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其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除了结果期望外,还有一种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
这一概念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中提出的。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效能感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也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
但至今关于效能的概念界定并非十分明确,特别是在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分上,因此也给效能的测量及其应用研究带来了困惑。
保捱科技网还为您提供以下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效能感什么意思
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即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以下是对效能感的详细解释:一、效能感的定义 效能感是个体在面临某项任务或行为时,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该任务或行为的自信程度。它不仅仅是对结果的期望,更是一种对自己能力的评估和信念。二、效能感与结果期望
效能感是什么意思
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某项任务或达成目标的信心和预期。关于效能感的详细解释如下:一、定义 效能感是一种主观判断,它涉及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估,特别是在面对特定任务或目标时。这种信心水平会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努力程度以及面对困难时的持久性。二、效能感与行为动机 效能感对行为动机具有重要的影...
效能感是什么意思
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完成某一行为能力的信心程度。它直接影响着个人的行为选择和努力程度。关于效能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含义:效能感不仅仅是基于过去成功的经验形成的自信,还包含了对未来可能达成目标的乐观预期。它分为对结果的期望和对自身能力的期望两种类型。前者是指个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
效能感是什么意思
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作出的推测与判断。以下是关于效能感的详细解释:涵盖内容:效能感不仅涵盖了个人对自己能否利用现有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的自信程度,还包含了对结果期望的认知,即个体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预测。关注重点:效能感主要关注的是个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信任...
个人效能感和一般效能感
个人效能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在某项任务或领域中的表现的评价,而一般效能感则是指个人对整体的工作绩效或生活质量的评价。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分析个人效能感和一般效能感,并探讨它们的关系。个人效能感和一般效能感一、角度一:心理学的视角在心理学中,个人效能感和一般效能感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效能感是什么意思
效能感这一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作出的推测与判断。它不仅涵盖了个人对自己能否利用现有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的自信程度,还包含了对结果期望的认知。结果期望则是指个体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预测。简而言之,效能感关注的是个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信任,而结果期望则侧重于...
自我效能感是什么意思
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种特定情境下能力的信念。也就是说,一个人相信自己可以达到某个目标,并且有信心去实现它。自我效能感是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与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密切相关。自我效能感是什么意思自我效能感的来源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包括过去的经验、观察他人的...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包括( )。
一般教育效能感指教师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即教师是否相信教育能够克服社会、家庭及学生本身素质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与班杜拉理论中的结果预期相一致。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指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相信自己具有教好学生的能力。它与班杜拉理论中的...
自我效能感是什么意思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这一概念强调了个人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和评估,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定义与来源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中提出的。它指的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自己能否成功...
教师自我效能感是什么意思
教师自我效能感指的是教师对自己能够有效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的信念和状态感受,是教师个人对自己职业能力和素质的认知和评价。以下是关于教师自我效能感的详细解释:1. 认知角度: 教师自我效能感主要受到教学经验、教育背景、职业素养、个性等因素的影响。 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教师通常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和...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