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风的繁体是:變風。
变风的拼音是:biàn fēng。注音是:ㄅ一ㄢˋㄈㄥ。结构是:变(上下结构)风(半包围结构)。
变风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变风详细内容】
指《诗经》'国风'中邶至豳等十三国的作品。谓改变﹑摧弱鄙俚的诗风,恢复《诗经》的传统。泛指民歌。
二、基础解释
指《诗经》/'国风/'中邶至豳等十三国的作品。谓改变﹑摧弱鄙俚的诗风,恢复《诗经》的传统。泛指民歌。
三、引证解释
⒈指《诗经》“国风”中邶至豳等十三国的作品。参见“正风”。引《诗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仪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诗·邶风·柏舟诂训传》唐陆德明题解:“从此讫《豳·七月》,十三国并变风也。”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风雅正变说》:“变化下之名为刺上之什,变乎风之正体,是谓变风。”⒉谓改变、摧弱鄙俚的诗风,恢复《诗经》的传统。引宋苏颂《<小畜集>序》:“窃谓文章末流,由唐季涉五代,气格摧弱,沦于鄙俚。国初屡有作者,留意变风,而习尚难侈,未能復雅。”⒊泛指民歌。引元张宇《采莲》诗:“隔岸谁家贵公子,调笑新词歌艷体,吴儂变风有如此,谁念採苹供祭礼?”
四、汉语大词典
(1).指《诗经》“国风”中邶至豳等十三国的作品。《诗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仪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诗·邶风·柏舟诂训传》唐陆德明题解:“从此讫《豳·七月》,十三国并变风也。”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风雅正变说》:“变化下之名为刺上之什,变乎风之正体,是谓变风。”参见“正风”。(2).谓改变、摧弱鄙俚的诗风,恢复《诗经》的传统。宋苏颂《〈小畜集〉序》:“窃谓文章末流,由唐季涉五代,气格摧弱,沦于鄙俚。国初屡有作者,留意变风,而习尚难侈,未能复雅。”(3).泛指民歌。元张宇《采莲》诗:“隔岸谁家贵公子,调笑新词歌艳体,吴侬变风有如此,谁念采苹供祭礼?”
五、关于变风的诗词
<<《病起·变风而下世无诗》>> <<《木兰花慢再和何侍御前府韵,前章所谓变风》>> <<《菊坡叠遣梅什忽惠兰芽此变风也敢借前韵效楚》>>
六、关于变风的诗句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