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如何看待科辅人员“收入偏低、晋升机会少、不受重视”的普遍现象

如何看待科辅人员“收入偏低、晋升机会少、不受重视”的普遍现象

来源:保捱科技网


职业无贵贱这种观点说起来容易,真正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简直难于上青天,科研项目能否成功,固然取决于科学家的专业技能和大量的研究,但科研辅助人员的努力和付出也是不容忽视的,但令人无奈的是,无论是科学家本人,还是所属科研机构,都没有对科辅人员表现出应有的尊重,也正是因为这种重视程度的巨大落差,导致在收入和晋升空间方面令科辅人员这个重要群体寒心不已。


任何劳动都有其相应的价值,作为科学家来说,科研项目的成功,能够带来物质上的收获和名誉上的肯定,但不要忘记,如果没有科辅人员去完成大量的琐碎的基础工作,任何项目的科研进程都会不可想象。

如此简单的道理,却很难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得到认可,或者说针对科辅人员的相关无法落实,严重挫伤了广大科辅人员的工作热情,毕竟得不到肯定的劳动的确很难维持,相信科研机构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的,但依然忽视科辅工作的劳动价值,主要还是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客观因素。


首先,科研项目在取得阶段性成绩以前,科研经费的筹措存在各方面,对科研机构来说,必然要将主要精力放到核心科研团队上,尤其是科学家的各方面需求都需要建立以充沛资金为基础的保障机制,如此一来也就无暇顾及作为辅助的工作团队。

其次,在我国目前的学术领域,编制依然是无法挣脱的桎梏和束缚,虽然科研单位拥有一定的编制计划,但从整体来看,仅有的名额也面临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势必要优先考虑核心科研人员,而科辅人员则只能在无限期望中不断接受编制不够的残酷现实,要知道,科辅人员有没有编制会直接影响到收入和升迁的走势。


最后一点,公众所关注的永远都是台前的辉煌,这对取得成功的科研项目来说是非常不同平的,因为科辅人员永远都无法接受公众的褒奖和赞许,而接受鲜花和掌声的永远都是核心科研人员。正是因为这种社会现象的存在,科研机构才会处于宣传和后续科研经费申请的需要,将主要科研人员作为重点宣传对象,而科辅人员在失去了媒体焦点的关注以后,也就很难在物质条件方面体现出劳动的价值,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悲惨现状。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