氍毹的读音是:qú shū。
氍毹的拼音是:qú shū。 注音是:ㄑㄨˊㄕㄨ。 结构是:氍(左右结构)毹(左右结构)。
氍毹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氍毹qúshū。(1)毛织的布或地毯,旧时演戏多用来铺在地上,故此“氍毹”或“红氍毹”常借指舞台。
二、引证解释
⒈一种毛织或毛与其他材料混织的毯子。可用作地毯、壁毯、床毯、帘幕等。引《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二·陇西行》:“请客北堂上,坐客毡氍毹。”《三辅黄图·未央宫》:“温室以椒涂壁,被之文绣……规地以罽宾氍毹。”唐岑参《玉门关盖将军歌》:“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灯节》:“楼设氍毹帘幕,为宴饮地。”⒉旧时演剧用红氍毹铺地,因用以为歌舞场、舞台的代称。引清张岱《陶庵梦忆·刘晖吉女戏》:“十数人手携一灯,忽隐忽现,怪幻百出,匪夷所思,令唐明皇见之,亦必目睁口开,谓氍毹场中那得如许光怪耶!”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鞋袜》:“使登歌舞之氍毹,则为走盘之珠。”徐迟《牡丹》:“﹝董瑶阶﹞到了红氍毹上,声嗓清脆,姿容秀丽,身轻如叶,举步若飞。”
三、国语词典
毛织的地毯。
四、网络解释
氍毹一种织有花纹图案的毛毯。毛或毛麻混织的布、地毯之类。古代产于西域。可用作地毯、壁毯、床毯、帘幕等。【示例】《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九回:“赵姬轻移莲步,在氍毹上叩了两个头。”古代演剧多在地毯上,因此又用氍毹又用来代指舞台。
关于氍毹的诗词
《瑞鹧鸪·榴花庭院戏氍毹》 《题大圆庵·焚香置榻拂氍毹》 《舟中瓶梅·清川临镜认氍毹》
关于氍毹的诗句
关于氍毹的成语
岛瘦郊寒 惮赫千里 电光朝露 斗粟尺布 促膝谈心 独步当时 担惊受怕 东拉西扯 独辟蹊径 黩武穷兵
关于氍毹的词语
点金乏术 岛瘦郊寒 堤溃蚁孔 担惊受怕 独步当时 大公无私 斗粟尺布 大含细入 电光朝露 词不达意
关于氍毹的造句
1、素臣触起思乡之念,援笔立成一绝道管弦风里美人香,玉手殷勤奉夜光;醉卧氍毹扶不起,又挥双泪到家乡。
2、行到丛祠歌舞处,绿氍毹上看棋枰。
3、行胡从何方,列国持何来,氍毹、、五木香、迷迭、艾蒳及都梁。
4、答李恢书行当离别,以为惆怅,今致氍毹一,以达心也。
5、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