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季子所处时代:宋代。字号:季札。民族族群:华夏族。出生地: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出生时间:前576年。去世时间:前484年。主要作品:《醉蓬莱》《念奴娇》《念奴娇·雪罗初试》《饮酒·穷居无与娱》《醉蓬莱·正淡烟疏雨》等。主要成就:春秋时期政治家外交家文艺评论家。
关于吴季子的详细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进行介绍:
一、吴季子的诗词 点此查看吴季子的详细内容
《念奴娇》、《醉蓬莱》、《过秦楼·曙色开晴》、《念奴娇·雪罗初试》、《饮酒·穷居无与娱》、《醉蓬莱·正淡烟疏雨》、《摸鱼子·倚西风》、《浣溪沙·落日蒸红山欲烧》。
二、推崇圣人
书籍信息作者:徐敏出版社: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ISBN:9787229003609开本:16定价:39.80 元内容简介季札是春秋时代的风云人物,曾与孔子并称“南季北孔”,让国、观乐、挂剑等故事都传颂至今。季札可谓礼乐的化身,而中国正是礼乐之邦。季札身上体现的和谐、诚信、礼让、睿智等优秀品质,已经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中,而这些美德也正是现时代的主旋律。季札在中国思想史、文艺史、政治外交史上的地位都举足轻重。但因为季札的资料存世极少,所以虽然从古至今不断有人提及季札,但真正意义上研究季札的却并不多见。《季札——曾与孔子齐名的圣人》一书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季札的专著。《季札-孔子推崇的圣人》的面世,填补了先秦史、儒学史、文艺史等多个领域的空白,也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作者潜心传统文化多年,以历史的眼光、时代的视角对季札的一生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研究。在创作过程中,整理前人成果、搜集最新资料、考察季札遗迹,从而做到内容翔实、有理有据。编辑推荐吴培恩称季札为“儒家的先驱”金学智称季札为“中国文艺评论的开山祖”南怀瑾称季札为“周末第一文化大使”冯学成称季札为“高士、逸士、博士”作者称其为“春秋时与孔子齐名的圣人”苏州,季札在沧浪亭“五百名贤祠”中排名第一。常州,季札在淹城博物馆暨武进名人馆排名第一。江阴,季札无论在古代的乡贤祠,还是在的名人馆中,都排名第一。这些江南重镇,都不约而同把季札列为第一先贤。因为他,江南的文明史要大大提前,提前到与中原孔子齐名的季札的时代。目录序前言 南季北孔——还季札圣人地位第一章 季札的家世第一节 季札先祖之西周第二节 季札先祖之吴国第三节 季札的出生第二章 季札让国第一节 季札让国第二节 季札让国的国际影响第三节 季札让国对后世的影响第三章季札观周乐第一节 请观第二节 《周南》、《召南》与周公、召公第三节 《邶风》、《鄘风》、《卫风》与《康诰》第四节 《王风》与西周、东周第五节 《郑风》与郑声第六节 《齐风》与齐国第七节 《豳风》与周公东征第八节 《秦风》、夏声、周之旧第九节 《魏风》,此魏国非彼魏国第十节 《唐风》、晋、帝尧第十一节 《陈风》、五音第十二节 《郐风》,自郐以下第十三节 《小雅》第十四节 《大雅》文王之德第十五节 《颂》与乐教第十六节 《象箾》、《南籥》第十七节 《大武》第十八节 《韶濩》与“成汤”第十九节 《大夏》与“大禹”第二十节 《韶箾》与“舜”第四章 季札周游列国及季札挂剑第一节 鲁国第二节 齐国与晏婴第三节 郑国与子产第四节 卫国多君子第五节 晋国将三分第六节 季札挂剑第五章 季札的晚年第一节 孔子观季札葬子第二节 季札止国难第三节 季札救陈与人生之最后第四节 季札人生之最后第六章 季札的身后事第一节 十字碑第二节 季子墓与季子庙第三节 季札文化之古今第七章 季札礼乐纶贯第一节 礼贯第二节 乐贯附录后记主要参考书目……
三、墓碑后记
宋崇宁二年四月十二日奉仪郎常州知州朱彦记常州,古延陵也,吴季子所封之地。至西汉,为毗陵。又至东晋,为晋陵,宋齐因之隋平陈,废晋陵为常州。唐因之,或曰,晋陵郡自武帝大康二年分曲阿为延陵,至隋徙治丹徒。唐武德三年,徙延陵还治故县,今润州之延陵镇是也。杜佑谓曲阿延陵季子庙,非古之延陵,古之延陵在今之晋陵县,其说明矣。而孔子所书季子墓碑,岁岁盖淹没。开元中,明皇敕殷仲容募刻之。唐大历十四年,润州剌史萧定重镌石延陵庙中,于是习俗见润州之延陵季子庙,而不知常州实古延陵季子之所封也。崇宁元年,予以罪责是州,因考公书历代地志通典图经,得其祥矣。又得其所谓季子墓在晋陵县北十七里,申蒲以西,又曰暨阳乡,而今暨阳乡今之江阴县乃属,令赵士淝访之,得大冢于暨阳门外三十里,申港之侧旁有季子庙,与史记地志通典图经合。于是,表识其墓,谨樵牧耕之禁,又摩募取孔子所书十字刻墓碑上,设像祀之,学中以时率居史士诸生拜焉,所以示邦人,贵有德也。又备论历世废兴与习俗之变,易刊之碑下,使后之君子得以览观焉。
四、观乐
作品原文吴公子札来聘(1)。……请观于周乐(2)。使工为之歌《周南》、 《召南》(3),曰:“美哉!始基之矣(4),犹未也,然则勤而不怨矣(5)。”邶 为之歌《邶》、《庸》、《卫》(6),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 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7),是其《卫风》乎?”为之歌《王》(8) 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为之歌《郑》(9),曰:“美哉! 其细已甚(10),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为之歌《》,曰:“美哉, 泱泱乎(11)!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12)?国未可量也。”为之 歌《豳》(13),曰:“美哉,荡乎(14)!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15)?”为 之歌《秦》,曰:“此之谓夏声(16)。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 旧乎!”为之歌《魏》(17),曰:“美哉,风风乎“!大而婉,险而易行(19); 以德辅此,则明主也!”为之歌《唐》(20),曰:“思深哉!其有陶唐 氏之遗民乎(21)?不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22),谁能若是?”为 . 之歌《陈》(23),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无讥焉(26)!为之歌《小雅》(26),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 I 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焉(27)!”为之歌《大雅》,曰(28):“广哉!熙 熙乎(29)!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为之歌《颂》,曰:“至矣 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32);迁而不淫,复 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33);用而不匾,广而不宣;施而不费, 取而不贪;处而不底(34),行而不流。五声和(35),八风平(36);节有度(37), 守有序(38)。盛德之所同也!”见舞《象箫》、《南龠》者(39),曰:“美哉,犹有憾!”《见舞《大 武》者(40),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见舞《陬》者(41), 曰:“圣人之弘也,而犹有惭德(42),圣人之难也!”见舞《大夏》者(42), 曰:“美哉!勤而不德(44)。非禹,其谁能修之(45)!”见舞《陬箫》者“, 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47),如地之无不载也!虽 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选自《左传·季札观乐》作品注释(1)吴公子札:即季札,吴王寿梦的小儿子。(2)周乐:周王室的音乐舞蹈。(3)工:乐工。《周南》、《召南》:《经》十五国风开头的两种。以下提到的都是国风中各国的诗歌。(4)始基之:开始奠定了基础。(5) 勤:劳,勤劳。怨:怨恨。(6)邶(bei):周代诸侯国,在今河南汤阴南。 庸:周代诸侯国,在今河南新乡市南。卫:周代诸侯国,在今河南淇县。 (7)康叔:周公的弟弟,卫国开国君主。武公:康叔的九世孙。(8) 《王》:即《王风》,周平王东迁洛邑后的乐歌。(9)郑:周代诸侯国,在今河南新郑一带。(10)细:琐碎。这里用音乐象征政令。(11)泱泱:宏大的样子。(12)表东海:为东海诸侯国作表率。大公:太公,指国开国国君吕尚,即姜太公。(13)豳(bin):西周公刘时的旧都,在今陕西彬县东北。(14)荡:博大的样子。(15)周公之东:指周公东征。(16)夏:西周王跷一带。秦:在今陕西、甘肃一带。夏声:正声,雅声。(17)魏:诸侯国名,在今山西芮县北。(18)风风(feng):轻飘浮动的样子。(19)险: 不平,这里指乐曲的变化。(20)唐:在今山西太原。晋国开国国君叔虞初封于唐。(21)陶唐氏:指帝尧。晋国是陶唐氏旧地。(22)令德之后:美德者的后代,指陶唐氏的后代。(23)陈:国都宛丘,在今河南淮阳。 (24)郐(kuai):在今河南郑州南,被郑国消灭。(25)讥:批评。(26)《小雅》:指《诗-小雅》中的诗歌。(27)先王:指周代文、武、成、康等王。 (28)《大雅》:指《诗-大雅》中的诗歌。(29)熙熙:和美融洽的样子。 (30)《颂》:指《诗经》中的《周颂》、《鲁颂》和《商颂》。(31)倨: 傲慢。国嗝:同“逼”,侵逼。携:游离。(3)荒:过度。囫处: 安守。底:停顿,停滞。(35)五声:指宫、商、角、微、羽。和:和谐。 (36)八风:指金、石、丝、竹、翰、土、革、本做成的八类乐器。(37)节: 节拍。度:尺度。(38)守有序:乐器演奏有一定次序。(39)《象箫 (xiao)》:舞名,武舞。《南龠)(yuee):舞名,文舞。(40)《大武》:周武 王的乐舞。(41)《陬》:商汤的乐舞。(42)惭德:遗憾,缺憾。 (43)《大夏》:夏禹的乐舞。(44)不德:不自夸有功。(45)修:作。 (46)《陬箫》:虞舜的乐舞。(47)帱(dao):覆盖。(48)蔑:无,没有。原文翻译吴国公子季札前来鲁国访问……请求观赏周朝的音乐和舞蹈。鲁国人让乐工为他歌唱《周南》和《召南》。季礼说:“美好啊!教化开始奠基了,但还没有完成,然而百姓辛劳而不怨恨了。” 乐工为他歌唱们《邶风》、《庸风》和《卫风》。季礼说:“美好啊,多深厚啊!虽然有忧思,却不至于困窘。我听说卫国的康叔、武公的德行就像这个样子,这大概是《卫风》吧!”乐工为他歌唱《王风》。季札说:“美好啊!有忧思却没有恐惧,这大概是周室东迁之后的乐歌吧!”乐工为他歌唱《郑风》。季札说:“美好啊!但它烦琐得太过分了,百姓忍受不了。这大概会最先亡国吧。”乐工为 他歌唱《风》。季礼说:“美好啊,宏大而深远,这是大国的乐歌啊!可以成为东海诸国表率的,大概就是太公的国家吧?国运真是不可限量啊!”乐工为他歌唱《南风》。季札说:“美好啊,博大坦荡!欢乐却不放纵,大概是周公东征时的乐歌吧!”乐工为他歌唱《秦风》。季礼说:“这乐歌就叫做正声。能作正声自然宏大,宏大到了极点,大概是周室故地的乐歌吧!”乐工为他歌唱《魏风》。季礼说:“美好啊,轻飘浮动!粗扩而又婉转,变化曲折却又易于流转,加上德行的辅助,就可以成为贤明的君主了”乐工 为他歌唱《唐风》。季礼说:“思虑深远啊!大概有陶唐氏的通民在吧!如果不是这样,忧思为什么会这样深远呢?如果不是有美德者的后代,谁能像这样呢?”,乐工为他歌唱《陈风》。季札说:“国家没有主人,难道能够长久吗?”再歌唱《郐风》以下的乐歌,季礼就不作评论了。乐工为季札歌唱《小雅》。季礼说:“美好啊!有忧思而没有二心,有怨恨而不言说,这大概是周朝德政衰微时的乐歌吧?还是有先王的遗民在啊!”乐工为他歌唱《大雅》。季礼说:“广阔啊!乐工为他歌唱《颂》。季礼说:“好到极点了!正直而不傲慢,委曲而不厌倦,哀伤而不忧愁,欢乐而不荒淫,利用而不匮乏,宽广而不张扬,施予而不耗损,收取而不贪求,安守而不停滞,流行而不泛滥。五声和谐,八音协调;节拍有法度,乐器先后有序。 这都是拥有大德大行的人共有的品格啊!”季札看见跳《象箫》和《南龠》两种乐舞后说:“美好啊,但还有美中不足!” 看到跳《大武》时说:“美好啊,周朝兴盛的时候,大概就是这样子吧。”看到跳《陬》时说:“圣人如此伟大,仍然有不足之处,看来做圣人也不容易啊!”看到跳《大夏》时说:“美好啊!勤于民事而不自以为有功。除了夏禹外,谁还能作这样的乐舞呢!”看到跳《陬箫》时说:“德行达到顶点了!伟大啊,就像上天无所不覆盖一样,像大地无所不容纳一样!虽然有超过大德大行的,恐怕也超不过这个了。观赏达到止境了!如 果还有其它乐舞,我也不敢再请求观赏了!”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