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在求职过程中,主观上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并骗取他人财物且数额较大的行为为求职诈骗犯罪。为了维护我们自身安全,可以选择报警。求职被诈骗的金额大小只是立案侦查的标准之一, 而不是报案的标准, 报案无具体数额标准, 公民对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有权向机关报案或控告,机关均应接受报案。但接受报案不等于立案,立案应符合必要的条件和程序,经济犯罪案件的立案应履行一定的程序,并由机关的经侦部门审查后依法立案侦查。
报案应到犯罪地机关或就近先到所在地机关报案,经济诈骗案件应由犯罪地的机关立案,一般是机关的经侦部门受理。受害人报案时或在立案审查期间,应提供相关证据或证据线索,并在立案后积极协助机关侦破案件。
机关对于报案或控告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机关报案或控告。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也有权向机关报案或者控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