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咸五,下登三的汉语大词典是:意谓汉德浩荡,等同五帝,而居三王之上。或谓汉德不及五帝而胜于三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方将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鸣和鸾,扬乐颂,上咸五,下登三。”裴骃集解引韦昭曰:“咸同于五帝,登三王之上。”司马贞索隐引李奇曰:“五帝之德,汉比为减;三王之德,汉出其上。故云‘减五登三’也。”后引作“上咸五,下尊三”,用以形容自命不凡,目空一切。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他(曾琦)的年纪其实和我不相上下,然而先生之气之横秋也,实足以上咸五而下尊三,自比克来曼梭,自比吾家国藩,或许还是他的客气罢?”。
上咸五,下登三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上咸五,下登三详细内容】
⒈ 意谓汉德浩荡,等同五帝,而居三王之上。或谓汉德不及五帝而胜于三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方将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鸣和鸾,扬乐颂,上咸五,下登三。”裴骃集解引韦昭曰:“咸同于五帝,登三王之上。”司马贞索隐引李奇曰:“五帝之德,汉比为减;三王之德,汉出其上。故云'减五登三'也。”后引作“上咸五,下尊三”,用以形容自命不凡,目空一切。
二、基础解释
意谓汉德浩荡,等同五帝,而居三王之上。或谓汉德不及五帝而胜于三王。
三、引证解释
⒈ 意谓汉德浩荡,等同五帝,而居三王之上。或谓汉德不及五帝而胜于三王。引:《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方将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鸣和鸞,扬乐颂,上咸五,下登三。”裴駰集解引韦昭曰:“咸同於五帝,登三王之上。”司马贞索隐引李奇曰:“五帝之德,汉比为减;三王之德,汉出其上。故云‘减五登三’也。”后引作“上咸五,下尊三”,用以形容自命不凡,目空一切。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他(曾琦)的年纪其实和我不相上下,然而先生之气之横秋也,实足以上咸五而下尊三,自比克来曼梭,自比吾家国藩,或许还是他的客气罢?”
四、其他释义
1.意谓汉德浩荡,等同五帝,而居三王之上。或谓汉德不及五帝而胜于三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方将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鸣和鸾﹐扬乐颂﹐上咸五﹐下登三。'裴骃集解引韦昭曰:'咸同于五帝﹐登三王之上。'司马贞索隐引李奇曰:'五帝之德﹐汉比为减;三王之德﹐汉出其上。故云'减五登三'也。'后引作'上咸五﹐下尊三'﹐用以形容自命不凡﹐目空一切。
五、关于上咸五,下登三的成语
咸五登三 三三五五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满满登登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上不上下不下
六、关于上咸五,下登三的词语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