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一是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二是必须主动及时;三是必须客观全面;四是注意依靠群众和运用科学技术手段;五是收集的证据必须妥善保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三条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第3种观点: 收集证据的八种方法包括阅读材料、开会交流、察看现场、发送函件、向第三方取证、固定证言、网络检索、公证保全。在收集证据时,在遵循“主动及时、客观全面、深入细致、严格保密”等要求外,还应注意:1、证据的收集、固定必须符合规定程序和要求;2、收集证据要注意明确证明对象;3、收集证据要注意保全和固强证据一、法律依据: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二、诉讼证据在民事诉讼中有什么作用1、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证明作用,即当事人通过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反驳对方的主张,证明白己的诉讼请求成立,诉讼理由符合客观情况。2、证据在民事诉讼中有查明案件事实的作用,即通过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和自己收集调查的证据来查明案件真实情况。3、证据对作出判决的作用,即 作出判决,得以事实为依据,而事实的认定,则以对相关证据的判断、确定为依托,没有证据,就无法作出判决,民事纠纷也就无法通过判决来解决。三、证据三性的意义是什么?1.证据的三性就是指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2.证据的三性看似简单的三个特性,但是事实上想要真正的理解适用是非常复杂的。在法庭上对证据质证主要是围绕证据三性进行,最终,也通过对证据三性进行审查而决定是否采纳。3.通常,民事诉讼是当事人的利益冲突、心态对抗的一种法律形式,而民事证据在诉讼中起着推动或制约诉讼发展的作用,它既是诉讼开始的基础,也是诉讼继续进行的推进器,还是引导诉讼走向终结的决定性元素。法律依据:《中国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第二十九条 审查谈话、执行审查措施、调查取证等审查事项,必须由2名以上执纪人员共同进行;第三十二条 严格依规收集、鉴别证据,调查取证应当收集原物原件,严禁以威胁、引诱、欺骗及其他违规违法方式收集证据;第三十四条 审查谈话、重要的调查谈话和暂扣、封存涉案款物等调查取证环节应当全程录音录像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