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ǐ gēng 【解释】:旧时指第一次打更,即五更中的一更天。4.更换 【拼音】:gēng huàn 【解释】:调换;替换.5.更易 【拼音】:gēng yì 【解释】:改变;改换。
geng,一声
读音:qǐ gēng。解释:也说交更。旧时指第一次打更,即五更中的一更天。引证:明代汤显祖《牡丹亭·淮泊》:“起更了,廊下一宿,早去伺候开门。”2、更正 读音:gēng zhèng。解释:改正已发表的谈话或文章中有关内容或字句上的错误。引证:孙_《秀露集·谈校对工作》:“我在这里特意提一下...
gēng:这是“更”字最常用的读音。它可以表示改变、改换的意思,比如“更改”、“更换”。此外,“更”在这个读音下还可以表示经历、经过,如“少不更事”。在数学或者时间表达中,“更”也可以读作gēng,如一更天、二更天,表示的是时间。gèng:这个读音常常用于表达“更加”、“越发”的意思,...
一更天:19:12(青岛/杭州等地本地时,北京加一刻、洛阳加二刻、成都加四刻),戌初一刻(总第八十刻)。二更天:21:36,亥初三刻(总第九十刻)三更天:00:00,子时整(总第一百刻)四更天:02:24,丑正二刻(总第一十刻)五更天:04:48,寅正四刻(总第二十刻)...
古代一晚分为五更,一更天(戌时)一般是7:00到9:00,二更天(亥时)一般为9:00到11:00,以此类推三更(子时)就是十一点到凌晨一点,四更(丑时)为一到三点,五更(寅时)为三到五点。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
1、 一更(初更)指戌时,即晚上七点到九点,称为黄昏。2、 二更指亥时,即晚上九点到十一点,称为人定。3、 三更指子时,即晚上十一点到第二天一点,称为夜半。4、 四更指丑时,即第二天一点到第二天三点,称为鸡鸣。5、 五更指寅时,即第二天三点到第二天五点,称为平旦。古...
古时候二更天是指晚上21点到23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 晚上7时至9时为“戌时”,9时至11时为“亥时”,11时至1时为“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
00 11、戌(xū)时。唐朝前20:00-22:00 唐朝后19:00-21:00 12、亥(hài)时。唐朝前22:00-24:00 唐朝后21:00-23:00 古代的更是按时间算的:1、19:00-21:00为一更,2、21:00-23:00为二更,3、23:00-01:00为三更,4、01:00-03:00为四更,5、03:00-05:00为五更。
更读gēng时,组词有:更迭、更正、更次、起更、更定等。更读gèng时,组词有:更好、更加等。一、更的释义 [ gēng ]1、改变;改换。2、经历。3、旧时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gèng ]1、副词。2、更加;越发。3、再。二、字源解说 字的下半是一只手拿着鞭子,表...