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墀的国语辞典是:⒈ 屋宇前面没有屋簷覆盖的平台,因古时多涂成红色,故称为「丹墀」。常用在宫殿或庙宇的正殿等具仪典性的建筑物前。引:《文选·张衡·西京赋》:「右平左墄,青琐丹墀。」《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大门过去,一个大天井。又几十层高坡上去,三座门。进去一座丹墀。左右两廊,奉著从祀历代先贤神位。」丹墀[dānzhōng]⒈屋宇前面没有屋簷覆盖的平台,因古时多涂成红色,故称为「丹墀」。常用在宫殿或庙宇的正殿等具仪典性的建筑物前。引《文选·张衡·西京赋》:「右平左墄,青琐丹墀。」《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大门过去,一个大天井。又几十层高坡上去,三座门。进去一座丹墀。左右两廊,奉著从祀历代先贤神位。」。
丹墀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丹墀详细内容】
宫殿前的红色台阶及台阶上的空地。
二、引证解释
⒈ 指宫殿的赤色台阶或赤色地面。引:汉张衡《西京赋》:“右平左墄,青琐丹墀。”《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俯视兮丹墀,思君兮履綦。”颜师古注引孟康曰:“丹墀,赤地也。”《宋书·百官志上》:“殿以胡粉涂壁,画古贤烈士。以丹朱色地,谓之丹墀。”唐李嘉祐《送王端赴朝》诗:“君承明主意,日日上丹墀。”《说唐》第五七回:“叔宝来到丹墀,山呼万岁。”⒉ 指官府或祠庙的台阶。引:《说岳全传》第七回:“旗牌官领命,将五人传入,到丹墀跪下。”《儒林外史》第三七回:“﹝泰伯祠﹞三座门。进去一座丹墀。左右两廊,奉着从祀歷代先贤神位。中间是五间大殿,殿上泰伯神位,面前供桌,香炉、烛臺。殿后又一个丹墀,五间大楼。”⒈指宫殿的赤色台阶或赤色地面。引汉张衡《西京赋》:“右平左墄,青琐丹墀。”《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俯视兮丹墀,思君兮履綦。”颜师古注引孟康曰:“丹墀,赤地也。”《宋书·百官志上》:“殿以胡粉涂壁,画古贤烈士。以丹朱色地,谓之丹墀。”唐李嘉祐《送王端赴朝》诗:“君承明主意,日日上丹墀。”《说唐》第五七回:“叔宝来到丹墀,山呼万岁。”⒉指官府或祠庙的台阶。引《说岳全传》第七回:“旗牌官领命,将五人传入,到丹墀跪下。”《儒林外史》第三七回:“﹝泰伯祠﹞三座门。进去一座丹墀。左右两廊,奉着从祀歷代先贤神位。中间是五间大殿,殿上泰伯神位,面前供桌,香炉、烛臺。殿后又一个丹墀,五间大楼。”
三、网友释义
丹墀指古时宫殿前的石阶,因其以红色涂饰,故名丹墀。
四、其他释义
1.指宫殿的赤色台阶或赤色地面。2.指官府或祠庙的台阶。
五、关于丹墀的成语
六、关于丹墀的造句
1、闭关一月有余,徐昭然这时站在纯阳殿丹墀上,游目四顾,观赏着一个多月没有见到的美丽风景,捋着胡须,口中不时发出“嗯,嗯”。
2、当是时也,站在丹墀下的叶青蝶便躲躲闪闪,尽力缩着头,恨不得将自己藏在龙柱后面,或者能够,不让御案后的官家见到自己。
3、萧月生端坐于垂拱殿丹墀下,放下通体幽黑的兔毫鼠须茶盏,轻轻的一句话,令一脸欢笑的理宗愕然无语。
4、接着还有“命左右取一条铁索,用火烧得飞红,在丹墀下铺好,左右将凶犯绰起,走到下面,将磕膝露出,对定那通红的练子,纳了跪下……”。
5、俯视兮丹墀,思君兮履綦。仰视兮云屋,双涕兮横流。顾左右兮和颜,酌羽觞兮销忧。
6、此时的垂拱殿内,理宗一身明黄常衣,皱着眉头端坐于御案之后,御药院总管叶青蝶一身玄衣,躬身立在丹墀阶下。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