、冬瓜薏米汤。

8、起居养生:注意睡眠,不做剧烈运动。

9、经络调养:保护心脏的手厥阴心包经,按摩劳宫穴可缓解心慌气短,中冲穴去热清心火。

第三篇 秋季养生,润肺防干燥

立秋(8.7)宜肺生津,养收顺天地秋气

1、气候特点:天气逐渐凉爽,但”秋老虎“肆虐。

2、呼吸道疾病增多,情绪低落,易出现干燥症。

3、易患疾病:肺燥、便秘等疾病。

4、养生原则:滋阴养肺,内心应平和宁静,减少房事。

5、立秋食补:适当多吃酸味食物,饮食不要过于生冷,适当多吃生津润燥食物,应忌过燥的食物。

6、养生菜谱:(1)、冬笋煲乌鸡。(2)、木瓜花生排骨汤。(3)、天冬萝卜汤。(4)、桑葚葡萄粥。

7、立秋药补:多食用补气养阴之品。(1)、黄芪红茶。(2)、润肺生津杏仁粥。(3)、清热润肺生津茶。(4)、润肺雪梨膏。

8、起居养生:增加睡眠时间,应早起,着衣不宜多,选择清幽之地晨练,立秋过后易登山。

9、经络调养:敲胆经,按摩阳陵泉穴利胆舒筋,刮痧去阴暑。

处暑(8.22)调理作息,润燥慎防”秋老虎“

1、气候特点:暑气下降,早晚温差大。

2、人体反应:易秋乏,早晚温差大,人体不适应,情绪稳定。

3、易患疾病:秋乏、鼻出血等。

4、养生原则:调和阴阳,作息规律。

5、处暑食补:多食寒凉食品,多喝水。

6、养生菜谱:(1)、芝麻菠菜。(2)、青椒拌豆腐。(3)、猪肺炖百合。(4)、薏米党参粥。

7、处暑药补:宜用滋阴润肺的药物。(1)、滋阴润肺雪莉川贝汤。(2)、养阴清肺汤。(3)麦冬汤。(4)、黑芝麻茶。(5)、人参旱连草粥。(6)、旱莲草红枣汤。

8、起居养生:早睡早起,多跑步,正确理解”秋冻“。

9、经络养生:降压找阳陵泉穴和风池穴,妙用风池穴治疗多种疾病,膝关节痛拔罐疗法。

白露(9.7)养阴为先,早晚穿暖勿露身

1、气候特点:温差大,秋雨多,各地强度不一。

2、人体反应:易干燥,人容易发胖。

3、易患疾病:皮肤干燥、糖尿病等疾病。

4、养生原则:防呼吸道疾病,秋补好时机,防感冒。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